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chronic aleoholic myopathy,CAM)是由长期酗酒引起的一种肌病,随着世界各国酒精消耗量的日益增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大约有1/3—2/3的酗酒者有骨骼肌功能障碍。目前对酒精中毒性脑病及周围神经病的病理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已有较多研究报道,而对酒精中毒性肌病报道较少。本文就2000年~2005年经我院行肌活检病理证实的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患者9例临床及病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勇  郑健  肖道弘  邹永琴  肖燕 《重庆医学》2004,33(6):813-816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60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并记录酒精摄入量、测定酒精依赖程度和完成相关辅助检查.结果 (1)酒精中毒性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肢带肌的无力、肌肉疼痛和萎缩,肌病的症状和体征往往先于周围神经的损害.(2)46.9%的酒精中毒性肌病患者合并周围神经损害,46.2%的患者同时有心肌损害的表现.结论 (1)酒精中毒性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肢带肌的无力、肌肉疼痛和萎缩.(2)酒精中毒性肌病患者常合并周围神经和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3.
刘勇  郑健  肖燕 《重庆医学》2004,33(6):810-812
目的了解酒精中毒性肌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特征.方法建立慢性酒精中毒性大鼠肌病模型,观察动物染毒后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肌肉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1)酒精染毒动物肌纤维有变性、坏死、肌纤维萎缩、炎细胞浸润和肌纤维再生现象.(2)酒精染毒后,Ⅱ型肌纤维较Ⅰ型肌纤维病理损害更严重,Ⅱb型肌纤维萎缩是较突出的病理改变.(3)酒精染毒后,不同部位的肌肉病理改变程度存在差异,对酒精中毒的易感性依次为跖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4)酒精染毒后各型肌纤维的构成比无明显变化.结论酒精中毒性肌病肌肉组织病理改变形式多样,Ⅱ型肌纤维选择性易损是其特征.  相似文献   

4.
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萍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3):129-130
目的分析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5例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患者作综合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在3个月后大部分症状消失,肌张力Ⅴ级,肌肉萎缩明显好转;17例患者在3~9个月后大部分症状消失,肌张力Ⅲ~Ⅴ级,肌肉萎缩较前好转;5例患者未能坚持戒酒,在9~12个月后大部分症状仍未消失,肌张力Ⅱ~Ⅲ级,肌肉萎缩无明显好转。结论戒酒并配合肢体功能锻炼是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最为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对确诊的2例脂质沉积性肌病(LS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肌肉病理特点进行总结、研究,加深对其认识以提高诊断水平,防止误诊、误治与漏诊.方法 回顾分析2例近期在安徽中医学院就诊LSM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肌活检及肌肉病理的多种染色检查情况.结果 2例患者为慢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肌无力;血肌酶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肌电图均...  相似文献   

6.
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和肌肉病理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脂质沉积性肌病(LSM)的临床和肌肉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4例LS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其活检肌肉的常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病理,以及电镜下的超微结构病理改变.结果 LSM的主要临床特点为四肢近端肌无力和对运动不耐受,肌萎缩多不明显,血清肌酶轻中度升高,肌电图多呈肌源性损害;肌肉病理显示Ⅰ型肌纤维为主的空泡变性,油红“O”染色示脂滴明显增多,电镜也证实肌纤维内脂滴堆积,部分病例伴线粒体异常.皮质激素、肉毒碱或维生素B2治疗效果明显.结论 LSM是一种少见的肌病类型,以肢体近端肌无力和对运动不耐受为主要表现,临床上多长期误诊,确诊依靠肌肉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7.
0 引言 慢性乙醇中毒性肌病(chronic alcoholic myopathy,CAM)是由于长期酗酒引起的一种肌病.乙醇依赖和乙醇中毒性疾病患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对乙醇中毒性肝病、脑病和周围神经病已有较多研究[1],但对乙醇中毒性肌病少有报道,现将我院2002-05/200608收治的5例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的电生理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的电生理改变特点.方法对26例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13例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21例慢性酒精中毒性神经和肌肉混合损害患者,以及20例正常受试者,检测肌电图、单纤维肌电图、肌纤维传导速度、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诱发电位.结果肌病组患者9例呈肌源性肌电图异常改变,周围神经病组患者7例为神经源性改变,混合损害组患者中有4例同时出现两种类型改变.与正常对照受试者比较,各组患者神经肌肉颤抖值均增大(P<0.05),纤维密度增加(P<0.05),周围神经病组患者的神经肌肉颤抖值和纤维密度改变尤为显著(P<0.01).肌病组患者肌纤维传导速度明显减慢(P<0.05),其余两组患者无显著变化(P>0.05).周围神经病和混合损害组患者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28例(82.35%).结论肌电图检查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帮助鉴别酒精中毒性肌病和周围神经病,肌纤维传导速度的异常可确定肌肉病变.  相似文献   

9.
对11例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全部行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查及腓肠神经活检的病理研究。活检标本均行石蜡包埋,H-E、Luxolfastblue(坚牢蓝),Glees-Marsland银浸染的光镜观察和超微病理的电镜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  相似文献   

10.
仝美玲 《河北医学》1996,2(5):497-498
子宫肌腺病临床病理分析(221200)江苏省睢宁县人民医院病理科仝美玲子宫肌腺病在临床上是妇科的常见疾病,而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本文对39例子宫肌腺病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文收集我院病理科1986年7月至1995年8月...  相似文献   

