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2.
大鼠大脑皮质—蓝斑—小脑通路:HRP溃变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在超微水平上证实皮质-LC-小脑通路的存在。方法 采用顺行溃变与HRP逆行示踪相结合电镜技术。结果 在LC颅则部观察到中(d〈2um)、小(d〈1um)型溃变前囊,以电子致密型为主,偶见神经微丝型溃变。电子致密型溃变前囊中的小泡以圆形清亮小泡为主,偶见大颗粒小泡和扁平小泡。同时在LC的颅侧部观察到大量HRP逆标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部分溃变前囊与HRP逆标神经元形成非对称型轴-树突触,部分溃变的前囊与非HRP标记树突形成轴-树突触。结论皮质-LC投射和LC-小脑投射在LC内存在单突触连接;皮质纤维不仅投向LC内的小脑投射神经元,也投向LC内其它神经元。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在超微水平上证实发质-LC-小脑通路的存在。方法采用顺行溃变与HRP逆行示踪相结合电镜技术。结果在LC颅测部观察到中(d<2μm)、小(d<1μm)型溃变前囊,以电子致密型为主,偶见神经微丝型溃变。电子致密型演变前囊中的小泡以圆形清亮小泡为主,偶见大颗粒小泡和扁平小泡。同时在LC的颅测部观察到大量HRP逆标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部分溃变前囊与HRP逆标神经元形成非对称型轴-树突触。部分溃变的前囊与非HRP标记树突形成轴-树突触。结论皮质-LC投射和LC-小脑投射在LC内存在单突触连接;皮质纤维不仅投向LC内的小脑投射神经元,也投向LC内其它神经元。  相似文献   

4.
5.
应用溃变法对大鼠皮质脊髓束在脊髓内投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为在单侧损毁大脑皮质的不同部位后,用铜银法、Fink-HeimerⅡ法和 Fink-HeimerⅡ后漂白复染法顺行追踪大鼠皮质脊髓束的投射。溃变纤维见于对侧脊髓后索的腹侧部和同侧脊髓前索的内侧部。位于后索的溃变纤维一直延伸到骶段,位于前索的仅限于颈段。溃变终末广布于脊髓的Ⅰ~Ⅶ层,并存在定位关系:来自运动区的纤维投射到脊髓的Ⅳ—Ⅶ层,来自体感区的纤维投射到脊髓的Ⅰ—Ⅴ层。对结果的讨论提示,动物皮质脊髓束的走行反映了某种种系进化关系;而该束在动物中枢神经系的运动和感觉机能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皮质—PMRN—小脑通路—HRP法结合溃变电镜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大鼠PMRN中皮质溃变纤维的超微结构和突触联系,以证实皮质纤维与PMNR-小脑投射神经元的单突触联系。方法:采用HRP法与民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皮质纤维终末只表现为电子致密溃变,有大、小两种,小型终末多,大型终末少。多数终末信 小一致,分布均而密集的圆形清亮型小铴,少数终末含混合型小泡,即圆形清亮型小乐  相似文献   

7.
8.
用HRP逆行标记法对20只猫蓝斑核(Lc)向大脑皮质的投射进行了研究,全面观察、分析了起源细胞的形态及分布,发现Lc向大脑皮质有广泛的投射,其优势区在前半皮质。向前乙状回投射的神经元最多,占Lc神经元总数的15.2%,其次是冠状回和后乙状回,分别占10.3%和7.3%。向各个脑回的投射均以同侧为主。Lc内标记细胞形态在各例差异不大,主要为中等大小的卵圆形、梭形和三角形细胞,分布在核的全长,但多数例在核的中、尾段有更多的标记细胞,向前乙状回投射的标记细胞则以核的尾段较多。  相似文献   

