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确保重庆市首例ABO血型主次不和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URD-PBSCT)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功.方法 对接受ABO血型主次不和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植入效果、血型转换,以及移植近远期并发症进行观察和综合分析.结果 患者造血迅速重建,中性粒细胞> 0.5×109/L、血小板> 20×109/L的时间分别为 11d、 16d;移植 20d血型鉴定可检出供者血型(B型红细胞),之后B型红细胞比例逐渐增高,至移植 73d全部转换为B型红细胞;血清抗A凝集素逐渐升高,抗B凝集素逐渐下降直至完全消失.经STR复检证实患者造血为供者型.移植过程中未见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肝静脉闭塞病(VOD)等严重并发症;移植后复查骨髓提示持续完全缓解.结论 ABO血型主次不合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成分输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成分输血的护理。方法对35例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成分输血时实施严格查对制度并进行心理、输血等护理。结果经过上述综合护理措施,35例血型不合移植患者在成分输血过程中均未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可以预防成分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型及血型物质转变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输血.方法 对17例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记录移植后红细胞、血小板输注量,移植后植活时间、RBC生长周期及完全转型时间;抗原抗体转换期及转换后血型抗原和抗体效价,比较ABO主侧不合、次侧不合、主次侧均不合患者各检测指标的差异并观察唾液血型物质的转换情况.结果 移植后患者血型均转换为供者血型,ABO主侧不合者移植后原抗体减弱后逐渐消失;ABO次侧不合者和ABO主次侧均不合者移植后抗体效价减弱,维持较低水平不变;唾液血型物质长期不变.结论 对AB0血型不合患者移植后输血,应根据ABO血型抗体效价选择合适血型的血液制品,对临床疑难血型鉴定,应考虑是否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而选用不同的辅助血型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的造血问题。方法 :对 2例患者分别进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及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CBSCT) ,用血细胞分离机或 6 %羟乙基淀粉去除移植物中的红细胞 ,定期检测受者血型 ,根据情况输注血细胞。结果 :2例患者全部获得造血重建 ,未出现溶血反应。结论 :ABO血型不合可以进行Allo -HSCT ,去除供者移植物中的红细胞能有效地防止急性溶血反应的发生 ,定期检测受者血型 ,及时调整输血方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ABO血型不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ABO血型不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的影响.方法: 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148例ABO血型不合的allo-HSCT受者按不同的移植方式进行分析,并选用同期85例ABO血型相合的受者作比较.结果:主要ABO血型不合骨髓移植(BMT)组红细胞输注量多,红系恢复时间长.ABO血型不合的BMT、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以及BMT PBSCT患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发生率、巨细胞病毒(CMV)发生率及5年无病存活率与ABO血型相合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BO血型不合不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植活、主要合并症及预后.ABO血型不合的PBSCT与BMT相比,红细胞输注量少,红系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治疗.方法:3例HLA配型完全相合、ABO血型主要不合的患者进行同胞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获得成功,但移植后均出现PRCA.1例经大剂量激素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2例经大剂量激素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结果:3例血型均转为供者血型.血色素逐渐恢复正常,红系造血恢复.结论:大剂量激素联合血浆置换或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是治疗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PRCA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MSC)作为挽救方案治疗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的顽固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的疗效.方法 2 例顽固性PRCA患者均经中心静脉输入AMSC(剂量为1.5×106/kg).结果 2例接受AMSC治疗的患者病情很快得以缓解,均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AMSC有望用于治疗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的顽固性PRCA.  相似文献   

