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成年癫痫患者的睡眠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卫东 《安徽医学》2010,31(6):631-632
目的评价成年癫痫患者睡眠状况。方法使用Epworth嗜睡评价量表(ESS)对89例成年癫痫患者及83名健康对照组进行睡眠状况评价。结果通过ESS测试发现,成年癫痫患者的嗜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5,P〈0.01)。结论成年癫痫患者嗜睡程度明显高于正常被试,干预癫痫患者的睡眠状况,可能有助于癫痫症状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癫痫儿童伴睡眠障碍的睡眠结构特点及睡眠干预对癫痫儿童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3例癫痫伴有睡眠障碍的患儿(观察组,主要表现为睡眠中肢体抖动、夜间癫痫发作后睡眠不宁、睡眠中易惊、入睡困难、反复觉醒和睡眠呼吸暂停)和25例正常对照儿(对照组)进行多导睡眠脑电监测;分析夜间睡眠结构,并对睡眠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观察组患儿实施3个月的综合睡眠干预,通过规范作息时间、开展相应的心理干预、睡眠咨询,引导患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鼓励患儿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及行为矫正,改善睡眠状况。对干预前后的睡眠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睡眠效率下降,深睡期(非快速眼动Ⅲ~Ⅳ期睡眠)时间缩短,非快速眼动Ⅳ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快速眼动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均减少,总觉醒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3个月综合睡眠干预后,患儿睡眠潜伏期、总觉醒时间明显缩短,睡眠效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癫痫患儿应进行睡眠情况评价,对伴有睡眠障碍的患儿实施睡眠干预,应作为癫痫治疗及护理的一部分,有效改善睡眠障碍有助于控制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3.
癫痫与睡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 192 0年对癫痫的研究中就注意到癫痫发作在时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性 ,特别观察到癫痫发作易受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这一现象。据此有学者提出了按癫痫好发时间的分类法。近年来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了有关癫痫发病机制的大量研究 ,已肯定癫痫发作存在具有功能意义的昼夜生物节律性。借助睡眠脑电图分析 ,发现睡眠与癫痫之间确有密切关系。有关研究国内文献报道少 ,现将国内外近年有关研究综述如下。1 睡眠期影响癫痫活动的相关因素睡眠过程对癫痫发作及发作间期痫样放电的影响已被临床及癫痫动物实验模型研究所证实 ,这种影响与不同睡…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癫痫大鼠的睡眠结构变化及不同睡眠时相特异性痫样放电的发放情况.方法 运用立体定位技术在大鼠右侧海马CA3区微量注射Kainic acid(KA)建立颞叶癫痫大鼠模型,在海马CA3区的同一位点微量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定期视频实时监控大鼠行为,并在模型建立8周后脑电图机进行多导睡眠图(PSG)描记.结果 癫痫组大鼠在麻醉清醒后出现痫样发作,发作约在清醒6h后减弱,1周发作基本终止,但在4周后又逐渐出现自发性发作.8周后PSG描记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癫痫大鼠深慢波睡眠时间由(11.15±0.93)s减少到(6.00±0.98)s(P<0.05),异相睡眠时间由(9.80±0.66)s减少到(2.69±1.00)s(P<0.05),癫痫大鼠睡眠时痫样放电比率比清醒时升高,增加(108.3±42.5)%.结论 癫痫发作能引起睡眠结构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觉醒次数增加,深慢波睡眠减少,异相睡眠减少,癫痫大鼠在睡眠时痫样放电几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病,治疗以药物为主,故抗癫痫药(antiepileptic drugs ,AEDs)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包括传统A EDs和新一代 A EDs。癫痫和睡眠相互影响,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癫痫的控制,而A EDs在控制癫痫发作的同时也影响了睡眠结构,部分A ED s对睡眠障碍有治疗作用。因此,了解不同A ED s对睡眠的影响,有助于临床医生针对癫痫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AEDs。但研究AEDs对癫痫患者睡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困难,包括获得服药前基础数据的伦理学限制和诸如联合用药、药物浓度波动、不同年龄和合并症等限制,目前文献报道多数是小样本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存在互相矛盾的现象。