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方剂学教学应注重讲授配伍关系,方剂配伍关系涉及药物与药物、药物与机体、药物与病邪之间的关系。其中,药物与药物配伍关系包括泻中寓补、补中寓通、涩中寓通、散中寓收、去性取用;药物与机体配伍关系包括阴阳互求、补肾泻浊、健脾祛湿、清镇与疏养、涩肠调气;药物与病邪配伍关系中包括行气与祛邪、清热与疏风。  相似文献   

2.
论方剂配伍理论和方法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评价制方优劣的根本标准是临床疗效.传统方剂配伍理论和方法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有其局限性和不足.现代医学、药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与渗透,为方剂配伍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契机.对立统一配伍法、系统论配伍法、辨病理药理组方配伍法、复方组分配伍法将是新的方剂配伍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探讨方剂学中组方配伍的的理论和方法,发现其中部分配伍可以增强方剂的功效或可更全面的照顾整体和复杂病情.明确这些具有增益作用的配伍关系将有助于提升对方剂学组方配伍规律的进一步认识,为确立新的治法和组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作者认为当今方剂研究中,存在着厚古薄今,重临床研究而忽视实验研究,重辨证论治而轻组方原则,以及对方剂量的片面理解等问题。故撰文就“关于古方和今方”、“关于方剂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关于方剂组成原则及其内涵”、“关于方剂用量”等详加阐述,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5.
反成配伍方法是祖国医学大胆而独特的创举,是中医药哲学精华的完美体现。反成配伍并非简单地将性味相反的药物组合在一起,其蕴含着高深的科学原理和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在临床应用中,只有符合法度,尺度适宜,才可获效。通过研读前辈中医方剂配伍规律,试从阴阳、生克、升降、上下、散收、寒热、补泻、润燥、动静、刚柔十个方面探析中医方剂反成配伍合度规律。  相似文献   

6.
现代方剂学研究存在一些新趋势:研究范围迅速扩大、新成果猛增;实验研究手段迅速发展;临床研究中经方和传统古方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出现大量新方;中药制剂学与方剂学互相促进,缩短了新方新药的研究—应用周期。现代方剂文献研究与方剂学蓬勃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队伍比较薄弱,未引起应有的注意,尚未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当前应重新认识现代方剂文献工作在整个中医方剂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形成研究中心,使文献研究工作成为医疗、教学、科研三者之间的中介或桥梁,推动中医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点探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几个重要概念问题,力图对这些概念的内涵进行诠释与升华,同时探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难点问题,以期对相关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的十年来的方剂配伍规律进行综合探析,认为方剂的配伍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严密药物的配伍结构,注重配伍用药形式,严格把握用药剂量,并结合现代研究印证了配伍理论的合理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方剂学》是连接中医基础与临床之间的一门桥梁课,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对方解的讲授,强调配伍,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10.
《内经》云:“脾胃者,仓禀之富,五味出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二者一脏一腑,一阴一阳,并位于中焦。其间燥湿相济,升降相因,纳运相辅,共司水谷运化、气血生化之职能。治脾胃病之方剂配伍,不仅要从辨证立法用药,而对脾胃的纳运、升降、操湿、阴阳等方面对立统一的功能特性,亦要有所斟酌,否此,则疗效不佳。观古今治脾胃之有效方剂,皆得益于此。下简要述之,冀希对同道有助。其一,方剂用药贵乎灵运。胃主受盛、腐熟水谷,通降之性;脾司运化.有转输水谷之精微的职能,升发清气与泄降糟粕皆系于脾胃。常云:脾运为…  相似文献   

