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方法 ]对 98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 98例中发生VAP 67例 ,发生率为 68.4% ;年龄 >60岁、深静脉留置导管、每 2 4h更换呼吸机管道、机械通气时间≥ 2 0d、GCS评分 3分~ 5分、气管切开是造成VAP的重要原因 (P <0 .0 5或P <0 .0 1) ;VAP的主要病原菌为肠杆菌科细菌 ( 4 3 .5 % )和铜绿假单孢菌 ( 4 0 .6% ) ,对多数抗生素有较高耐药率。 [结论 ]预防VAP首先应针对发生VAP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 相似文献
3.
对30例颅脑损伤的机械通气病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加强口腔护理、给予合理的体位、落实手卫生、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防止误吸、加强设备及物品更换消毒、合理应用抗生素、尽早停机或拔管。30例病人中27例病人机械通气3d~6d,拔管后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病情平稳转回病房治疗,1例发生VAP,2例由于并发其他脏器功能衰竭后死亡。认为全面有效的预防护理能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5-2013-05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176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水平、营养方式、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再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糖皮质激素、静脉使用镇静剂、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和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气管切开、血清白蛋白≤30g/L、机械通气时间≥7d,APACHEⅡ评分≥20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应加强营养,尽量避免气管切开,尽早脱机,尽量不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作为患儿机械通气的主要并发症,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和不良预后.该文对其近年来在危险因素、诊断及预防措施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求更好地防治PICU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减少患儿住院的费用。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气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病人生命支持的主要手段之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48 h后发生的肺实质感染。一旦发生VAP,会明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显著增加病死率。因此,明确VAP的危险因素,积极寻找对策成为ICU危重病人护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分析VAP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对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10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高龄、机械通气时间过长、营养危险指数过高、APACHE-Ⅱ评分过高。结论:应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对高龄患者加强护理,积极改善患者的营养条件,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整,从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住院的6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例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同时期行机械通气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例60例作为对照组。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病例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5岁、机械通气时间≥5 d、营养危险指数(NRI)≤55、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15、吸痰方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使用抗菌药物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OR 7.30)、机械通气时间≥5 d(OR 4.60)、营养危险指数(IVRI)≤55(OR 3.12)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15(OR 6.13)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5岁、机械通气时间≥5天、营养危险指数≤55和APACHE II评分≥15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下呼吸道的致病微生物与其内源性和外源性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VAP的相关危险因子。方法对已确诊的VAP患者,通过支气管镜经保护性毛刷(PSB)采集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及分别用不同的采集方法采集内源性环境(气囊上滞留物、口咽部分泌物及胃液)及外源性环境(呼吸机管路吸气端、积水瓶、周围空气及护理人员的手)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培养阳性者作细菌分离鉴定,分析环境诸因素与下呼吸道病原菌的相关性。结果17例VAP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培养阳性病例13例共培养出16株不同菌株,以革兰氏阴性菌居多,占总数的87.5%,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总数的43.75%;气囊上滞留物、胃液、咽部分泌物与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的符合率为75%、56.25%、50%,将各部位标本与下呼吸道标本的符合率分别进行卡方检验:气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的符合率与除胃液以外的其它部位与下呼吸道符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VAP相关危险因素中以内源性因素(气囊上滞留物、胃液、口咽部)为主,外源性因素处于次要位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03例,根据其是否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为VAP患者29例,对照组为非VAP患者74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机械通气时间、胃黏膜保护剂应用情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观察组痰培养中,革兰阴性菌占55.86%,革兰阳性菌占30.39%,真菌占12.75%。结论在ICU呼吸机治疗过程中,针对导致VAP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救治措施及医疗操作,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多数存活者留有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重度残疾。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脑卒中患者罹患感染性肺实质性炎症,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采取有效措施,预防SAP的发生。现就SAP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综述成人心脏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病人年龄、体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手术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隔时间、围术期输注血液制品、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二次气管插管、术后应用抑酸药等因素,以期为合理科学防控心外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49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原因进行分析,VAP的原因与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长期使用抗生素、气道损伤、交叉感染及病人抗感染能力低下等因素有关,重视胃肺逆行感染预防、控制交叉感染、加强气道管理、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等,可减少VAP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其病原菌的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3年10月进行机械通气的210例患者中115例VAP发生情况,相关因素以及病原菌培养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AP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AP的危险因素有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住院时间、年龄和原发病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AP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插管次数(OR=2.219,P=0.040)、机械通气时间(OR:5.674,P=0.000)和住院时间(OR=2.014,P=0.030)等,其中机械通气时间与VAP的相关度最大。105例患者中共分离出22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76株(78.22%),革兰阳性菌44株(19.56%),真菌5株(2.22%),前三类主要的病原菌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伯雷菌。结论VAP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住院时间、年龄和原发病等。引发VAP的病原菌主要有革兰阴性菌。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使用机械通气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VAP的防治措施,减少VAP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NICU 2006年5月-2008年5月期间在我院N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7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统计并分析发生VAP的患儿例数,以及患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和机械通气时间,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结果 胎龄<30周的新生儿VAP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胎龄>37周的新生儿(足月儿)(P<0.01);出生体质量<1 500 g的患儿较1 500~2 500 g和>2 500 g的患儿VAP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或P<0.01),出生体质量1 500~2 500 g的息儿较>2 500 g患儿VAP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机械通气时间<3 d的患儿较3~7 d和>7 d的患儿VAP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VAP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及早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加强护理胎龄小和出生体质量低的患儿,以减少VAP的发生,提高机械通气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使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探讨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2006~2009年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有效地护理预防措施,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调查患者573例,确诊118例,发生率20.6%;VAP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原发病、机械通气时间等因素有关。结论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加强人工气道和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尽量采取半卧位,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两种人工气道与呼吸机肺炎发生的相关性与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ICU住院76例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按人工气道不同分为气管切开组和气管插管组。两组间对比呼吸机肺炎发生率与常见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观测予以护理干预危险因素后呼吸机肺炎发生率的改变情况。结果:气管切开组患者的呼吸机肺炎发生率较气管插管组明显增高(P〈0.01),而且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误吸发生率以及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感染率等指标较气管插管组明显增高(P〈0.01)。予以护理干预后,两组的呼吸机肺炎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气管切开组,易致呼吸机肺炎发生,予以积极护理干预则可降低呼吸机肺炎发生。 相似文献
2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防治对策.[方法]对98例VAP病人进行了年龄、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方法、抗菌药物使用、感染致病菌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98例病人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进行过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治疗,使用过多种广谱抗菌药物.[结论]防止VAP应采取综合性措施,以预防为主,重视消毒隔离,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加强病人的护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