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早期胃癌的内镜表现与病理学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我院1987年6月至1998年12月57例完整的早期胃癌患者资料。通过分析患者胃镜下表现和术后病理结果,以求探讨两者的关系,为内镜下行粘膜切除术提供依据。 一 资料和方法 (1)本组共57例早期胃癌患者,其中男42例,女15例,平均年龄50.6岁。患者经内镜检查诊断为早期癌后均行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2)统计并分析癌灶大小和内镜下分型与浸润深度的关系。 二 结果 (1)组织学分型:本组57例中腺癌40例,占70.2%;印戒细胞癌16例,占28.l%;另1例为未分化癌,占1.7%。(2)浸润…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的胃癌,其形态表现各不相同。尤其是早期胃癌病灶黏膜的形态改变可自细微异常至显著病变,即使是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也常常误判。浅表隆起较小的0-Ⅱa病灶通常局限于黏膜内。图1A示胃窦大弯匍匐状微隆病灶,表面均匀发红,手术病理证实为高分化腺癌,浸润黏膜肌。0-Ⅱa+Ⅱc型是较多见的一种早期胃癌形态,周  相似文献   

3.
早期胃癌243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院1986以来,发现早期胃癌243例(243/18052),检出率为1.3%,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现将其临床及病理特点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早期胃癌内镜诊断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癌的死亡率位居全球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早期胃癌(EGC)预后较好,而进展期胃癌预后较差,因此胃癌的早期诊断成为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目前胃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胃镜下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所以胃镜下如何发现病灶并准确活检是胃癌早期诊断的关键.随着染色内镜、放大内镜、窄带成像内镜、共聚焦显微内镜等检查手段投入临床使用,EG...  相似文献   

5.
胃癌的死亡率位居全球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早期胃癌(EGC)预后较好,而进展期胃癌预后较差,因此胃癌的早期诊断成为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目前胃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胃镜下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所以胃镜下如何发现病灶并准确活检是胃癌早期诊断的关键。随着染色内镜、放大内镜、窄带成像内镜、共聚焦显微内镜等检查手段投入临床使用,EGC的诊断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此文就EGC内镜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42例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1989年7月至2002年12门间,经胃镜活检并经手术或病理确诊早期胃癌42例,现对结果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前新型内镜以及内镜下各种新技术的运用,使胃黏膜和黏膜下结构更直观、清晰,早期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有实现的可能.该文就现阶段内镜下早期胃癌诊断现状及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总结了我院经内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53例,认为提高对早期胃癌内镜下分型的认识与鉴别水平,重视内镜普查和对癌前病变的随访,可早期发现胃癌,提高早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同时作者还对影响早期胃癌预后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癌浸润深度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早期胃癌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早期胃癌的内镜下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早期胃癌可经内镜下治疗.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的发展史.重点介绍了目前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最先进的方法一黏膜剥离术的特点、适应征、并发症及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内镜、病理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们近3年内22例确诊为早期胃癌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结果其中中青年人患者(年龄≤60)15例,老年患者7例;女性13例,男性9例;发生部位胃窦12例、胃角6例、胃体4例;Ⅰ型病灶3例,Ⅱa型3例,Ⅱb+Ⅱa型5例,IⅡa+Ⅱc型6例,Ⅱc型2例,Ⅲ型3例;病理分型印戒细胞癌10例,粘液癌6例,管状腺癌6例。结论中青年患者早期胃癌检出比例高于老年患者,胃镜联合超声胃镜将病灶切除后进行组织学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早期胃癌(EGC)指不论病变大小、淋巴结有无转移,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胃癌,其5年生存率达90%左右,而晚期胃癌在20%以下。发现和诊断EGC是胃镜检查的主要目的,现总结我院近3年来发现的55例EGC的内镜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通过早期诊断, 可以明显降低胃癌的死亡率。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 为电子胃镜, 放大内镜为临床上常见的电子胃镜诊断方法之一。文章主要阐述放大内镜及放大内镜联合其他内镜 技术对早期胃癌诊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白光内镜联合内镜超声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评估浅表胃癌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经胃镜病理确诊的浅表胃癌患者资料,将术前白光内镜及EUS资料完整,并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4例患者纳入研究。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 EGC)内镜下治疗后非治愈性切除(Non-curative resection, NCR)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EGC内镜下NCR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52例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的EGC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根据内镜下切除后病理评估结果分为治愈性切除组(n=209)和非治愈性切除组(n=43)。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内镜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CR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建立EGC内镜治疗下NCR发生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绘制校准曲线以评估该列线图模型预测NCR发生的效能;采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分析该列线图模型对NCR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非治愈性切除组患者年龄大于治愈性切除组(P<0.05);非治愈性切除组肿瘤直径大于治愈性切除组,黏膜下层以...  相似文献   

15.
为着重研究大肠小的扁平瘤和非腺瘤性的早癌,本组146例大肠小的扁平隆起病变经病理活检进行内镜下形态和组织学对照研究。结果证实粘膜慢性炎19例,炎性息肉63例,增生性息肉34例,小的扁平腺瘤27例不含腺瘤成份的早癌3例。  相似文献   

16.
消化道早期癌的内镜诊断与治疗越来受到重视,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也制定了具有指导意义的《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为配合学会行动以及满足读者的要求,本刊特设立“发现早期癌”栏目,征集并刊登内镜诊治早期消化道肿瘤的优秀病例和经验,以推动我国消化内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到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ESD组和外科手术组。对两组患者的病灶切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ESD组和外科手术组,病灶治愈性切除率均为1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ESD组与外科手术组比较,平均手术时间缩短(89.3vs 215.4 min,P<0.05),平均住院时间缩短(10.5 vs 22.5 d,P<0.05),平均医疗费用减少(1.79 vs 5.93万元,P<0.05)。ESD组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1例,感染1例(肺部感染),狭窄1例,出血1例,总发生率10.0%(4/40);外科手术组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7例,感染5例(肺部感染1例,创口感染4例),狭窄2例,出血6例,总发生率50.0%(20/4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ESD组。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疗效确切,而且具有手术和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近年开展的内镜粘膜切除术切除早期粘膜层胃癌是一项新的内镜治疗技术,在日本已广泛开展,完全切除率已达50%-80%以上,其并发症和复发率极低,使非手术治愈早期胃癌成为可能。本文主要介绍内镜粘膜切除术的适应证,最常用的几种操作方法,切除效果的判定标准,并发症及切除后疡溃疡的治疗,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顾晓萌 《山东医药》1997,37(6):39-39
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山东医科大学(250012)顾晓萌目前,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技术分为两类,即组织切除术和组织破坏术(包括激光、微波、电凝电切和纯酒精注射等)。前者是内镜治疗早期胃癌的首选方法,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后者虽能破坏癌肿组织,但无法进行病理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日本早期胃癌内镜诊断发展的历史,早期胃癌定义和肉眼分类的发展,开启了早期胃癌的研究。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早期胃癌的筛查从X线逐步过渡到内镜检查,病变范围和浸润深度的诊断更加精细,内镜下发现的早期胃癌形态特点更加表浅、微小。理解这些变化有助于提高内镜下早期胃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