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伤寒论》问世1800多年来,一直有效的指导着中医各科的实践,故被后世医家视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奉为圭臬,尊为医经。实则大论中的许多条文,即类似于不同疾病的医案记录,蕴涵仲景心法和创意,反映了仲景临床经验和学术特色,启迪思维,给人智慧。辨治伤寒,论治杂病,使用经方,此乃千古不变的为医话题。然如何辨治,如何运用,则又见仁见智。兹仅就平素所学,结合临床体验,略述一二,以期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疑难杂病,严格地说它包含了3个方面的概念:所谓疑,即诊断疑惑,或西医诊断不明确或不能确诊,或中医辨证时稍不留意容易造成误诊的病症,临床主要表现疑似,如湿温病湿困清阳出现的酷似一派气虚之象;又如“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及“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等。...  相似文献   

3.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07,6(6):51-52
肾气丸是《伤寒杂病论》中主治腰痛、消渴、脚气、转胞、痰饮等重要治病方。笔者结合临床运用肾气丸治疗体会,认为临证辨治疑难杂病,只要审明病变证机,依法选用肾气丸并能加减变化,则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于此例举数则,以抛砖引玉。1球后视神经炎卫某,女,9岁。其母代诉,在3年前原因不明出现视力下降,经眼科检查:诊断为球后视神经炎。视力检测:右眼视力0.1,左眼视力0.2。每次住院治疗,视力都基本恢复正常,可停药后视力又下降,反复不愈已3年。刻诊:视力下降,手足不温,口渴欲饮水,舌红,苔薄,脉略弱。辨为阴阳俱虚证,给予肾气丸加味:生地30g,山药…  相似文献   

4.
陈五一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631-1632
内伤杂病引起的高热,多由脏腑阴阳失调所致,具有病程长、病势急、慢性消耗的特点,往往出现寒热虚实相夹、表里互见的复杂症状,临床辨治颇为困难。现将笔者辨治杂症高热的三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笔者临证试从注重辨证,平衡阴阳;标本兼顾,补虚泻实;补益脾肾,顾护双天;痰瘀同治,直捣巢囊;益气化瘀,引申运用;圆机活法,知常达变等六个方面入手,列举有关病例,试图对疑难杂病的辨治思路,作一粗探。  相似文献   

6.
7.
所谓疑难急症是指治疗方法不多、疗效不理想或预后较差的疾病.张介宾言:"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 笔者临证数十年,每遇急重疑难杂症,审因论治,遣方用药,积有心得.兹举治验数则,略抒管见,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8.
彭涛 《中医药学刊》2004,22(9):1594
王付教授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陈亦人教授,深得师传,崇尚仲景,喜用经方愈顽疾。笔者随王付教授从事临床学习,导师以独特的辨治思路,以良好的治疗效果.使己感悟颇深,尤其是导师屡屡活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受益非浅,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彭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9):1594-1594
王付教授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陈亦人教授,深得师传,崇尚仲景,喜用经方愈顽疾.笔者随王付教授从事临床学习,导师以独特的辨治思路,以良好的治疗效果,使己感悟颇深,尤其是导师屡屡活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受益非浅,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浅谈治痰法在疑难杂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历代都有“百病都有痰作崇”、“怪病属痰”之说,把痰作为审证求因,探讨病机,指导治疗的依据之一。笔者运用祛痰法治疗疑难杂证,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帕金森氏症茅某,男,65岁,1997年3月18日就诊。自述患帕金森氏症10年,长期服用西药症状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专家、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导师、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龚琼模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a,学术造诣深厚,有丰富的治疗疑难杂病经验,现就本人随师临床医案摘录整理4例如下:1 肾病综合征彭某某,女,22岁,干部,于1997年12月7日就诊。患者1997年...  相似文献   

12.
王付  罗国新 《河南中医》2003,23(10):1-2
《伤寒杂病论》成书后不久即被整理、厘定、分割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治《伤寒论》者多局限在《伤寒论》方面。治《金匮要略》者多局限在《金匮要略》方面。而不能站在《伤寒杂病论》作为一个整体的高度去认识和研究仲景所论的本质正是辨治疑难杂病的专著。研究和应用《伤寒杂病论》治疗疑难杂症,贵在从整体角度研究和发掘其理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及应用性。从整体角度培养临床应用的整体素质,在整体中认识六经、脏腑等辨证论治的特点,使辨证方法相互渗透,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3.
例l:柳某,男,22岁,于1989年7月lO日初诊。患者2月前因患疟疾在当地医院求治,以正规抗疟疾治疗后头痛、寒战等症消失,但仍发热,以夜间为甚,疲乏、头昏,查血常规示Hb85g,反复以补血、抗炎、抗疟疾等药物治疗无好转,乃到我处就医。细问其发热乃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脉细数,舌红少苔。此为青蒿鳖甲汤证,乃予青蒿鳖甲汤原方:青蒿、知母、丹皮各lOg,鳖甲25g,生地15g。服2剂后发热即消,继进益气补血之剂而愈。  相似文献   

