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孟丹  张永臣  贾红玲 《天津中医药》2017,34(11):753-755
明代医家汪机著有《针灸问对》一书,集中反映了其针灸学术思想。主张"针法浑是泻而无补",提倡无病忌灸,反对保健灸法,说理熨贴,笃实明辨;提倡医家应圆机活法,灵活治病取穴,不可按图索骥,同时应提高医术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世医所行针刺手法和行医陋习怀疑否定,重视用针从简,不可巧立名目。  相似文献   

2.
3.
《针炙问对》一书,是针炙史上第一部全面评议刺灸法的专著。汪氏根据《内经》、《难经》中有关论述,兼采诸家之说,以问答形式阐述了针灸施治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对当时的各种针灸方法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学术见解。汪氏的学术观点,至今仍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灸问对》又名《针灸问答》,成书于1530年,是针灸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全面论述刺法与灸法的专著。此书根据《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的相关论述,兼采诸家之说,以问答这种简明扼要的方式论述了针灸施治的相关问题。本文从书中提取出灸法的相关思想,从辨证论治、灸法忌宜、灸壮几何、针灸并施与无病忌灸几个方面阐述了《针灸问对》中灸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汪机学术思想及临床思维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机,字省之,明代徽州祁门(今安徽省祁门县)人.生于明天顺七年(1463年)卒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享年76岁.汪氏居住祁门县城内之石山坞(又称南山朴墅),因而号"石山居士",世称汪石山.  相似文献   

6.
探析汪机《针灸问对》中的灸法观,以其对灸法的两个禁忌为切入点,进行整理、探讨。结果表明汪机能在总结梳理明代以前艾灸疗法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独有的见解,对灸法的继承和发扬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灸大成>是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所著,成书于明代嘉靖万历二十九年辛丑,即公元1601年.  相似文献   

8.
《针灸问对》[1]成书于嘉靖庚寅(1530年),是汪机针灸学术思想的代表作。全书共分3卷,上、中卷论述了针灸基本理论和针法,下卷涉及灸法和经络腧穴。全书用问对的形式阐明了针灸的学术观点,有独到的见解,是一部难得的针灸专著,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兹就汪机的灸法特色与学术见解探讨如下。1注重辨证察形  相似文献   

9.
张仲景针灸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张仲景的不朽之作《伤寒杂病论》中,直接与针灸有关的条文达69条.应用的穴位有风池、风府、期门、巨阙、大椎、肺俞、肝俞、劳宫、关元等14个,治疗病证条文32条。他的针灸思想仍是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针灸的基本方法是因势利导,用针刺祛邪,温灸扶正;他还善于用灸法回阳救逆,辨治厥证。仲景还对当时普遍使用温针、火疗法产生很多误  相似文献   

10.
《席弘赋》是席弘针灸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是针灸名赋之一,其内容集中反映了南宋时期的针灸学成就,席弘流派还集中体现了当时江西地区的针灸学术特点,该赋在补泻手法、针法应用及腧穴配伍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从辨证求本,依法施术;精于操作,明于补泻;谙熟穴性,妙施穴法;同病异治,谨守病机;补益后天,生化有源等方面讨论了席氏精微的针灸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3,(8):1577-1579
目的:探讨《伤寒论》中针灸学术思想。方法:对《伤寒论》中涉及针灸的条文进行挖掘整理,并加以分析。结果:《伤寒论》蕴含着非常重要的针灸学术思想:未病先防,已病防变;辨证施治,重在病机;用穴精当,首重经脉;针灸药物,相得益彰;裨益诊断,襄助预后;明言禁忌,务当细审。结论:《伤寒论》针灸学术思想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百病问对辨疑》五卷,为明代医家张昶所著,现存明万历九年(1581)曲沃张学诗刻本,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孤本。是书采用问答体形式,以内科常见病证为纲,每证之下针对临床常见疾病的疑难问题,予以答疑解惑,包括疾病的病名、病因、病机、主证、兼证、鉴别、治法、方药等内容。是书阐发了“五劳、六极、七伤”学说,提出了虚劳病机统归肾经一脏的理论。书中所蕴含的重视痰病辨治、调治老人疾病重脾胃、染病之人薄淡滋味、反对滥补、重视调摄等思想至今仍有益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针灸大全》学术思想初探蔡贵生(甘肃省清水县中医院741400)关键词《针灸大全》;学术思想《针灸大全》为明·徐凤撰,成书于明正己未年(公元1439年)。全书只6卷,内容包括针灸歌赋、十二经脉、奇穴、要穴、针灸方法、证治、宜忌等。既取材于前人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4.
《千金方》为初唐医家孙思邈精研《内经》《本草经》《伤寒论》与《甲乙经》等著作,并结合其临床经验而成书。该书内容丰富,辨证精确,其中的针灸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魏福良主任医师,浙江余姚人,毕业于原上海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原针灸科主任,第三、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导师,博士生导师。魏氏从医40余年,学识渊博,  相似文献   

16.
17.
魏稼教授任教于江西中医学院,现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从事针灸工作40余年,在针灸临床、科研、教学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由他主编的的《各家针灸学说》体现了他部分的针灸学术思想。1深入研究各家针灸学术思想魏稼教授潜心针灸文献研究垂40余年,对探索历代各...  相似文献   

18.
《针灸资生经》是南宋时期针灸学家王执中所撰写的一部针灸著作,其对灸法理论贡献巨大,继承了宋代以前的灸疗理论,对我国灸疗学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此文从灸法的取穴,施灸的体位、顺序,灸炷的大小,施灸的壮数、施灸时的注意事项,以及灸法与针药相结合的临床用法等方面概括和总结了《针灸资生经》的灸法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9.
论《针灸聚英》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聚英》是明代针灸学家高武(1506~1566年)所著,其采集前人综合医药文献之针灸相关内容及针灸文献10余种编辑而成,在辨其源流,撮录前人针灸学术思想和经验的同时,展现出高武在针灸学术上的某些独特的见解和思想,试择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司徒铃教授是岭南著名针灸专家,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论文论著,笔者总结了司徒铃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其一,在针灸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中注重继承与创新,根据古籍、结合临床经验总结了针灸取穴的原则;其二,注重针灸操作技术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认为得气、补泻、充足的刺激量缺一不可;其三,重视艾灸的作用;其四,对背俞穴的使用不拘泥于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