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在完成IL-2基因转染瘤苗的基础上,探索了重组IFN-γ对其效果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IL-2基因转染使B16细胞成瘤性显著降低;小鼠经IL-2基因修饰的B16细胞免疫后,对接种的亲代B16细胞有保护作用;IL-2基因转染的B16细胞对接种亲代B16细胞的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与重组IFN-γ联合应用后,治疗作用加强。上述结果表明,佐以合适的重组细胞因子,有可能提高单基因转染瘤苗的作用,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IL-2和环磷酰胺体内增强TNF基因转染瘤苗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细胞因子基因转染的瘤苗进行肿瘤治疗是一条值得探讨的新途径。本研究将放射线灭活的TNF-α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作为瘤苗联合低剂量IL-2和/或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实验性肺转移荷瘤小鼠,结果发现单独应用TNF基因转染的瘤苗无明显疗效,但联合低剂量IL-2或低剂量IL-2加低剂量环磷酰胺后具有显著的抗肿瘤转移作用。本研究表明,低剂量IL-2和低剂量环磷酰胺对TNF基因转染瘤苗的抗肿瘤转移作用有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研究细胞因子基因转染后肿瘤细胞体内致瘤原性、免疫原性变化的分子机制,将IL-2、IL-4基因转染入B16黑色素瘤细胞,观察了其体内接种后致瘤原性变化,通过FACS法检测了其细胞表面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水平,分析了其细胞表面ICAM-1表达水平以及它们与肿瘤细胞对LAK、CTL等免疫效应细胞杀伤敏感性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IL-2、IL-4基因转染后B16细胞体内致瘤原性明显  相似文献   

4.
IL-3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IL-3基因转染的B16小鼠黑素瘤细胞株(B16-IL-3),发现其体内的致瘤性和肺转移能力明显下降。对其免疫机理作一探讨。结果发现接种B16-IL-3细胞的小鼠脾细胞体外所诱生的LAK活性和CTL活性显著升高,外周血和脾细胞的CD4 ̄+/CD8 ̄+比值都有所升高;此外,在裸鼠体内,B16-IL-3细胞的致瘤性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果表明IL-3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能诱导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参与机体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IL—2和环磷酰胺体内增强TNF基因转染瘤苗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细胞因子基因转染的瘤苗进行肿瘤治疗是一条值得探讨的新途径。本研究将放射线灭活的TNF-a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作为瘤苗联合低剂量IL-2和/或低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实验性肺转移荷瘤小鼠,结果发现单独应用TNF基因转染的瘤苗无明显疗效,但联合低剂量IL-2或低剂量IL-2加低剂量环磷酰胺后具有显著的抗肿瘤转移作用。本研究表明,低剂量IL-2和低剂量环磷酰胺对TNF基因转染瘤苗的抗肿瘤转移作用有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6.
将IL-2基因转染的高分泌IL-2的B16黑色素瘤细胞株(B2)及IL-4基因转染的高分泌IL-4的B16黑色素瘤细胞株(B4)制备成新型瘤苗,用以治疗实验性肺转移荷瘤小鼠,并辅以低剂量环磷酰胺,结果表明,荷瘤小鼠存活期明显延长;肺部转移结节数明显减少;两种瘤苗联合治疗后的疗效较单独使用明显,当辅以低剂量环磷酰胺时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体内免疫功能检测表明,经两种瘤苗联合治疗的荷瘤小鼠脾细胞NK及CT  相似文献   

