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肺结核化疗期类赫氏反应的临床特征。方法对肺结核病人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类赫氏反应发生在经痰确诊的初治病人大量排菌着的化疗初期,随着痰菌阴转,X线有明显变化。新发病多为渗出病变,部分病人有高热、胸痛、淋巴结增大,新出现胸水。结论了解类赫氏反应的特征及与耐药肺结核的鉴别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肺结核病人化疗过程中有部分患者出现暂时性恶化 ,这一现象称为类赫氏反应 ,对此类病人临床上容易误诊为肺癌或肺结核真正恶化等 ,现将近三年来呼吸科肺结核化疗中出现类赫氏反应 2 1例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肺结核男 14例 ,女 7例 ,年龄 17~ 5 2岁 ,平均年龄 31岁。初治 19例 ,复治 2例。痰结核菌阳性 16例 ,阴性 5例。 2 1例中侵润型 15例 ,血行播散型 4例 ,结核性胸膜炎 2例 ,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16例 (75 .6 % )。抗结核化疗方案HRIS 11例 ,HRIE10例。1.2 类赫氏反应情况1.2 .1 发生时间 化疗开始到出…  相似文献   

3.
云冰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6):171-172
目的探讨结合化疗中的类赫氏反应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0月住院初治肺结核病发生类赫氏反应13例。结果其中浸润型肺结核9例,血型播散型肺结核3例,原发型肺结核1例。类赫氏反应表现为高热、咳嗽、胸闷,胸片示病灶增多、扩大,胸膜炎、淋巴结肿大。13例类赫氏反应均发生于强化治疗期。结论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类赫氏反应主要发生在初治结核的强化期。采用地塞米松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结核化疗中类赫氏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肺结核化疗中出现的类赫氏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类赫氏反应多发生在接受强化抗结核化疗的初治病例、继发型肺结核和中青壮年患者,26例病例中初治肺结核24例,占92.3%,复治肺结核2例,占7.7%;类赫氏反应在抗结核化疗的8 d至3个月内发生;化疗方案中含强力杀菌药异烟肼及利福平者;临床表现为抗结核化疗中出现咳嗽、盗汗、高热、胸痛等症状加重或症状好转而胸部影像学病灶增多或实验室检查异常表现。结论类赫氏反应是在肺结核强化治疗期间出现的病灶暂时性恶化,临床转归良性,发生类赫氏反应后坚持原治疗方案,辅以激素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强对类赫氏反应的认识。方法对肺结核患者化疗中出现类赫氏反应68例进行分析并行文献复习。结果明确了肺结核化疗中可出现类赫氏反应及其特点,提高了对类赫氏反应的认识。结论重视类赫氏反应对结核病临床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患者化疗中类赫氏反应68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加强对类赫氏反应的认识.方法对肺结核患者化疗中出现类赫氏反应68例进行分析并对此反应作文献复习.结果明确了肺结核患者化疗中可出现类赫氏反应,提高了对类赫氏反应的认识.结论重视类赫氏反应对结核病临床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肺结核强化治疗期类赫氏反应已有文献报道,本院近年来肺结核病人在强化期治疗过程中出现了类赫氏反应24例,经治疗后全部好转痊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24例中,男14例,女8例,年龄19~64岁,平均35岁,40岁以下16例,占70.8%,原发性肺结核2例,血型播散性肺结核4例,浸润型肺结核16例,其中痰菌阳性10例,结核性胸膜炎2例,初治23例,复治1例。选择化疗方案:2 SHRZ/7HR 6例,2HREZ/4H3R3 10例,2SHRZ/4H3R3 4例,2SHR/7HR 4例。临床表现 出现类赫氏反应时间从开始治疗16~70天出现,临床表现:①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加强对类赫氏反应的认识。方法:对肺结核患者化疗中出现类赫氏反应68例进行分析并对此反应作文献复习。结果:明确了肺结核患者化疗中可出现类赫氏反应,提高了对类赫氏反应的认识。结论:重视类赫氏反应对结核病临床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肺结核强化治疗期的类赫氏反应(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肺结核强化治疗期的类赫氏反应的机制、临床表现特征、诊断及治疗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回顾分析1992~ 1998年间收治的肺结核病人中出现的 5例类赫氏反应。结果  5例类赫氏反应均在化疗开始 10~ 2 6d内发生 ,平均 17.2d。主要表现为肺门和 /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持续高热、胸膜炎。结论 类赫氏反应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一般于化疗开始 3个月内发生 ,其症状与病灶的“恶化”常呈矛盾现象 ;诊断方面应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治疗上应继续抗痨 ,酌情加用激素及对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肺结核强化治疗期的类赫氏反应的机制、临床表现特征、诊断及治疗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肺结核病人中出现的12例类赫氏反应.结果:12例类赫氏反应均在化疗的前3个月内发生,平均34天.多发生在青壮年、初治均阳病人.结论:类赫氏反应病人其症状与病灶的"恶化"常呈矛盾现象;诊断方面应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治疗上应继续抗痨,酌情短期加用激素及对症.  相似文献   

