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高眼压持续状态下进行前房穿刺的必要性、可行性。方法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40只眼)在常规使用降眼压药物治疗但不能有效降低眼压缓解症状后,使用15°侧穿刀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前房穿刺,然后缓慢放液、前房内注入稀释的毛果芸香碱注射剂0.1 m L,观察眼压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前眼压均>50 mm Hg,所有患者症状迅速缓解,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3只眼穿刺后5~6 h眼压再次升高,遂再次放液。术后1只眼有轻微前房纤维素性渗出反应,2只眼行小梁切除术后发生Ι°浅前房外,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特别是药物不能控制眼压的患者,前房穿刺放液+前房内缩瞳剂应用是重要的辅助措施,其损伤小、反应轻、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使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且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周斌  刘洪  曾流芝  明萍 《重庆医药》2009,38(13):1634-1635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放液术处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对32例(3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在应用球后睫状神经节阻滞麻醉和常规降眼压药物治疗未能有效降眼压低于40mmHg后,采用1mL皮试针头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前房穿刺放液术,放出房水降眼压,观察术后降眼压的效果。结果术前眼压均在40mmHg以上,平均61.5mmHg。所有患者经前房穿刺放液后高眼压及眼痛立即缓解,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眼压平均为22mmHg。并发症:前房少许出血2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2眼穿刺后约6~8h眼压再次升高,又再次放液后眼压降低、症状缓解。结论1mL皮试针头前房穿刺放液,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的辅助措施,可以缩短降眼压的时间以减轻患者痛苦,减轻因高眼压造成的视功能损害,避免了长时间大量应用常规降眼压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为青光眼的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秀平  韩冲  师秀 《河北医药》2010,32(9):1125-1125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是房角闭塞,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急剧升高所产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是眼科急诊病症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疼痛、眼压升高、视力功能受损是其主要的临床特征,及时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而全面周到的护理则是治疗的关键一步,对减轻患者痛苦,降低致盲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1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发作的闭角型青光眼(以下简称急闭青光眼),是眼科的危急症,若治疗不及时有造成永久性视力丧失的可能。这13例急闭青光眼由于未到眼科首诊而被误诊,失去了抢救机会视功能受到了严重损害,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从1995年8月至2000年1月4a内共收治被误诊的急闭青光眼13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48岁。误诊时间长达1a者2例,0.5a者4例,3个月者2例,1个月者3例,1周者2例。视功能损失程度:视力为无光感1只眼,眼前手动1只眼,颞侧保留5°~10°视野2只眼,有30°视野2只眼,有60°视野5只眼,视野正常3只眼。2 典型病例例1:女…  相似文献   

5.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可分为6个期:临床前期、先兆期、急性发作期、间歇期、慢性期、绝对期。其急性发作期来势迅猛,损害视功能严重,属眼科急重症,如不能及时准确地诊治,稍有延误,视功能的损害将不可逆转。现将我院1996~1998年收治的资料较为齐全的38例(39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诊治结果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以眼压病理性增高常见,与房水通路受阻有关,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为剧烈眼痛、偏头痛、视力模糊、虹视,常伴有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出现视力急剧下降,仅留眼前数指或光感,是致盲的主要疾病之一。2009-01—2011-11笔者所在科共收治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急剧升高并伴有相应症状和眼前段组织改变为特征的眼病[1].是眼科常见急诊,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对减少致盲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5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的71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观察组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复发率为6.06%,满意度为96.97%;对照组复发率为15.78%,满意度为84.21%,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应用系统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复发,行之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硝酸甘油静脉滴注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名76岁女性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脑梗死、高血压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患者出现胸痛、胸闷,予硝酸甘油5mg稀释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行静脉滴注。输液后,患者出现左眼疼痛,视力模糊,伴头痛。次日患者输完硝酸甘油后,左眼疼痛加剧,只有光感。左眼检查显示:瞳孔呈竖椭圆形,直径4~5mm,对光反射消失,球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水肿,晶体混浊,浅前房(<1/3CT),左眼压54mmHg。诊断为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立即停用硝酸甘油,给予甘露醇静脉滴注,口服乙酰唑胺和碳酸氢钠,局部使用卡替洛尔滴眼液和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用药8h后,患者眼部症状缓解,眼压降至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表现为因急性眼压升高(通常在6.7kPa以上)引起剧烈的眼痛、视力严重减退、瞳孔散大,伴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若高眼压持续过久,可导致房角广泛粘连、小梁网功能严重损害、视神经遭受严重破坏,而引起无法挽救的视功能丧失。