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医现阶段发展的问题之一在于缺乏量化诊断与客观化疗效评价,中医客观化疗效评价又有赖于中医量化诊断的实施,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并不能完整地反映中医个体化、动态化的思维模式。近几年来,已有学者提出了病证结合、多维度、非线性的动态诊断和评估方法,虽然这些方法有待实践的检验和进一步完善,但已经是在建立中医特色的诊疗评估技术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
曹丽  石磊 《中医药导报》2011,17(10):86-87
综述了冠心病的证型分布,对冠心病从中医辨证分型及客观化指标的关系进行探讨,重点分析了血清胆红素、血脂、血流流变学、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变化,国际对中医药的发展越来越关注。中医药要走向世界,就要证实其自身的疗效。但是目前,中医药疗效缺乏符合中医学科特点的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严重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1]。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科研方法学及相关技术的应用未予以充分重视,方法学上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真实性所造成的。采用现代临床研究科学方法学进行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是时代对中  相似文献   

4.
顼志兵  顼祺 《山西中医》2008,24(7):50-52
近年来,在研究冠心病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医学与科学的技术与方法,对本病中医辨证客观化进行了研究,取得诸多进展.本文对冠心病中医辨证客观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方法:文献调研、Delphi法、借助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结合专家共识的研究方法,建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综合疗效评价体系。结论:中医的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体系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结合Delphi法等现代科学的方法较客观地进行。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心病(CHD)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根据1997年"国标"中医临床诊断术语,该病属中医"胸痹心痛"、"厥(真)心痛"范畴.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展了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现在,冠心病中医证型研究已广泛结合现代医学的客观指标和量化手段,无论是在中医辨证分型,还是证型客观化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更加规范化和客观化,大大提高了中医诊治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笔者就近年来冠心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进展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7.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托,基于多中心的80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并结合两轮专家咨询的意见,确定了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量表的条目。并采用M指数非线性量化等多方法对量表条目进行综合量化,形成了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量表。本标准(量表)供中医内科、中西医结合内科医生临床使用,适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方法:文献调研、Delphi法、借助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结合专家共识的研究方法,建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综合疗效评价体系。结论:中医的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体系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结合Delphi法等现代科学的方法较客观地进行。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标准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39篇文献(1064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研究分析,研究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标准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并初步确定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标准的构成条目(候选指标)。方法:文献检索,利用Epidata2.0软件建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指标文献数据库、录库、统计分析。结果:现有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标准种类多,然而每一种中医疗效评价标准的使用率均未超过40%。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价标准的构成条目应主要包括疾病(总体)疗效、证候疗效、理化指标、重要临床事件、生存质量等方面。结论:目前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标准不能满足当前临床需要,急需建立国内外广泛认可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标准。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应采用多维综合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11.
西药治疗冠心病收效尚可,但长期服用对肝肾毒副作用较大,并且不可逆。中医药对冠心病辨证分型及其中成药、中药注射液等治疗可以从多靶位多角度机制来实现疗效,且毒副反应低。但临床仍以汤剂为主,使用不便,难以用于急症治疗和抢救。多以单味药和单味药有效成分为主,复方研究开发较少。今后应重点创新给药途径及剂型改革。从大量的临床报道来看,中医药以及中西医结合冠心病防治都有着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治疗(益气活血、豁痰泄浊、温阳通痹)、中成药及中药针剂治疗等综述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指出:中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多集中在短期疗效评价以及机制探讨等,缺乏药物整体、长期疗效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3.
回顾冠心病治疗性血管生成研究相关理论,基于中西医理论及相关进展,探讨了益气、活血药,活血消肿、祛瘀生新药,辛香通络与虫类搜风药等冠心病治疗性血管生成可能相关中药,并分别从动物模型应用,内皮细胞模型应用,临床研究,进一步机制探讨等角度探讨了冠心病中医药治疗性血管生成中药筛选、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医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中药与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BM、CNKl、VIP、万方等数据库,纳入治疗组采用中药或联合西药,对照组采用西药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1.6软件作Meta分析。结果6项Jadad评分较高研究的l临床症状改善合并效应量OR=5.6,95%CI[3.11,10.05],P〈0.01;5项研究的心电图疗效有效率合并效应量OR=2.66,95%CI[1.71,4.12],P〈0.01;其中1项报道了对照组有2例病情加重,治疗组未发生不良反应,其余研究均报道未发生任何肝肾损伤的不良反应。结论现有证据提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时,其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情况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挖掘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有关冠心病方剂组方及规律,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CNKI中治疗冠心病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冠心病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筛选出治疗冠心病的方剂267首,得出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43个,演化新处方8个。结论:药物组合的多样性和用药的集中性蕴含治疗冠心病以温阳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为主,温肾、健脾、祛痰为辅的规律;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中药方剂数据的录入、管理、查询和分析功能,有助于实现对冠心病方剂的组方规律分析,为临床冠心病的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患者78例,随机分2组,每组均为39例。2组患者均予冠心病常规治疗。硝酸酯类药用鲁南欣康40mg,1次/日。阿司匹林100mg,1次/日口服。复方丹参注射液12mL+生理盐水100mL,1次/日静点。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自拟活血汤100mL,4次/日。于治疗前后观察血脂改变,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TC、TG有显著差异(P<0.05),心电图改善率、心绞痛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组方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及抗氧化作用,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主要涵盖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部位4个方面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痰浊血瘀证型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更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严重,但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部位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尚不明确。目前研究尚存在中医证型诊断标准不统一、样本量不足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与拓展。参考文献41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普爱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疗程为2周,比较两组疗效以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治疗前后两组血浆BNP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疗效(68.3%)比较,研究组疗效(86.7%)明显增加,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比较,研究组明显改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治疗冠心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血浆BN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心电图疗效、血脂指标等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心电图检测后有效率为95.45%、中医证候分析后有效率为96.97%、低密度脂蛋白(LDL)为(2.23±0.42)mmol·L^-1、载脂蛋白A—I(ApoA—I)为(1.25±0.17)g·L^-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2.01±0.63)min、发作频率每周(1.23±0.44)次、三酰甘油(TG)为(2.16±0.58)mmol·L^-1、胆固醇(TC)为(1.14±0.27)mmol·L^-1、载脂蛋白B(ApoB)为(1.28±0.45)g·L^-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以有效缩短发作时间及频率,优化心电图表现及血脂指标,改善中医证候,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