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目的】 通过检测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代谢谱,结合证候研究及炎症指标,探讨肾虚督寒型是否与患者内在代谢网络变化存在联系,为中医证候现代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物质基础。【方法】 选取25例肾虚督寒型AS患者作为AS组,另选取25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健康组)。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结合模式识别、多元统计等方法,分析 AS 组与健康组血浆中代谢物差异,配合分析2组受试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各项炎症指标的不同,阐述肾虚督寒型AS 的代谢特征和病理机制。【结果】(1)中医证候分布方面,AS组的腰痛、晨僵等主症及恶寒怕冷、四肢不温、梦中流涎、大便不调等次症的分布频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炎症指标方面,AS组的CRP、ESR、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3)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共筛选出19个代谢产物,涉及酪氨酸通路、甘氨酸-苏氨酸代谢通路、苯丙氨酸通路、酮体通路、β-丙氨酸通路、丙酮酸通路、氨酰tRNA生物合成、乙醛酸和二元酸通路等8条代谢通路。【结论】 肾虚督寒型AS的病理机制可能与患者的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脂类代谢以及胃肠道菌群和免疫紊乱等代谢异常有关,其从多方面影响脾-肾功能轴而发为本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强直性脊柱炎(AS)中医证候规律,为中医药辨证论治AS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将中医证候诊断明确的50例肾虚督寒证和43例肾虚湿热证A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AS不同证型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证型与症状、体征、疾病活动度及炎症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IL-6的相关性.结果 肾虚督寒证和肾虚湿热证患者在年龄分布、病程、外周关节肿胀、肌腱端压痛程度、巴氏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疾病活动性评分(ASDAS)、ESR方面存在差异(P<0.05);在性别、疼痛程度、晨僵程度、晨僵时间、疲劳/困倦、巴氏AS功能指数(BASFI)、巴氏AS活动测量指数(BASMI)、患者总体评价积分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病程、外周关节肿胀、ESR与肾虚督寒证和肾虚湿热证的辨证关系密切(P<0.05).AS患者的血清IL-6水平与ESR、CRP、ASDAS评分、BASDAI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21、r=0.21、r=0.30、r=0.29,P<0.05).结论 肾虚督寒证AS患者年龄大,病程长;肾虚湿热证AS的疾病活动度较肾虚督寒证患者高;病程、外周关节肿胀、ESR对于肾虚督寒证和肾虚湿热证的辨证关系密切;血清IL-6水平与AS疾病活动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型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中医不同证型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为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收集子宫腺肌病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热郁血瘀型和肾虚血瘀型患者114例和20例健康妇女,使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采用横断面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对照研究,将资料录入SPSS15.0建立数据库,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秩和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病患者SF-36八个维度总评分和低于健康对照组,肾虚血瘀型在躯体健康、活力维度方面评分最低(P0.05),气滞血瘀型在心理健康维度方面评分最低,肾虚血瘀型在躯体功能、躯体角色功能、机体疼痛、总体健康感、社会功能维度方面评分低于气滞血瘀型(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不同证型患者生存质量受损侧重点不同,在辨证施治过程中应关注其受损侧重点,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男性强直性脊柱炎(AS)中医证型与骨密度的关系及低骨密度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8年9月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科男性AS患者192例,其中肾虚督寒证106例、肾虚湿热证86例,分析不同证型、不同骨密度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低骨密度危险因素及不同中医证型患者低骨密度危险因素。结果肾虚湿热证患者全髋骨密度显著低于肾虚督寒证患者,肾虚湿热证患者病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AS疾病活动评分(ASDAS-CRP)、Bath AS测量指数(BASMI)、改良StokeAS脊柱评分(m SASSS)显著高于肾虚督寒证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虚湿热证型、病程、ESR、ASDAS-CRP、m SASSS、Bath AS功能指数(BASFI)、BASMI与全髋低骨密度的发生显著相关,肾虚督寒证患者疾病活动指标ESR、ASDAS-CRP是全髋低骨密度的危险因素,肾虚湿热证患者病程、ASDAS-CRP、m SASSS、BASFI是全髋低骨密度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虚湿热证患者全髋骨密度低于肾虚督寒证患者,肾虚湿热证型、病程、ESR、ASDAS-CRP、m SASSS、BASFI、BASMI是男性AS患者低骨密度发生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VCAM-1)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8例活动性AS患者与2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结果68例患者血清中sICAM-1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各中医证型与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水平趋势为肾虚督寒证>邪及肝肺证>邪痹肢节证,但各证型组间无显著性差异。sVCAM-1表达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仅邪及肝肺证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与肾虚督寒证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ICAM-1、sVCAM-1可能参与了AS病变过程,与中医的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它们的血清变化水平可作为AS中医辨证分型的辅助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逐经督脉灸疗法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肾虚督寒型AS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艾灸盒、传统艾灸灸督脉治疗)与治疗组(30例,给予自制逐经灸自动艾灸机、特制空心艾条逐经灸督脉治疗),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疾病活动指数ASDAS-CRP、ESR、CRP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ASDA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0. 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 674,P=0. 000)。