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盱炎后乙型肝炎病毒YMDD基序变异的情况。方法10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68例为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另一组37例为对照组,给予除拉米夫定外的其他治疗。治疗1年后对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基因YMDD基序进行定性检测,观察突变情况。结果拉米夫定治疗组:用药1年后有12例发生YMDD突变,其中YVDD变异有8例,YIDD变异4例,变异株中有9例伴血清ALT、HBV-DNA水平回升;对照组无变异株产生。结论拉米夫定可诱导乙型肝炎病毒YMDD基序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不理想。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慢乙肝试验结果显示功效明显优于拉米夫定,延长派罗欣治疗疗的程可提高疗效,病毒YMDD变异明显少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治疗HBeAg(-)的慢乙肝试验显示疗效明显,长期给予阿德福韦治疗是有好处的,耐药出现晚,发生率明显低于拉米夫定,对拉米夫定产生YMDD变异者,阿德福韦仍可使HBVDNA抑制在400拷贝/mL以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慢乙肝试验结果显示在停药1年后仍可维持疗效,是HBeAg阴性慢乙肝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姚湛  王丽娅  李丽莎 《海南医学》2014,(24):3613-361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后YMDD变异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90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拉米夫定,观察组应用拉米夫定及干扰素,测定并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过程中的HBV DNA载量,血清ALT水平,并分析ALT水平与HBV DNA载量与YMDD变异率的相关性。结果①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YMDD变异的累计发生率明显高于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的患者(P〈0.05);②未联合应用干扰素、ALT水平〈80 U/L、HBV DNA载量〉1.0×10^3 copy/ml是影响YMDD变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③ALT水平与YMDD变异率呈负相关(r=-0.62,P〈0.05),HBV DNA水平与YMDD变异率呈正相关(r=0.85,P〈0.05)。结论未联合应用干扰素、ALT水平低以及HBV DNA载量高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YMDD变异的影响因素,并且ALT水平及HBV DNA载量与YMDD变异率成相关性;临床医师应当通过ALT水平及HBV DNA载量进行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4.
袁玮 《医学新知杂志》2002,12(2):84-85,88
目的:监测拉米夫定临床治疗过程中耐药株的产生,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短处段引物PCR-ELISA液相杂交法,对60例拉米夫定治疗(100mg/d)6个月以上的血清病毒核酸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其血清中乙型肝炎(HBV)多聚酶(YMDD)变异情况,同时观察其HBV-DNA定量和丙氨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的变化。结果:8例患者在服用拉米夫定6-9个月时出现HBV-YMDD变异株,经测定证实YMDD变异存在,其中4例为ATG变为GTG,1例变ATT,3例变为ATC。结论:表明拉米夫定期治疗(≥6个月),会出现耐药现象,该变异的检测将有于其疗效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HBV YMDD变异与HBV-DNA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产生与血清HBV-DVA水平的关系.方法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6例,平均疗程32月(12~48月),治疗前及治疗中每4~6月采血,用荧光实时PCR定量检测HBV-DNA,采用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的方法检测HBVYMDD变异.分析出现YMDD变异组与非变异组治疗前HBV DNA水平差异.结果 YMDD变异组治疗前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显著高于未产生YMDD变异(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血清病毒载量水平越高,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越容易产生YMDD变异,且产生时间越早.血清病毒载量可作为应用拉米夫定治疗YMDD变异产生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与干扰素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50例。联合组给予拉米夫定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拉米夫定组单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干扰素组单给予干扰素治疗,疗程均为1年。结果:治疗1年后,联合组HBV-DNA转阴率为86%,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为48%,均优于拉米夫定组和干扰素组(P〈0.05)。联合组仅出现1例YMDD变异(2%),而拉米夫定组出现8例YMDD变异(16%)。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效果优于单独应用组,并且能减少病毒YMDD变异,防止耐药发生。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肝患者拉米夫定耐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耐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拉米夫定耐药后导致病情加重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6例纳入研究.记录拉米夫定治疗前病程、诊断、拉米夫定疗程,检测并记录临床耐药时的肝功能、乙肝两对半、HBVDNA定量、YMDD变异及前C区变异。按病情加重后的诊断分为肝功能衰竭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进行比较。【结果】肝功能衰竭组患者年龄(45±13)岁,大于慢性乙型肝炎组(37±131岁(P〈0.05);肝功能衰竭组临床耐药时HBV DNA载量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2.8×10^8+4.9×10^8)拷贝/mL vs(3.1×10^6±2.9×10^6)拷贝/mL;P〈0.05];肝功能衰竭组出现HBeAg/Anti—HBe血清学转换(54.6%)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18.4%,P〈0.05)。年龄和拉米夫定治疗前诊断为肝硬化都是耐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前年龄大、诊断为肝硬化,临床耐药时病毒载量高,耐药后出现HBeAg/Anti—HBe血清学转换可能是拉米夫定治疗耐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有肝硬化基础患者一旦发生耐药变异,应及时使用能治疗耐药变异的阿德福韦或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耐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拉米夫定耐药后导致病情加重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6例纳入研究.记录拉米夫定治疗前病程、诊断、拉米夫定疗程,检测并记录临床耐药时的肝功能、乙肝两对半、HBVDNA定量、YMDD变异及前C区变异。按病情加重后的诊断分为肝功能衰竭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进行比较。【结果】肝功能衰竭组患者年龄(45±13)岁,大于慢性乙型肝炎组(37±131岁(P〈0.05);肝功能衰竭组临床耐药时HBV DNA载量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2.8×10^8+4.9×10^8)拷贝/mL vs(3.1×10^6±2.9×10^6)拷贝/mL;P〈0.05];肝功能衰竭组出现HBeAg/Anti—HBe血清学转换(54.6%)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18.4%,P〈0.05)。年龄和拉米夫定治疗前诊断为肝硬化都是耐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前年龄大、诊断为肝硬化,临床耐药时病毒载量高,耐药后出现HBeAg/Anti—HBe血清学转换可能是拉米夫定治疗耐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有肝硬化基础患者一旦发生耐药变异,应及时使用能治疗耐药变异的阿德福韦或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9.
