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的自身抗体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在85例患者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1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22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5例,AIH/PBC重叠综合征11例,不明原因肝损伤30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Ⅱ型抗体(AMA-M2)、抗肝肾微粒体抗体Ⅰ型(LKM-1)、抗肝胞浆I型抗体(LC-1)和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等。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组ANA、SMA、抗LKM-1、抗LC-1、抗SLA/LP的阳性率分别为82.3%、52.9%、11.8%、5.9%、11.8%。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ANA、AMA、AMA-M2阳性率为86.4%、100%、95.5%。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组检测出ANA2例。AIH/PBC重叠组检测出ANA7例,AMA6例,SMA2例。不明原因肝损伤组检测出ANA9例,AMA1例。结论:多数自身免疫性肝病伴有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出现,肝抗原自身抗体的检测将有助于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AIH、PBC、PSC)患者血清中出现的ANA、ASMA、AMA抗体,并对AMA-M2亚型、抗SLP/LP、抗LKM-1、抗LC-1肝病自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抗核抗体的阳性率为61.97%,抗体的滴度水平1∶100,在抗核抗体的荧光模型中,AIH主要以颗粒型、均质型为主,PBC主要以核膜型、着丝点型为主。在AIH中,抗SLP/LP、抗LKM-1、抗LC-1、AMA-M2的检出率分别为16.67%、12.50%、4.17%、4.17%。结论利用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的检测,有助于帮助诊断和鉴别不明原因的肝脏疾病,提高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王玲红 《现代养生》2022,(15):1247-1249
目的 分析自身抗体水平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医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40例(Ⅰ型13例、Ⅱ型22例、Ⅲ型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8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12例为病例组;同期选择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1,另外选择60名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检验三组受试者的抗核抗体(ANA)、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1型抗体(LKM-1)、抗肝溶质抗原1型抗体(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例组ANA、SMA、LKM-1、LC-1、SLA/LP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Ⅰ型患者ANA、SMA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两型,AIH-Ⅱ型患者中LKM-1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两型,AIH-Ⅲ型患者中LC-1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两型(P<0.05);不同类型的AIH患者SLA/L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身抗体水平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水平升高。对肝功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和其他肝病患者各45例,两组均采用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结果观察组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技术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研究和临床诊疗提供有力的支持,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检测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8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3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23例及其重叠综合征(AIH-PBC)15例。归纳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免疫学检查特点。结果 AIH、PBC、AIH-PBC多见于中年女性,PSC多见于青年男性。PSC的常见临床症状为黄疸和皮肤瘙痒。AIH-PBC的临床诊断较为困难。自身免疫性肝病组患者的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及抗线拉体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不同分型之间各有特点,自身抗体检测在其的鉴别诊断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593例肝功能异常患者,检测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抗体、抗肝肾微粒体(LKM-1)抗体、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LC-1)抗体、抗核包膜糖蛋白(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核抗体(ANA)、抗可溶性抗原抗体(ENA)谱、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3例诊断为AIH,ANA阳性率81.8%(27/33);ASMA敏感度57.6%(19/33),特异度97.6%(161/165);抗SLMLP抗体敏感度6.1%(2/33),特异度99.4%(164/165);抗LKM-1抗体敏感度12.1%(4/33),特异度91.5%(151/165);抗LC-1抗体敏感度9.1%(3/33),特异度99.4%(164/165);在AIH中未发现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结论联合自身抗体检测极大地提高了AIH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其特点为小叶间胆管破坏逐渐导致的胆管阻塞及胆汁淤积,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并最终导致肝衰竭.本病主要累及中年女性,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导致的免疫功能异常与本病有关,临床以疲劳、皮肤瘙痒、黄疸、右上腹不适为常见症状,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尤其是M2亚型(AMA-M2)阳性对诊断该病具有特异性.