9.
用免疫电镜方法研究了大白鼠蓝斑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结果表明:DβH免疫反应产物定位于神经元胞体的核蛋白体、线粒体外膜、树突小管和神经微管周围及轴突内的小囊泡膜上及囊泡腔内。蓝斑内DβH免疫反应阳性的树突可通过轴树突触接受DβH免疫反应阴性轴突的神经支配。DβH免疫反应阳性的轴突末梢可散在于蓝斑的神经网中或与未标记的轴突形成轴轴突触。以上结果可能表明:蓝斑的NA能神经元不接受NA能神经纤维的直接控制,而是通过轴轴突触接受蓝斑以外NA能神经元的间接控制。  相似文献   

10.
11.
大鼠前庭核群向脊髓的纤维投射—HRP逆行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大鼠脑蓝斑核固定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大鼠脑蓝斑核固定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蓝斑核神经元功能变化奠定基础。方法取出大鼠脑后将大脑置于10%中性甲醛固定液中固定24h;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从固定液中取出大脑后,标记大鼠前囟在大脑纵裂所对应的点,做大脑纵裂的垂直线,以该线所在的冠状面为标准平面,其后方在9.16~10.52mm区间定位蓝斑核,切取该区间脑组织进行石蜡包埋、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蓝斑核位于第4脑室外侧,细胞胞体大小不一,边缘清晰,呈椭圆形或多角形,细胞质深染,其中可见细小的颗粒;神经元之间稀疏分布着神经胶质细胞。结论 10%中性甲醛固定液中固定24h可较好地观察蓝斑核神经元的形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组织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纯化和鉴定的方法。方法:于无菌条件下取新生1~2 d的SD大鼠脊髓组织,采用机械吹打及胰酶消化法制成细胞悬液,通过差速贴壁和恒温摇床震荡去除杂细胞,进行培养。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传至第3代细胞纯度达95%以上。结论:成功建立了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为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白鼠臀中肌神经的脊髓内起源——F-HRP和CT-HRP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为探讨腰背痛的机制,日益重视了对臀部软组织损伤的研究。本文用HRP法研究了大白鼠臀中肌神经的脊髓内起源,旨在为臀中肌筋膜综合症的发病机理提供神经解剖学资料。在大白鼠一侧臀中肌内注射HRP后,该侧L_2~S_2髓节前角有标记细胞914个,以L_3~S_1节段最多,向吻侧及尾侧递减。标记细胞大都出现在前角外侧部,以大型细胞为主。腰骶段后根节内也见有一定的标记细胞,其节段低于运动细胞的节段。本文还就臀中肌及其筋膜解剖特点与臀中肌筋膜综合症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作者用马桑内酯致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取蓝斑用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去甲肾上腺素(NA),并用显微摄影自动曝光时间和图像分析两种方法测定荧光强度。结果:均显示大脑皮质包埋马桑内酯微粒的大鼠癫痫持续发作6小时后,蓝斑中NA荧光增强。用单胺氧化酶组化和图像分析法观察到该处酶活性增强。观察到在癫痫持续状态时NA起了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麦考酚酸酯(MMF)和甲基强的松龙(MP)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Allen的重物坠落法(WD法)建立大鼠的SCI模型。72只致伤大鼠随机分成4组。MP组:MP30mg/kg;MMF组:MMF20mg/kg;对照组:5mL生理盐水。MMF+MP组:MP30mg/kg+MMF20mg/kg。上述药物均于伤后0.5h腹腔注射。分别在伤后4h、24h、10d处死动物,观察受损部位脊髓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及病理形态,其中10d组记录10d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斜板试验。结果MP、MMF及联合组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在抗脂质过氧化进程、Gales评分、斜板试验及病理形态上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都有很大的改善,两个治疗组以及联合组在上述方面治疗效果相当。结论麦考酚酸酯、甲基强的松龙及两药联合组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大鼠脊髓慢性损伤脊髓组织磷脂酶A2(PLA2)的活性、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方法采用生化活性法测定PLA2的活性,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PGE2的含量。结果(1)PLA2活性:脊髓受压后各模型组PLA2活性增高,其中以中压组增高最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而重压组、轻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2)PGE2含量:中、重压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轻压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压模型组与轻压模型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鼠脊髓慢性损伤后会继发炎症反应,炎症加重了脊髓的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