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对1996~2005年陆良县孕产妇死亡64例的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花更茹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0):3051-3052
目的:了解2000~2007年驻马店市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根据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和死亡漏报调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年1月1日~2007年9月30日活产数590 508例,孕产妇死亡221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37.43/10万。死亡原因前4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高征、羊水栓塞。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是各级政府重视妇幼卫生工作,健全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强化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减少孕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并分析博白县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和变化规律,进一步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妇幼三网信息对2007、2008年全部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动态监测,逐例进行原因调查、专家分析和评审,且查找死亡原因。结果:2007、2008年博白县活产数为53 243例,孕产妇死亡11例,死亡率为20.66/10万。死亡主要原因:羊水栓塞6例,妊娠合并内科疾病4例,产后出血1例。结论:造成死亡原因与孕产妇个人、家庭对保健意识不强、对产前检查不重视、基层卫生院对妊娠合并内科症的诊治不到位、抢救措施不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孕产妇死亡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反映妇产科质量和妇幼保健水平的敏感指标。为探讨本市1996至2005年期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分析1996~2000年和2001~2005年期间变化趋势,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有价值的依据,现将本  相似文献   

5.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提出的新时期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掌握和分析秭归县近15年来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对指导今后妇幼保健工作及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非常必要的。现对秭归县1991~2005年的孕产妇死亡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005年10月~2007年9月孕产妇死亡进行调查,探讨孕产妇的死亡原因及高危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根据《孝感市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制度和要求》,通过对孝感市各县市区收集上报的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孕幼卫生年报资料,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十二格法"进行评审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结果:孝感市近两年13例死亡的孕产妇均为低文化低收入人群,在医疗保健机构分娩11例,占84.62%,在家分娩2例,占15.38%;在医疗保健机构死亡11例,占84.62%,在转诊途中死亡2例,占15.38%;孕产妇死亡中主要死因为产科出血10例,占76.92%,其次为急性羊水栓塞、急性心力衰竭、甲亢危象各1例,各占7.69%。13例死亡孕产妇按照十二格法评审:可以避免死亡9例,占69.23%;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4例,占30.77%。结论:孝感市孕产妇死亡原因产科出血还是主要原因,提示孝感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点工作是在防治产科出血上,但也要警惕防治间接产科原因引起的孕妇死亡;通过制定或完善各级孕产妇系统管理和高危管理以及转诊制度,确保转诊绿色通道畅通,乡级医院也应该建立危重患者抢救小组,加强各级人员转诊意识以及提高各级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和急救水平,加强有关产后出血的救治技能的培训,早期干预,提前住院分娩,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7.
1988~1999年通州区孕产妇死亡监测与干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对 1988~ 1999年 12年通州区孕产妇死亡状况进行分析 ,探索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以进一步提高妇幼卫生管理与业务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1988年 1月 1日~ 1999年 12月 3 1日期间分娩的北京市通州区正式户口的孕产妇 ,包括计划外妊娠。孕产妇死亡定义采用 WHO标准。1.2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基层地段保健科的北京市《围产保健登记册》、《围产保健手册》、《高危妊娠登记册》、《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孕产妇死亡入户调查》等资料及《区县孕产妇死亡评审表》。1.3   监测方法根据孕妇户口所在地建册 ,从产前、产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定西市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及死亡率下降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定西市六县一区三级妇幼保健网收集上报孕产妇死亡个案调查表,结合十二表格评审法,对2000~2008年死亡的231例孕产妇进行死因评审分析。结果:2000~2008年定西市孕产妇死亡呈下降趋势。死于直接产科原因占72.29%,间接产科原因占27.70%。231例死亡孕产妇首位死因是产科出血107例,占46.32%,其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1例,占13.42%,心脏病31例,占13.42%。评审结果可避免死亡112例,占48.48%,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95例,占41.12%,不可避免死亡24,占10.39%。孕产妇死亡与本人文化程度、当地经济收入、地域分布、接受产前保健服务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2005~2007年吉林省孕产妇死亡分析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吉林省孕产妇死亡的死因、死因构成、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探讨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吉林省2005~2007年孕产妇死亡个案卡进行统计,分析孕产妇死亡率、死因构成、分娩地点构成、死亡地点构成、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评审和延误及其变化趋势。结果:3年来吉林省孕产妇死亡率逐步下降,波动在29.92/10万~34.61/10万之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死亡构成农村高于城市;产后出血为首位死因,子宫破裂所占比例逐年升高;发生在县级以上医院的死亡比例逐年增加;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为个人、家庭、居民团体问题和各级医疗保健人员及机构问题。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需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基层妇产科、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在加强机构建设,提高产科质量的同时,还应加强临床工作者与妇幼保健工作者的横向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武汉市近3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提出干预措施,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7年武汉市的孕产妇死亡资料。结果:武汉市近3年的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分别为26.50/10万、23.14/10万、18.41/10万;外来流动孕产妇死亡数逐年上升,分别占同期死亡总数的37.50%、60.00%、57.14%。孕产妇死亡前3位原因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死亡孕产妇的首诊地点、分娩地点、死亡地点逐渐由个体诊所和乡镇卫生院移至省级医院。结论: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全民保健意识,实行贫苦救助,加强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医师的培训,适时转诊,多科合作,构建产科危重症的救治中心,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2000年~2013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分析乌鲁木齐市孕产妇死亡水平和死因变化规律,探讨乌鲁木齐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工作重点,并提出干预措施,为乌鲁木齐市制定妇幼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市14年间死亡的90例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死亡调查报告、死亡评审报告,将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建库并进行统计描述及相关分析。