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悲伤现代文献的研究分析,描述中医悲伤名词术语使用情况,研究其中医辨证特点。方法:通过现代文献检索,纳入与悲伤术语及辨证相关的文献,提取与悲伤术语和辨证相关的记述,录入数据库分别统计术语和辨证意义。结果:文献以临床观察和理论探讨型为主,涉及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现代文献常用的术语有16种,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术语是悲伤欲哭、悲伤、无故悲泣;辨证病位主要为肝、心、脾,基本病机以气郁、气虚、阴虚、痰饮、血虚为主。结论:悲伤相关文献涉及疾病较多,采用疾病诊断标准及证候诊断标准较为分散,影响了中医悲伤情绪辨识相关研究的开展及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5,(6):1153-1155
目的:通过对悲伤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描述其中医症状名词术语使用现状,研究其中医辨证特点。方法:通过检索北京中医药大学研发的中医古代方剂数据库中与悲伤描述相关的古文文献,提取与悲伤术语和辨证相关的记述,分别统计术语和辨证意义,录入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古代医家描述悲伤情绪的术语有57种,频次出现较高的术语是忧愁(14,9.8%)、忧恚(9,6.3%)、悲伤不乐(8,5.6%)。悲伤情绪脏腑病位主要在心(70,68.0%)、肾(13,12.6%)、肝(11,10.7%),气血津液辨证病位主要在气(33,73.7%),病因主要为风(39,63.9%)、寒(13,21.3%),病性主要辨证为虚(58,64.4%)、阳(14,15.6%)、阴(12,13.3%)。结论:古代文献关于悲伤名词术语具有丰富的表述方式,术语的个体化特点明显,变异度较大,悲伤的术语表述繁杂而不规范,术语程度深浅不同,表述较为笼统,术语内涵不清晰的特点。悲伤的辨证意义也与古代传统五志的划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周围血管疾病中西医诊疗学》《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周围血管病中医研究最新全书》及统编教材《中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等多种权威文献,以及学术界20年来发表的文献中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辨证的综合考察分析,揭示权威文献之间、学术界之间、权威文献与学术界之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辨证存在的各种问题,借以提出该病的中医辨证规范思路和方法。研究认为,该病的中医辨证存在如下问题:(1)标准不规范,各标准差异性太大;(2)各证所属症状繁杂,与病不相干的症状甚多;(3)同证异名、同症异名十分普遍;(4)临床辨证各行其是,中医辨证标准形同虚设。故应在统一证名、规范症状的基础上,对证和各证所属症状进行合理删减;开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前瞻性中医辨证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4.
通过内科书收集、文献整理、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取缺血性中风病的症状描述,遵循科技术语的命名原则规范各症状名词,依据《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及逻辑学划分,结合专家意见确定中医领域下术语定义,明确症状间的逻辑关系,建立症状间的概念体系,初步形成缺血性中风病症状术语规范。  相似文献   

5.
中医症状规范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旺华  朱文锋 《中医杂志》2007,48(6):555-556
中医的症状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症状规范是制订完善的诊断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推断预后等的前提。症状名称、内涵、外延、性质、程度的不规范是严重制约中医病证规范化的障碍。症状的规范化可从症名的规范,相关症状分离、独立,分离症状与病机,提出反应病情的症名,明确症状的内涵、外延,区别症状轻重主次的诊断价值,纳入实验室检测指标,作为四诊资料的延伸,明确其辨证意义,计量刻画症状对病、证素、证的诊断贡献度,避免使用定向诱导症状名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诊断学术语规范研究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方法:明确规范的意义,找出存在的问题,计有:一义多词、一词多义的现象;部分术语定义模糊、不准确、没有定义的情况;症名、证名、病名相互夹杂的现象,仍有存在;中心术语与边缘术语区分不清;新术语增添不够;中医诊断学专业语言中一些名称不是严格的术语却被当作术语来应用7个方面。结论:认为对中医诊断学术语应进行基础性地、发展性地、术语学意义地整理规范,分析现行术语,创立新术语,均应在本学科术语体系的范围内进行。凡可能时,术语都要反映概念的特征,一个概念也只应有一个术语来命名。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的症状很多,每一个症状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辨证意义,准确地对症状进行辨别分析,探讨其所反映的病理本质,对于病证诊断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但如何界定临床症状的辨证意义级差是目前没有克服的难题.症状的辨证意义级差不明确、不规范造成中医证的判断一直缺乏可以量化的标准,这也是中医诊断理论难以突破的症结.病案中所记录的症状及辨证结果 就是来源于临床最直接、最真实的资料,如果结合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如数据挖掘方法,通过对大量病案的症状及辨证结果 进行关联分析,探索不同症状的临床辨证意义级差,这是中医证候诊断客观化研究中,有别于实验研究的新的理论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医脾胃系统疾病范围的症状术语进行标准化研究。方法:通过搜集相关标准、教材及学术期刊等普遍认可的文献,从中提取原始中医脾胃病症状词语,并按照术语命名的7大原则确定术语词条。对于遴选的中医脾胃病症状术语按照部位进行归类,参照术语定义原则界定其概念后征求专家意见,进而不断修改完善。结果:最终确立中医脾胃病常见症状术语并构建中医脾胃病症状术语数据库。  相似文献   

9.
