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刺内关,太冲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刺内关、太冲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周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0020)图书分类号R246.1关键词高血压/针刺疗法穴,太冲穴,内关原发性高血压病是目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疾患,针刺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笔者在摩洛哥穆罕默...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与其他疗法相比,针刺疗法具有有效、简便、安全、无副作用的优点。在深入探索古籍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石学敏院士认为气海失司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提出了从"气海"理论治疗高血压病,并创立了以人迎为主穴的针刺疗法,针刺降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报道,为今后科研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从单穴针刺、多穴针刺、针药并用、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贴敷、耳穴按压、皮内针疗法、闪罐疗法、综合疗法及其他疗法等方面,对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报道。结论:认为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疗效好,无副作用,操作简便,治疗无痛苦,费用低廉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其实验性研究及临床作用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针刺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方法多样,有单纯针刺疗法、针刀、银质针疗法、温针灸、腹针及综合疗法等多种治疗方法。循证医学表明,针刺疗法较传统中医疗法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综合疗法与单一治疗手段相比临床效果更好,且针刺辨证选穴穴位及阳性反应点时效果显著。但仍存在部分问题需要解决:目前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针刺治疗时选穴标准不一、多具有主观性;研究样本量较少、文献质量参差不齐;研究结果真伪有待考证。因此,大量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对于探讨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选穴规律、系统治疗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回顾进十年来国内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相关文献。总结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优势、选穴特点及规律。从单纯针刺疗法、蝶腭神经节针刺、针刺结合艾灸、针刺结合中药疗法及过敏性鼻炎的针刺治疗选穴特点进行综述。归纳过敏性鼻炎的针刺临床选择最多的穴位,说明针刺治疗的特点:独特、简便、经济、灵活,且疗效显著,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干眼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与炎症、细胞凋亡及性激素失调等有关。治疗干眼症的西医疗法有人工泪液、性激素治疗、抑制炎症疗法等,效果不甚理想。治疗干眼症的针刺方法有普通针刺、经验穴针刺(干眼穴、新吾穴),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电针、放血等多种疗法,临床疗效甚佳。针刺治疗干眼症的方法众多,临床对照实验设计尚不够严谨,仍需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对照试验来得到更加有说服力的结果,找到治疗干眼症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刺降压组穴治疗轻 中度高血压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降压组穴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上针灸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提供规范、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首次治疗采用太冲+合谷+曲池,先针刺太冲+合谷10min后针刺曲池再留20min,取针后观察1h,记录血压变化,第2~15次均采用太冲+合谷+曲池留针30min,针刺前后观察血压变化。结果:针刺治疗早期轻中度高血压病显效38.71%,有效35.48%,总有效率74.19%。结论:针刺降压组穴可以有效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8.
郑永然 《河南中医》2014,(11):2154-2156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有常规针刺法、特殊针刺法、单穴为主针刺法、腹针疗法、电针疗法、针罐疗法、针推疗法、针药疗法、穴位注射疗法、针灸配合耳穴疗法、温针灸疗法、针刺配合牵引疗法等,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膝痛穴结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选择平衡针刺膝痛穴结合常规针刺(腧穴选择为内部与外部血海穴、膝眼穴、阳陵泉穴、梁丘穴、阴陵泉穴)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针刺治疗,每周治疗5 d,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骨关节炎WOMAC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VAS与WOMAC评分均明显减少(P均0.05),且观察组VAS与WOMA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针膝痛穴针刺联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膝关节活动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结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5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悬吊运动疗法结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McGill量表评分、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结合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近10年针灸临床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相关文献,例举了针刺、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针挑以及针灸结合、针药结合、针刺水针结合等多种的有效方法,提示针灸治疗男性不育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Du HB  Liang FR 《中国针灸》2011,31(6):553-556
蒲湘澄是我国近现代著名针灸学家.早年他勤于学习,一生致力于中医针灸临床和教育事业.针药并用、针灸并施、用穴独特、配穴灵活、注重针术是蒲老学术思想的精华.本文介绍针灸学家蒲湘澄的生平和主要学术思想,以纪念蒲老对针灸理论、实践及传承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针刺夹脊穴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9例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假针刺疗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7.2%)明显优于对照组(6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夹脊穴治疗痉挛型脑瘫患者,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梗死早期不失时机地针刺治疗,可阻止病情继续发展,提高神经系统的自我修复与代偿能力,加速自然恢复过程,缩短病程并为功能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头部腧穴、头针、其他腧穴针刺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头针加眼周穴治疗中风后视觉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血流图和眶区血流图的影响。方法 以视力、视野作为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对36例中风后视觉障碍患者行头针加眼周穴的针刺治疗,观察其视力、视野的改善情况,同时观察针刺后脑血流图及眶区血流图的改善情况。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达97.2%,疗程与疗效关系密切;头针加眼周穴可以改善脑及眶区血流。结论 头针加眼周穴可以改善中风后视觉障碍患者的视力、视野及脑和眶区血流。  相似文献   

16.