结果:2000~2013年间,乌鲁木齐市活产数360 597例,孕产妇死亡90例,孕产妇总死亡率为24.96/10万,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前3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直接产科原因占到总死亡人数的65.56%;孕产妇死亡在乌鲁木齐市存在分布不均衡现象,农村高于城市,流动人口高于常住人口。结论:提高农村和流动人口基础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加强和完善妊娠高危因素筛查和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运城市2007~2011年孕产妇死亡资料的分析,了解孕产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运城市2007~2011年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及评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1年5年间运城市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是我市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孕产妇死亡与文化程度、地域分布及产前保健情况等因素有关。59例死亡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为:可避免死亡42例,占71.19%;不可避免死亡17例,占28.81%。结论: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提高产科人员综合素质,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青田县1990—2009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状况、医疗保健及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对青田县20年来孕产妇死亡调查个案和资料的回顾性分析,以掌握青田县孕产妇死亡原因和死亡趋势,为制定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湘潭市1998-2007年孕产妇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分析,找出死亡的主要原因,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干预措施。方法将1998-2007年湘潭市79例孕产妇死亡资料按前后5年分两个阶段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由1998-2002年的31.17/10万,下降到2003-2007年的25.17/10万,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死亡原因以产科出血为主,其次是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结论加强基层产科建设,加强对产科人员及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提高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医疗机构对高危孕产妇的抢救能力,及时转诊,充分发挥危重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及贫困救助基金的作用,集中高危筛查,高危拔高管理,打击非法接生,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进一步减少计划外妊娠,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寻找围产期保健和产科管理薄弱环节,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湛江市孕产妇的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年间,孕产妇死亡48例,平均死亡率为12.77/10万,比2000年的27.90/10万下降一倍多(χ2=8.41,P<0.01)。孕产妇死亡仍以产科出血为主,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和妊娠高血压疾病占孕产妇死亡前三位。孕产妇死亡与分娩地点和孕期保健有关。结论产科建设、产科质量和孕期保健是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计划生育也是影响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乡镇卫生院硬件设施欠缺,技术人员缺乏,孕期保健管理不系统、不规范。因此,必须加强基层医院建设,加大孕产期保健管理力度,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让每位孕产妇都能得到应有的保健服务,这是不能忽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娟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3891-3892
目的:掌握2002 ~ 2011年中卫市沙坡头区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根据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和调查附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2 ~ 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为30.82/10万.主要死亡原因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塞.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是强化孕产妇保健管理,狠抓城镇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加强产科能力建设,提高住院分娩率和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1990~1999年孕产妇产科死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江西省1990-1999年孕产妇产科死亡原因分2个5年段进行分析,探讨江西省近5年(1995-1999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停滞在产科方面的原因。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与产科质量、助产人员的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为此,笔者建议要加大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力度,定期对基层的产科质量进行监督指导,规定产科质量标准和产科诊疗常规。与此同时,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诊疗水平,改变基层产科技术力量匮乏、水平低下的状况。加快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稳定助产人员队伍。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的产科建设,改变基层产科面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武汉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方法:对2007~2011年武汉市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11年武汉市孕产妇死亡率由56.9/10万降为28.4/10万,其中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由77.6/10万降为49.7/10万,城市孕产妇死亡率由31.6/10万降为0/10万。孕产妇死因前三位依次是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羊水栓塞。结论:加强育龄孕妇产前筛查和围产期保健教育,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加强产科和妇幼保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住院分娩率等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死亡原因和相关因素的分析,提出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台州市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台州市6年来50例死亡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和个案调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2年至2007年台州市孕产妇死亡率基本呈下降均势.平均死亡率13.59%;产后出血居死因的首位;孕产妇死亡与职业、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及产前保健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强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强化产科质量管理、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卫生行政部门作用,台州市的孕产妇死亡率将会有大幅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20.
襄樊市2001~2005年孕产妇死亡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春溪  鞠玉霞  杜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3):3225-3227
目的:降低襄樊市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利用襄樊市妇幼卫生统计监测网,收集并评审孕产妇死亡资料。结果:2001~2005年,襄樊市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37.78/10万,死因前5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妊高征、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心脏病、肝病、脑炎、贫血)、羊水栓塞、产褥感染,占全部死亡的94.87%,可避免死亡占73.08%。结论:孕产妇死亡与基层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个人的保健意识、家庭的经济状况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