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奉贤区初、高中毕业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学生的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8年上海市奉贤区初、高中毕业生体检资料中血清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合计检测43301人,HBsAg阳性的935例,阳性率为2.16%,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ALT异常的71例,异常率为0.16%。其中HBsAg阳性、ALT异常的24例(高中毕业生16例,初中生8例),占检测总人数的0.06%。[结论]奉贤区初、高中毕业生HBV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由HBV引起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传染性强,严重危害群众的身心健康。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乙肝患者及无症状携带者是乙肝病毒的重要传染源。为加强传染源管理,控制HBV传播,我们对1999-2006年奉贤区所有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石玉风 《职业与健康》2008,24(21):2316-2317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孕产妇于产前(宫内)、产时(产道内)和产后(母乳喂养)等途径将HBV传播给胎儿、新生儿和婴儿,并引起相应感染的过程,以便积极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来降低母婴间HBV传播的概率。方法对131例HBV感染产妇,留取其新生儿脐血并检测HBV血清标志物5项指标,以HBsAg和(或)HBeAg和(或)抗-HBe阳性为HBV感染诊断标准。结果131例新生儿脐血中71例被感染HBV,感染率为54.2%。尤其HBeAg阳性母亲其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率高(26.9%21/78),被感染率高达(67.9%53/78)。HBsAg阳性,抗-HBc双阳性母亲其新生儿脐血无1例感染。结论母婴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开展孕产期HBV检测及母婴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是阻断HBV母婴传播的3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低浓度HBsAg人群乙肝标志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低浓度血清HBsAg的人群分布及其相关乙肝病毒(HBV)标志物模式特征。方法:用微粒子酶免疫发光分析技术(MEIA)测定7346例门诊体检及非因乙型肝炎住院患者血清HBV标志物,确定浓度在5ng/ml以下的HBsAg阳性例数,并分析相关HBV血清标志物模式。结果:低浓度HBsAg感染者占总体人群的2.65%,占HBsAg阳性人群的22.01%;低浓度HBsAg人群的血清HBV标志物共有10种模式,以“HBsAg、抗-HBe、抗-HBc阳性”模式为主(73.33%);累计HBsAg和抗-HBc同时阳性者占93.84%;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只出现在HBsAg1ng/ml以下人群中(8,21%)。结论:低浓度血清HBsAg人群不容忽视,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有重要意义,同时检测相关HBV血清标志物.对于确定上述人群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我校是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学生多半来自农村,为了解新生中HBV感染情况,自1990年起连续四年,每届新生人学体检时增加检查项目,进行HBV感染状况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在体检时,新生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ml,送医院检验.检测项目为HBsAg及肝功能,结合体检发现的症状确诊。2调查结果与讨论四年来共查新生904人,发现HBV感染3人(占0.33%),HBsAg(+)19人(占2.10%)。男女学生有差异,男生HBV感染3人(占0.75%),HBsAg(+)17人(占4.25%),而女学生无HBV感染者,HBsAg(+)也只2人(占0.40%)。四…  相似文献   

6.
血清中HBsAg(+)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HBsAg滴度高低、HBV的量的水平和乙型肝炎的病情及其防治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了解HBV的量及其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只能间接地检测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物及HBV—DNA,借此了解病毒水平。现将市疾控中心2004—2005年健康查体检出的438例HBsAg(+)者研究分析,旨在了解HBV的抗原、抗体和HBV—DNA分布的质与量,为阐明HBV在人体内的复制、消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检测方法FQ-PCtL和ELISA定性检测HBVM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6例乙肝病毒血清同时进行FQ—PCK检测HBV-DNA及ELISA方法测定HBVM。结果不同的血清学模式,HBV—DNA阳性率有差异,其中HBsAg(+)、HBeAg(+)、g-HBc(+)和HBsAg(+)、抗-HBe(+)、抗-HBc(+)模式的HBV—DNA阳性率高。结论FQ—PCIL检测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可以准确地反映HBV的感染状态和复制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定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不同临床阶段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同时探究其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和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将未经抗病毒治疗的774例慢性HBV感染患者按照临床特征分为六组:慢性HBV携带组(102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211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组(236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114例)、HBeAg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52例)、HBeAg阴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59例),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HBsAg定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患者血清中HBV DNA定量,血清HBsAg和HBV DNA需要经常用对数转换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HBsAg定量由高到低分别为慢性HBV携带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HBeAg阴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和HBeAg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7.80(6.69 ~ 8.32)、7.11(5.42~8.27)、6.57(5.66 ~ 7.53)、6.38(4.39~ 7.40)、6.22(4.84~ 6.91)、6.13 (5.48~7.01)].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组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HBsAg定量与HBV DNA呈正相关(r=0.714和0.390,P<0.01).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HBsAg的定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416,P<0.01);监测年龄≥40岁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血清HBsAg定量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结论 慢性HBV感染后不同临床阶段患者血清HBsAg定量不同,血清HBsAg定量与患者HBV DNA水平和年龄相关,临床上应重点监测年龄≥40岁非活动性HBsAg携带患者血清HBsAg定量.  相似文献   

