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劳是对多种慢性虚弱性证候的总称,《金匮要略》对其的辨治颇具特色,如分五脏补虚,重视补益脾肾,用药突出甘温,扶正祛邪同施,注重调和阴阳,重视体质因素等,对今天的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匮》辨治虚劳病探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从察病因,劳由七伤;抓主证,治调阴阳;重正气,而补脾肾;瘀当攻,宜“缓中补虚”四个方面探析了《金匮》辨治虚劳病的方法、特点。明确指出七伤是病因,五脏阴阳虚损是病机,调补阴阳为治法,补脾肾是特点,虚劳有瘀血不峻攻,宜“缓中补虚”。 相似文献
3.
基于仲景对虚劳的辨治特色,探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针对脾肾亏虚,血瘀郁积的病机本质,确立扶正祛邪,补虚泻实的治则,强调补虚首重脾肾,顾护气血,攻补兼施,活血化瘀贯彻疾病始终。临床灵活施治不可拘泥,方获良效。 相似文献
4.
5.
孙贤专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20):1341-1342
本文论述了《金匮要略》对虚劳证治的特点,一是在脉象方面提出了“脉大为劳,极虚为劳”这是虚劳脉象的总纲,大脉和虚脉可以概括其他虚劳脉象。二是把瘀血作为虚劳的重要发病原因、瘀血停留阻碍气血运行和新血生长,日久可成为虚劳,治方便当用活血化瘀之法。三是重视用桂枝汤类方治疗虚劳,如黄芪建中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均是。笔者还介绍了运用这些方剂的临床体会。四是用药方面的特点善于用黄芪、附子和当归等治疗虚劳,而且和《伤寒论》比较又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通过对《金匮·虚劳病》篇“大、极虚”脉象分析,揭示虚劳病的病机变化,阴阳气血不足与脾肾有关,从而探求仲景对虚劳病的诊断及治疗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金匮要略》虚劳病篇所述脉象进行分析,指出脉象是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盛衰的重要标志,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均可从脉象上得到反映,所以仲景着重通过诊蔡脉象的变化来审测病因,分析病机,判定病位,寻求疾病本质,预示病势的进退与转归。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金匮要略》虚劳篇相关条文的分析,探寻张仲景治虚劳思路在晚期口腔癌治疗中的应用,认为晚期口腔癌属于虚劳病,其发病与体质因素、饮食失宜、外邪侵袭等密切相关,病机为脾肾亏损,痰瘀毒互结。临床上可通过补益脾肾、化癌解毒治疗晚期口腔癌及其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对于虚劳病的辨证论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其《血痹虚劳病脉证病治第六》专篇讨论虚劳经文 16条 ,证状 37个 ,脉象 11种 ,立方 7首。笔者就《金匮》对虚劳病治疗的基本特点加以探讨。本篇所论虚劳各种见证 ,涉及脾肾虚损证侯的各占 5条。在治疗上偏重补益脾肾。如 13条小建中汤 ,14条黄芪建中汤 ,16条薯蓣丸和 15条肾气丸均为此而设。在补虚的同时 ,《金匮》又特别注重甘温扶阳 ,如全篇 7方中占 5首。其治虚宜温的观点承袭了《内经》“虚者补之” ,“劳者温之”的治虚原则 ,并取阳生则阴长之意。下面就有关甘温扶阳法在本篇…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也呈升高趋势,并成为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已刻不容缓。《金匮要略》是治疗内科疾病的中医经典,通过学习《血痹虚劳病》,发现无论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还是治疗方法,血痹虚劳与临床实际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着诸多联系和相似之处。将血痹虚劳篇中诸方分别应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对虚劳的辨治做了相当精辟的论述,治病求本,辨证施治,创制重视脾胃肾,甘温扶阳的治法及用药特色,为指导实际临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首先对虚劳病病因病机进行论述,再对张仲景重视脾胃肾,甘温扶阳的治法及用药特色加以简要分析,以便遣方用药,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4.
15.
众所周知,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曾利用脉象来说明病机。这类条文又分为两类:一是仅指出脉象和症状,并没有相关解释;一是指出患者脉象后,随即分析这种脉象所主之病机。在《金匮要略》有关虚劳病的论述中提到脉象的共有9条原文,其中属于前一种情况的有8条,后者有1条。以下笔者就不同于普遍看法之4条分析如下。1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 相似文献
16.
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总论了血痹、虚劳的病因、病机、脉证、治疗.血痹的病因、病机是气血不足,感受风邪,血行不畅,阳气痹阻,症状以肢体局部麻痹,或轻微疼痛为主,治疗上轻者可用针刺,重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通阳行痹.虚劳的主要病机是五脏气血阴阳虚损,证型可有气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及虚中夹实等,治法强调甘温扶阳,重视调补脾肾.现将虚劳的具体证型及治法方药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的学习及前人相关文献的复习,领悟到“虚”为虚劳致病之因,“血分”是虚劳病位之所在,“血分竭乏”是虚劳病机之关键,“通补血分”为虚劳病之重要治法. 相似文献
18.
19.
<正>补法是中医虚证的治疗方法,是通过补益人体的阴阳气血,以消除各种不足证候,或扶正以驱邪,促使病证向愈的一种治法。补法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补气法、补血法、补阴法和补阳法。细分又有补气健脾、补益心气,补血调肝,气血双补,阴阳双补等。 相似文献
20.
"虚劳"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后世医家于此病治法众说纷纭。是故本《黄帝内经》之理,以黄元御"一气周流"之法,对《金匮要略》中虚劳的脉象、诸方药及其条文逐一探究,以求虚劳病之根。分析《金匮要略》中所列之方药,包括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天雄方、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八味肾气丸、薯蓣丸、酸枣仁汤、大黄虫丸共八方,无不顾及中气,其治法亦均合一气周流之理。当明万变不离其宗,临床实践切不可泥古不化,当究其理,解其机,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