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益气活血养阴法治疗老年糖尿病2则彭玉叶方浩(安徽省郎溪县人民医院中医科242100)关键词:糖尿病;益气活血养阴中图法分类号:R587.1;R255.4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老年糖尿病的病机大都有气阴两虚及血瘀。《血证论》发渴篇说:“瘀血发渴...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以多饮、多食、多尿或消瘦为特征的疾病。其病机始于阴虚,起于燥热。病变主要累及肺、胃、肾三脏。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一般是按上、中、下三消分型论治。此病病机复杂,临床表现多变,病程较长,后  相似文献   

3.
消渴之名,虽首见于《内经》.但多称之为“消瘴”,其论是重“消”轻“渴”:仲景弃消瘅等名,始以消渴为病名,弥补了消瘅病认识的不足:消渴病名是主症和病机的高度概括,是一种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症或见形体消瘦的虚热性疾病,类似Ⅱ型糖尿病,与以形体消瘦为特征的消瘴病不尽相同。仲景对消渴病烦渴多饮、小便反多、大便坚等症予以强调,他最早记载了消渴病有便秘症,丰富了消渴病主症的认识,还最早记载了消渴病可合并肺痿、小便不利及水气,与现代糖尿病呼吸系并发症(肺结核)、糖尿病合并神经源膀胱及糖尿病肾病较为相似,他提出的治法与方药对现代临床治疗仍有指导意义。仲景以阴阳气血虚损立论,认为消渴当属虚劳病范畴,突出脾肾气阴两虚为消渴病病机所系.以治肾治脾为本,重在滋阴化气、益气生津,开后世消渴病从肾论治及补脾益气法治渴之先河。  相似文献   

4.
张永杰 《海南医学》2004,15(6):109-109,44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消瘅…‘消中”等范畴,自《内经》以降,下迄诸多医家,论消渴者,以上消、中消、下消“三消”立论,论其治法,上消清肺润操,中消清胃泻火,下消滋肾降火,是为常法。笔者认为,临床对于消渴的治疗,当以辨证辨病,阴阳并重,尤其对于老年糖尿病,不同“三消”分论,临床用药,亦不拘前人成方巢臼。对于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必  相似文献   