此外有些患者在临床、生化、血清学、伴或不伴组织学特征先后或同时出现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表现,亦称之为“重叠综合征”.目前PBC-AIH重叠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闭,其究竟是独立疾病还是属于PBC/AIH的变异也不明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在临床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中的价值。方法选取AILD患者6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77例以及正常健康者65例,检测并比较三组的血清自身免疫抗体和肝功能指标。结果AILD组的血清自身免疫抗体ANA、AMA-M2、LKM-1、SP100、SLA阳性率以及总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AILD组的肝功能指标(ALT、AST、GGT、ALP)含量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对临床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早期诊断,联合肝功能指标检测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玲珑 《健康向导》2012,(6):43-43
专家报告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流行病学、免疫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在亚洲人群中的特点。研究表明,抗线粒体抗体(AMA)-M2阳性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特异性自身免疫抗体的指标。临床研究显示原发性肝汁性肝硬化患者中抗线粒体抗体-M2阳性率为82.65%。而我国研究表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4年累计生存率降至79%。为使广大读者朋友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有更清晰的认识,我就将临床诊断过程中遇到的一例患者的情况,与大家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妍  闫惠平  张欣  冯霞 《现代保健》2011,(16):68-68
目的 探讨抗gp210抗体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PBC患者100例,6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50例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和50例慢性丙型肝炎(HCV)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50例献血员(BD)作为正常对照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身抗体,免疫印记法检测抗gp210抗体.结果 100例PBC患者抗核抗体(ANA)阳性60例,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100例,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3例.PBC患者抗gp210阳性33例(阳性率33%),AIH患者抗gp210阳性8例(阳性率13%),HBV、HCV、BD组均阴性.结论 抗gp210抗体阳性有助于PBC患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LDS)患者与病毒性肝病患者检测自身抗体与肝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病毒性肝病患者和健康检查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并测定每位患者的肝功能。结果 ALDS组中抗核抗体(AVA)的阳性检出率(88.2%)明显高于病毒性肝病组(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肝病自身抗体时ALDS组中线粒体抗体(AMA)的检出率为65.7%,明显高于病毒性肝病组的0.6%(P0.01)。在肝病自身抗体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率为47.2%,明显高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的17.1%,但PBC组的AMA阳性率为95.7%,则显著高于AIH组。AIH的ANA的核型主要为颗粒型;PBC为着丝点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为核膜型;病毒性肝病则未见特定荧光核型。在ALDS组与病毒性肝病组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活力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免疫球蛋白(Ig 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抗体对ALDS与病毒性肝病患者的诊断与鉴别有重要意义,ALDS的诊断可结合自身抗体检测与肝功能的结果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抗体的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用时间分辨法定量检测乙肝二对半(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100HBsAg例HBsAg阳性血清中的抗线粒体AMA-M2亚型抗体、抗Sp100抗体、抗gp210抗体、抗肝肾微粒体-1(LKM-I)抗体、抗肝特异性胞质1型(LC-1)抗体、抗R o-52抗体、抗核抗体(ANA).结果 乙型肝炎感染者80例中有25例出现自身抗体阳性,总阳性率为30%(24∕80);其中ANA阳性19例,占23.8%(19/80).抗核抗体以低滴度为主.另外还检测到抗线粒体AMA-M2亚型抗体、抗Sp100抗体、抗gp210抗体等自身抗体;30例表面抗原阳性而e抗原阳性的患者,自身抗体检出率为43.3%(13∕30),50例表面抗原阳性而e抗原阴性的患者,自身抗体检出率为22%(11/50),两者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诱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应,产生多种自身抗体,检测自身抗体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occupational medicamentosa-like dermatitis induced by trichloroethylene,OMDT)引发的肝脏自身免疫情况。
方法 选取10例OMDT慢性期患者和5名门诊随访的治愈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相关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G)、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抗肝溶质抗原1型抗体(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抗线粒体亚型-2抗体(AMA-M2)],比较、分析各指标在慢性期患者和治愈者中的水平。