11.
消渴病复方配伍规律的关联规则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应用关联规则分析技术,对治疗消渴病的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以文献中收录的106个治疗消渴病的中药复方为对象,经解析后建立复方特征数据库;以数据挖掘系统Enterprise Miner为平台,关联规则分析为工具,在单味药层次上进行消渴病复方组成药味之间的关联模式研究.在中医用药的不同组合层次上,不同专家在针对不同症状的治疗方法与对消渴病的认识和治疗原则基本一致.治疗消渴病复方在配伍方面确有一定的科学规律存在,数据挖掘技术作为知识获取的有力工具,可以将隐含在数据中的配伍规律以可理解方式进行表述,为核心处方的提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关于“有是证用是方”的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古今方书及临床事实为依据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论证了“有是证用是方”的方证相对观念及其以方测证之法并不是中医辨证论治普遍适用的规律。它不可能为“同证异方、同方异证”的现象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释。惟有立足于探索方证之间的相互作用 ,才能使中医理论思维从“是就是 ,不是就不是”的形而上学的禁锢中彻底解放出来 ,才能为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辨方症论治体系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辨方症论治体系"是与现行"辨证论治体系"截然不同的一种特殊的辨治方法.该方法强调从患者错综复杂的临床症状中,见微知著地抓住与某一方症特征性表现相一致的关键症状而确定诊断,即着眼于识"方症",而不是辨"证".<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典籍中方症相关的内容是"辨方症论治体系"的理论基石.提出并确立"辨方症论治体系"的概念,不仅有利于抓住中医辨治学的精髓以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可为中医的现代研究提供全新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中的某些证候,特别是脏腑相关的证候,类似于"临床综合征",是中医学对两组或两组以上相继出现的、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证候(即综合征)的理论概括.中医学证候学中丰富的医学理论,是研究综合征及疾病本质的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5.
络病辨证浅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络脉是微小层次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 ,在结构上具有浅、深、末、网的四大特点。络脉有气络与血络之分 ,是气血运行的载体。络病辨证在临床辨证论治中占有重要地位。常见的络脉病证为 :络气病证包括络脉气虚证和络脉气滞证 ;络血病证包括络脉血虚证、络脉血瘀证、络脉血热证和络脉血寒证 ;络脉虚证包括络脉气虚证、络脉血虚证、络脉阴虚证和络脉阳虚证 ;络脉毒滞证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微信平台联合PBL教学模式在中医皮肤性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2019年1-12月实习的五年制中医临床本科学生81人,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三组,观察组、PBL教学组、传统教学组各27人.观察组实行微信平台联合PBL教学模式,PBL教学组实行PBL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组实行传统教学模式.通过...  相似文献   

17.
《方剂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方剂学> 的教学特点,以加强直观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设计<方剂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总体结构和脚本,并详细介绍了<方剂学>课程CAI软件的制作过程、使用工具、动画设计、板书结构、音乐设置等关键部分,指出提高中医学教学水平,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规律等诸方面 ,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评述。认为今后应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病名研究 ,建立完整客观的诊断指标 ,完善辨证分型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 ,加强实验研究等方面多做工作。以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水平  相似文献   

19.
魏玉横组方思想再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玉横一生倡导“补肝” ,在所辑《续名医类案》一书中既创“一贯煎”以峻补肝肾胃阴 ,又用“一气汤”重补脾肾之阳。精心选录了前人冯楚瞻大量“一气汤”医案载于书中 ,提示后人“肝为内伤之本” ,“肝血自当养 ,肝气不可犯” ,“补肝”组方用药当肝体、肝用兼顾 ,足三阴并重 ,土金水一气以贯之。  相似文献   

20.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以确认中风病急性期的临床证候表现形式.方法共收集122例中风病急性期住院病患,在发病72 h内,依<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的6大基本证候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加以辨证,并进行证候分布分析.结果①基本证候组合以两个基本证候组合诊断例数最多,其次是3个基本证候的组合.②中风病最多见的临床证候为风瘀证,占12.3%;其次为风痰瘀证,占8.9%.③中风病急性期的病患以虚实夹杂证最多,占82.8%;实证次之,占16.4%;虚证最少,仅占0.8%.④单一基本证候同时存在的出现频率以瘀证与风证最多,各占79.5%与55.7%.2证组合同时存在的出现频率以风瘀证与痰瘀证最多,各占45.9%与37.7%.结论①体现<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临床应用的稳定性.②中风病临床证候表现复杂多变,依此基本证候的诊断标准应较常见证型与主要证型的表现形式为佳.③中风病证候诊断在中药新药开发试验过程中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