7.
将白细胞介素4(IL-4)基因转染B16黑色素瘤细胞,筛选出高分泌克隆,体外扩增后经丝裂霉素C灭活制备成瘤苗,用以治疗实验性肺转移荷瘤小鼠,同时用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及低剂量环磷酰胺(Cy)辅助治疗。结果发现,经IL-4基因转染瘤苗治疗后荷瘤小鼠肺部转移结节明显减少,存活期明显延长,辅以IL-2治疗后效果更佳;同时辅以IL-2及Cy则治疗效果最佳。体内免疫功能研究发现,经IL-4基因转染瘤苗治疗后小鼠脾淋巴细胞诱导的CTL及腹腔巨噬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升高,但脾脏NK及经诱导的LAK活性变化不明显。脾淋巴细胞经诱导后分泌的细胞因子(包括IL-2、IFN-γ、TNF、GM-CSF)中,TNF和GM-CSF在治疗各组有所升高。本实验结果表明,IL-4基因转染瘤苗能有效地激活体内抗肿瘤免疫功能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转移效果,将其与低剂量IL-2和低剂量Cy联合应用时抗肿瘤转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反应反义技术修饰的瘤苗进行肿瘤治疗是一条值得探讨的新途径。本研究将反义IGF-I基因转染的黑色素瘤细胞作为瘤苗联合IL-2治疗实验性肺转移荷瘤小鼠及观察其生存期,结果发现反义IGF-I基因转染的瘤苗可使实验性荷鼠肺部肿瘤转移结节数减少和荷瘤鼠生存期延长,并显著高于亲本瘤苗治疗的效果,而辅以IL-2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本表明反义IGF-I基因转染的黑色素瘤苗具有一定的抗黑色素肿瘤能力,IL-2对其抗  相似文献   

9.
IL—3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IL-3基因转染的B16小鼠黑素瘤细胞株(B16-IL-3),发现其体内的致瘤性和肺转移能力明显下降,对其免疫机理作一探讨,结果发现接种B16-IL-3细胞的小鼠脾细胞体所诱生的LAK活性和CTL活性显著升高,外周血和脾细胞的CD4/CD8比值都有所升高,此外,在裸鼠体内,B16-IL-3细胞的致瘤性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果表明IL-3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能诱导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应用反义技术修饰的瘤苗进行肿瘤治疗是一条值得探讨的新途径。本研究将反义IGF-Ⅰ基因转染的黑色素瘤细胞作为瘤苗联合IL-2治疗实验性肺转移荷瘤小鼠及观察其生存期,结果发现反义IGF-Ⅰ基因转染的瘤苗可使实验性荷瘤鼠肺部肿瘤转移结节数减少和荷瘤鼠生存期延长,并显著高于亲本瘤苗治疗的效果,而辅以IL-2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本研究表明反义IGF-Ⅰ基因转染的黑色素瘤苗具有一定的抗黑色素肿瘤能力,IL-2对其抗该瘤转移作用有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1.
经IL-2基因转移瘤苗治疗后荷瘤小鼠肺转移结节明显减少、存活期明显延长,与IL-1或低剂量Cy合用后,可使荷瘤小鼠的肺转移结节更少,存活期更长,特别是当IL-2基因转移的瘤苗、IL-1、低剂量Cy三者合用时抗肿瘤转移效果最强。对瘤苗治疗后荷瘤小鼠体内免疫功能的研究表明,小鼠脾脏CTL活性、NK活性、IL-2导的LAK活性均显著增强,脾脏细胞分泌IL-2和TNF水平也显著升高,当与IL-1、低剂量Cy合用时,上述抗肿瘤免疫功能升高得更加明显,可见IL-2基因转移的瘤苗能通过有效地激活体内抗肿瘤免疫功能而具有显著的抗肿瘤转移效果,将其与IL-1或低剂量Cy联合应用时抗肿瘤效果更佳,当三者同时合用时抗肿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开展IL-2基因转移后免疫原性增强的新型瘤苗抗肿瘤作用的研究,须首先获得IL-2基因转移后、能够高分泌IL-2的肿瘤细胞并确定其生长特性。本室构建了含563bp的小鼠IL-2全长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BMGNeo-IL-2,采用磷酸钙DNA共沉淀法将BMGNeo-IL-2转移入B16黑色素瘤细胞中,通过G418抗性筛选、有限稀释法及活性检测,获得一株高分泌IL-2(506U/ml)克隆,并经Southern印迹法证实IL-2基因已转入该克隆中。结果表明IL-2基因转移的肿瘤细胞体外生长能力没有明显变化,但体内致瘤原性显著下降,从而为制备新型瘤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肿瘤微环境中IL-2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应,用转基因方法,将携带mIL-2cDNA基因的牛乳头瘤病毒载体(BCMG)转染小鼠B16瘤细胞,获稳定持久分泌mIL-2的B16细胞株(mIL-2+B16)。动物实验结果显示:mIL-2+B16细胞的致瘤性明显下降,但体外生长率与其亲代B16细胞相比较无区别。用mIL-2+B16细胞诱导的小鼠腹腔渗出细胞(PEC)对YAC-1靶细胞和B16靶细胞的体外杀伤能力比对照组PEC(B16诱导的PEC)高一倍以上(P<0.01)。表明提高微环境中的IL-2水平能提高抗肿瘤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从而抑制肿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肿瘤微环境中IL-2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应,用转基因方法,将携带mIL-2cDNA基因的牛乳头瘤病毒载体(BCMG)转染小鼠B16瘤细胞,获稳定持久分泌mIL-2的B16细胞株(mIL-2+B16)。动物实验结果显示:mIL-2+B16细胞的致瘤性明显下降,但体外生长率与其亲代B16细胞相比较无区别。用mIL-2+B16细胞诱导的小鼠腹腔渗出细胞(PEC)对YAC-1靶细胞和B16靶细胞的体外杀伤能力比对照组PEC(B16诱导的PEC)高一倍以上(P<0.01)。表明提高微环境中的IL-2水平能提高抗肿瘤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从而抑制肿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L—3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体内对巨噬细胞数目和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发现转染IL-3基因的黑色素瘤细胞体内致瘤性下降,肿瘤组织有包括巨噬细胞在内的大量为症细胞浸润。进而研究了C57BL/6小鼠在皮下接种B16-IL-3细胞后,腹腔巨噬细胞数目和功能的变化。在接种B16-IL-3细胞后第4天,腹腔巨噬细胞的数目就升高1倍,接种后第10-15天升高5-6倍。  相似文献   

