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镁对缺血心肌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镁对正常心肌及缺血后再灌注心肌的作用已引起广泛重视,本工作拟探讨不同浓度镁对缺血期间心肌功能、代谢及缺血后恢复过程的影响实验采用Wistar大鼠离体等容收缩心脏,行Langendorff灌流。常规K H液预灌30分钟后行低灌流缺血  相似文献   

2.
钱忠豪 《医学信息》2001,14(11):790-791
自“顿抑”和“冬眠”心肌概念的出现 ,现代心血管病学对存活心肌的评价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心肌顿抑和冬眠的再认识方面的一些进展情况作一综述。1 心肌顿抑的一般概念及研究进展心肌顿抑一般是指急性缺血和冠状动脉再灌注后延长的但可逆的缺血后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过程。心肌顿抑时节段性的功能障碍是由于缺血和再灌注两者共同造成的。Heyndrickx等 〔1〕1975年做的动物实验证实了此过程。研究者短暂闭塞了神志清醒狗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并监测了心电图示踪和局部左室收缩功能 ,发现闭塞后 5~ 15 min冠状动脉血流迅速恢复 …  相似文献   

3.
人类心肌是否存在缺血预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预适应现象是心肌的一种强大的内源性保护机制,该现象已在多种动物模型得到证实。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表现为延缓心肌细胞坏死、缩小梗塞面积、减轻收缩功能的损伤、减少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人类心肌是否存在缺血预适应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研究者对离体心肌、PTCA及心脏手术中的心肌进行了大量研究,多数结果证明人类心肌确实存在预适应现象。这是进一步探讨用合适、安全的方式诱导心肌产生预适应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心肌对于缺血的功能性反应是极端迅速的。1935年Tennant及Wiggers观察到,冠状动脉血流中断1分钟内缺血心肌局部的收缩功能便丧失,数分钟后即可见该部位的心肌出现收缩期膨出现象。缺血后再灌注心肌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与缺血持续的时间及程度有关,而反复的非致死性的缺血則可引起累积性的损害,这可能与心肌能量物质的耗竭有关。近来一些研究表明,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苷(5-amino-imidazole-4-carb cxamide riboside,简写为AICAR)可加速心肌腺嘌哈核苷酸的合成。本实验的目的在于确定,AICAR对于短暫的反复性缺血/再灌注狗心肌局部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氟烷和七氟醚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和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5肺泡最小浓度(MAC)的氟烷和七氟醚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和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应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逆行灌注模型研究15MAC的氟烷、七氟醚对心肌缺血前后心功能的影响,测定缺血前、缺血10min、复灌30min3个不同时间的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七氟醚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肌收缩功能。缺血10min时,七氟醚组SOD酶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缺血25min复灌30min后,二药均能促进心肌功能和SOD酶活性恢复,抑制MDA生成,其中七氟醚的作用较为明显。结论:二药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七氟醚优于氟烷。  相似文献   

6.
镁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本工作在大鼠离体等容收缩心脏模型上首次观察单纯在缺血期灌注高镁溶液对低血流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心肌的作用。结果表明,高镁溶液能减轻缺血期左心室末期压力升高的幅度,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乳酸脱氢酶的漏出,维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脂质过氧化反应终末产物丙二醛生成减少,心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综合评价各项指标,15mmolMg^2+可能为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7.
非心脏缺血性预处理对缺血 /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非心脏缺血性预处理包括非缺血性心脏预处理、远程缺血预处理和药物模拟性预处理。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效应有减轻心肌组织损伤 ,增强心脏收缩功能。对非心脏缺血性预处理的深入研究 ,不仅有助于阐明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机制 ,而且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察山莨菪碱(654-2)对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发现大鼠左冠状动脉主干结扎后早期腹腔注射654-2,可使结扎后6小时及21天时的梗塞范围显著缩小,并使21天时的左室心肌收缩性恢复得更好,而结扎后3小时缺血区心肌的超微结构改变得到显著改善。654-2对冠脉结扎与非冠脉结扎大鼠的直接血液动力学作用表现为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和左室心肌收缩性显著降低,提示654-2可以减少心肌氧耗量,从而对缺血心肌发生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杭白菊水提取液在缺血再灌注和缺氧/复氧过程中对离体心脏和心室肌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心脏模型,观察心室收缩功能;用视频跟踪系统和细胞内双波长荧光系统分别记录单个心肌细胞收缩和i;测定心肌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杭白菊(0.5g/L)可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离体灌流心脏左室发展压、最大收缩/舒张速率、冠脉流量和左室发展压与心率乘积的抑制作用;并明显减弱缺氧/复氧抑制心室肌细胞收缩幅度、最大收缩/舒张速度和细胞钙瞬态的作用。杭白菊处理的缺血再灌注组心肌SOD水平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结论:杭白菊可能通过对抗自由基的作用,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和缺氧/复氧对心肌收缩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0.
膜磷脂降解、丢失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发病环节。本实验观察了静脉滴注大豆磷脂脂质体(110mg磷脂/kg/次×2次)对心肌缺血(45min)-再灌注(23h15min)家兔左心室的舒缩功能和梗塞范围的影响。结果发现经处理的动物的左室±dp/dtmax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梗塞范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P<0.01)。提示大豆磷脂脂质体能明显改善在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的舒缩功能,缩小梗塞范围。  相似文献   

