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尿毒症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以死亡患者(23例)为研究组,存活患者为对照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原发病、合并疾病情况和死亡原因,临床指标包括透析前及透析3个月时血尿素氮和血肌酐、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结果(1)糖尿病肾病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主要病因。(2)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组患者存在合并症的比例更高,尤其是有3种及3种以上合并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组患者的年龄、透析开始时BUN和Scr、P^(3-)、Ca*P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b、TC、TG、透析3个月时BUN和Scr则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透析龄、Hb、HCT、Ca^(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年龄、糖尿病、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心血管疾病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年龄、糖尿病、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老年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56例,其中老年组32例、非老年组24例,比较两组存活率、死亡原因及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老年组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1年、3年及5年存活率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血液透析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病(占34.38%)和感染(占21.88%);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对血液透析的耐受性明显差于非老年组。结论:早期充分透析,加强个体化透析,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积极防治并发症,做好心理疏导,可提高老年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经营养支持疗法与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老年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行营养支持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组间1年、3年和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的35.71%,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营养支持疗法与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治疗老年尿毒症可以有效提高其生存状况,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吴宇红  陈茂盛  王捷  沈晓琴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9):1043-1044,F0003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行血液透析患者62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32例)和非老年组(年龄〈60岁,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炎症指标以及重要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老年组5年存活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血液透析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血管并发症(占54.5%)。结论老年血透患者生存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应进一步加强老年血透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老年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干预效果。方法:以46例老年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将入选患者按建档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透析后静注左卡尼汀;对照组23例,透析后静注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低血压发生率及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水平和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低血压发生率(8.70%)显著低于对照组(30.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血清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静注左卡尼汀可有效减少低血压发生,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意外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临床特征。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开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将其平均分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各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都进行血液透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例如炎症指标、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30例老年组患者的存活率明显低于30例非老年组患者的存活率,并发症也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并发症所致。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普遍较高,需要完善血液透析管理,才可有效控制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的病情,从而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62例,均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以上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低血压、高血压、低血糖、内瘘闭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老年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范焕新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4):2695-2696
目的:对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中出现的急性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及非老年组(<65岁),比较两组原发病因、脏器功能情况及各种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老年组低血压、心律失常、抽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高血压的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老年组合并冠心病、心包积液、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情况高于非老年组.结论:老年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容易出现血压异常、心律失常、抽搐,在老年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合并心血管病变的基础上超滤除水过多血容量下降可出现低血压;肾素释放失调可导致高血压;抽搐的发生是由于老年患者钙代谢的"负钙平衡"及碳酸氢盐透析纠正酸中毒后游离钙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住院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MHD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住院将其分为住院组和非住院组。分析患者的原发病、住院原因、导致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2例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有81例住院治疗;住院患者的主要原发病分别是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和糖尿病肾病,主要原因分别是肺部感染和心血管疾病;住院组血肌酐(Scr)、白蛋白(ALB)水平均低于非住院组(P0.05),且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Scr、低ALB是老年尿毒症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部感染和心血管疾病是导致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低Scr、低ALB水平是老年尿毒症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应对此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温州市18家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特点和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大于3个月死亡患者269例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3组:20~44岁(青年组),45-64岁(中年组)和≥65岁(老年组),分析3组间透析龄、原发病、死亡原因、首次透析时及死亡前1年内实验室检查的差别。结果:透析龄在青年组最长,平均(49.4±60.3)月,老年组透析龄最短,平均(34.1±26.8)月;死亡患者中原发病以糖尿病最多,占39.4%。脑血管疾病为首要死亡原因,3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血管疾病为第二位死亡原因,在中年组多见:全身衰竭死亡在老年组患者中最多,占23.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入透析时及死亡前1年内血肌酐、尿素氮和血白蛋白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老年组患者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患者。结论:温州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绝大多数为老年患者,原发病以糖尿病最多见,主要死因为脑血管疾病,其次为心血管疾病,全身衰竭死亡在老年组中较多见,且营养状况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病例临床资料,为临床提供一些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6月在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死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死亡原因。结果 45例维持性血透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为心血管疾病19例(42.2%),感染10例(22.2%),恶液质8例(17.7%),恶性肿瘤4例(8.8%),脑出血3例(6.6%),自杀1例(2.2%)。老年组(≥65岁)死亡33例(81.5%);非老年组(<65岁)死亡12例(18.5%)。结论心血管疾病、严重感染、恶液质是维持性血透患者三大死亡原因,死亡病例以老年患者为主,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是构成死亡的主要原发病因。  相似文献   

12.
