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内窥镜下中医辨证施治体系构建原则,是构建传统四诊辨证施治加内窥镜下延伸辨证施治的五诊辨证体系。构架可分别进行2种模式探讨,模式一是内窥镜下黏膜望诊辨证施治的单纯模式;模式二是将传统四诊辨证构架与内窥镜下望诊辨证合参为五诊辨证体系(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内窥镜下诊),称为复合性内窥镜下延伸辨证施治模式。主要关键技术问题包括:①准确进行传统四诊合参与新的五诊合参辨证比较;②如何创建内窥镜下辨证标准和分型;③根据内窥镜下辨证施治的效果进行反馈改进。该体系在实践、理论、应用方面都是创新,将推动非内窥镜器诊的中医辨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中医证候微观诊断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龙  洪芳  何建成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119-3121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借助于现代科技发展的中医微观辨证与中医传统宏观辨证相结合是传统中医"四诊"手段的拓展和延伸。文章从冠心病中医微观诊断指标与中医证候相关性角度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冠心病中医辨证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微观指标(如心电图、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指标等)的关系,为今后制定统一的冠心病辨证分型标准和临床诊治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辨证论治是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特色和优势之一,如何准确辨证是临床疗效的关键。现代医学的发展拓展和延伸了传统中医"四诊"手段,将传统宏观辨证与现代微观辨证有机结合,指导临床治疗,同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必由之路。本研究从病程和年龄、冠状动脉病变、心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方面综述了近些年来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候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认为今后应采用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在系统生物学思维指导下进行研究,深入揭示中医证候,为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微观参数的中医辨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微观参数与微观辨证的含义,探讨微观指标的中医辨证意义,分析了微观辨证研究现状和局限性,提出了注重中医思维、赋予指标中医学含义、延伸传统四诊的范围、建立中医特色的微观参数体系是微观辨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五诊十纲理论是国医大师邓铁涛首次提出的,是对中医传统四诊八纲的补充和创新。五诊十纲将中医治未病理念与现代预防医学思想、传统宏观辨证和现代微观辨证相结合,在四诊八纲的基础上加入"查"诊和"已病、未病"辨证,形成了现代中医临床诊疗新体系。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多变,临证时须结合查诊和已病未病辨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早期诊断,中医辨证论治,中西医优势互补,以减少复发性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基于成熟的脉诊、舌诊信息提取与识别的关键技术,集成便携式辅助诊疗系统突出脉诊、舌诊在中医诊疗中的重要作用,并融合其他四诊信息,实现自动辨证处方的临床辅助诊疗功能。便携式辅助诊疗系统体现了"四诊合参"的中医辨证诊断理念,其便携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点贴合临床实际,为脉诊、舌诊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完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舌诊在中医"四诊"中作为望诊内容之一,是诊断疾病必备的要领和珍贵的经验总结。舌象改变可以判断病情并指导用药,各科疾病中已经有相当活跃的研究。在肾脏病领域,舌象变化与肾病中医辨证分型,肾病临床分期、预后和不同病理类型以及肾病辨证用药3方面关系密切,同时研究成果也日渐丰富并成熟。中医舌诊能够为临床肾脏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如遇到经现代医学体检显示阳性结果,但经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检查却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者,医生如何对这样的患者进行辨证治疗?故引入中医隐症概念对这些"有诸内但却未形诸外"的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中医隐症概念的提出可使中医四诊的内容延伸,提高疾病的早期发现率,有利于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亦体现中医治未病的一贯思想。  相似文献   

9.
《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现状与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医诊断学课程的难点是对四诊中一些症状、体征的辨识及相关症候的鉴别诊断.通过建立"望诊图片电子图库""中医诊断模拟实训室"、设计脉诊CAI课件等教学改革,让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掌握四诊技能和辨证方法,并提出开设"脉象""象"等实验项目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治未病”理论在糖尿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机制及病情进展、临床诊治等方面,概述了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在糖尿病预防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并提出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四诊"和辨证体系结合现代检查对糖尿病早、中期进行干预,能够在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推动和发展中医特色的主客观辨识及辅助诊断技术两者合一的数字化、量化、规范化、标准化创新性研究,以及所形成的原创和独立地知识产权进行了概述。同时介绍了现有的单一诊断信息提取识别设备和两种以上多诊合参设备的研制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研究成果在临床应用方面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诊法在《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分析《灵枢》、《素问》中有关诊法论述74篇,归纳《黄帝内经》中涉及的脉诊、色诊、尺诊等近50种诊法,分析诊法的内涵外延,建立一种恒动整体观、双向判别、三因特色、四条途径的中医诊法理论框架,构建"形-神-运气"的诊法模式,和现代语言诠释的"自然-生物-心理-社会"四维中医诊法学模式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3.