治疗后2组ESR及CRP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逐经督脉灸疗法治疗肾虚督寒型AS效果显著,可改善中医证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秦氏代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肾虚督寒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予秦氏代灸膏穴位敷贴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相关评分体征及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3%、65.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BASFI、BASDAI、ESR、CRP及脊柱侧弯度、Schober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④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氏代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满意,且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中医证型女性成人痤疮(female acne)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痤疮伤残指数调查问卷(cardiff acne disability index,CADI)对220例不同中医证型女性成人痤疮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痰瘀互结型患者最多(40.0%)。女性成人痤疮患者生存质量中度受损,其生存质量受损维度按分值高低排序依次为外观困扰(条目4)、自我病情评估(条目5)、心理受挫(条目1)、社交关系(条目2)、娱乐生活(条目3)领域。在社交关系和病情自我评估两个维度中,各证型的CADI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成人痤疮患者生存质量中度受损,外观困扰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最大。不同证型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维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莳萝子顽痹散外敷对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莳萝子顽痹散治疗组(57例)进行骶髂关节外敷治疗,奇正消痛贴对照组(49例)进行骶髂关节外贴治疗,柳氮磺吡啶片空白组(50例)进行口服治疗。7 d为1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AS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疗效评价参数及活动性指标变化。结果莳萝子顽痹散外敷可改善AS患者肾虚督寒证候及体征,有效降低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AS功能指数(BASFI),缩小枕墙距及指地距,改善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降低ESR、CRP(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 0.05)。结论莳萝子顽痹散外敷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督寒型AS疗效优于单用西药,与奇正消痛贴疗效相当,但其花费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归汤加减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65例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2例)、西药组(53例)和中西药组(60例)。中药组给予右归汤加减,西药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中西药组同时给予右归汤加减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疗程均为56 d。观察各组治疗前后活动度衡量指数(BASMI),疾病功能指数(BASFI),放射学指数(BASRI)和中医辨证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甲状旁腺激素(PHI)的变化;比较各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总有效率87.7%,优于中药组的76.5%和西药组的73.5%(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中西药组和中药组中医证候评分较西药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中西药组其他临床症状评分均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改善明显(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中药组(1.9%)小于中西药组(17.5%),中西药组(17.5%)小于西药组(30.6%)(P0.05)。结论:右归汤加减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与西药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无明显差异,具有有效性,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低;右归汤加减结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相似文献   

11.
孙玉萍 《河北中医》2012,34(6):949-950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常见证型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AS患者按照辨证分型分为3组,湿热痹阻证组40例,肾阴亏虚证组22例,肾阳亏虚证组18例,检测各组ESR、CRP水平。结果肾阴亏虚证组及肾阳亏虚证组ESR、CRP水平明显低于湿热痹阻证组(P<0.01)。结论湿热蕴毒、内蕴伏毒为AS活动期发生的根本原因,湿热毒邪痹阻经络、流注骨节是其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益肾温督小复方治疗净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益肾温督小复方治疗组(30例)与柳氮磺胺吡啶对照组(3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疗后治疗组达到ASAS20标准病例数的百分比和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和93.3%,优于柳氮磺胺吡啶对照组的82.5%和66.7%(P〈0.05);患者的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M)、功能指数(BASFI)、测量指数(BASMI)及全身和脊柱疼痛Likert四级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患者和医生的总体评分、晨僵时间、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Ig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0.01),且在主要症状、体征及BASMI、IgG、TNF-α、关节影像学积分等方面治疗组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0.01)。安全性检测亦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益肾温督小复方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透邪法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病情复发的影响。方法:将 60 例 AS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治疗组按补肾活血透邪法,用补肾活血透邪方、双氯芬酸钠治疗;对照组用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SZ)、双氯芬酸钠治疗;两组治疗 12 周后达到 ASAS20 改善的患者,停用双氯芬酸钠,治疗组继续使用补肾活血透邪方,对照组继续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每 2 周定期随访,直至病情复发或至 28 周,观察两组治疗后复发时间、Bath 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性指数(Bath A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Bath 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S functionalindex,BASFI)、脊柱痛、患者的总体评价积分,观察患者血沉(erythrosedim entation,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12 周后共 51 例患者达到了 ASAS20 改善标准并进入随访研究,其中治疗组 27 例,对照组 24 例。