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总结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995-2005年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67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血钾值与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及病程长短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26、0.08,P分别为0.06、0.02;病灶大小与PAC及血浆醛固酮浓度血浆肾素活性比值(PAC/PRA)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3、0.09。B超、CT、MRI的对病灶的定位准确率分别为76.9%、100%、91.7%。结论 血钾值与PAC不具有相关性但与病程长短相关,病灶大小与PAC及PAC/PRA不具有相关性。病灶的定位优先考虑CT。目前手术治疗PA的主要手段是采用腹膜后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证实的42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血钾值与血浆醛固酮(Ald)浓度及病程长短的决定系数,2分别为0.26、0.09(P分别为0.07、0.03),病灶大小与Ald、肾素(PRA)及ARR(血浆Ald/PRA比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6,0.48,0.09(P〉0.05)。B超、CT、MRI对病灶定位准确率分别为76.9%、96.2%、100%;定性准确率分别为53.5%、76.9%、93.8%。结论:血钾值与Ald浓度不具有相关性但与病程长短相关,病灶大小与血Ald,PRA及ARR不具有相关性。CT和MRI检查可提高疾病的诊断率。PA的病因决定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压及血液生化改变与手术效果的关系。方法:分析40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18~56岁,平均40.3岁。对手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分类,术前术后测定血压,血钾、钠,尿钾,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并计算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结果:单纯腺瘤26例,增生9例,混合5例,术后平均收缩压自24.0±3.3kPa(180±25mmHg)降至17.7±1.9kPa(133±14mmHg),平均舒张压自15.6±2.4kPa(117±18mmHg)降至11.6±1.2kPa(87±9mmHg),血钾自2.8±0.5mmol/L升至4.1±0.4mmol/L,24小时尿钾排泄自49.0mmol降至29.8mmol,血浆肾素活性自0.50±0.43ngAIml-1/h升至5.47±2.68ngAIml-1/h,血浆醛固酮由385.7±204.1pg/ml降至129.0±61.9pg/ml,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比值由773.9降至46.2。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液生化改变,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及术后疗效判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总结了25例PA的临床资料.结果APA19例,占76%;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6例,占24%;66.67%IHA患者立位后醛固酮上升大于33%,氨体舒酮试验阳性率达80%;B超、CT检查结果与PA的诊断符合率为72%、92%.结论血、尿醛固酮、肾素活性测定与氨体舒通试验是PA的主要诊断方法;血醛固酮立位试验有助于肾上腺皮质肿瘤和增生的鉴别;双侧肾上腺静脉采样,是PA分型定侧的重要方法;PA的定侧主要依靠B超、CT;外科手术是治疗APA的重要方法;IHA多采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总结丁25例PA的临床资料。结果:APA19例,占76%;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6例,占24%;66.67%IHA患者立位后醛固酮上升大于33%,氨体舒酮试验阳性率达80%;B超、CT检查结果与PA的诊断符合率为72%、92%。结论:血、尿醛固酮、肾素活性测定与氨体舒通试验是PA的主要诊断方法;血醛固酮立位试验有助于肾上腺皮质肿瘤和增生的鉴别;双侧肾上腺静脉采样,是PA分型定侧的重要方法;PA的定侧主要依靠B超、CT;外科手术是治疗APA的重要方法;IHA多采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CT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价值:附103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经CT明确定位,并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03例的CT检查结果,并与B型超声波和同位素扫描进行比较分析。103例中腺瘤的大小为0.5cm×0.7cm~2.7cm×3.2cm,平均为1.4cm×1.7cm,CT征象大多为低密度,造影剂增强不明显,但病灶周围有环状增强表现。  相似文献   

7.
增生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生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包括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原发性肾上腺增生(PAH)、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GRA)和单侧肾上腺增生症(UAH)。IHA为主要类型,发病与异常的促醛固酮分泌因子的增加及基因变异有关。UAH是一种新的亚型,较为少见。肾上腺静脉采样是鉴别腺瘤与增生、双侧增生和单侧增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之一,部分患者亦可伴有低血钾,醛固酮瘤及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其主要的病理亚型。原醛症的诊断包括筛查、确诊及分型诊断3个步骤,传统影像学结合体位刺激的方法进行分型诊断,假阳性及假阴性率均较高,肾上腺静脉插管采血可作为影像学检查的补充。醛固酮瘤及原发性肾上腺增生患者应予手术治疗,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多采用药物治疗,螺内酯是其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分型诊断检查方法的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近7年来57例临床确诊的原醛症患者[醛固酮瘤22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醛症)26例,原发性肾上腺增生9例],检测患者的血电解质、血浆肾素活性及血、尿醛固酮,将结果与1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再通过肾上腺CT、体位激发试验及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对原醛症患者分型并随访.结果 (1)醛固酮瘤患者血压及血、尿醛固酮较特醛症患者高,血钾及血浆肾素活性则低,而原发性肾上腺增生患者临床及生化改变介于两者之间.肾上腺CT检查在原醛症分型诊断中的符合率为醛固酮瘤86.4%,特醛症73.1%,原发性肾上腺增生22.2%;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以两侧醛固酮之比作为判定标准时符合率为86.4%、80.8%和77.8%,以醛固酮与皮质醇之比为判定标准则符合率分别为95.5%、92.3%及100.0%.(2)醛固酮瘤及原发性肾上腺增生患者术后随访血醛固酮均下降,血压恢复正常者分别为22.7%及44.9%,血钾恢复正常者为83.3%及100.0%,而特醛症患者随访中各项测值无明显变化,另有33.3%诊断时血钾正常的患者随访中出现低血钾.结论 原醛症的分型诊断需依靠多种检查手段综合分析,单纯依赖影像学检查或体位激发试验并不可靠,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可作为影像学检查的补充,用两侧醛固酮与皮质醇的比值分析较单纯比较两侧醛固酮之比更为可靠;醛固酮瘤及原发性肾上腺增生患者术后临床及生化测值均得以明显改善,而特醛症患者随访中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醛同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原因,根据其临床和生化特点可确定PA的诊断。影像学检查对PA中醛固酮瘤和特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的分型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其中CT对PA的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尤为重要。