论中医症状的规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文锋 《中医杂志》2005,46(9):649-651
症状规范首先应明确症、症状、体征、证候等的概念.症状等病理信息的全面、准确,是正确辨证的基础.症状规范的内容包括症名选择恰当,症状各自独立,不使用诊断术语,利于反映病情本质,正确诠释症状,症状的轻重区分,客观指征的选择等.为了提高临床的诊断水平,应当开展症状辨证的定量研究,制定出统一的症状辨证量表,并且建立常见症状的鉴别诊疗学.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中风失语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失语作为中风主症之一,多与半身不遂诸症同现,或单独出现。但历代中医文献并无中风失语之系统论述,多数散见于文献之中,且名称不一。目前,中医病历及有关医学文献中对中风失语的描述,普遍受现代医学失语之诊断、分类的影响而乱用或错用中医术语的现象。为规范使用中医术语相对中风失语进行准确辨证,笔者查阅了有关医学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兹将中西医中风失语关系作一辨析,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近20年来发表的中医症状术语标准方面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与评价,为中医症状术语标准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统计1994~2014年间发表的中医症状术语标准相关的期刊论文和著作,通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中医症状术语标准已经从分类、规范化、症状量化等方面开展了初步研究,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结论:中医症状术语标准的研究应立足于信息化,进一步开展更适合临床和科研实际应用的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精神症状与中医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在156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收集存在精神症状的病人74例,运用中医八纲及脏腑辨证理论进行辨证分型,进而与其精神症状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有精神症状和没有精神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其中医分型不一样,有精神症状的患者以痰瘀互结型、肝肾阴亏型和痰火扰心型为主,而精神障碍的类型与以上3种中医分型之间不相关。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精神症状类型与中医辨证分型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中医症状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中医辨证应在熟悉中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遵循以症为据,辨别证素,组成证名的思维规律。中医症状标准化有利于提高辨证的准确性。本标准提取中医内、外、妇、儿等科临床常见症状(含体征等)约1 358个,分为16类,对各症状、体征进行诠释。采集整理症状数据,起草症状标准,确定术语条目,并进行诠释。中医症状标准应作为国家标准颁发实施,在全行业推广应用,使常见中医症状规范、准确、通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统编教材《中医外科学》、统编教材《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泌尿系结石》等多种权威文献,以及学术界近20年来发表的文献中泌尿系结石中医辨证的综合考察分析,揭示权威文献与学术界之间泌尿系结石中医辨证存在的各种问题。研究表明,本病中医辨证标准极不规范,各证所属症状杂乱无章,与病无关症状繁多;同证异名、同症异名非常普遍;临床辨证各行其是,中医辨证标准形同虚设。因此,应该在统一证名和规范症状的基础上,给证和各证所属症状合理"瘦身"。借以提出本病中医辨证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梅妍 《陕西中医》2011,32(11):1563-1564
<正>躯体形式障碍虽属精神疾病范畴,但以躯体症状的临床表现丰富、患者反复就医,试图解除躯体症状的痛苦和查找病因为该病的突出特征,西医对该病的解释和治疗常遭到患者的否认、排斥和不依从,使得病症的治疗长期处于失治状态。中医素以辨证精微、治疗灵活为优势对以躯体症状为突出表现的精神范畴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中风病辨证分型的现代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研究,对缺血性中风病进行辨证分型。方法:检索1999-2009年核心期刊中关于缺血性中风病中医文献,收集缺血性中风病症状、体征,确定缺血性中风病症状术语条目表。运用频数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因子分析进行缺血性中风病辨证分型。结果:基于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结合频数分析得出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痰瘀阻络、风痰上扰、肝阳暴亢、痰热腑实为缺血性中风病现代文献证。结论:通过对缺血性中风病的现代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反映了缺血性中风病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中医术语研究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基础,是中医药理论研究的核心。基于文献学对中医术语“心掣”进行文献梳理和考证,分析《黄帝内经》中“心掣”的内涵与外延,并从医学史发展的视角,分析这一术语在后世的演变,探讨近现代学者对“心掣”的认识,希为当代临床相关病证的辨证和治疗提供借鉴,为现代医学文献研究、中医术语标准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医诊断规范包括诊断理论和方法的规范,症状是中医诊断的基本要素,症状规范是建立中医诊断共同语言的重要基础。因此,无论是对中医理论的继承,或临床诊疗活动的规范,或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都需要有标准化的症名术语。症名术语标准化包括症状名表述的准确规范;分解含义宽泛,或表述不清的症状术语;以及使症术语满足中医症状鉴别诊断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19.
中医症状诊断的意义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小青  韩丽萍 《中医药学刊》2004,22(9):1758-1759
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今的演变,中医症状的主观性,对病证诊断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仍然是影响中医临床诊治效果的因素。因此。讨论了中医症状诊断的历史意义,对中医病证诊断的意义,旨在提高对中医症状规范的进一步认识,从对中医症状进行术语学意义的规范、定量化的研究、四诊仪器的研制等方面,促进对中医症状规范化、客观化的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20.
规范的症状是规范辨证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多渠道收集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描述,遵循科技术语的命名原则规范各症状名词。依据逻辑学中关于概念的定义要求和科技术语的内涵界定规则,结合专家咨询论证,明确症状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症状间的概念体系,形成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术语表,确定各症状术语在中医学领域下的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