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15例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临床资料。11例(9例Ⅰ型、2例Ⅳ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Ⅰ型癌变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Ⅱ型1例行单纯囊肿切除+T管引流术,Ⅲ型1例行Oddi括约肌成形术,Ⅴ型1例行肝门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全组15例均恢复顺利,无一例发生胆瘘、胰瘘,1例Ⅳ型病人术后出现肝内胆管结石并反复发作胆管炎。结论手术是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Ⅰ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一种较为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吴古德  冉晋龙 《腹部外科》2007,20(5):297-298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切除时机与癌变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86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切除胆肠内引流术6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人分为3组。A组:30例,为12岁前行囊肿切除胆肠内引流术组;B组:16例,为12岁后行囊肿切除胆肠内引流术,但12岁前行单纯性囊肿内引流术组;C组:18例,为12岁后行囊肿切除胆肠内引流术,12岁前未行单纯性囊肿内引流术组。结果A组发生癌变者1例,B组3例,C组4例。结论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早期行囊肿切除对降低胆管癌变率有积极意义,单纯性囊肿内引流术不能降低胆管癌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至2009年4月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35例,其中30例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全部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全组30例恢复顺利,2例术后腹腔引流管引出少许胆汗后痊愈.结论:手术是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唯一的治疗方法,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木是I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最合理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80~2 0 0 2年 76例经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临床诊疗资料。结果 本组 76例中 ,13例行囊肿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3例行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 ;7例行囊肿外引流术 ;1例行憩室型总胆管囊肿切除T管引流术 ;5 5例行囊肿切除、总肝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占手术病例的 72 4 % ) ;2例Ⅳa型囊肿行肝左外叶切除加总胆管囊肿切除、总肝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1例Ⅴ型囊肿行肝左外叶切除、总胆管切除、肝门胆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16例囊肿内引流术、7例囊肿外引流术和5 5例囊肿切除总肝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5 6 3%、2 8 6 %和 3 6 % ,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手术是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外引流术可用于全身状态极差而不能耐受较复杂手术的病人 ,待全身状况改善后应及时行二次手术 ;对于较为复杂的Ⅳa型和Ⅴ型病变 ,应选择合适的病例行肝叶切除术或肝移植术 ;总胆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是Ⅰ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一种较为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中,胆总管柱状扩张比囊状扩张少见。本文报告12例柱状扩张并将其特征与囊状扩张作一比较。病例1968~1984年,日本某医校小儿外科收治先天性胆管扩张症58例中,46例(79.3%)为囊状扩张,12例(20.7%)为柱状扩张。前组年龄自27天~29岁,后组为17月~29岁。囊状扩张中胆总管癌5例,其中2例原发性,3例继发于内引流术后。前组男:女为1:4.8,后组为1:1.6。经术中胆道造影或手术探查提示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56例诊治经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指胆管包括肝胆管和胆总管因先天性发育异常而引起的囊状扩张 ,在我国随着各种检查手段的日益完善 ,本病在国内的发生率也不断增加。我院从 1984年到 1997年共收治 5 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诊治经验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在 5 6例患者中 ,男性 8例 ,女性 48例 ,男女之比为 1∶6 ,平均年龄 2 6 3岁。中上及右上腹部疼痛占 94% ,黄疸占 47% ,腹部肿块占 7% ,三者皆有占7% ,另有 5 3%的患者有发热症状。囊肿的分型 :根据Alonso lej分类法 ,共分 5型 :Ⅰ型 :胆总管梭状扩张 45例 ,占77% ;Ⅱ型 :胆总管憩室未发现 ;…  相似文献   