16.
TNF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体内诱导免疫细胞杀伤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观察了小鼠接种高分泌TNF-α的B16黑色素瘤细胞后体内免疫细胞杀伤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发现:接种B16-TNF-α^+后第15天,小鼠脾细胞NK活性和诱导后的LAK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经诱导后的CTL杀伤活性则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7.
观察了白细胞介素4(IL-4)基因转移的肿瘤细胞体内致瘤性的变化。构建了含500bp的小鼠IL-4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BMGNeo-IL-4.用该表达载体将IL-4基因转移至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通过G418抗性筛选、有限稀释法及IL-4活性检测,获得了高分泌IL-4的黑色素瘤细胞克隆株并经Northern印迹鉴定,将其接种于小鼠皮下后观察到肿瘤生长缓慢、小鼠存活期延长,表明高分泌IL-4的细胞克隆株体内致瘤性显著下降。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的IL-4基因治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IL-12是一种具有广泛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肿瘤作用的细胞因子研究了IL-12对白介素4基因转染的小鼠B16黑素瘤细胞(B16-IL-4^+)诱导的CTL的杀伤活性,IFN-γ分泌水平和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IL-12能显著增强体外诱导的CTL的杀伤活性及提高IFN-γ的分泌水平,并能促进CTL的增殖,IL-12与低剂量的IL-2(50U/ml)合用能协同增强CTL的杀伤活性,IFN-γ分泌水平及肿  相似文献   

19.
IL-4和TNF-α是引人注目的抗肿瘤活性因子,两者在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方面具有协同作用。我们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Xd1构建了插入IL-2和TNF-α融合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XdF,融合基因包括编码IL-2前导肽和IL-2和TNF-α成熟肽的序列。重组载体用Lipofectin方法引入病毒包装细胞PA317,挑选G418抗性克隆,用NIH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获得一滴度为1×10 ̄4CFU/ml的高滴度克隆。超速离心浓缩这一重组病毒上清,转导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经G418筛选获得抗性克隆。PCR可从融合基因转导的细胞DNA中扩增出1.1kb的融合基因片断,证明目的基因完整的整合在细胞的基因组DNA中,测其上清中的IL-2和TNF-α活性结果显示:IL-2的活性为8-15U/10 ̄6cells/24h,TNF-α的活性为150-400U/10 ̄6cells/24h。这一结果表明逆转录病毒介导的融合基因可以在卵巢癌细胞中获得有效表达,表达的融合基因产物在体内和体外部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生物学检测法,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分析了2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IL-6,sIL-6R和TNF-α的含量及其与白血病细胞负荷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IL-6,sIL-6R及TNF-α水平明显升高,其中急性B淋巴性白血病的IL-6,sIL-6R急性T淋巴性白血病的TNF-升高尤为明显;(2)B-ALL的IL-6,TNF-α及T-ALL的TNF-α水平与白血病细胞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