老年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老年组31例、对照组31例,比较两组生存率、死亡原因、透析中不良反应及合并精神抑郁的发生率。结果老年组MHD患者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老年血液透析第一年的病死率高,死亡原因第一位是心血管病,第二位是感染;透析中不良反应及合并精神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血液透析的耐受性明显差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充分透析;加强个体化透析;加强透析中及透析间期的管理及血液透析知识的健康教育;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入、防治并发症;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可提高老年MHD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河池市城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河池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中,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45例(65岁以上,老年组)和非老年患者43例(65岁以下,对照组),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的物理指标测量结果和生化指标测量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超敏CRP和透析充分性Kt/V分别为(13.6±8.4)mg/L、(1.4±0.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组蛋白质和热量摄入量分别为(0.7±0.2)g/(kg·d)、(102.5±11.4)kJ/(kg·d),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较差,与炎症反应和蛋白质等摄入不足有关,根据影响因素改善老年患者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方法,提高老年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76例高龄尿毒症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透析前中后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76例高龄尿毒症患者因各种原因停止透析者有14例,改腹膜透析的有8例,因各种并发症(如脑出血、心肌梗塞、肺感染、肿瘤等)死亡的有6例,现有48例继续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结果:老年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多,危险性大,要做好透析全程护理工作,严密观察透析中并发症,及时处理并发症,做好健康教育,加强饮食指导和管理,以保证高龄尿毒症患者顺利完成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对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对46例老年维持性血透与50例非老年维持性血透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维持性血透引起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并发症,老年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因心血管并发症致死者,老年组占60.0%;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对老年人尤易引起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并为其主要死亡原因。故在透析中有效防治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留置针扣眼穿刺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1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扣眼穿刺,研究组采用留置针扣眼穿刺,比较两组第2次透析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皮下隧道形成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结果: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皮下隧道形成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12个月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12个月后,两组GQOLI-74评分均高于透析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针扣眼穿刺应用于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降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皮下隧道形成时间,以及提高生命质量,优于传统扣眼穿刺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疗法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的疗效观察。方法我科2000年6月~2005年8月共收治69例老年尿毒症患者(老年组),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在此基础上加强个体化透析,加强营养物质的摄人、防治并发症,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并与既往收治的58例行单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非老年患者(非老年组)的1、3、5年生存率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尿毒症患者1年、3年及5年存活率与非老年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尿毒症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老年尿毒症患者早期充分透析,加强个体化透析,加强营养物质的摄人、防治并发症,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可显著提高生存率,降低透析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中出现的急性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 5岁)及非老年组(<6 5岁) ,比较两组原发病因、脏器功能情况及各种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老年组低血压、心律失常、抽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 <0 .0 1 ) ,高血压的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老年组合并冠心病、心包积液、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情况高于非老年组。结论:老年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容易出现血压异常、心律失常、抽搐,在老年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合并心血管病变的基础上超滤除水过多血容量下降可出现低血压;肾素释放失调可导致高血压;抽搐的发生是由于老年患者钙代谢的“负钙平衡”及碳酸氢盐透析纠正酸中毒后游离钙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19.
杨俊生  王军 《华夏医学》2007,20(3):441-442
目的:对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中出现的急性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及非老年组(〈65岁),比较两组原发病因、脏器功能情况及各种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老年组低血压、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高血压的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组合并冠心病、心包积液、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情况高于非老年组(P〈o.05)。结论:老年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易出现的急性并发症有低血压、心律失常、肌肉痉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择于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到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80例,根据年龄分组,划分为老年组(实验组,n=40)与非老年组(参照组,n=40),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Cr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组间对比BUN、Cr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组内治疗后指标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理想,但是也需要积极控制原发病,且应当对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引起足够重视,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