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指导对结膜松弛症新月形切除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眼科施行结膜松弛症新月形切除术的患者120例,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眼表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详细的围术期护理指导,包括眼位训练指导心理指导、生活指导等。观察2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眼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护理服务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周的结膜残留、切口愈合不光滑、疤痕隆起、切除过多等并发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周眼表症状积分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膜松弛症新月形切除术患者实施的围术期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眼表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眼位训练对结膜松弛症手术治疗疗效及预后的作用 方法 眼位训练组术前进行专门的眼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宣教,观察术中每眼调整眼位次数、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眼位训练组手术并发症比对照组低,术中调整眼位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小于对照组 结论 术前眼位训练对手术过程中患者的手术配合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结膜新月形切除联合结膜巩膜固定术治疗重度结膜松弛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11例22眼重度结膜松弛症患者,行结膜新月形切除联合结膜巩膜固定术,评价术前以及术后6月的自觉症状以及泪液动力学检查,包括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及完整性、荧光素活体染色.结果:手术后自觉症状消失或缓解的共20眼,约90.9%;术后泪液动力学检查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膜新月形切除联合结膜巩膜固定术治疗重度结膜松弛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结膜松弛症患者眼表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79眼)伴有结膜松弛症的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50例(81眼)未合并结膜松弛症的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干眼症状(干眼感、异物感、灼烧感)、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nner'Ⅰ试验)和结膜充血情况以及上述情况恢复至术前状态所用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BUT、干眼症状、泪液分泌量和结膜充血情况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4指标恢复至术前状态的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伴有结膜松弛症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明显使患者的眼表状况恶化,并延长患者眼表状况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探索眼位头位训练在翼状胬肉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及术后拆线的影响,从而评估护理干预措施的重要性。方法选择局麻的翼状胬肉手术患者70例,术前分别对两类患者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健康教育中进行配合技巧的讲解,观察组另外增加眼位训练和头位训练,观察记录眼位和头位配合及术中及术后拆线暂停矫正头眼位情况,以及手术及术后拆线时因眼球突发转动导致缝线松脱、结膜被缝线缝针撕裂、角膜被器械划伤、干眼等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调查手术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调整眼位头位的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33,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909,P<0.05。对照组术中因眼球突发转动导致缝线松脱、结膜被缝线缝针撕裂、角膜被器械划伤、干眼共11例,观察组3例,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375,P<0.05)。结论头位配合技巧及眼位练,可得到患者的主动配合,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可靠保障,是降低眼科手术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肛周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环状混合痔患者84例,依据手术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施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对照组施行外剥内扎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术后肛周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比较手术前后两组生活质量(GQOL-74)。结果术后,观察组肛周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90%(5/42)低于对照组35.71%(1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GQOL-74各维度评分较术前改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肛周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眼位注视训练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术前眼位注视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调整眼位次数、调整显微镜次数、头面部偏移率、眼球旋转偏移率、角膜损伤率、手术时间及患者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调整眼位次数、调整显微镜次数少于对照组,头面部偏移率、眼球旋转偏移率、角膜损伤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眼位注视训练能保证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术中眼位固定,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且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眼手术前不剪除睫毛备皮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9年6—9月收治于我院择期行内眼手术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传统的术前准备方法剪除睫毛,实验组术前不剪睫毛,其他消毒过程两组均相同。比较两组手术日晨常规洗眼后、手术前消毒后即刻和手术后即刻3个时间点患者睑缘和结膜囊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以及术后第1、7和14天眼部刺激症状评分,观察剪睫毛并发症以及眼部不舒适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睑缘和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实验组眼部不适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第7和14天两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眼手术前不剪睫毛不会增加术后细菌感染的风险,且有助于减少术后患眼的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23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术对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视力恢复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23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生活质量(SF-36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BCVA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SF-36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联合23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可加快患者视力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结膜瓣下植入生物羊膜对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4例(64眼)难治性青光眼,配对分为两组,分别施行小梁切除术(A组)或小梁切除联合结膜瓣下植入生物羊膜(B组)。术后观察眼压、滤过泡、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随访30个月,手术成功者A组共14眼,成功率48.28%;B组26眼,成功率8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1,P=0.027)。两组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结膜瓣下植入羊膜能显著提高难治性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0例(90眼),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5,45眼)和观察组(n=45,45眼)。