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培红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2):1499-1500
古云"久病多瘀"。笔者多年侍诊于湖北地区中医外科名家刘爱民主任医师,临床观察发现一些迁延日久或久治不愈的慢性病均具有血瘀的特征。血瘀与"久病"之关系,早在《素问.痹论》就有论述:"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失疏故不通"。清叶天士亦认为:"大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影响。气行脉外血行脉中,血之活动必赖气之推动,久病必延及气,久治不愈之疾多可造成气虚、气滞,而究其病机均可显现"血瘀"之候。因此,刘师治疗血瘀之证,常常在活血化瘀基础上配合益气、行滞、散寒、理湿之法等为治疗血瘀之变法。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液在正常生理功能活动下,循环于脉中,周流不息。若血的运行失其常度,血运阻遏或血溢脉外,使离经之血蓄留体内,则可导致一系列病理变化和相应的临床症状,谓之血瘀证。活血化瘀是中医学针对血瘀证所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法则。在外科临床广泛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各种疾病,有悠久的历史及较高的疗效。现就外科血瘀证及其活血化瘀治疗的研究作一探讨,以飨读者。1 外科血瘀证的病因病机 外科疾病虽有其各种致病因素,但总的发病机理不外乎气血凝滞、营气不从、经络阻塞。在外科领域导致血瘀证的原因主要有: 1.1 气机不利:气血互根,“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故气病必及血。若  相似文献   

3.
<正> 我初学医时,尝闻师云:“气滞多胀,血瘀多痛。气滞之疼痛,多为胀痛,痛无定处;血瘀之疼痛,多为刺痛,痛处不移。”从此铭记于心。及事临证既久,方悟这仅是指单纯之气滞或血瘀而言,对气滞血瘀或血病碍气证,殊不尽然。气滞血瘀与血病碍气均属气血同病。气与血在生理上关系密切,及其为病又常互为因果。气滞不行可致血脉瘀阻,血瘀日久又可反过来阻碍气机,影响升降。故气滞血瘀与血病碍气的临床表现,诸如胀满、疼痛等症,每有相似之处,然二者病理变化及其施治重点却判然有别,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见于《灵枢·经脉》篇中,历代医家对它作了多种解释,各执已见,众说纷纭,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笔者通过学习,认为仍有重新商榷的必要。历代医家的注释概要《灵枢·经脉篇》在十二经中均有“是动、所生病”之论述,《难经》最早为它注释:“……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主呴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也。”由于十二经病候十分复杂,气证、血证在“是动”与“所生病”中前后交错,《难经》的上述注文非但未中的,并使后世医家跟踵而入不得返悟,不少人以气在外(为先),血在内(为后)作依据为《灵枢·经脉篇》注文。如唐·杨玄操曰:“邪中于阳,阳为气,故气为先病,阳气在外故也;若在阳不治,则入于阴,阴为血,故为血后病,血在内故也。”明·张世贤曰:“血为荣,气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邪由外入,先气而后血”。清·张志聪亦曰:“夫是动者,病因于外;所生者,病因于内”……以上诸论,源于《难经》出自一辄,大同小异。均未能符合经旨本意。如:徐灵胎曰:“此就  相似文献   

5.
刘宝琴 《河南中医》2003,23(8):80-81
人体之气血是互相依存相互为用的 ,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 ,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凝 ,血凝则气亦滞 ,滞而不通则痛。经云 :“气血冲和 ,万病不生 ,一有怫郁 ,诸病生焉。”就瘀血而言 ,或情志不遂 ,忧思恼怒 ,气机不畅而致气滞血瘀 ;或内有郁热 ,耗气伤血 ,阴血亏虚 ,血脉不充 ,血行不畅而致瘀 ;或跌打扭挫 ,损伤机体 ,气血运行受阻而致血瘀 ;或寒邪侵袭 ,寒者血凝而致瘀 ,或气虚及阳虚体质 ,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也可致瘀。许多病证发展到某种程度时 ,往往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而产生瘀血之证。瘀血之证虽可见于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血液…  相似文献   