李晶  刘兴祥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2):1387-138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载量与拉米夫定疗效及YMDD变异的相关性。方法:对69例服用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的ALT、HBV-DNA水平及治疗48周后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拉米夫定治疗48周的69例患者中,有19例HBV发生YMDD病毒变异,变异率27.6%。HBV发生YMDD病毒变异与ALT的水平呈负相关;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结论:服用拉米夫定一定严格把握治疗基线,选择最佳治疗时机,这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绣花针乙肝散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对YMDD变异的影响。方法从肝病门诊纳入9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试验组采用中药煎剂绣花针乙肝散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连续观察12个月。2组患者均进行肝功能、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YMDD变异情况的检测。结果2组病例在治疗后肝功能均有明显好转,但治疗后,试验组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单用拉米夫定相比,绣花针乙肝散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可以显著降低HBV-DNA阳性率和YMDD变异率。结论绣花针乙肝散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且能显著减少YMDD变异。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distribution of HBV variants resistant to lamivudine and their relation to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hronic hepatitis. METHODS: Using direct sequencing, YMDD (tyrosine-methionine-aspartate-aspartate) variant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BV 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during treatment with lamivudine.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HBV strains resistant to lamivudine was performed. RESULT: Four variant strains existed in patients before lamivudine treatment, 128 variant resistant strains were noted after 6 mouths of lamivudine treatment including 42 YVDD (valine) variants, 20 YIDD (isoleusine) variants and 66 non-YMDD variants. According to the hepatitis severity, 8 patients were mild, 108 moderate and 12 severe. Viral loading was higher and clinical types were more severe in no-YMDD variants. CONCLUSION: Variant strains including strains resistant to lamivudine exist naturally before lamivudine treatment, but lamivudine-resistant ones become more dominant after treatment. Liver inflammation is more severe in non-YMDD group.  相似文献   

12.
研究乙肝病毒(HBV)多聚酶YMDD变异后HBVDNA复现对慢性HBV感染患者临床经过的影响。方法用mpPCR-RFLP技术检测24例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HBVDNA复现的患者血清,对YMDD变异者的系列临床资料,应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出YMDD变异18例;YMDD变异后转氨酶水平较HBVDNA转阴时有显著升高,并反跳至治疗前水平。结论出现YMDD变异后,部分病例可有类似肝炎发作、甚至肝脏失代偿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干扰素-α和拉米夫定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45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肝病住院患者,分析干扰素-α和拉米夫定治疗对CHB进展至终末期肝病(ESLD)包括肝硬化、重型肝炎、原发性肝癌的影响。结果:分别有68例、55例和365例患者曾接受干扰素-α、拉米夫定和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其中32例患者曾接受干扰素-α和拉米夫定治疗。365例未抗病毒治疗者中116例进展为ESLD,68例干扰素-α治疗者中10例进展为ES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0例治疗结束时获得病毒学和生化学联合应答者仅2例进展至ESLD;55例拉米夫定治疗者(平均疗程15.8月)中有13例进展为ESLD,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例曾接受拉米夫定和干扰素-α治疗,7例进展为ESLD,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干扰素-α治疗能减少慢性乙型肝炎进展至ESLD,尤其是治疗结束时获得病毒学和生化学联合应答者;短疗程拉米夫定治疗未能明显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14.