尽快控制眼压、开放房角、挽救视功能,是治疗青光眼急性发作古老而又不断被重新提出的话题。本文对前房穿刺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术处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41例(41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分为前房穿刺组(24例)与对照组(17例)。穿刺组在裂隙灯下行前房穿刺术,术后联合药物控制眼压;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控制眼压,其后两组均依原则行抗青光眼手术。对两组眼压、视力改变情况及抗青光眼手术方式进行分析。结果穿刺组眼压降低幅度(44.48±12.83)好于对照组(28.69±12.83),穿刺组视力提高(5.67±3.42)也优于对照组(2.59±2.12)。穿刺组58.33%行虹膜周切术,对照组仅17.64%行虹膜周切术。结论前房穿刺术处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能更有效地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恢复视力,能避免一些非必要的滤过性手术而改行创伤小并发症少的内引流术,为青光眼的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结果观察组在眼压降至适于手术值的天数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之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平均眼压较之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提供精心、细致、全面的综合护理在疾病康复中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药物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临床特点、药物种类及发生机制。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2016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及外院会诊的药物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10例患者(13只眼)的临床资料,详细记录其原发病、用药史、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男3例,女7例,年龄46~81岁,平均61.1岁,3例双眼发病,7例单眼发病;10例患者中涉及的系统性疾病包括急腹症、有机磷中毒、外科疾病全麻术后、脑梗死、舌癌术后整形、呼吸系统疾病、三叉神经痛、抑郁症等,其中3例有青光眼发作史,且发作眼行抗青光眼手术或虹膜周边激光切除治疗;10例患者中涉及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药物包括阿托品、前列地尔、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卡马西平、奥氮平、劳拉西泮、艾司唑仑、氢氯噻嗪;8例保守治疗,2例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4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急性发作缓解,1例患者保守治疗眼压控制不理想,最终失明,2例患者手术治疗,眼压控制稳定,视功能恢复理想,3例患者失访。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可因系统性疾病全身用药而诱发,处理不当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临床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早期预防,积极处理,联合治疗,以挽救视功能。  相似文献   

14.
左健生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1):947-948
目的 :探讨用联合激光手术立即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方法 :1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第一次急性发作时立即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结果 :联合激光手术前眼压力36~64mmHg,平均 (48 4±10 2)mmHg,术后眼压为11~27mmHg,平均 (14 2±9 8)mmHg,9眼不用药物眼压≤21mmHg,4眼加用局部降眼压药物眼压≤21mmHg。结论 :立即联合激光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系统护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围手术期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进行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总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依从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两组总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明显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缩短了住院时间,可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6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明显下降,研究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可改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依从性,临床应注意分析患者不良心理并对症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降眼压治疗效果不佳的闭角型青光眼在高眼压状态下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5月~2010年10月治疗的33例33眼应用药物不能控制眼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视力获得明显的提高;术后1周所有患者眼压均在8~11mmHg,经6~12个月随访,患者眼压基本控制在14.36~21.58mmHg。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都应积极处理高眼压,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预防和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给予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疗效.方法 84例(84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42眼).对照组采取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相关指标(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临床疗效及并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3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视力明显提高,眼内压降低,中央及周边前房深度加大,眼房角开放角度减小,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前房炎症2眼,虹膜纤维素样渗出1眼,角膜水肿3眼,合并老年黄斑性病变影响视力恢复1眼,脉络膜脱离1眼,未出现瞳孔人工晶体状粘连。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