5.
<正> 糖尿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涉及系统广泛,对人体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在祖国医学中属“消渴”范畴。辨证中有上、中、下三消之分,病因主要是肺热,胃热,肾阴虚,结合病机给予润肺,清胃,滋肾阴治疗。笔者针刺治疗5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医并无糖尿病病名,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治疗本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从《黄帝内经》到《金匮要略》、《外台秘要》、《临证指南医案》等,对糖尿病的症状、病机、治疗皆有论述,散见于消渴、消中、三消等篇章中。传统理论认为消渴的中医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治疗以益气养阴为大法;另本病为慢性疾病,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至阴阳两虚,故后期治疗往往治以滋阴补阳。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祖国医学称糖尿病为消渴,根据本病三多症状的孰轻孰重分为上、中、下三消应为I型糖尿病.消渴与五脏相关.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属中医学"消渴病"合并"胁痛""腹痛"或"积聚".病因多为情志不畅、饮食不节、久卧少动、过度肥胖等应为II型糖快活病.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从肝论治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中西医对糖尿病的认识消渴一般分为上、中、下三消,“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基于此,建立了上消治肺、中消治胃、下消治肾的辨治大法。同时,消渴的发生与肝也有密切的关系。古人对此早有认识,清·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说:“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凡木之性,专欲疏泄,疏泄不遂,则相火失其蜇藏。”郑钦安在《医学真传》中则进一步说:“消症生于厥阴风木主气,是以厥阴下水而上火,风火相煽,故生消渴诸症。”两位医家都强调了消渴之病责之于肝。现代医学认为,情志创伤是糖尿病主要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消瘅、消中等范畴。究其病机.多为阴虚燥热。常责之于肺、胃、肾。然而就笔者对糖尿病临床防治所见。尽管从其治疗奏效者固多,失效者也不乏其例。究其病因,多为忽视肝的证候。通过临床观察,治疗糖尿病根据证候表现,以调肝为主。常常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临床证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分上消、中消、下消及阴阳两虚、脾气虚弱、湿热中阻、瘀血阻滞等证型论治,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11.
消渴病名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消渴病名含义.方法: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结果:从广义的角度讲一般认为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表现的病证即是消渴,就其病名而言,从其出现的典型症状出发,狭义的概念则专指口渴.消渴按照病症分类可称为脾瘅、消渴、消谷、消利、渴利;按照病因分类可称为消渴、消瘅、风消、外感三消、内伤三消;按照发病部位分类可称为上、中、下消(三消)、膈消、肾消、肺消、消脾、消谷即中消、消肌即消中、消浊即肾消;按照病机证候分类可称为阴消、阳消.结论:通过明确消渴概念,可系统分析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临床上多按上消、中消、下消论治。上消主肺燥,中消为胃火,下消多肾阴虚。故治疗上以滋阴降火为原则。但糖尿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症候常交叉并现,病证多虚实夹杂,变化无常。笔者纵观历代医家之治法,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就糖尿病中医药治法归纳为八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六味地黄汤加味结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消渴”范畴。早在《灵枢·五变》篇中即有“五脏皆柔弱,善病消瘅”之说,指出五脏虚弱是发生消渴的重要因素。《金匮要略》立消渴专篇,提出上消、中消、下消的三消证型和相应的治疗方药。《诸病源候论》、《儒门事亲》等对消渴的兼证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本病的“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的轻重主次,把本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的三消证型,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在应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汤治疗糖尿病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实验研究概述附院中医科赵坚糖尿病属祖国医学的“消渴病”范畴。早在《内经》即有“消渴”、“肺消”、“中消”等记载。《金匮要略》有消渴篇,提出其病机为胃热、肾虚,并创白虎加入参汤、肾气丸等专方治疗,后世医家在此理论基础上采用现代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肝论治消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渴,又称“消瘅”、“消中”,是指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主症的疾患。前人依其“三多”故又称为“三消”。消渴病与现代医学糖尿病基本吻合,是中西医学界比较公认的客观事实。糖尿病早期可无症状,到了症状期就出现多饮、多尿、多食、烦渴、易饥、消瘦、乏力等症状,这与消渴在临床上别无二致。对于消渴病的病机,历代各家论述颇多,较  相似文献   

16.
试析糖尿病从瘀论治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析糖尿病从瘀论治的理论基础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317500)吴春林【关键词】消渴糖尿病血瘀活血化瘀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的范畴,其主要病机是阴虚燥热。传统多按“上、中、下”三焦进行辨证,以“肺、脾、肾”三脏为主进行论治。近20余年来,随着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7.
祖国医学称糖尿病为消渴病,在《黄帝内经》称“消瘅”。根据其病机和临床表现的不同,而有消渴、鬲消、肺消、消中等不同名称。而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以消渴为篇名,认为胃热肾虚是导致消渴的主要机理。而隋·巢元方根据消渴证侯表现、兼症、预后的不同,在《诸病源候...  相似文献   

18.
沈肇元 《开卷有益》2014,(11):28-28
<正>消渴证之名,出自《素问·奇病论》一书:"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特别是多见于2型糖尿病的症状。中医认为,消渴症是因恣食肥甘,或情志过极、房事不节、热病之后等,郁热内蕴,气化失常,津液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而下泄,阴虚燥热等而罹患。消渴症状分为三消。即口渴引饮为上消;善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溲一为下消,统称消渴  相似文献   

19.
在中医学中,并没有2型糖尿病这一病名,根据其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之典型症状,常将其归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内经》还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历代医家对其发病进行了不断的深入研究。认为血瘀存在于消渴的各个时期,是贯穿于病程之始终的重要病机。消渴之初期,脾失健运,阴津化生不足,阴虚燥热而成血瘀;中期脾肺气虚,推动无力或气机阻滞而成血瘀;后期久病及肾,脾肾亏虚,温煦推动无力而成血瘀。因此活血化瘀治法也应该贯穿消渴病治疗之始终。  相似文献   

20.
陈炳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4):994-996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内分泌一代谢性疾病。祖国医学将其归为“消渴”范畴。中医传统的观点认为其发病病机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主张上消治肺,中消治胃,下消治肾。从肺、胃、肾三焦论治。但临床研究表明,典型的三消症状仅占消渴患的一小部分,大多数患三多症状不明显,甚至无症状,仅依其血糖、尿糖及糖耐量试验等检查结果方才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