肾上腺静脉采血为有创性检查,但其是PA分型诊断最为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3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进行了诊断分析,提示本症早期诊断以及其病因和病交部位的确定尚有一定困难,须努力提高对本症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用肾上腺静脉取血(AVS)法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H)的醛固酮腺瘤(APA)型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型与通过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4个基因多态性位点行基因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本院住院患者中通过氟氢可的松抑制试验(FST)确诊,并行AVS分型定位诊断的PH患者120例,根据AVS结果分为APA组57例(男36例,女21例)和IHA组63例(男36例,女27例)。筛选同期住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00例(低肾素EH组58例,正常或高肾素EH组142例),并与上述2组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相匹配。采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RFLP)和实时定量PCR法进行3组CYP11B2 T(-344)C、Lys173Arg(K173R)、CYP11B2第2内含子(Rs10086846位点、Rs7461740位点)基因分型研究。结果:①在PH患者中携带TT/KK/CT/CG基因型患IHA的可能性增加(APA组6.5%,IHA组29.5%,EH组16.1%,P=0.026)。②与正常或高肾素EH组优势基因型比较发现,低肾素EH患者中携带TT/KK/CT/CG基因型易于发展为IHA。结论:IHA优势诊断基因型为TT/KK/CT/CG。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55年Conn首次描述了以高血压、低钾血症、低肾素活性和高醛固酮分泌为特点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过去观点认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仅占高血压患者中的0.4%~2%,并且对其认识不足,因而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使大量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未得到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本文将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筛查、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观点的更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吴霞  徐瑞 《山东医药》2022,62(4):94-98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之一.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6型,不同亚型的治疗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分型诊断是PA诊断治疗的重点.目前临床上存在多种分型诊断方法.肾上腺静脉采血是公认的"金标准",但其存在侵入性操作、技术要求高等局限性,目前尚未普及;肾上腺影像学检查可对PA进行初步分型诊断,但在微腺瘤、结节...  相似文献   

15.
胡淑芳 《临床内科杂志》2010,27(11):784-785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既往多认为占高血压人群的1%,近年来报道占10%。为了总结PA的诊治经验,我们对收治的83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88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回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原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血压水平、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升高,血浆肾素活性(PRA)、血清钾离子浓度下降。醛固酮瘤占84.09%,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特醛症)占15.91%。95.45%患者的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比值(ARR)〉20。醛固酮瘤患者具有更高的血浆醛固酮水平及更低的血浆肾素活性和血清钾离子浓度。结论ARR是原醛的重要筛查方法;卧立位试验及CT有助于肾上腺皮质腺瘤和增生的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L)的有效方法.方法 取26例PAL患者和30例高血压(EH)患者的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RAI)测定患者卧位和立位醛固酮(ALD)、立位肾素(RN)和卧位血管紧张素Ⅱ(AⅡ)水平,并计算醛固酮/肾素比值(ARR),分析其在诊断PAL中的价值.结果 两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相近,但PAL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值明显高于EH组(P<0.01),而血K+明显低于EH组(P<0.05).PAL组ALD显著高于EH组(P<0.01),而RN则低于EH组(P<0.01).单纯立位ARR>20+卧位ALD>16 pg/mL为标准的敏感性为84.1%,而特异性为65.2%.ARR>50+卧位ALD>16 pg/mL为标准的敏感性为84.6%,而特异性为70.6%.结论 对于PAL患者的血压相对难以控制,并且PAL具有高ALD和低RN特征,以立位ARR>50+卧位ALD>16 pg/mL为标准对筛查PAL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0例延误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随着高血压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对继发性高血压的捡出率较前明显增加,约占高血压患者的10%——20%。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占高血压的0.5%——2.0%。为了早期发现及时正确的诊断继发性高血压息者,采取有效的措施去除病因,或正确治疗,从而减少SH的致残率、并发症及死亡率,现报道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0例延误诊断原醛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患者肾上腺腺瘤手术前后胰岛B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2004-2006年收治的17例原醛症患者,接受肾上腺腺瘤摘除术前后均进行标准的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分泌功能指数、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AUC)胰岛素和血糖增量之比(△I30/△G30)等指标的变化以及和血钾、血浆醛固酮的相关关系。结果 △I30/△G30在术后明显升高(P=0.01),按体重指数(BMI)≥25分层后肥胖或超重组术后△I30/△G30增加不明显(P=0.08);术前低血钾的患者术后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明显改善,而术前血钾正常者改善不明显。手术前后INSAUC变化和空腹血钾正相关(r=0,71,P=0.01),和醛固酮水平的变化以及随访时间无明显相关。结论 原醛症患者肾上腺腺瘤摘除术后低血钾纠正,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改善,其改善程度受术前血钾和体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原醛)近十余年由于诊断方法的改进,由过去占高血压发病率大约1%上升到10%,在难治性高血压中更高达17~23%,成为目前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已证实醛固酮为独立于血压水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更是肾脏中、小动脉受损及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一项6.4年随访原醛患者的肾脏功能损害情况,发现原醛患者的肾脏功能损害较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更严重。本文就原醛的醛固酮引起肾脏损伤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