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胃肠癌患者在不同疾病阶段中的形神损伤情况,探索恶性肿瘤的形神损伤规律。方法:回顾性收集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的的以胃癌、肠癌为第一诊断的患者。按预防复发转移期、带瘤生存早期、带瘤生存晚期、临终前期4个期研究在每个阶段形与神的状况,计算伤形指数、伤神指数和形神统一指数。结果:收集胃肠癌患者437例,胃癌256例,结肠癌94例,直肠癌87例。在预防复发转移期,伤神与伤形指数均为1;带瘤生存早期伤形指数虽然为1,但伤神指数为1.7,且形神统一指数为1.7;带瘤生存晚期,伤形指数、伤神指数分别为2.7和3.2,形神统一指数为0.83;临终前期,伤神与伤形指数分别为4.5和2.4,形神统一指数为1.9。结论:在恶性肿瘤的不同阶段,形与神发生着变化。在预防复发转移期,形与神损伤较轻;带瘤生存早期神伤逐渐加重;带瘤生存晚期,形伤超过神伤,形伤严重。临终前期,在形与神损伤均加重的基础上,形神开始分离,生命垂危。 相似文献
2.
康艾注射液对胃肠癌化疗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康艾注射液对胃肠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2例胃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2)对照组和(n=20).治疗组用康艾注射液加化疗,并与单纯化疗组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1%,30%,KPS提高率分别为59%,30%,Ⅲ°以上不良反应,分别为1例和6例,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艾注射液可改善胃肠癌化疗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化疗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潘早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20,(12):5-7
失眠有形、 气、 神三个不同层次的病变,由此可将其分为形质病变型失眠、 气机失常型失眠及神志异常型失眠.临证当首先辨别失眠的病变层次,即所属类型,以免贻误病情.在此基础上形气神一体同调,既有所侧重,又三者兼顾,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6.
7.
曹康迪;王家伟;王瑾琨;侯炜 《中医杂志》2023,64(3):255-259
形气神思想是中医认识人体的理论体系之一,从“神”分析肺结节的形成,探讨神在肺结节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治神在肺结节防治中的应用。认为在形、气、神三者之间,“神不使”是肺结节发生的重要因素和发展的病理基础,且起主导作用。强调治神在肺结节治疗中的重要性,提出宁神内守为其治疗总则,可为肺结节的中医防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9.
基于“心身医学”理论探讨针灸“调神治形”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思路。慢性荨麻疹同时存在气血功能失调和精神情志异常,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即“心身同病”,临床诊治应重视心身同治,以协同增效。针灸“调神治形”治疗慢性荨麻疹,通过调脑神、心神、脏神、气机以“调神”,调气和营、祛风止痒为则以“调形”,采用针刺配合艾灸、刺络拔罐、耳穴疗法等综合治疗,将“治神”贯穿辨治全程,医患配合,共奏气血冲和、心身安宁之效。 相似文献
10.
阿尔兹海默病是一种渐进性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临床多见.文章介绍中医对阿尔兹海默病的认识,从“形气神”角度人手,基于“形气神”三个方面分析阿尔兹海默病,从而形成形、气、神三位一体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1.
运用形神医学指导肿瘤的诊治,形包括人体结构和体内肿瘤,可量化为肿瘤大小、血常规及肝肾等功能变化。神主要指广义的神,可量化为症状、合并症、一般状态(PS)等变化。形分为形存(正常的形)和形伤(受损伤的形),神分为余神(正常的神)和神伤(受损伤的神),早期肿瘤患者的形存较多,神伤较少,到中、晚期,形存减少,神伤随之加重。治疗目标,早期是彻底治疗形伤及神伤,呈正相关,达到形神绝对统一;晚期是重点治疗神伤,以减少神伤的程度和速度,与形存呈反相关,达到形神相对统一(假说);强调调神应贯穿在肿瘤治疗始终、合理应用综合治疗方法、把握抗肿瘤和姑息治疗的适应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婀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4):58-59
"形神"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之一,在指导中医诊断与治疗上有其独具特色的优势。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而将"形神"理论应用于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临床效果,为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96例消化道肿瘤患者,按照临床试验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鸦胆子油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CR)15例、部分缓解(PR)16例、稳定(SD)13例、进展(PD)4例,总有效率为64.58%,对照组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13例、进展14例,总有效率为43.7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生活质量提高31例,稳定13例,降低4例,对照组生活质量提高18例,稳定12例,降低18例,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情况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有11例,发生率为22.92%,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有29例,发生率为60.4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3年生存率治疗组为91.67%(44/48),而对照组为75.00%(36/4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功能锻炼操在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9例,分为治疗组(47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干预,治疗组给予术后针灸并联合功能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术后胃管留置时间、出现腹胀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均显著缩短(P=0.038,0.024,0.010);治疗组腹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38)。结论:针灸联合功能锻炼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纤维蛋白胶包埋顺铂缓释化疗的药动学特点。方法 将3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 纤维蛋白胶包埋顺铂化疗20例为试验组,普通顺铂腹腔化疗18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各个时间点的血、尿顺铂浓度,计算其半衰期(t1/2)、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结果 两组患者化疗后的血和尿浓度、t1/2、Vd及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纤维蛋白胶包埋顺铂缓释化疗的t1/2较普通腹腔化疗长,药物主要分布在腹腔局部,提高腹腔局部化疗药物的浓度。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对食管癌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治疗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新斯的明0.5 mg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1次/d;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及胃液引流总量。结果:对照组围手术期病死率为6.25%,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观察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2.5%。病死率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44.79±6.97)h、(65.20±9.46)h,胃液引流总量分别为(688.57±95.83)mL、(1028.00±196.1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能明显促进食管癌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清胰汤治疗胰腺癌所致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上海肿瘤医院及长海医院确诊为晚期胰腺癌,接受局部细胞毒药物灌注化疗后在本院门诊继续对症治疗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胰酶肠溶胶囊、莫沙比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清胰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0.00%,对照组有效率为2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清胰汤可减轻晚期胰腺癌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障碍,增强其对化疗不良反应的耐受,增加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对胃癌术后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在化疗开始时口服四磨汤,1剂/d,连续服用5天;对照组22例,根据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反应给予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化疗后恶心、呕吐、便秘、腹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食欲下降率较对照组低(P<0.05)。Ⅱ级以上胃肠道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Kamofsky评分治疗组治疗后增高,对照组治疗后降低,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能明显减轻胃癌术后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使患者获得更多的治疗机会,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术消痞方加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激素及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胃复春治疗,治疗组予自拟白术消痞方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和90.0%,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同时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2组治疗前MOT与SS含量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MOT含量明显上升(P<0.05),SS含量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2组治疗前胃排空率与小肠推进力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明显上升,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白术消痞方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者机体恢复,其作用的发挥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MOT与SS含量有关,从而改善胃肠动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