6.
先师张望之老中医(1905~1985),临证五十年,学验俱丰,疗效卓著,屡起沉疴顽疾。笔者有幸侍师诊习,现将其治疗角膜病经验作一简介。一、对病机的认识角膜,古称黑睛,虽然病种较多,病机复杂,但正如《灵枢·大惑论》明确指出:“筋之精为黑眼”。肝主筋,又主风,黑睛内应于肝,故称为风轮。张师指出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开窍于目,上濡空窍,奉养黑晴。血宜冲和,气宜条达,若情志不舒则郁而化火,上扰清窍;疏泄太  相似文献   

7.
中药桃红四物汤功效补血活血调血,补血不腻滞,活血不伤血,而骨伤科病人大多为失血伴血瘀,若临证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定收显效。本人在临床中,随证加减应用,每多效验。 四物汤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为营血虚滞之证而设,经云“血主濡之”,“以奉生身,莫贵于此”,营养亏虚,血不外荣则面色萎黄唇爪苍白无华;血不内养则易心中惊惕不安,失眠多梦:血不养筋,则筋脉挛缩不利。血不养骨,  相似文献   

8.
著名心脑血管病专家赵步长教授很早以前就提出"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的理论,临床上越来越多的专家认同此观点,并且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虚气滞则血瘀。气虚血瘀证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证型,临床上采用活血化瘀的治法治则。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瘀证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均显示其疗效显著,丹红注射液是"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理论的代表药物,也是其在临床上的经验体现,尤其是在治疗胸痹、中风和肺心病均属血瘀证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邪燔、血热、血瘀、阴伤、气耗是血分证的基本病理,祛热邪、凉血热、化瘀血、补气阴乃治血分证之主法,黄连、犀角、丹参、人参、生地为治血分证之主药。同时提出:犀角地黄汤作为血分证代表方其力欠足;苦寒之品既是“气药”亦为“血药”;血分证始终存在着气虚之变。  相似文献   

10.
<正> 崩漏之证,病因病机虽多,而临床辨证重在气血虚实四字。因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不濡则气不熙,气不固则血不摄。故崩漏初期多缘血热,久崩久漏其气必虚。临证之际,若能循此辨治,必执简驭繁,奏效捷然。现将辨证治疗体会略述如次,敬请同道指正。一、肝肾阴亏,木火横逆多见素体阴虚,调摄失宜,以致肾阴虚损,水不涵木,肝火横逆,迫血妄行。证见崩漏量多、色鲜红,午后潮热,口燥咽干,头晕少寐,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治宜育阴潜阳,清热固经。  相似文献   

11.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难经·二十二难》提出"气主呴之,血主濡之",是对气血功能的高度概括,同时也揭示了气血之间的关系."气主咆之",言气属阳主动,具有流动不息的生理特性;"血主濡之"言血属阴主静,具有柔顺、安养的生理特性."气主咆之"体现在诸气的功能上,"血主濡之"体现在营养全身和...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5,(5):964-965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患者晚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归属于中医"风、痨、臌、膈"四大顽症之"臌胀"范畴,气滞、血瘀和水停为其主要病机。肝主疏泄、主藏血,肝之有病,疏泄失职,气机郁滞,气主行血之功失常,终血滞或血溢脉外而成瘀。《内经》有云:"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即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能够调和气血,使血行水亦行。  相似文献   

13.
“气主口句之,血主濡之”辨析刘昭纯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主题词《难经》中医名词校勘“气主口句之,血主濡之”一语,是《难经·二十二难)论述“是动”“所生病”与气血先后病的关系时提出来的,旨在说明气主动,血主静;气性刚,血性柔的生理特性。然而,在...  相似文献   