8.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tic peripheral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e-PBSCT)是多种血液病和实体瘤的有效治疗方法[1 2].供者与受者经组织配型相合能够大大提高受者的移植成活率.但是,组织配型相合的供者与受者之间ABO血型并非全部相同.当采集ABO血型主要不合(指受者血清中存在能与供者红细胞表面A和/或B血型抗原发生反应的抗体)供者的PBSC时,应尽量减少采集产品中混入供者红细胞,以保证回输时受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ABO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型转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晓明  田华  要军 《北京医学》2008,30(4):242-243
目的 探讨ABO血型不相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对输注血小板的血型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型转换格局.结果 ABO血型主要不相容移植后,患者正、反定型将转换为供者血型,ABO次要不相容及主次均不相容时,患者转换后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结论 对ABO血型不合患者移植后输血,应权衡所选血型对造血重建的影响并根据即时的ABO血型抗体效价选择合适的血产品血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非血缘移植比例增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增加、免疫抑制剂用量加大的情况下,分析ABO血型不合对HLA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BPSCT)的影响。方法将43例ABO血型不合的allo-PBSCT患者与同期49例ABO血型相合的受者进行比较。结果 ABO血型不合组与相合组输注红细胞量分别为(7.73±7.61)u和(4.33±3.24)u(P=0.040),ABO血型不合组与相合组血红蛋白恢复到100g/L的时间分别为(54.08±45.24)d和(32.46±16.95)d(P=0.009)。ABO血型不合组较相合组红细胞输注量多,红系恢复时间长。两组间移植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BO血型不合不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植活、主要合并症及预后。ABO血型不合组较相合组红细胞输注量多,红系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类孟买血型的血型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 用血清学方法对1例正反定型不符患者血样进行红细胞表型鉴定;用吸收放散试验确证红细胞上弱表达的ABO抗原;PCR扩增FUT1基因编码区序列,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分析以进一步明确基因型。结果 盐水法鉴定患者血型正定型为O型,反定型患者血清与试剂红细胞Ac、Bc、Oc均凝集,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均为阳性,自身细胞阴性。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显示患者红细胞放散液与B型红细胞反应为2+,与A型红细胞和O型红细胞反应为阴性。患者红细胞与抗-H在盐水介质中反应无凝集,O型对照红细胞与抗-H反应凝集,患者血浆与人源类孟买细胞在盐水介质中反应无凝集,证实该患者为Bmh类孟买血型。FUT1基因测序发现第551位发生了腺嘌呤(A)和鸟嘌呤(G)2个碱基的缺失,存在基因突变,基因型为h1/h1,进一步证实患者为类孟买血型。结论 血清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有助于类孟买血型的鉴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A相合,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存在的血液免疫及对造血功能恢复的影响问题。方法 对2例ABO血型主要不合、主次要均不合,mA相合的患应用CTX TBI预处理方案及CsA MTX预防GVHD方案行Allo-PBSCT後发生的溶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纯红再障)进行分析。结果 ABO血型不合的Allo-PBSCT患,输注PBSC后无1例发生急性溶血;受为“O”型血的主要不合患发生纯红再障,持续约6mo。经停用CsA,应用Epo后逐渐恢复;主次要均不合移植后3wk,主要不合15wk发生严重的免疫性溶血,可能与经G-CSF动员的PBSC中高淋巴细胞含量及应用CsA使T、B淋巴细胞失衡有关。结论 ABO血型不合可以进行Allo-PBSCT,但对受为“O”型的主要不合宜慎用;为避免移植后发生的免疫性溶血,应争取纯化造血干细胞的移植。  相似文献   

13.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或红细胞植入延迟是ABO血型不合,特别是ABO血型主要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合并症之一。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我院1991年8月—2005年3月allo-HSCT后10例PRCA临床资料,探讨PRCA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造血重建,特别是红系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了4例ABO主要不合和8例ABO次要不合的HLA相合的allo-HSCT患者造血恢复情况,着重观察了这两组病人移植后溶血现象、血型转变时间、输注红细胞量以及血红蛋白恢复情况来比较分析其红系造血重建.结果:12例ABO血型不合的allo-HSCT受者在输入造血干细胞悬液时无1例发生急性溶血和输血相关性溶血,主要不合和次要不合对allo-HSCT骨髓植活和血小板恢复均无影响,但主要不合组红系恢复有延迟的趋势,有1例发生迟发性溶血.结论:供受者ABO血型主要不合可能影响红系的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鉴定疑难ABO血型的红细胞抗原、血清抗体特异性。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疑难ABO血型鉴定患者22例,采取血型血清学方法对其进行盐水介质正反定型实验,对于不合格者,给予聚凝胺法检测,或者不规则抗体检测,采取吸收和放散试验对血型抗原进行基因制品。结果本组22例疑难ABO血型鉴定患者,采用盐水试管法正反定型不符合患者有18例。结论 ABO血型基因型技术可以对血型血清学方法的不足及缺点进行弥补,运用血型基因分型技术,可解决血清方法学无法鉴别的血型抗原。  相似文献   

16.