薛扬 《中外医疗》2011,30(25):1-2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拉米夫定对照的方法,选择76例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停用原来的拉米夫定,按1:1比例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38例和拉米夫定组38例,治疗疗程为48周。于治疗24周和48周时,观察2组HBVDNA水平、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血清ALT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和48周后服用阿德福韦酯组的患者血清HBVDNA应答率升高,ALT复常率持续上升,与拉米夫定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服用阿德福韦酯或拉米夫定24周及48周,2组均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高病毒血症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预测疗效的因素。方法 :52例高病毒血症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每日口服拉米夫定 1 0 0 mg,治疗 1 2个月。检测和分析血液生化指标、乙肝病毒 (HBV)标志和 HBV DNA水平。结果 :52例均完成了 1年的治疗 ,对其中 3 8例有完整的治疗前后的资料者进行分析。治疗前 ,所有患者 HBV DNA水平均高于 1 .0× 1 0 7拷贝 / L ,HBs Ag和 HBe Ag阳性 ,ALT水平异常。在 1 2个月治疗末 ,3 8例中 1 9例 (50 .0 0 % ) ALT水平复常 ,1 9例 (50 .0 0 % )测不到血清 HBV DNA,1 2例(3 1 .58% ) HBe Ag转阴 ,1 0例 (2 6.3 2 % )发生 HBe Ag到 HBe Ab的血清学转换。分析显示 ,病毒学应答组女性病例较多 ;生化学和病毒学应答组治疗前的 AL T和 AST水平较无应答组高 ,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拉米夫定对高病毒血症慢性乙肝有较好抗病毒效果 ,女性病例应答率较高 ,治疗前 ALT和 AST水平较高者生化学和病毒学应答也似较高 ,但尚需在更多病例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16.
基因芯片检测HBV DNA聚合酶区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基因芯片检测HBVDNA聚合酶区基因多态性。方法 :PCR扩增HBVDNAP区nt45 5~ 796片断 ,与预制的基因芯片杂交 ,运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检测系统扫描芯片分析基因突变类型。结果 :芯片检测HBVDNAP区变异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初步应用显示 :慢性乙肝组nt5 2 8和nt5 5 2位点突变率分别为 8.6%和 9.6% ,而无症状肝炎组和重症肝炎组突变率均为 0 ;拉米夫定治疗组与非拉米夫定治疗组比较 ,nt5 2 8突变率分别为 10 .5 %和 8.1% ,nt5 5 2突变率分别为 15 .8%和 8.1%。结论 :HBVDNA聚合酶区基因多态性分布与病情轻重无关 ,而与病程慢性迁延有关 ;拉米夫定在耐药突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因芯片检测乙肝患者耐药基因有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血浆置换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对4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患者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改善(P<0.05),乙肝病毒定量明显下降(P<0.05),早、中、晚期患者有效率分别为73.3%、73.7%和33.3%,总有效率为63,0%.早中期有效率高于晚期患者(P<0.05).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降低HBV DNA水平,且早中期患者的疗效较晚期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和门诊就诊并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203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血清ALT水平、HBV DNA水平、基因型等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获得病毒学应答患者为180例(88.7%),应答患者较之无应答患者基线HBV DNA水平较低;长期治疗时发生病毒学突破患者为81例(45%),发生病毒学突破患者较之获得持续应答的患者基线HBV DNA水平较高;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认为,治疗前HBVDNA水平以及治疗6个月时HBV DNA状态是发生病毒学突破的危险因素。结论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过程中,治疗前较低的HBV DNA水平能够获得较好的应答,治疗6个月时HBV DNA阳性状态是病毒学突破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拉米夫定治疗不同时期HBV DNA多聚酶区耐药突变的变化规律和主要耐药突变的分布情况。方法将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98例患者根据治疗时间进行分组,采用PCR方法对其血清HBV多聚酶区进行扩增并对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结果拉米夫定治疗后血清HBV DNA水平≥10^4copies/ml的患者中,治疗时间〈6个月6例,其中1例发生突变;6~12个月13例,其中7例发生突变;12~24个月19例,其中13例发生突变;24~36个月20例,其中19例发生突变,各组之间耐药突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患者中有10种突变类型,其中以rtM204I突变最多见,为14例(35.0%),其次为rtL180M/M204V(17.5%)、rtL180M/M2041(12.5%)。结论对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以上而没有达到病毒学完全应答的患者进行乙肝病毒基因耐药突变的检测,有助于及时准确的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与胸腺肽序贯联合治疗HBV DNA阳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和单独使用拉米夫定的疗效差异。方法将入院时HBV DNA阳性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先给予拉米夫定4周,然后联合使用胸腺肽至12周,对照组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2周生存率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治疗12周时总胆红素(T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HBV DNA转阴率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差异,以及两组12周内合并感染的差异。结果 (1)治疗组12周生存率为77.05%(47/61),对照组为68.85%(42/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P=0.36)。(2)12周时治疗组TB、INR、MELD、CD4+/CD8+分别为(71.31±55.84)μmol/L、1.23±0.19、11.72±4.29、1.85±0.63,对照组分别为(148.58±159.25)μmol/L、1.45±0.73、15.53±7.49、1.56±0.5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12周时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为85.11%(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