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机"虚"、"瘀"、"郁"并见,表现为肾、脾、肝三脏之虚,以肾虚为本;久病肝木失调气机不得升发而为郁;气虚与气机郁滞均可使血行不畅而致瘀。治疗宜补肾之阴阳与肾精的不足,同时重视疏调肝木,活血化瘀,三者兼顾,促进机体生髓化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以骨髓多系细胞衰竭所致的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再障的发病机制有干细胞损害、微环境破坏或免疫抑制三种学说.祖国医学认为再障可归属于"虚劳"、"血证"等范畴.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肾虚"是本,而瘀血和毒邪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故目前多采用补肾、活血、解毒等治法.笔者在临床中发现部分患者在病变的某一阶段可出现痰浊和瘀血互结的病机特点,因此本文通过总结相关文献,从痰瘀相关学说入手,深入分析其病变机制,丰富再障的中医治法.  相似文献   

3.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病机,与脾肾不足关系最为密切,临证多侧重于脾、肾、尤其重于治肾,脾肾双补为当今治疗再障的主要治疗大法。再障本虚为脾肾亏虚,标实重视"痰湿",提出治疗慢性再障之一思路。  相似文献   

4.
介绍刘宝文教授从肾论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认为肾虚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机的关键,临证分髓劳肾阴虚、髓劳肾阳虚、髓劳肾阴阳两虚3型论治;创立"针药并举、肾俞贴敷、耳穴压籽、辨证调护"相结合的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5.
王运律教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疑难血液病,认为慢性再障治疗宜调补气血,本从脾肾;权变虚瘀,养血活血;随症加减,固本治标,临床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程漫长,病久不复,迁延难愈。血气之形,成始于精,肾精不足,骨髓空虚,造血乏源。血虚无力推动,久病入络,久病致瘀。文章从“瘀血不去,肾气难扶”的理论出发,总结笔者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重在补肾固本,贵在化瘀和血,妙在调和脾胃),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文献报道的分析,结合中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探讨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病机和中医药治疗方法;并强调了补肾益髓活血的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8.
金储之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吴江市中医院(215221)邵继芳金跃德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金储之临床经验金储之主任医师为江苏省名老中医,行医60载,精于医理,勤于临床,擅治血液病及疑难杂证,潜心研究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年,造诣颇深。现将金老的治疗经...  相似文献   

9.
中医从肾论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慢性再障(CAA),是血液系统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类疾病,中医认为其发病与人体多个脏器有关,尤与肾的关系更为密切.1989年大连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会议将慢性再障分为肾阳虚型、肾阴虚型和肾阴阳俱虚型等3型以来,即确立了慢性再障从肾论治的治疗方向[1].笔者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文献的回顾分析,发现中医通过以补肾为主,结合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CAA有较好的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以补肾为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CAA的治疗进展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0.
刘宝文教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是以肾脾为病之根本,平衡阴阳为治之观念。审视标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气血阴阳虚损,益气温阳为先;补血不忘活血,重用"三胶一车";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指出:对重症Ⅰ型、重症Ⅱ型病患,联合应用雄激素、环孢素A,造血刺激因子,大剂量丙球等西药,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脾肾不足为主,故治疗以补益脾肾为主并结合西医治疗成为了当今治疗再障的主要方法。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中医治以活血化瘀与补益脾肾并重,并结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治疗过程中重视活血化瘀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黄世林教授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与肾虚密切相关,根据辨证可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依据病情、病程将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进展期、稳定期与缓解期,治疗上强调应辨证结合分期论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滋髓生血胶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环孢菌素A及安雄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滋髓生血胶囊),每组各32例,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81.25%VS 56.25%,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医证候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96.875%VS 78.125%,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Hb(80.32±21.27 VS 69.78±20.13)g·L-1,WBC(3.92±1.11 VS 3.14±1.08)×109/L,PLT(46.37±14.32 VS 31.08±13.82)×109/L水平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多毛症(6.25%VS 28.125%),手颤(12.50%VS 37.50%),牙龈增生(6.25%VS 25.00%)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滋髓生血胶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象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探讨全国著名老中医周仲瑛教授对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治经验。整理周老经治的351例慢性肝病患者完整的病历资料,对证型、证素、症状、体征和药物等数据进行规范性处理,以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周老对慢性肝病临床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并分析湿热瘀毒证与其他证型间的相关性。结果: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肝郁、脾虚、肾虚等主要证素之间密切相关,湿热瘀毒证是肝病临床常见基础证型,其次为兼有肝脾不调证和肝肾阴虚证。结论:以清化瘀毒法为基础,兼顾调养肝脾和滋养肝肾法是周老治疗慢肝的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2年1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门诊及住院69例病人。将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其中肾阳虚组(23例)、肾阴虚组(19例)、肾阴阳两虚组(27例),然后进行奇偶数字随机抽取,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其中中医治疗组36例中肾阳虚组(12例)、肾阴虚组(10例)、肾阴阳两虚组(14例);西医组33例中肾阳虚组(11例)、肾阴虚组(9例)、肾阴阳两虚组(13例)。以3个月为1个疗程,通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患者中医证候、外周血象及骨髓象变化。结果:①中医组治疗慢性再障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与西医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中医组治疗前后相比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肾阳虚型中医组与西医组治疗后相比,外周血细胞增长优于西医组,两者有差异(P<0.05)。③中医组治疗慢性再障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较西医组轻。结论: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障提供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王运律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20年余,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血液科主任,上海中西医结合血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主要从"补肾为本、辨明阴阳"、"顾护脾胃、寒热并用"和"出现变证,标而本之"三方面阐述王运律教授治疗再障时擅长审病求证、因人制宜和辨证施治的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17.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药治疗及用药经验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邀请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血液病专业委员会的专家教授,讨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辨治方法与用药经验,专家们提出,本病病机为肾精亏损,脾失健运,脏气失调,瘀阻髓络,热毒内伏和湿浊蕴结。治疗以补肾健脾。益髓生血,抑肝泻火,活血化瘀,利湿化浊,清热养阴,凉血止血为主。  相似文献   

18.
对近年来中医应用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文献的回顾,发现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再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补肾健脾活血法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造血调控因子,改善造血微环境而达治疗再障的目的。同时提出了目前中医药治疗再障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法辅助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9例CA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用补肾活血通络方加西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sFas、sFasL水平。结果:两组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7.50%、87.50%和20.51%、61.5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sFas水平明显减低,治疗后治疗组sFa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补肾活立通络法治疗CAA疗效好、毒副反应少。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阻抑了CAA患者造血细胞的过度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