秦研  张晓彤 《山西中医》2014,30(11):33-34
目的:探讨针刺日月穴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用以证明穴位的特异性,以指导临床对胆囊疾病的治疗。方法:33例胆囊炎患者于针刺前后超声检查,常规测量胆囊大小。结果:针刺日月穴后胆囊大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经统计学处理有差异(P0.01)。结论:针刺"日月"穴可使胆囊炎患者胆囊运动功能增强,利于胆汁排泄、炎症恢复。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7,(5):366-367
目的 :通过对针灸治疗荨麻疹的古代文献计量学分析,探讨古代医家针灸治疗荨麻疹在穴位、经络、刺灸法选择上的规律。方法:手工检索《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医学分典·针灸推拿总部》,从腧穴、经脉、刺灸法三方面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共检索出37条文献,纳入32条,载穴19个,使用频数66次,出现有刺灸法描述的文献20条。结论:古代针灸治疗荨麻疹的腧穴分布于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阳胆经等9条经脉中,其中手阳明大肠经中穴位出现频次最多;使用频次最高的前5个穴位是曲池、肩髃、环跳、曲泽、合谷;刺灸法中以灸法更多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特定穴选用规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对1982—2014年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符合针刺或针刺配合其他疗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及梳理,得到相关文献36篇,分析特定穴的选用规律。结果:通过分析发现临床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选穴以特定穴为主,选穴个数为25,百分比83.33%;频数为170,频率93.92%;特定穴选用以募穴、五输穴、八会穴、下合穴、络穴、八脉交会穴、背俞穴应用较多;其所属经脉主要以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为主。其结果可为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c,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常与皮质吞咽中枢损伤、下行传导纤维以及锥体外系受损有关。吞咽功能的减退会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和免疫力减退等病理状态,严重时可因误吸而导致吸入性肺炎,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病后康复造成巨大影响。针灸已被广泛应用于PSD的治疗,对于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神经通路的重建以及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针刺治疗PSD的临床研究进行查阅筛选,发现针刺方法丰富多样,包括了电针、头针、眼针、穴位注射、常规针刺以及各种特色针法。针刺选穴以颈项部腧穴为主,常用穴位包括廉泉、风池、金津、玉液和翳风穴等。  相似文献   

20.
从基因表达差异分析腧穴和非腧穴针刺效应差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于建春  于涛  韩景献 《中国针灸》2002,22(11):10-18
目的:从基因转录水平分析针刺腧穴和非腧穴效应的差异。方法:选取健康、雄性7月龄快速老化模型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SAM-P/10)。随机分为非针刺组、穴位针刺组和非穴位针刺组,每组20只,采用DDRT-PCR技术,展示三组脑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情况,结果:针刺腧穴可引起某些基因表达的增强,而非穴则没有明显的变化,同时观察到针刺非穴可以引起一定的应激反应。结论:腧穴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临床上应准取穴以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