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配合微波治疗、改良七厘散穴位外敷治疗跟骨骨刺近期、远期疗效。方法:将120例跟骨骨刺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用小针刀松解配合微波治疗、改良七厘散穴位外敷,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针灸治疗,治疗2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临床痊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53.3%,P0.01)。远期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脱失复发率8.3%,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针刀松解配合微波、改良七厘散穴位外敷治疗跟骨骨刺近期、远期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消炎散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消炎散外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消炎散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冲击波配合外敷中药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93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冲击波配合外敷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冲击波治疗。2组均治疗3次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对照组总有效率6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冲击波配合外敷中药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SRL风湿病热疗机配合推拿及中药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SRL风湿病热疗机治疗30 min配合肱骨外上髁推拿治疗20 min后加用中药热敷20 min。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7.4%,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治愈率为36.4%,总有效率为69.7%。2组比较,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SRL风湿病热疗机治疗配合推拿及中药热敷对肱骨外上髁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腹针配合挑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挑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作用。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腹针配合挑筋、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体针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100%,对照组痊愈率68.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肱骨外上髁炎腹针配合挑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热敷散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给予针灸配合热敷散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局部封闭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差值,治愈率、愈显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配合热敷散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方法.方法:将肱骨外上髁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分别采用浮针疗法治疗和针灸电针疗法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浮针疗法治疗组的治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95.3%;针灸疗法治疗组的治愈率为28.1%,总有效率为78.1%.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浮针疗法治疗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明显优于针灸电针疗法组.  相似文献   

8.
孙庚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2):854-855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推拿治疗,对照组30例用普通针刺法并拔罐治疗。结果:痊愈率治疗组76.7%、对照组50.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推拿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最佳方法。方法:将63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齐刺配合TDP照射治疗,对照组只单纯使用TDP照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7.5%,对照组治愈率为41.9%,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齐刺配合TDP照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较单纯TDP照射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缓慢捻进针法配合隔姜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缓慢捻进针法配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75%,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64.58%,有效率87.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缓慢捻进针法配合隔姜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弹拨过伸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方法:36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弹拨过伸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比较两组疗效及VAS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P〈0.05);治疗7天后治疗组VAS积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治疗14天对照组VAS积分显著优于治疗7天后(P〈0.05),但治疗组VAS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拨过伸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人体本体感觉反射疗法对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1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实施人体本体感觉反射整复手法1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及压力测痛仪(kg/cm2)压痛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予以评定,治疗前、后分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41例病人症状体征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体本体感觉反射无损伤手法整复术是一种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术配合针刀松解术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41例,采用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术配合针刀松解术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术治疗。2组均平均治疗2周,术后2周及术后3个月分别进行近期和随访期疗效观察。结果2组术后近期和随访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口本骨科学会(JOA)症状体征积分及椎间盘突出指数(IDH)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术后近期2组组间VAS、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近期疗效优良率为85.37%,对照组为5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疗效2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州针川松解术配合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术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比单纯胶原酶髓核化学溶解术疗效更好,可迅速缓解疼痛,具有内外兼顾、标本兼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病因干预措施在肱骨外上髁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30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并建立系统性病因调查表。观察组入院后即进行系统性病因调查,确定患者发病原因,根据不同病因进行相应的去除病因的健康教育,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给予相应治疗。结果:观察组VAS评分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去除病因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降低了复发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RS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相称角等指标的影响,并探讨针刀松解术RSP的作用机制及其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采用针刀松解法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针刺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膝关节X线(相称角、股骨髁间角、髌骨倾斜角)。根据Lysholm和Gillquist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系统评估分析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膝关节X线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相称角、股骨髁间角、髌骨倾斜角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治疗后疼痛、关节活动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根据病因及生理解剖改变选择针刀松解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可取得满意的效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毫火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肱骨外上髁患者采取毫火针治疗。留针30min,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结果:24例治愈,占64%;12例好转,占13%;2例无效,占5%。总有效率为95%。结论:此法操作简便,起效快,易于掌握,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波疗法并脉冲磁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确诊为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超声波疗法并脉冲磁场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源频谱仪并脉冲磁场治疗,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两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波疗法并脉冲磁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效果显著,是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较好的物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小军 《中医正骨》2010,22(2):14-15
目的:观察痛点多向滞针提拉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Ⅰ组采用痛点多向滞针提拉法治疗,Ⅱ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的降低程度及治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降低,与Ⅱ组比较,Ⅰ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1,P=0.000);两组治愈率比较,Ⅰ组治愈率高于Ⅱ组(χ2=5.07,P=0.024)。结论:痛点多向滞针提拉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优于温针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方法:210例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臭氧组及联合组各70例,联合组采用穴位注射臭氧与小针刀治疗,针刀组用小针刀治疗,臭氧组用穴位注射臭氧,比较三组患者的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联合组近期、中远期疗效均显著高于臭氧组与针刀组(P<0.05).结论:针刀联合臭氧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肩胛三肌对肘外侧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通过常规治疗无效的60例患肘外侧疼痛患者共66肘,根据肩三肌压痛程度分轻、中、重3组(分别为12例、32例、16例),所有病人均用针刀松解肩三肌治疗,治疗1~2次,治疗间隔1周,治疗后2周和2月后做疗效评定。结果:2周和2月两次疗效评定3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压痛程度重的效果好,程度轻的疗效差,而3组各自在前后两次评定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刀松解肩胛三肌对肘外侧疼痛患者具有明显镇痛效果,而且肩三肌压痛越明显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