梁梅梅 《广西医学》2002,24(12):2114-2115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 allo- PB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在 HLA相合的异基因干细胞移植中 ,供者与受者 ABO血型不合的发生率为 1 0 %~ 1 5 % ( 1) 。我院于 2 0 0 2年 3月至 2 0 0 2年 5月进行 2例 ABO血型不合的 allo-PBSCT,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例 ABO血型不合者均为男性。例1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 ,2 6岁 ;例 2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45岁。例 1为主要血型不合 ,供受者血型分别为 B型、O型 ;例 2为次要血型不合 ,供受者血型分别为 O型、 A型。预处理方案 :BU-CY (马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免离心试管法批量鉴定红细胞ABO血型方法的建立和效果评价.方法 批量鉴定ABO血型时,根据被检样本数,标记一次性试管,在标记好的试管中加样,使被检者红细胞分别与单克隆抗-A、抗-B试剂反应(正定型),血浆分别与A、B、O型试剂红细胞反应(反定型),免离心静置60min后肉眼观察结果,根据反应格局,正反定型相符者直接判定其ABO血型.结果 采用免离心试管法鉴定ABO血型71200例,结果正反定型相符者71172例,正反定型不符和(或)出现弱凝集者28例.正反定型不符和(或)出现弱凝集的28例各反应试管离心后,反应格局和凝集强度与离心前均一致,经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及不规则抗体、红细胞ABH抗原、唾液血型物质、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检测结果,确定为ABO亚型15例(不包括A2和A2B),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影响ABO血型检测结果者7例,疾病引起抗原减弱者3例,低球蛋白血症引起ABO血型抗体减弱1例,异基因骨髓移植术后1例,OHmA 1例.13618例需输血患者离心试管法复检ABO血型结果与免离心试管法结果均一致.结论 免离心试管法鉴定ABO血型,结果准确性与试管离心法一致,批量鉴定ABO血型时,可采用免离心试管法代替离心试管法,从而省略繁杂的离心步骤,减少技术操作环节可能出现的差错.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汉族母子ABO血型分布及不合妊娠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清  赖学文  李庚娣 《中国热带医学》2007,7(6):1047-1047,1057
目的了解深圳市汉族母子ABO血型分布、基因频率及不合妊娠率。方法用深圳试管法对2521例汉族母子进行ABO血型检测,计算ABO血型基因频率,求出母子ABO血型不合的妊娠率。结果深圳地区汉族母子ABO血型不合的妊娠率为24.49%;ABO血型基因频率为r〉p〉q,表现型O〉A〉B〉AB。结论深圳市汉族母子ABO血型不合妊娠率低于北方地区;ABO血型基因频率符合南方地区O基因频率较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监测ABO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IgM型和IgG型ABO血型抗体的变化,研究这些变化在移植患者血型转变中的作用。方法: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监测32例移植患者ABO血型,IgM型和IgG型ABO血型抗体的变化。结果:32例ABO血型不合患者血型全部转变为供者型,造血重建时间结果分析表明血型不合对于粒系和血小板的恢复无影响;患者血型转为供者血型后,其血清中缺乏相对应的抗体;32例ABO血型不合患者中有6例供受者移植模式为A→O,其中有3例发生PRCA,且均检出IgG型抗A抗体,其余29例未检测到IgG血型抗体;3例PRCA患者红系造血恢复时间明显延长。结论:IgG型ABO血型抗体可能会抑制ABO血型不合骨髓移植患者的红系分化成熟,在PRCA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监测ABO血型不合移植患者体内的ABO血型抗体变化可指导输血治疗,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20.
侯瑞琴  孙泳  田文沁 《北京医学》2014,(11):963-963
患者 男,23岁,于2013年11月10日入院,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行父供子ABO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型为B型,供者血型为A型。移植后第242天,因患者有溶血性贫血,申请A型洗涤红细胞2U。完成输血前相容性检测,主要包括 ABO血型正反定型、RhD血型、意外抗体筛检及主侧配血;根据当日患者血型情况,选择A型、RhD阳性洗涤红细胞进行主侧配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