7.
邓仕军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100-10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胆总管囊状扩张症患者超声资料总结分析。结果:21例病例中,2例合并肝内胆管囊状扩张,2例合并胆总管结石。结论:超声显示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灵敏而准确,超声诊断是胆总管囊状扩张症最重要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6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病因、分型、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3 7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3 7例中Ⅰ型3 1例,Ⅱ型1例,Ⅳ型4例,Ⅴ型1例。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包括:2例行囊肿外引流术,3例行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3 1例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囊肿合并癌变行左肝叶切除术;治愈3 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均经非手术方法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应尽早手术治疗,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治疗先天性胆管扩张症,降低手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9.
儿童胆总管囊肿51例ERC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儿童胆总管囊肿的分型、胆管胰管汇合方式与胆总管囊肿形态关系,及胆总管囊肿并发症发生率,探讨儿童胆总管囊肿ERCP检查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6月至2003年3月长海医院ERCP检查诊断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51例图像及随访资料. 结果 成功行ERCP 45例,行逆行胆管造影(ERC)6例.胆总管囊肿分型,Ⅰ型41例,其中Ⅰ a 17例,Ⅰ b 10例,Ⅰ c 14例.Ⅳ型10例,其中Ⅳa 8例、Ⅳb 2例.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37例,占82.2%,合流方式为B-P型21例,P-B型16例.并选定Ⅰ c型为胆总管柱状扩张组;Ⅰ a+Ⅰ b+Ⅳ型均为囊状扩张组,对照分析,柱状扩张中P-B型占80%,囊状扩张中B-P型占70.4%.合并有胆道结石8例,胰管扩张2例.测量胰胆管合流异常共同管长度=0.5 cm 4例,>0.5cm且<1.5 cm 20例,≥1.5 cm 13例.14例随访病例中,未发现急性胰腺炎及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Ⅰ型最多见,且大多数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胆管柱状扩张中P-B型较常见,胆管囊状扩张中B-P型较常见.ERCP检查对儿童胆总管囊肿诊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亦称先天性胆管囊肿(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可发生于肝内外胆管的任何部位,其中以肝外胆管受累为常见。通常按胆管病变的部位、范围对其进行分型,分型方法较多,其中以Todani于1977年提出的临床分型最为常用。此分型将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分为以下5型[1]:I型:胆总管单发梭状囊肿;Ⅱ型:胆总管憩室;Ⅲ型:胆总管末端囊肿;IVa型:肝内、肝外胆管囊性扩张;IVb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3月至2011年8月治疗的28例儿童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8例年龄1岁8月至14岁,其中27例行囊肿完整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囊肿大部分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获随访25例,随访时间为1~3年,患者情况良好,无结石、癌变、黄疸等。放置胆道金属支架固定好,引流通畅。结论影像学检查在儿童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儿童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手术方式与其临床分型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4年~2006年收治的成人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均行手术治疗。囊肿内引流术再手术率高。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无再手术病例,术后并发胆管炎3例、胰腺炎1例、胆瘘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成人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经术前影像学检查能明确分型。单纯内引流术应摒弃,外引流术可为二期手术创造条件。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根治性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出胆管囊状扩张症的临床分型及针对不同分型的治疗策略和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6月至2010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434例胆管囊状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和重新分析患者腹部CT、MRI、MRCP和胆道造影检查结果,根据胆管囊状扩张病变累及胆管树的部位及范围,结合其临床病理特征、发病因素及适用的手术方式提出一种新的胆管囊状扩张症的临床分型;分析新分型中不同胆管囊状扩张症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结果、随访结果等资料,针对不同分型胆管囊状扩张症制订治疗策略和手术方法.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理论频数<5或总观测频数< 30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根据囊状扩张病变累及胆管树的部位及病理特征将其分为5种类型:(1)A型:周围肝管型肝内胆管囊状扩张.A1型:囊状扩张病变局限分布于部分肝段;A2型:囊状扩张病变弥漫分布于全肝.(2)B型:中央肝管型肝内胆管囊状扩张.B1型:单侧肝叶中央肝管囊状扩张;B2型:囊状扩张病变同时累及双侧肝叶主肝管及左、右肝管汇合部.(3)C型:肝外胆管型胆管囊状扩张.C1型:囊状扩张病变未累及胰腺段胆管;C2型:囊状扩张病变累及胰腺段胆管.(4)D型:肝内外胆管型胆管囊状扩张.D1型:囊状扩张病变累及单叶中央肝管和肝外胆管;D2型:囊状扩张病变累及双侧肝叶中央肝管和肝外胆管.(5)E型:壶腹胆管型胆管囊状扩张.本组434例胆管囊状扩张症患者中,A型24例(A1型17例、A2型7例),B型13例(B1型10例、B2型3例),C型300例(C1型56例、C2型244例),D型96例(D1型17例、D2型79例),E型1例.24例A型患者中,14例伴有先天性肝纤维化,16例合并多囊肾病,区别于其他各型患者.手术方式:24例A型患者中,17例A1型患者行部分肝切除术,3例A2型患者行肝移植,1例A2型患者行囊状扩张病变穿刺引流术,3例A2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13例B型患者中,12例患者行肝切除术,1例患者合并胆管癌,采用非手术治疗;300例C型患者中,286例患者行肝外囊状扩张病变切除+胆管空肠吻合术,14例患者因囊状扩张胆管恶变行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96例D型患者中,35例患者行肝外胆管囊状扩张病变切除+肝切除(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病变累及的部分肝组织)+胆管空肠吻合术,59例患者仅行肝外囊状扩张病变切除术,1例D1型和1例D2型患者伴有胆管癌,行根治性切除术;1例E型患者行EST治疗.39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l~15年,平均随访57个月.33例患者出现胆管空肠吻合口狭窄和(或)结石.24例患者并发胆管癌,其中15例患者于随访期内死亡.46例患者因复发性胆管炎伴有吻合口狭窄或结石、肿瘤实施再次手术治疗(胆管空肠再吻合术、内镜下胆管取石术、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等).其余患者无相关临床症状或偶发轻度的胆管炎,经对症治疗缓解.D型患者中联合肝切除者与仅行肝外胆管囊状扩张病变切除者的症状缓解率、狭窄和(或)结石复发率、再手术率分别为88.2%(30/34)、8.8% (93/34)、11.8% (4/34)和64.4%(38/59)、28.8%(17/59)、35.6% (21/5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的胆管囊状扩张症分型基于囊状扩张病变累及胆管树的部位及其病理特征,对于不同分型的胆管囊状扩张症选择不同的治疗策略和手术方法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7月至2011年8月间收治的成人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2例的临床表现为:腹痛45例(86.5%),黄疸18例(34.6%)、腹部包块7例(13.5%).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其中47例显示胆总管囊肿或扩张.36例行CT检查,22例行ERCP检查获得确诊.手术方式主要为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Y行吻合胆道重建术,具体操作因胆管扩张症分型稍有差异.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胆道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痊愈.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囊肿发生癌变2例.结论 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黄疸、腹部包块.B超、CT、ERCP等影像学检查是其术前诊断的重要手段.手术方式采用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Y行吻合胆道重建术.  相似文献   

