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阿仑膦酸钠和强骨胶囊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福善美)强骨胶囊及二者合用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性大鼠骨折的影响.方法 通过维甲酸80mg·kg-1·d-1灌胃15 d制造实验性雌性SD大鼠骨质疏松模型65只,5只经确认造膜成功后,剩余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用咬骨钳造成右侧股骨骨折,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术后第2天分别给予灌胃对照组生理盐水8 ml·kg-1·W-1,福善美40 mg·kg-1·W-1,强骨胶囊90 mg·kg-1·d-1及二者合用,并分别于2、4、6周处死并行X线检查,取右侧股骨标本行组织学检查,另取左侧股骨给予生物力学测试以了解福善美和强骨胶囊对实验性骨质疏松性大鼠的生物力学影响.结果 4周时二者单用或合用均能改善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25.2±4.8,23.7±1.2,26.7±2.8,26.5±3.8,P<0.05),合用不好于单用;4周时福善美X线骨痂测量较大(P<0.05);抑制破骨细胞明显,骨痂生长塑形稍慢.强骨胶囊x线骨痂测量较小(P<0.05);可见加速编织骨向板状骨转换.结论 福善美和强骨胶囊及二者合用均能增加维甲酸所致的骨质疏松性大鼠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强骨胶囊能促进维甲酸所致的骨质疏松性大鼠股骨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
黄芪总黄酮防止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黄芪中总黄酮对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骨密度、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通过维甲酸80mg/kg灌胃形成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观察不同剂量黄芪总黄酮对骨质疏松大鼠双侧股骨以及脊柱骨密度、左股骨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弹性摸量、屈服点值及能量等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并与强骨胶囊对照.结果:黄芪总黄酮对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的骨密度值、最大载荷、最大效应、屈服点值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黄芪总黄酮能提高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增强抗外力冲击的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拟雌激素样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序贯应用甲状旁腺素和阿仑膦酸钠对类固醇兔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将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激素模型组、甲状旁腺素和阿仑膦酸钠治疗组,9周后取股骨和腰椎行超声骨密度测量,再行股骨扭转和腰椎压缩试验,检测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结果 激素模型组的BUA,SOS值和骨生物力学参数较对照组有明显减少(P〈0.01),血清磷和碱性磷酸酶减少;甲状旁腺素和阿仑膦酸钠治疗组的BUA,SOS值和骨生物力学参数较激素模型组增加(P〈0.05),血清磷和碱性磷酸酶增加。结论 序贯应用甲状旁腺素和阿仑膦酸钠可以减少类固醇兔骨量的丢失,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聂新华  田洁  温文  陈萍 《安徽医学》2010,31(4):310-312
目的比较阿仑膦酸钠(ALN)单用或联合钙剂治疗对维甲酸所致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的防治效果,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用药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维甲酸灌胃诱发大鼠骨质疏松模型,ALN或ALN+钙剂每天灌胃给药,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骨质疏松大鼠体质量、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ALP)、骨密度(BMD)和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ALN单用或联合钙剂治疗均可提高骨质疏松大鼠的血磷水平和骨密度,降低升高的血钙和ALP水平,改善其病理改变,联合用药的作用稍优于单独用药。结论ALN有明确的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骨质疏松发生后,采用几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是比较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阿仑膦酸钠联合辛伐他汀对雌性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来探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骨质疏松的可行性.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去势对照组、去势阿仑膦酸钠组、去势联合用药组、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阿仑膦酸钠组、假手术联合用药组.术后2周开始药物干预,3个月处死动物后分别测定大鼠股骨的骨密度,ELISA测定血清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骨保护素配体(OPGL).结果:去势对照组大鼠骨密度低于假手术对照组.去势阿仑膦酸钠组高于去势对照组(P<0.05),去势联合用药组高于去势阿仑膦酸钠组(P<0.05).去势对照组大鼠BGP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去势阿仑膦酸钠组低于去势对照组(P<0.05),去势联合用药组低于去势阿仑膦酸钠组(P<0.05).去势对照组OPG低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去势阿仑膦酸钠组、去势联合用药组高于去势对照组(P<0.05).去势对照组OPGL高于假手不对照组(P<0.05),去势阿仑膦酸钠组、去势联合用药组低于去势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阿仑膦酸钠和辛伐他汀双早独应用阿仑膦酸钠对雌性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有更好的防治作用,并可能通过影响OPG、OPGL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报》2013,(10):1584-1586
目的:探讨补肾健骨汤配合阿仑膦酸钠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早期骨溶解的影响。方法: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补肾健骨汤组、阿仑膦酸钠组、补肾健骨汤+阿仑膦酸钠组(联合组)、空白组。空白组患者常规观察并随访,不服用明显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干预;补肾健骨组口服补肾健骨汤治疗,每次200 mL,每日2次,连续服用2周,休息1周,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阿仑膦酸钠组于每周一早晨空腹服用阿仑膦酸钠每次70 mg治疗;综合组采用补肾健骨+阿仑膦酸钠循环间歇性给药法,即补肾健骨汤连续服用1周,改服阿仑膦酸钠70 mg,每周1次,如此反复,4周为1个疗程;共用6个疗程。治疗后分别采集0个月、3个月、6个月外周静脉血5 m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和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的含量;通过放射影像图文系统观察0个月、6个月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溶解带的变化。结果:①补肾健骨汤、阿仑膦酸钠、补肾健骨汤+阿仑膦酸钠均可延缓股骨假体周围早期骨溶解;②联合组延缓股骨假体周围早期骨溶解的效果优于补肾健骨汤组、阿仑膦酸钠组;补肾健骨汤组优于阿伦膦酸钠组;③补肾健骨汤+阿仑膦酸钠可延缓假体周围早期骨溶解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破骨激活因子IL-1、IL-6、TNF-α等形成,达到延缓股骨假体周围早期骨溶解的目的。结论:补肾健骨汤配合阿仑膦酸钠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早期骨溶解影响较大,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将骨质疏松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前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前后,两组均做股骨骨密度测定,观察骨量情况。结果通过两组病人治疗后同天数的骨密度对比,得出不同骨量增长的情况。结论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有明显骨量增加作用。  相似文献   

8.