11.
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传染性控制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早发现并治疗传染性结核病病人,遏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方法对河源市7684例痰涂片阳性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进行强化期规范治疗。2个月末和3个月末进行痰涂片复查,观察阴转情况。结果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93.92%,3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为96.45%。新发涂阳病人痰菌阴转率最好,2个月末为96.52%,3个月末为98.56%;其次为复发涂阳病人;效果最差为复治涂阳病人,2个月末仅为80.93%。结论加强归口管治,对新发涂阳病人进行规则治疗,减少耐药菌,是控制肺结核传播和流行的关键。对复发和复治涂阳病人,要及时作药敏试验,最大限度降低排菌肺结核病人,从而有效地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positivity of sputum acid fast bacilli (AFB) smears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using 24 hour sputum collection. To detect HIV seropositivity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tuberculosis, and to analyse the pattern of tuberculosis disease in this subgroup. To determine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directly observed therapy. Setting: The tuberculosis referral unit of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Design: A total of 893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diagnosed between 1 November 2000 and 30 September 2002,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 HIV test was performed in all patients, with adequate counselling and informed consent. Treatment was prescribed as per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treatment categories. Results: Out of 893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695 ha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d 198 had 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 Out of the 695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673 (96.8%) were sputum smear AFB positive. Overall, 71 patients (8.0%) were HIV positive. The pattern of tuberculosis was the same in HIV seropositive and seronegative patients. Treatment outcome could be analysed in 112 out of 150 patients: 78 patients (70%) were declared cured or completed treatment. Conclusions: Sputum smear AFB could be a very sensitive test when a large quantity of sputum is used. The presence of HIV coinfection does not alter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Only 70% of patients treated were cured/completed treatment, in spite of a strict directly observed therapy.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PCR检测外周血中结核分枝杆菌DNA对肺结核诊断的价值,采用PCR检测了190例可疑肺结核病人外周血中结核分枝杆菌DNA,并用涂片镜检和培养法检测了这些病人痰中结核分枝杆菌。结果肺结核病人外周血PCR阳性率(44%)明显低于培养法(80.0%),与涂片法相当(46.8%);非肺结核病人外周血PCR阳性率为16.2%(5/3)。PCR检测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DNA诊断肺结核的应用价值有限,对急性  相似文献   

14.
套式PCR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突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套式PCR(二次扩增)替代传统PCR(一次扩增)扩增痰中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探讨其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突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已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住院病人68例和非结核肺部感染病人16例,嘱其留取晨痰,分别进行套式PCR扩增和传统PCR扩增,再行产物分析。结果68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传统PCR扩增embB基因阳性结果为29例,阳性率为42.6%。套式PCR扩增embB基因阳性结果为47例。阳性率为69.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9.66,P〈0.05);16例非结核病人传统PCR和套式PCR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两者特异度均为100%。结论检测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突变,套式PCR灵敏度高于传统PCR.两者特异度相同,套式PCR能快速、敏感、特异地扩增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 ELISA 法检测127例各类型肺结核患者及214例健康者血清中抗 PPD 的 IgG 抗体水平。同时作 OT 试验及痰抗酸杆菌检查,结果显示肺结核患者血清结核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病变范围,肺结核类型及痰抗酸杆菌和OT 试验结果有关。故认为血清结核抗体测定可作为结核病辅助诊断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RCT在痰涂片阴性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7例痰涂片阴性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HRCT资料,被证实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73例作为涂阴结核组,其他肺疾病患者94例作为对照组,随机选择100例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组成涂阳结核组,对以上各组HRCT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节(<10mm)、“树芽征”、肺实变、支气管损害、病灶分布(上叶尖段、后段,下叶背段)等征象与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有显著联系;结节、“树芽征”、肺实变等HRCT征象,在痰涂片阴性、阳性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洞、胸腔积液、纵膈淋巴结增大等HRCT征象,在涂阴活动性肺结核HRCT中较少出现,在痰涂片阴性、阳性患者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HRCT对诊断及鉴别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试 (PPD)对吸毒肺结核病人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设立吸毒组 (G1)和非吸毒组 (G2 ) ,两组均为临床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给予PPD皮肤试验。结果G1PPD皮试阳性率较G2低 ,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PPD皮试强阳性率亦较G2为低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对吸毒的肺结核可疑患者尽管其PPD试验阴性 ,仍应常规行胸片及痰涂片检测 ,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肺结核、肺肿瘤及非特异性炎症患者注射结核菌素前后痰巨噬细胞的不同数量变化,由此提供一种新的鉴别诊断方法。方法:皮内注射结核菌素、收集注射前、后痰液,测定痰巨噬细胞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变化。结果:肺结核病人在结核菌素试验后痰巨噬细胞明显增加,肺部肿瘤及非特异性炎症则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肺部患者测定结核菌素前后痰巨噬细胞变化,可作为菌阴肺结核与肺部肿瘤及非特异性炎症鉴别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由初治活动性肺结核住院患者的资料,分析诊断肺结核的方式。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将1000例患者资料输入计算机,统计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得到肺结核病的诊断方式。结果因症就诊患者占95.9%,咳嗽和咳痰77.7%(777例),发热50.8%(508例)。实验室中纯化蛋白衍生物皮试强阳性率51.5%(51/99),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率61.5%(474/771),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率48.8%(488例),痰结核菌培养阳性率占送检病例的57.9%(135/233)。诊断方式:实验室菌阳诊断率49.4%(494例);菌阴肺结核临床综合诊断率50.6%(506例),其中纯化蛋白衍生物皮试或血清结核抗体阳性占综合诊断的51.6%(261/506),实验室各项检测结果均阴性者占综合诊断的48.4%(245/506)。结论在我国因症就诊是发现肺结核的主要方式。对咳嗽≥2周的患者,应常规排查肺结核。肺结核痰检发现率低,菌阴肺结核的综合诊断目前仍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