11.
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即便是短期区域性缺血也会使心肌细胞受损,心肌恢复灌注后,细胞损伤进一步加重,因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已经成为临床上不可回避的问题。适度的自噬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机体自我保护的重要特性之一,自噬也被认为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调节机制。因此有必要对手术期间通过麻醉药调控自噬降低缺血再灌注对心肌损伤的研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丹参对急性缺血后再灌注心肌磷脂肌醇系统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首镒报道采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模型观察丹参对急性短时间缺血后再灌注心肌磷脂肌醇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急性缺血10min后灌注10min,心肌磷脂肌醇信息传递系统功能明显增强,其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和肌醇-1,4,5-三磷酸水平显著高于非缺血对照组和缺血组;丹参能显著抑制急性缺血后再灌注心肌磷脂肌醇系统的高功能状态,其PIP2和IP3水平明显低于缺血组和缺血再灌注组。  相似文献   

13.
通常情况下,组织缺血后再灌注可使组织、器官功能得到恢复;但是有时缺血后再灌注,不仅不能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反而会加重组织、器官的损伤.这种在缺血基础上再灌注后损伤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apelin-13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脏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对apelin受体APJ(putative re-ceptor protein related to the angiotensin receptorAT1)及细胞信号Akt1/2的影响。方法Langendorff装置恒流灌注大鼠离体心脏,采用停灌/复灌方式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注期间心脏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的最大变化速率( LVdp/dtmax)及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LVdp/dtmax);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组织中APJ受体mRNA和Akt1/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pelin-13可以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的±dp/dtmax(P<0·01);可以明显增强心肌组织中Akt1/2的表达;缺血/再灌注可以引起心肌组织中APJ受体表达上调。结论Apelin-13拮抗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可能与组织中APJ受体表达上调引起Akt1/2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5.
缺血心肌再灌注后常伴有心室节律紊乱、缺血的形态变化加重以及功能、代谢方面的恶化等,再灌注性损伤常伴随着心肌内出血,后者是由于微血管受到损害及血管内成份漏出的缘故。本实验的目的在于观察经不同时间缺血心肌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以及其与再灌注性损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已知耗竭细胞内糖元以减少缺血心肌组织乳酸堆积可抑制Na/H交换。本实验拟观察这一过程对于缺血后再灌注心肌的影响。采用Wistar大鼠离体等容收缩心脏,实验分两组:对照组(n=5)用K-H液行40分富氧预灌注;实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缺血后处理(postconditioning)对抗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并于再灌注一开始即给予3次全心停灌30 s,再灌30 s处理作为缺血后预处理。记录心肌收缩功能指标,以Even’s blue-TTC法监测心肌梗死范围,并对心律失常严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缺血后处理组左室峰压(LVSP)、最大左室收缩速率(+dp/dtmax)以及心率明显高于缺血对照组。缺血后处理可明显缩小心肌梗死范围(22.97%±3.96% vs 缺血对照组 44.30%±13.61%,P<0.01)。观察复灌10 min时心律失常评分发现,缺血后处理组明显低于缺血对照组。缺血后处理组和缺血预处理组具有类似的心肌保护作用。5-HD组LVSP和+dp/dtmax低于缺血后处理组,心律失常评分增高,心肌梗死范围扩大。结论: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部分通过激活线粒体ATP依赖性钾离子(mitoKATP)通道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浓度外源性11,12-EET预处置对缺血/再灌注心脏EET水平的影响,探讨EETs预处置保护心肌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60 min和松开30 min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阻断冠脉血流前,静脉给予6.24×10-8 mol/L 11,12-EET造成11,12-EET预处置。实验分4组:①11,12-EET预处置缺血/再灌注组;②11,12-EET预处置假手术组;③假手术组;④缺血/再灌注组。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心肌11,12-EET的含量,并观察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功能的变化。结果:11,12-EET预处置可减轻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程度及心肌内源性11,12-EET增加程度。结论:11,12-EET预处置通过引起心肌11,12-EET少量生成,进而抑制其后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11,12-EET大量增加,可能是11,12-EET预处置保护心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一种“心肌挫抑(myocardial stunning)”现象,指心肌短暂缺血后,心肌不发生坏死,但其组织学、代谢及功能均有损害,且不能立即恢复,需经数小时、数天或几周后才能复原。这就是说,该心肌  相似文献   

20.
缺血预处理对兔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物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造成急性心肌梗塞(AMI)。实验组经过5min缺血,10min再灌注后持续缺血60min,3h再灌注;对照组直接造成60min缺血,3h再灌注。心肌梗塞范围由1%三苯四氮唑兰(TTC)染色确定,并以梗塞范围占缺血范围重量的百分比表示。结果:实验组梗死心肌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再灌注后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分子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预适应(Preconditioning,PC)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