至研究结束时,治疗组复发率为 51.8% ,复发时间中位数为 14 周;对照组复发率为 79.1% ,复发时间中位数为 10 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在降低 ESR、CRP,改善 BASDAI、BASFI等各项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AS 患者停用双氯芬酸钠后维持原药物治疗,多数患者病情会复发,早期联合使用补肾活血透邪方能够有效维持疗效,延缓复发,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补肾壮骨方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补肾壮骨方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96例2010年5月—2011年5月中日友好医院门诊AS肾虚寒湿证或肾虚湿热证患者,按1∶1随机分中药组及西药组。中药组48例,按证型分为:肾虚寒湿证组(A组,22例,补肾壮骨祛寒汤+西药安慰剂)及肾虚湿热证组(B组,26例,补肾壮骨清化汤+西药安慰剂);西药组48例,按证型分为肾虚寒湿证组(C组,27例,SASP加中药安慰剂)及肾虚湿热证组(D组,21例,SASP+中药安慰剂)。各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AS患者总和指数(BAS-G)、AS功能指数(BASFI)、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脊柱痛、夜间痛、中医证候评分、枕墙距、指地距、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ESR、CRP,以ASAS20、ASAS50、ASAS70、BASDAI50及中医疗效评价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BAS-G、BASFI、BASDAI、脊柱痛、夜间痛、中医证候评分、指地距、Schober试验、ESR及CRP均改善(P〈0.01,P〈0.05),A、C两组治疗后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均改善(P〈0.01,P〈0.05);B组治疗后枕墙距、脊柱活动度均改善(P〈0.01,P〈0.05)。与C组比较,A组治疗后BAS-G、BASFI、BASDAI、脊柱痛、指地距、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ESR、CRP均改善(P〈0.01,P〈0.05)。与D组比较,B组治疗后BASFI、BASDAI、脊柱痛、夜间痛、中医证候、指地距、枕墙距、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ESR改善(P〈0.01,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ASAS20、ASAS50、ASAS70及BASDAI50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 运用补肾壮骨方加减治疗AS在改善AS患者的症状、体征、中医证候评分和实验室炎性活动指标方面疗效明显优于SASP。  相似文献   

15.
温针灸夹脊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温针灸夹脊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方法:将56例活动性AS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予温针灸夹脊穴联合口服柳氮磺吡啶片、塞来昔布,对照组单纯口服柳氮磺吡啶片、塞来昔布。观察病情活动指数(BASDAI)、病人总体评价、患者躯体功能(BASFI)、肿胀关节总数、骨骼和肌肉系统活动度评估(BASMI)、实验室炎性指标血沉(ESR)、血小板(PLT)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活动指数、躯体功能及Schober试验和指地距离等临床指标,以及ESR、PLT和CRP等实验室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疗效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夹脊穴治疗能有效的缓解AS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活动期的炎症反应,是治疗AS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灯盏生脉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0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及治疗组均常规给非甾体消炎药(NSAIDs)、慢作用抗风湿药物(DMARDs)口服,治疗组加服灯盏生脉胶囊0.36g/次,3次/d。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终点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18%与对照组组的75.68%(P〈0.05)有显著差异,治疗12周后治疗组BASDAI、BASFI评分及ESR、CRP值分别为(3.56±0.91)、(2.82±1.16)、(19.25±13.60)、(10.10±7.26),对照组BASDAI、BASFI评分及ESR、CRP值分别为(4.69±1.26)、(4.35±1.12)、(29.30±17.86)、(12.83±11.27),两组间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灯盏生脉胶囊联合NSAIDs、DMARDs能有效控制AS的炎症活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督脉穴,对照组针刺常规穴。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60.0%,对照组愈显率为33.3%,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督脉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祛风通络法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2纽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总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与患者功能指数(BASFI)、病情活动指数(BASDAI)以及体征、ESR、CRP变化情况。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BASDAI、BASFI评分,中轴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Schober试验,指地距,脊柱活动度以及ESR、CRP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补’肾强督祛风通络法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肯定,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双氯芬酸钠,50mg/次,2次/d,口服,连续用药1个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刀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组晨僵时间、15m步行时间、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观察指标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针刀治疗AS疗效显著,并可降低ESR、CRP水平,缩短晨僵时间、15m步行时间。  相似文献   

20.
五劳七损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五劳七损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50例患者予五劳七损方治疗,治疗6月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96.0%;治疗后患者晨僵时间、脊柱痛评分、全身疼痛评分、疾病活动指数、关节功能指数、医生总体评价、枕墙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征、指地距、血沉、C-反应蛋白等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所有患者未出现血、尿常规异常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五劳七损方对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