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中国医药指南》2019,(19)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使用呼吸机的护理方式及心得。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6月90例危重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干预组采用呼吸机转运院前急救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家庭式呼吸机自行转运组。比较两组危重症患者对转运时间、进入抢救室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病情稳定状态;病死率。结果院前护理组危重症患者对转运时间、进入抢救室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P <0.05;干预前两组焦虑心理状态和评分相近,P> 0.05;干预后院前护理组焦虑心理状态和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P <0.05。院前护理组病死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5。结论危重症患者使用呼吸机转运院前全面急救护理方式效果确切,缩短转运时间及进入抢救室时间,防止患者病情恶化,降低病死率,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指南》2018,(10)
目的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用手提呼吸机的方法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7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仅用手动气囊辅助通气;另一组为观察组,应用手提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对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辅助呼吸前,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呼吸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及心率逐渐趋于平稳,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及抢救成功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危重患者展开院前急救过程中,通过应用手提呼吸机,可有效改善其呼吸困难的情况,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院前急救中应用呼吸机实施机械通气对急、危、重患者进行抢救,对于改善和维持患者的氧合及通气纠正低氧血症,改善氧输送,减少患者的氧耗和呼吸作用,支持呼吸和循环有着重要作用。不能单纯只看着抢救患者的生命,对于延长抢救时间和疾病的长期恢复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国家对急救事业的投入,大部分的救护车均配备车载呼吸机。为使车载设备在院前急救中发挥更大的效应,笔者对本中心车载呼吸机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述使用便携式呼吸机院前长途转运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结合实际病例进行阐述。结果与结论院前急救的良好衔接是保障患者急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2002年引进丹麦产安博A/s便携式呼吸机三台,在"120"院前急救呼吸衰竭、呼吸心跳停止57例,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至今共计57例,其中男39例,女18例,年龄15~85岁,平均50岁。其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21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6例,重度支气管哮喘5例,脑出血15例,颅脑外伤导致呼吸心跳停止9例。57例中呼吸心跳均停止8例,现场离本急救中心最远60公里。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出血(ICH)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其病残率及病死率较高,及时诊断、抢救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我院急诊科2005年1月-2009年12月抢救急性脑出血患者360例,采用早期静脉滴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合理调整血压、气管插管、加强监护等综合措施,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急救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9-2011年救治的106例严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伤情和救治经过。结果抢救成功93例,抢救成功率为87.7%,共死亡13例,死亡率为12.3%。结论院前急救是创伤急救的开始,准确的伤情判断,积极有效的救治,合理转运,可挽救更多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运用车载呼吸机进行呼吸管理的救治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急危重患者分为2组,常规救治的60例为对照组,院前急救及转运途中持续低至中流量给氧;治疗组60例,在院前急救及转运过程中使用车载呼吸机进行呼吸管理。对两组患者转运前后心率、自主呼吸频率变化及到转运目的地即刻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进行观察比较并对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动脉血氧分压及心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使用呼吸机管理患者预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减少。结论对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及转运中应用车载呼吸机进行呼吸管理,可纠正呼吸衰竭,降低能量消耗,控制过度通气,保障患者院前急救疗效及转运安全,减少患者预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远程急救指导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院前急救病例2 104例设为实验组,2015年院前急救病例2 062例设为对照组.实验组在接到出诊任务后实施远程急救指导.两组患者在专业院前急救前有无给予处置措施的例数、有效措施例数及患者满意度比较.结果 在专业急救前,对照组采取处置措施780(37.8%)例,实验组采取处置措施1 796(85.4%)例;对照组有效措施265(34.0%)例,实验组有效措施1 709(95.2%)例;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1.0%,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远程急救指导能及时的指导患者或家属给予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为院前急救争取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潘前英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3)
目的 总结院前急救中气道保护的重要性,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2008~2010年,我院在院前急救中对147例昏迷患者采取安置口咽通气管或紧急性气管内插管等气道保护措施后对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在院前急救中及时实施气道保护可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论 急诊科医护人员在院前急救中应适时行气道保护,提高急救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中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4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前急救,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和治疗前后心率.结果 实验组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救治效果。方法对本院10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观察组:由本院急诊中心出车院前急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对照组:由边远基层卫生院转入路途1h以上患者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院前急救成功66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为94.2%;对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5例,院前急救成功28例,死亡7例,抢救成功率为80%,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较χ2=5.08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成活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防止并发症发生,保证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方法对百色市2005年1月~2011年9月记录在册的有关院前急救护患纠纷及反馈意见193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院前急救中护理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通过提出防范对策使院前急救护理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护患纠纷明显下降。结论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能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中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确保院前急救快捷、准确及安全。 相似文献
17.
院剪急救机构医务人员队伍的稳定性问题已成为制约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的瓶颈。针对当前院前急救机构医务人员队伍不稳定的现状和成因,要稳定院前急救医务人员队伍,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收入待遇,需要增加急救机构编制,充实急救人员数量,需要提升专业发展空间,畅通急救医生出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患者,了解本地区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寻找变化规律,指导急救实施。方法选取昌吉州2006年1月~2010年12月院前急救患者14806例,根据院前急救的季节、疾病种类、年龄、性别等要素进行分析。结果昌吉州院前呼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呼吸道消化道疾病上升最为明显。各年龄组意外伤害所占比例均较高,其中以车祸、高处坠落伤、自杀和中毒、溺水、电击等为主要病因。结论建立一个组织结构严密、行动迅速、高效的院前急救队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急诊医学发展步伐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在院前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深圳市急救中心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304例院前急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2例。观察组男80例、女72例,年龄(38.49±2.47)岁;对照组男78例、女74例,年龄(39.28±2.64)岁。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前急救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急救所需时间、病死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转移回院时间、达到患者处时间、出车反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6.28±2.12)min比(12.26±2.84)min、(7.64±2.18)min比(13.51±3.51)min、(2.12±0.57)min比(3.20±0.68)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01、4.632、5.102,P=0.016、0.013、0.024);观察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92%(9/152)比27.63%(42/152)](χ2=25.657,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68%(150/152)比75.66%(115/152)](χ2=36.033,P<0.001)。结论 通过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可有效缩短急救所需时间,降低病死率,提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将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抢救护理流程,实验组运用自行拟订的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临床护理路径对病人进行急救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死亡率、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急救反应时间、死亡率、并发症均比对照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院前急救护理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以缩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而且可以有效地防范或减少护理差错,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