15.
胆管扩张症的分型及其诊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胆管扩张症的分型及其诊治林擎天1胆管扩张症的分型胆管扩张症包括胆总管扩张症和肝内胆管扩张症或肝内、外胆管扩张症。1723年Veter首先发现胆总管囊状扩张症,亦称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或特发性胆总管扩张症。1817年Todd报道了胆总管囊肿病例。185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不同术式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不同外科治疗方式的随访结果。结果 囊肿全切除组疗效明显优于囊肿次全切除组和单纯囊肿内引流组 ,后者易并发继发性胆管结石、胆管炎及残留囊状扩张胆管癌变。结论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手术方式首选根治性囊肿切除 ,合并局限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者应联合实施肝部分切除 ,应尽量避免采用囊肿大部切除或单纯囊肿内引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不同术式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不同外科治疗方式的随访结果。结果 囊肿全切除组疗效明显优于囊肿次全切除组和单纯囊肿内引流组,后者易并发继发性胆管结石、胆管炎及残留囊状扩张胆管癌变。结论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手术方式首选根治性囊肿切除,合并局限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者应联合实施肝部分切除,应尽量避免采用囊肿大部切除或单纯囊肿内引流。  相似文献   

18.
胆总管囊肿是一涉及肝内外胆管的先天性异常 ,多见于亚洲人 ,女性和婴女。共分成 5型 :Ⅰ型 ,肝外胆管弥漫性扩张 ;Ⅱ型 ,胆总管囊状憩室 ;Ⅲ型 ,十二指肠壁胆总管囊肿 ;Ⅳ型A ,同Ⅰ型 ,但累及肝内胆管 ;Ⅳ型B ,多发性肝外胆管扩张 ,但肝内胆管正常 ;Ⅴ型 ,又称Caroli病 ,仅肝内胆管扩张。已知应完全切除胆总管囊肿 ,行囊肿内引流者有胆管炎、胰腺炎、胆道癌肿之危机 ,不宜采用。作者介绍处理 1 6例胆总管囊肿的经验。在 1 6例中 ,Ⅰ型 9例 ,Ⅱ型 1例 ,Ⅲ型 1例 ,ⅣA型 3例 ,ⅣB型 1例和Ⅴ型 1例 ,其中胰胆管汇合处异常 9例、正常 2例、不…  相似文献   

19.
胆管囊肿又称胆管囊性扩张[1],其发病与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有关。我院近年来采用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胆总管囊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85年~1999年共收治胆总管囊肿病人19例,男性5例,女性14例。年龄2岁~64岁平均28.6岁。其中,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17例,发热14例,黄疸14例,上腹部包块7例。按Alonso-Lei-Todani分类法[2]:型即孤立的胆外胆管梭形或囊性扩张症,16例;型即肝外胆管形成大小不等的憩室,2例;A型即肝内和肝外胆管多发性囊肿,1例。其中1例于外院行囊肿外引流…  相似文献   

20.
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与胰腺炎发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CC)与胰腺炎发作的关系及其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7例CCC患者的临床资料。17例患者术前均经B超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明确诊断,其中4例行腹部CT检查,术中造影检查6例,2例行内镜下胰胆管造影(ERCP)。结果先天性胆管扩张症Ⅰ型10例,Ⅱ型4例,Ⅲ型1例,Ⅳ型1例,Ⅴ型1例;其中14例合并胆囊、胆管结石(11例为泥沙样色素结石,3例为胆固醇结石),5例合并慢性胆囊炎,1例合并胆囊息肉,10例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APBJ),10例(58.8%)合并胰腺炎发作。行胆总管囊肿切除和胆肠内引流手术治疗14例,行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胆囊切除术加T管引流术2例。术后随访中14例无胰腺炎发作,2例仍有胰腺炎发作,1例意外死亡。结论合并有APBJ和泥沙样结石的CCC患者容易发生急性胰腺炎,对CCC合并APBJ患者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胆囊切除术和胆道Roux-en-Y内引流术可减少胰腺炎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