结果 慢性期患者肝功能指标ALT活性中位数(49.5 U/L)高于临床参考值,但IgG浓度(4.74~11.32 g/L)均在参考值范围内,且自身抗体指标均为阴性。治愈者ALT活性中位数(10.0 U/L)在参考值范围内,但其中1人(20%)IgG浓度高于临床参考值,ANA阳性率为60%,其他自身抗体指标均为阴性。慢性期患者ALT活性中位数高于治愈者,而治愈者ANA阳性率高于慢性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OMDT患者在慢性期期间虽然肝功能受损,但可能未发生自身免疫;治愈后肝功能基本恢复,部分自身免疫指标却可能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在体检人群中筛查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M2,AMA-M2)以期提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检出率,并评估该指标普查的经济价值。方法:运用卫生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法,测算区域性及全国性通过AMA—M2筛查PBC患者的经济效益。结果:无论在直接的医疗成本还是生命年价值上,通过AMA-M2早期筛查PBC将对患者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结论:将AMA-M2检测作为我国常规健康体检筛查指标是提高PBC检出率并降低治疗成本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金虹 《中国保健营养》2009,18(12):53-54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PBC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和自身抗体的结果.结果2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女性18例,确诊时平均年龄为(50.4&#177;8.9)岁,常见临床表现多为黄疸(70%)、乏力(70%)、瘙痒(56%)。所有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碱性磷酸酶均有显著升高(中位值分别为467.50U/L和424.00U/L)。80%患者血清胆固醇、80%患者血清IgM有明显升高。90%血清自身抗体检查可查出抗线粒体抗体及M2亚型、M9亚型和其他亚型,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多见肝活检4例,可见肝内胆管炎症、胆管纤维化、胆管缺失等。结论PBC以中年以上女性多见,临床表现为乏力、皮肤瘙痒、黄疸等。生化检查以胆汁淤积、肝细胞损伤为主,可检出抗线粒体抗体等自身抗体,肝组织学改变有一定特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与病毒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和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36例作为A组,选取同期收治的病毒性肝病患者36例作为B组,检测2组肝功能指标和血清中自身抗体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ANA阳性检出率和肝病自身抗体总阳性检出率均高于B组,差异显著(P<0.05);A组ALT、AST、GGT和ALP指标均高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检测自身抗体对鉴别诊断病毒性肝病及自身免疫性肝病具有重要价值,而肝功能可作为辅助诊断的方式,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俭 《中国保健》2010,(5):43-44
目的探讨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Ⅲ型前胶原(PCⅢ)及透明质酸(HA)含量变化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TGF—β1血清变化,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PCⅢ和HA血清学水平,应用两种方法同时检测105名健康人,18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未明原因肝损组]血清中水平变化。结果与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PCⅢ及H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F〈0.01)。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3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免疫学标志及肝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临床表现以乏力(33/37,89.18%),纳差(34/37,91.89%),黄疸(29/37,78.37%)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皮肤瘙痒(12/37,32.43%)为首发症状。肝功能改变ALP、GGT升高较ALT、AST明显,TBIL升高以DBIL为主,GLB、CHO明显升高。免疫功能检查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阳性。结论 PBC患者多见于中年女性,血清中ALP、GGT、DBIL、GLB、CHO升高及AMA-M2阳性,有助于PBC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存在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以HEp-2细胞、猴肝、猴心及大鼠肾、肝和胃组织为抗原,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174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30例健康正常人血清作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为19.5%,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3%,差异有显著性(X^2=4.73,P〈0.05)。结论丙型肝炎患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检测其自身抗体的滴度与类型,对丙型肝炎重叠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随机抽取的2011年8月-2013年08月期间60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平均30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检测,其中实验组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法以及ELISA检测法。观察两组检测法的检测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自身抗体检测后,实验组抗体检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自身抗体检测有效率为93.0%,检测无效率为7.0%,AILD 检测中有ANA 46例、ANCA 64例、SMA 34例、抗 MPO 抗体82例以及 AMA 76例;对照组中自身抗体检测有效率为78.0%,检测无效率为22.0%,AILD 检测中有ANA34例、ANCA52例、SMA29例、抗 MPO 抗体76例以及 AMA70例。结论注重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进行检测,有利于对肝病进行检出、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临床分析等,有利于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鉴别诊断以及指导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