本文将A EDs对癫痫患者睡眠结构和睡眠障碍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痫是由多种病理因素引起的慢性脑部病变,具有反复性、短暂性、发作性等特点,是儿童常见的神经系统性疾病之一。癫痫发作可诱发儿童睡眠结构改变并引起睡眠障碍,而睡眠障碍可诱发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及癫痫发作,形成恶性循环。近年研究指出,癫痫患儿睡眠具有快速眼动睡眠减少、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片段断裂及睡眠周期时间缩短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特发性局灶性癫痫和全面性癫痫患儿的整体睡眠结构参数并与无癫痫的对照组比较,探讨睡眠结构与癫痫的相互关系.方法对癫痫组和对照组共47人行多导睡眠图检查(polysomnography,PSG)并分析其结果.47例中18例为特发性局灶性癫痫(idiopathic partial epilepsy,IPE),13例为特发性全面性癫痫(idiopathic generalized epilepsy, IGE).16例为对照组,年龄及性别均与癫痫组相匹配.结果结果显示IPE组总记录时间增加(P<0.05)而IGE组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睡眠4期睡眠减少.IGE组整个睡眠期的效率降低(P<0.05)全部睡眠时间均减少 (P<0.05).结论特发性癫痫患儿睡眠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IGE组的睡眠质量下降,而IFE组显示较多的睡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特发性局灶性癫痫和全面性癫痫患儿的整体睡眠结构参数并与无癫痫的对照组比较,探讨睡眠结构与癫痫的相互关系。方法对癫痫组和对照组共47人行多导睡眠图检查(polysomnography, PSG)并分析其结果。47例中18例为特发性局灶性癫痫(idiopathic partial epilepsy, IPE),13例为特发性全面性癫痫(idiopathic generalized epilepsy,IGE)。16例为对照组,年龄及性别均与癫痫组相匹配。结果结果显示IPE组总记录时间增加(P<0.05)而IGE组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睡眠4期睡眠减少。IGE组整个睡眠期的效率降低(P<0.05)全部睡眠时间均减少(P<0.05)。结论特发性癫痫患儿睡眠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IGE组的睡眠质量下降,而IFE组显示较多的睡眠。  相似文献   

9.
李梦嘉  赵合庆 《安徽医学》2016,37(10):1259-1262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睡眠时相中癫痫样放电(EDs)的情况,探讨EDs对癫痫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癫痫专病门诊的120例成人癫痫患者进行24 h视频脑电图(V-EEG)及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查,检测EDs及分析睡眠结构。结果 在全部120例患者中,非痫性异常25例(20.8%),出现EDs 62例(51.6%),觉醒期及睡眠期EDs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s组和对照组相比非快速眼动(NREM)Ⅰ+Ⅱ期明显延长[分别为(68.73±8.1)%和(58.97±5.7)%],NREM Ⅲ明显缩短[分别为(16.58±4.2)%和(26.45±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参数中EDs组快速眼动(REM)潜伏期明显延长,同时觉醒次数也增多。而非痫性异常组REM潜伏期、觉醒次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发作类型睡眠结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V-EEG及PSG可以更好的发现睡眠中EDs,从而有助于确诊临床中难以发现的癫痫。分析EDs与睡眠时相之间的关系,以便指导临床癫痫治疗,更好的控制癫痫发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强  刘诗翔 《疑难病杂志》2007,6(12):757-759
睡眠疾病发病率非常高,但目前我国对睡眠疾病的研究有待提高。2005年发布的国际睡眠疾病分类第二版(ICSD-2),将睡眠疾病分为8类[1]:即失眠、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睡眠过度、睡眠节律紊乱、睡眠行为障碍、睡眠运动障碍、孤立的睡眠症状以及其他睡眠障碍。其中睡眠行为障碍和睡眠运动障碍是睡眠疾病中最常见的2大类型。1睡眠行为障碍睡眠行为障碍又称异睡症,系指睡眠或睡眠—觉醒转换时出现异常的一组疾病,包括觉醒障碍、睡眠—觉醒转换障碍、快速眼球转动(快速眼动)睡眠期相关的睡眠行为障碍及其他睡眠行为障碍等4类20余种睡眠疾病[2]。1.1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和药物诱导睡眠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9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清醒间歇期脑电图无阳性发现的癫痫患者243例,分为睡眠剥夺诱导睡眠组和水合氯醛诱导睡眠组,分别进行清醒期和睡眠期脑电图记录。结果睡眠剥夺诱导睡眠组和水合氯醛诱导睡眠组癫痫样放电出现率分别为66.3%和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剥夺和药物诱导睡眠脑电图均可提高脑电图阳性率,前者效果较好,后者较为方便。  相似文献   

12.