两组均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眼压控制正常后3d手术治疗,观察组通过3~7d局部、全身降压将眼压降低到最低后开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视力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年视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眼压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为6.67%,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理想,但是术前高眼压持续时间越长,手术预后越差,术前应采取措施降眼压,改善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0.025%聚维酮碘在白内障复明手术术前冲洗结膜囊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12月于我院接受白内障复明手术患者共210例(210眼),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105眼),观察组采用0.025%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观察冲洗前后结膜囊细菌培养的阳性率的变化以及角结膜的改变情况。结果结膜囊冲洗前后细菌培养的阳性率:观察组为37.1%和5.7%;对照组为38.1%和2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膜、角膜的损伤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025%聚维酮碘在白内障复明手术术前冲洗结膜囊可有效降低细菌数量,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胆囊炎患者66例,依据手术方案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程度(VAS)及生活质量(SF-36)。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6%(2/33)]低于对照组[33.33%(1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8):1177-1179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对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的翼状胬肉患者200例(200眼),根据随机数字表行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缝线缝合结膜瓣;观察组予以纤维蛋白粘合剂粘贴结膜瓣。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异物感、炎症反应、结膜下出并血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的翼状胬肉患者运用纤维蛋白胶缝合,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及炎症反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结膜松弛症主要形态学改变是下方球结膜过多,松弛,并堆积于眼球和下睑缘之间.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该病与年龄因素相关,绝大多数为老年患者.主要表现为流泪、干涩、异物感等症状.目前结膜松弛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四种:(1)结膜新月形切除术;(2)结膜缝线固定术;(3)眼轮匝肌移位缩短术;(4)结膜切除羊膜移植术.其中前两种术式操作简便、易于开展,临床较为常用.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该病成为眼表疾病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为探究不同年龄结膜松弛症选择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我们选择结膜新月形切除术(术式一)和结膜缝线固定术(术式二)两种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BEIS(broad easy and immediate surgery)技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老年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施行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腰腿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较对照组(22.5%)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腰腿疼痛评分及ODI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腰腿疼痛评分及ODI功能障碍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腰腿疼痛评分及ODI功能障碍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显著,且较开放性手术时间短、术后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低截石位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术野暴露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高低截石位)40例和对照组(常规截石位)4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体位调整例数和手术医生对术野暴露满意度来比较手术视野暴露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体位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手术体位调整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医生对术野暴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体位并发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低截石位能提高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术野暴露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次全子宫切除与全子宫切除对其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在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卵巢功能。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2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E2、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1个月后两组E2、FSH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次全子宫和全子宫切除术都会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卵巢功能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但次全子宫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实施术前注视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来院接受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分析病例资料,挑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62例患者进行入组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31例,对照组术前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术前注视训练,对比分析患者术中配合情况、手术持续时间、心理状态及手术满意度的组间差异。结果干预后,在术中配合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术中总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持续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状态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注视训练可有效提升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的术中配合程度,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促进了手术的顺利推进,提高了患者的手术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输卵管处理方案选择对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良性子宫病变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保留双侧输卵管,实验组患者术中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激素水平、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相近(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的抗苗勒管激素、雌二醇AMH、E2水平较术前降低,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较术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同时间点血清激素水平相近(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的Kupperman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同时间点的Kupperman评分相近,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MPS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盆腔炎性疾病2例(5.13%),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盆腔炎性疾病8例(20.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会降低患者的卵巢功能,加重围绝经期症状,单纯施行全子宫切除术和术中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的手术相关指标相近,对卵巢功能和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相似,但术中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降低了患者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率,建议预防性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