11.
毕学杰  薛春梅  薛平  李建军  刘玉祯 《疑难病杂志》2006,5(6):404-405,F0003
目的分析临床少见的脂质沉积性肌病(LSM)临床特点和肌肉活检特征。方法收集我院LSM患者19例,分析临床表现、肌电图、肌酶、肌力等以及肌活检时组织结构和酶组化染色特点。结果LSM临床表现为四肢近端肌萎无力,运动不持久。肌力大多在III级左右,其中1例肌力为V级;实验室检查肌酶均有增高,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异常;肌电图检查为肌源性损害。病理特点为皮肤厚度增加,肌肉结构清楚,肉色浅,质软,病理诊断主要靠镜下以I型肌纤维为主的肌纤维空泡,脂肪染色(SBB)阳性。结论脂质沉积性肌病的确诊手段是肌肉活检的脂肪染色,具体分型还需进行生化检测各种酶缺陷。  相似文献   

12.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侵入和扩散至子宫肌层时引起的一种良性疾病 ,病理上是子宫肌层肥厚、肌壁间呈岛状分布的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 ,伴平滑肌增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痛经、经血量增多与子宫增大 ,近年来发生率逐年升高。由于该病在临床上与子宫肌瘤及功能性子宫出血不易区别 ,本文就我院 1986~ 1997年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 174例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 ,以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断率。1 临床资料分析1.1   发病年龄及孕产史  174例中年龄 2 3~ 5 5岁 ,发病高峰在 36~ 5 0岁 ,较国内报道的 41~ 45岁[1] 的年龄段宽。174例生育 1胎 75…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了52例子宫肌腺病、并与31,1例子宫肌瘤进行临床病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发病年龄和临床症状相似。宫内膜病变均以增生过长为主。肌腺病合并症较多,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是临床诊断率不高的原因。40~50岁妇女.有月经量增多为主的月经异常·伴有渐进性加重的痛经.子宫略增大。并随月经周期变化等特点.可作为临床诊断肌腺病之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腺肌上皮病(Adenomyoepithelial adenosis,AMEA)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预后。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对乳腺腺肌上皮病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乳腺腺肌上皮病的临床及影像学无特征性改变,组织学形态为增生的腺上皮及肌上皮构成管腔,增生的肌上皮可弥漫假浸润于间质中,腺上皮免疫组化表达P-CK、EMA、ER、PR,肌上皮则表达P63、SMA、desmin、Calponin、S-100、maspin。结论:AMEA是一种罕见病变,为良性病变,也有局部复发和恶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远端型肌病大家系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一个远端型肌病大家系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分析其可能的遗传方式,为分子遗传学分析提供资料。方法:对这个大家系进行家系调查、遗传图谱及临床病理分析,以初步明确诊断。结果:先证者为29岁男性,13岁时出现双足马蹄内翻畸形、双下肢无力及双小腿肌肉进行性萎缩。此大家系五代共计117人,其中病人36人(男12人,女24人)。该家系中其他病人的症状与先证者类似。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为肌源性损害,肌肉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为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症。结论:结合病人的家族史、临床表现和病理学改变特点,这个大家系中的病人可考虑为远端型肌病亚型中的Miyoshi肌病,其可能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4例曾被误诊为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症和脊肌萎缩症而后被确诊的单纯线粒体肌病的临床、肌肉病理表现和随访结果。方法对4例患者的临床、肌肉组织病理和近期随访结果进行总结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患者临床均表现为四肢近端肌无力和肌萎缩,血乳酸2例升高、2例正常,肌酸激酶3例轻度升高、1例正常,肌电图3例肌源性损害、1例神经源性损害。肌肉组织病理4例均可见RRF,1例S/C双染发现大量蓝纤维。经过小剂量激素、丁苯酞、大剂量辅酶Q10和维生素B2等综合治疗,随访3个月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随访6个月3例已恢复到正常工作,1例好转不明显。结论单纯线粒体肌病的临床表现及电生理检查无特异性,肌肉组织病理及组织酶学染色是诊断该病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经过治疗大部分病例近期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大鼠模型的免疫功能变化研究,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发生时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方法构建SD大鼠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模型,同时设立对照组,对两组大鼠进行卵清蛋白抗原注射免疫,用ELISA法连续检测大鼠血清抗卵清蛋白抗体的变化,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大鼠CD19阳性B细胞百分率。结果造模完成时,实验组大鼠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E染色与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跖肌II型肌纤维受累明显,呈现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典型变化。随着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大鼠模型的逐渐建立,实验组大鼠体内抗卵清蛋白抗体效价持续下降,在7个检测点内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大鼠CD19阳性的B细胞百分比也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大鼠模型机体中B细胞百分比呈现下降趋势,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发生时会同时伴有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8.
塌陷性肾小球病(CG),是近年来逐渐为肾脏病理学重视的一个新的临床病理诊断,因CG具有独特的病理特点,国内报道较少,笔者就所见1例CG,并经肾活检证实,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1例脂质沉积性肌病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质沉积性肌病(LSM)是一种脂肪酸代谢障碍导致的肌病,1972年Engel首次报道,国内对该病的报道较少.LSM十分少见,与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等鉴别困难,临床上误诊率非常高.作者就1例确诊LSM患者,详细阐明了该病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