刘康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4):449-450
目的:了解儿童癫痫(EP)与睡眠的关系。方法:对98例可疑或临床诊断的儿童EP的睡眠脑电图(EEG)进行分析及临床随访。结果:正常22例,异常76例,异常率77.5%(广泛性异常10例,局限性异常66例)。结论:睡眠EEG可提高儿童EP的阳性率,对其诊断、分型、临床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睡眠与妊娠是一个动态的具有独特生理基础的过程,睡眠问题在妊娠期较常见。现有假说将睡眠作为一个代谢过程认为其对细胞和组织的再生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妊娠期睡眠变化的生理基础,同时总结了由于生理基础的变化引发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及妊娠期不宁腿综合征(RLS)这两种常见疾病的流行病学及诊疗情况,以便临床工作者更好地认识妊娠期睡眠问题。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松 《医学综述》2013,19(8):1438-1440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而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增长,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迅速增加。老年痴呆除了能够导致记忆力、定向力等认知功能障碍外,还可引起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发生,会使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也可能是痴呆的危险因素之一。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痴呆的主要类型,该文从AD睡眠障碍的流行概况、特点、发生机制、治疗等方面对AD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衰弱与睡眠障碍的关联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 衰弱作为机体脆弱的综合表现,是衰老的主要问题。睡眠障碍影响着50%的老年人,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影响越严重。但目前衰弱与睡眠问题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 在中国老年人群中探索衰弱与睡眠障碍的关联,以期为老年人衰弱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于2016年4—6月选取如皋长寿和衰老研究中1 792例老年人的睡眠和衰弱数据。收集老年人基线资料、睡眠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以PSQI量表得分>10分为有睡眠障碍,≤10分为睡眠正常〕、衰弱情况〔采用实验室衰弱指数(FI-LAB)评价,以FI-LAB<0.1为非衰弱,0.1~0.2为轻微衰弱,>0.2~0.3为轻度衰弱,>0.3~0.4为中度衰弱,>0.4为重度衰弱〕。结果 不同性别老年人BMI、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自报健康情况、PSQI量表得分、睡眠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睡眠情况老年人性别、吸烟情况、自报健康情况、衰弱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当调整了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自报健康情况时,女性老年人FI-LAB与睡眠情况有关联〔OR=1.238,95%CI(1.020,1.503),P<0.05〕,男性老年人FI-LAB与睡眠情况有关联〔OR=0.621,95%CI(0.432,0.894),P<0.05〕,女性老年人重度衰弱与睡眠情况有关联〔OR=3.755,95%CI(1.188,11.868),P<0.05〕,男性老年人衰弱情况与睡眠情况无关联〔OR=0.291,95%CI(0.030,2.836),P>0.05〕。结论 女性老年人衰弱与睡眠障碍有关联,睡眠障碍高风险女性老年人衰弱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睡眠行为及睡眠生理学特征。方法4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别接受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多导睡眠图(PSG)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并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23例)进行比较。结果PSQI问卷评估中,两组受试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和PSQI总分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G各项睡眠参数比较中,两组受试者的TSA、REM睡眠潜伏期、REM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RL)、总觉醒时间(ATA)、睡眠效率(SE)、非快速眼运动睡眠期Ⅰ期百分数(S1)、非快速眼运动睡眠期Ⅲ Ⅳ期百分数(SWS)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FD患者的PSQI总分和HAMD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FD患者的PSQI总分和HAMD总分与轻、中度FD患者比较,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D患者有明显的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生理结构异常,后两者表现与FD症状积分和抑郁状态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隋月林  李吉勇  胡庆  孟晨阳  李积胜 《医学综述》2006,12(18):1136-1137
睡眠剥夺(SD)对机体的影响可能和多种神经递质的代谢有关,一氧化氮(NO)作为信使因子,与睡眠-觉醒周期的调控有关,并参与脑内的多种功能,因而和S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王文英  陈虹 《医学综述》2012,(22):3797-3800
儿童睡眠障碍和肥胖的形成均受遗传、环境及社会因素等的共同作用,均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严重干扰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且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在患儿身上产生恶性循环。近年来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且对儿童肥胖与睡眠障碍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现对儿童睡眠障碍和肥胖的原因、危害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与防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