整体观念是中医诊疗体系的核心理论,在构建冠心病中医疗效评价的过程中,借助对心病内涵及外延的界定,除考察其临床症状外,还应在原有宏观基础上,将中医的四诊与现代心血管疾病的各种诊视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疾病疗效进行微观化定量评价,构建完备的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翟笑枫  辛海亮  郎庆波  董惠娟 《中医临床研究》2012,(21):118+120-118,120
中医四诊是中医护理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理解中医基本概念,过渡到中医临床护理有着重要意义。中医四诊的教学应结合护理课程、护理工作的特点,突出重点,在讲课中将中医四诊方法融入护理工作内容,适当采用中西医对照讲解和多媒体技术,尤其要针对护理学生的实际要求,教授学生中医护理方法和技巧,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教学及护理工作的中医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中医诊法分为望、闻、问、切四诊,临床医生通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尤其是疾病的各个症状,作为判断各病种,辨别各证候的主要依据,故四诊法是中医认识和掌握疾病的基本手段。本文通过对临床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归纳出中医四诊在中医外科皮肤病中运用的独特之处,旨在为中医四诊在皮肤病的临床诊断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以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理工医之间的结合,各种获取人体诊断信息的设备不断出现,凸显了诊断医学的进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入与结合,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拓展和延伸传统诊法的内涵,将各种可获取的人体诊断信息整合为基于主客观联合辨证的、以数据形式表达的中医四诊合参,获得更为全面的检测、识别与分类信息,对病证给出综合性判断,形成多信息融合的开放性中医诊疗平台。同时,将传感器网络技术与中医诊疗手段相结合,形成以中医诊疗为特色的嵌入式低成本、移动型医院、社区、家庭远程监护网络,实现中医诊疗器械的个人手持终端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医远程医疗服务器系统,实现多中心信息的共享与中医远程诊断和远程复现。  相似文献   

17.
闻诊是中医诊断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着丰富的传统医学理论基础,是历代中医医家临床经验的传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开始借助于现代多学科的技术和方法研究闻诊,对闻诊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近年来中医闻诊的客观化、标准化研究的方法与成果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我国中医四诊文献资料的关联性图谱分析进行可视化,归纳梳理中医四诊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1979-2019年时间段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的文献资料,得到有效的分析研究文献2909篇,运用软件CiteSpace 5.3基于文献计量的方法对文献数据进行处理,对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关联性分析并得到对应知识图谱。结果 通过知识图谱分析,发现有5个团队在该领域有着稳定的合作关系和显著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排名前三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和山东中医药大学;热点关键词为:舌诊、脉诊、望诊、客观化、辨证论治、冠心病等,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论 关于中医四诊研究的文献发表量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冠心病、外感病、艾滋病、寒热、糖尿病、慢性胃炎、脾胃病、高血压、肿瘤等慢性病和五脏病一直是中医四诊相关研究的重点。对关键词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发现,探索研究针对慢性疾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临床检验指标的相关性将会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从辨证元的意义与哲学思想入手,揭示辨证元与中医整体观念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进而阐述其在四诊信息分类中的应用及对方剂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中医证候及诊断要点。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收集680例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根据因子、聚类分析结果及结合临床判定相应中医证候及诊断要点。结果 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中医证候因素主要有痰浊、血瘀、气虚、气滞、阴虚,中医证候可分为5类,结合专家组意见,判定证候名称为肝肾阴虚证、痰瘀阻滞证、痰浊壅盛证、心脾两虚证、气滞血瘀证,并初步确定了各证候的诊断要点。结论 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中医证候可分为5类,根据四诊信息可确定各类诊断要点,为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型和中医诊断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