14.
刘世峰 《中医研究》2005,18(12):44-45
1辨证思路 中医之胃脘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十二指肠球炎,萎缩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形成胃脘痛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情志因素和饮食因素.对胃脘痛的辨证治疗,首先应区分是胃痛病还是胃痛证.所谓胃痛病,是指胃脘部疼痛日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或素有胃痛,为情志、饮食等因素诱发或加重.胃痛病病程长,病情复杂,治疗比较困难.所谓胃痛证是由感受寒邪、或过食生冷,胃中阳气不得宣通;或暴饮暴食,食用不易消化食物,饮食积滞不化,引起胃脘部突然出现疼痛.胃痛证起病急,病程短,治疗相对比较容易.其次,因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主受纳,肝主疏泄,肝气极易犯胃等.所以对胃痛病的辨证时,首重气血,辨别是气滞或是血瘀;是虚寒或是郁热.另外,也有寒热互结胃脘而痛者,或素体阴虚,或胃痛日久,郁热伤阴,或过食辛辣,或肝胃郁热,灼伤胃阴,胃络失养,发为阴虚胃痛的,以上各型均可因寒邪或饮食诱发.  相似文献   

15.
<正> 治络法,是清代名医叶天士独特的治疗手法之一。在《临证指南医案》及《未刻本叶氏医案》中记载有叶氏治络病医案三百余例,乃后世学者整理而成。叶氏治络法之理论起源于《内经》、《难经》。《内经》云:“经络皆统血”。《难经·二十二难》云:“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病也。”说明络病是属于血病中的一部分。叶氏在临床  相似文献   

16.
气血是构成人体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二者关系密切,临床上治疗各种气血病证时,常常采用气血双调并治的方法,故治疗血分证时常常配伍气分药。然而血分证有血虚、血瘀、血溢、血寒、血热之证候不同,又有病位之异,再加男女老幼有别,故治疗血分证配伍气分药时,不同证型、不同病位、不同群体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7.
<正> 目前,活血化瘀治则在临床各科应用非常广泛,并有相当效果。但眼科单纯瘀血病证较少,而瘀热病证颇多。今就眼科瘀热证候及其治疗,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血行不畅谓之瘀,阳气亢盛谓之热,血瘀热结谓之瘀热。盖人体以气血为本,二者并行脉中,全身各处,无所不及。气属阳,血属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血调和则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目视精明。倘若外感温热、风热、燥热、湿热,或五志化火;或阴  相似文献   

18.
血的病变颇多,主要有血成、血瘀、出血三大证候表现。血虚由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形成;血瘀因血行不畅或局部血液瘀阻所致;出血指血不循经,溢出脉外,亦称失血、血证。血虚、血瘀、出血在病机上往往互相影响,密切相关,掌握它们的内在联系,于临床很有实际意义。笔者不揣浅陋,试就其相互关系作一探讨。血虚与血瘀由于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血虚则气弱,故血虚之体,脉道不充,血气不旺,血行迂缓,易于凝聚成瘀,犹如河道,水  相似文献   

19.
祖国医学认为 ,血与气皆由水谷所化生 ,气属阳 ,血属阴 ;其功能为“气主煦之”、“血主濡之”,二者相互依存 ,相互为用 ;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 ,气能载血行 ,血能化生气 ,气与血同源而异流 ,互为其根。因此 ,血的升降运行 ,莫不从之于气 ,故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滞 ,气逆则血逆 ,气降则血降。只有气机调和 ,血运流畅 ,身体才能健康。若气不摄血 ,则血溢妄行。清代医家唐宗海在《血证论·产后》中说 :“天地之大 ,总是以阳统阴 ;人身之生 ,总是以气统血。”笔者在妇科临床上 ,对血病从气论治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寒凝痛经妇人经…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防治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是以血栓、栓塞、广泛出血、休克和溶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综合征。相当于中医学温病热入营血、气血两燔 ,或内科瘀证、血证、厥脱证等范畴。本文拟结合临床经验进行探讨 ,以提高中医药治疗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疗效。1 DIC的病机及临床特点笔者认为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机在于瘀阻脉络 ,气血运行障碍。病理特点有四 :(1)瘀血内停 ,脉络受阻 :气为血帅 ,血为气母 ,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瘀 ;(2 )瘀血不去 ,血不归经 :瘀血已成之后 ,留而不去 ,则血脉不利 ,血不归经而外溢 ;(3)气随血脱 ,无以摄血、行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