14.
李光琰辨治疑难杂病医案拾萃山东省新泰市第三人民医院(271212)李振爽李玉桥关键词疑难杂病脑积水功能性震颤麻痹综合征舞蹈病李光琰李光琰(1906~1991),字赞久,原为山东省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著名老中医。自幼习医,聪颖灵慧,精通《内经》、《难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金匮要略》内涵的研究,总结提炼出了《金匮要略》杂病辨治的基本思维模式、思维原则,杂病治略思维方法,杂病辨证的思维方法,杂病制方思维、用药思维,药物制剂、炮制与煎服法思维及护理思维。这对构建内伤杂病临床思维方法体系,指导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汗是指汗出过多而言,为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中的常见证候.如外感表证,发汗不当,或邪热入里,热盛迫汗,或病后气虚,元气欲脱等,均可导致大汗.  相似文献   

17.
浅探仲景辨治杂病的宜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强 《国医论坛》2001,16(4):4-5
“宜思维 ,是中国古代思维方式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 ,这一思维方式的特点是注重思维对象的差异性或具体规定性 ,而后 ,根据这些差异性和具体规定性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方法。因此 ,所谓‘宜’即是强调对策或方法的针对性 ,其基本精神就是尊重客观现实”[1] 。《金匮要略》在疾病辨治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宜思维 ,有宜时、宜人、宜疾三个方面 ,兹分述如下。1 宜时宜时在治疗领域中的运用 ,主要是指临床时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对治疗法则和具体方药的选择 ,都必须考虑“时”的对应和配伍关系。宜时思想在《金匮要略》中 ,集中体现在首篇论述节…  相似文献   

18.
田玉美教授执教湖北中医药大学,从医60余载,学验俱丰,治疗疑难杂病,每起沉疴.今整理跟师待诊中教授用养肾阴辨治疑难杂病验案四则,并探讨其学术经验,以飨同道. 1干燥综合征 王某,女,57岁.初诊时间2010年1月14日.患者一年前出现口干并逐渐加重.在武汉某医院腮腺造影示:腺体数量、分泌减少;下唇粘膜活检阳性;血清抗SS-A阳性.诊断:干燥综合征(原发性).西医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配以人工唾液等.患者不愿接受,遂求治田老.现在症:口舌干燥而不欲饮,白天夜晚均出现,严重影响睡眠;嘴角有裂口、发红疼痛,不敢张大口;经常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牙齿呈小块破碎脱落(西医称猖獗齿);全身皮肤干燥、不痒、阴道干涩;纳一般,消瘦、大便日1次,质于,小便调;舌质红苔少干燥有裂纹,脉沉细数.既往:糖尿病病史2年,服用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田老处以:  相似文献   

19.
<正>《伤寒论》问世1800多年来,一直有效指导着中医各科的实践,被后世医家视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作者结合临床体验,总结经方的运用。一、辨六经,识病症,方随症出。疾病之确立,包含"病"、"证"、"症"三个层次,三者之中,症又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只要抓住疾病的主症,围绕主症进行辨证,再结合体质等因素分析,掌握疾病之本质与发展规律,便可作出正确的诊  相似文献   

20.
刘晓伟 《光明中医》1999,14(5):19-20
中医杂证症状多端,病机复杂,虚实相兼,多涉及气、血、阴、阳等变化,其中血虚就是常见病证之一,故对血虚所致杂证探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笔者结合临床病位辨治血虚杂证体会论述如次:1 血虚病位在表身痛:阴血亏虚,筋脉失养,不荣则痛。身痛的特点为疼痛时轻时重,常于安静或卧床时加重,且卧床一侧尤甚,这疼痛应与痹证有别,痹证疼痛是动静无影响,其卧无增减。治宜补血通络,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常用药物有黄芪、红花、桂枝、鸡血藤、怀牛膝、广地龙、桑寄生等。身痒:血失濡润,血虚生风,风行走窜则身痒。在临床上多见于面部与肢体皮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