伊班膦酸钠与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伊班膦酸钠与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32例,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者每天在接受元素钙500 mg和维生素D 200 IU治疗的同时,分别接受伊班膦酸钠和阿仑膦酸钠治疗,其中伊班膦酸钠150 mg每月1次;阿仑膦酸钠70 mg每周1次.2种药物治疗时间均为1年.通过双能X线吸收仪(DEXA)及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CTX-1)观察治疗中及治疗后的骨量及骨转换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经过1年治疗,与用药前比较,腰椎(L2-4)骨量显著上升(P<0.05),髋部骨量增加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伊班瞵酸钠治疗组腰椎L2-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和全髋骨密度分别上升15.34%、4.15%、5.05%和2.49%;阿仑瞵酸钠治疗组分别上升14.50%、4.42%、1.18%和2.64%;破骨指标血清CTX-1在2组均明显下降(P<0.05).2组之间各时点的各部位骨密度值、血清CTX-1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伊班膦酸钠服用方便,且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与阿仑膦酸钠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动物模型上,研究间歇应用阿仑膦酸钠能否有效提高骨床骨量、促进假体的骨整合,进而探讨有效应用阿仑膦酸钠促进假体生物学固定的方法和机制,最终为临床间歇应用阿仑膦酸钠促进假体骨整合的理论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将30只5月龄SD大鼠按随机数表分为3组(SHAM,OVX,ALO组),每组10只.OVX,ALO组雌性SD大鼠切除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测量腰椎骨密度降低>20%者),SHAM组行假手术.在各组大鼠的胫骨平台处垂直植入羟基磷灰石假体,ALO组大鼠间歇给予阿仑膦酸钠(7 mg/kg·w)12周,处死前皮下注射盐酸四环素进行荧光染色,取带植入体的胫骨制备成薄片,使用骨密度和骨组织计量学方法,观察假体周围的骨量并测量假体的骨结合率.通过对比分析,研究间歇应用阿仑膦酸钠对OP骨床中多孔羟基磷灰石假体骨整合的影响.[结果]间歇应用阿仑膦酸钠处理后ALO组大鼠平均BMD从(0.081±0.009)g/cm2提升为(0.116±0.008)g/cm2,给药前后BMD改变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阿仑膦酸钠亦显著增加了假体周围骨量,提高假体与主体骨界面骨结合率约40%,较OVX状态骨整合比率提高近二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应用阿仑膦酸钠可持续有效的提高松质骨量,同时促进多孔羟基磷灰石假体与骨质疏松骨床界面的骨整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三七总黄酮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  将50只体重约170 g的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10只/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激素组)和三七总黄酮高、中、低剂量治疗组(激素 + 用药组)。模型组和三七总黄酮治疗组采用地塞米松(2.5 mg/kg)肌肉注射,每周2次;同时三个治疗组分别给予三七总黄酮275 mg/(kg·d)、137.5 mg/(kg·d)、68.75 mg/(kg·d)灌胃治疗,每天1次。实验期9周。9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股骨骨密度、反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骨密度(BMD)、骨生物力学性能、血清钙水平明显降低,血清磷水平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升高(P < 0.05);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黄酮高、中剂量治疗组大鼠股骨BMD、骨生物力学性能、血清钙水平明显增高,血清磷水平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P < 0.05)。  结论  三七总黄酮可提高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改善其骨生物力学性能,对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具有拮抗作用,作用机制与其抑制骨吸收及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钙磷代谢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