9.
某大学新生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及转氨酶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对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接种情况,结合转氨酶分析HBV感染者的肝功能情况。方法应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快速胶体金法检测北京某高校2006年度6984名新生的HBsAg和HBsAb,同时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结果HBsAg阳性检出率为4.4%,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与女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b阳性率为72.4%;ALT在所有新生中异常率为5.1%,在HBsAg阳性与HBsAg阳性同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校新生应加强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宣传,继续加强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预防HBV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作为HBV感染的高危人群[1]是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重点对象之一.为了解母亲HBV携带状况与其子女接种疫苗后的免疫效果的关系,我们将HBsAg阳性母亲及新生儿配对进行了五年随访观察,并对HBeAg同时阳性的母亲之幼儿的免疫状况进行分析.1对象与方法1.1以某乡HBsAg阳性产妇的新生儿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按0、1、6月程序接种三剂(5μg/剂)Merck血源疫苗(免疫组),另一组不接种乙肝疫苗(对照组).1.2于接种后5年对上述两组幼儿及其母亲配对抽血,作HBV五项标志物测定.HBsAg…  相似文献   

11.
李占荣 《职业与健康》2006,22(19):1591-1592
检查HBsAg携带情况是掌握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重要依据,2004年7月,我站接到群众反映,我县新寨乡大院小学有些学生及学生家长患有乙型肝炎(乙肝),我们立即对该校全校学生及教师HBsAg携带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深圳地区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病毒免疫观察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学龄前儿童乙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和免疫水平。方法:ELISA法对1256名在我院进行小学入学体检的儿童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HBsAg阳性7例,总阳性率为0.56%,其中大三阳(HBsAg,HBeAg,HBcAb同时阳性(5例,小三阳(HBsAg,HBeAb,HBcAb同时阳性)2例,共检出HBsAb阳性841例,总阳性率为66.96%,结论:HBV感染在我院低龄人群中已得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某大学新生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及转氨酶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利  马萍  黄鹤 《中国校医》2008,22(6):687-688,690
目的调查某高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对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接种情况,结合转氨酶分析HBV感染者的肝功能情况。方法应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g)快速胶体金法检测北京某高校2007年度7370名新生的HBsAg和HBsAb,同时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结果HBsAg阳性检出率为3.3%,本科生与博士生研究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与女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阳性率为72.0%;ALT(ALT≥60IU/L为异常)在所有新生中异常率为6.1%,在HBsAg阳性与HBsAb阴性同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校新生应加强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宣传,继续加强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预防HBV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山西籍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校山西籍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我校2003~2005级3218名新生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结果:①被检新生HBsAg阳性35人,总阳性率为1.09%。2003~2005级三届新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1.38%、0.98%、0.93%。②在HBsAg阳性者中,HBsAg、HBeAg和抗-HBc均为阳性(即大三阳)的有12人,占HBsAg阳性人数的34.29%;HBsAg、抗-HBe和抗-HBc均为阳性(即小三阳)的有10人,占HBsAg阳性人数的28.57%。③男女生间HBsAg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城乡籍学生间及入学前所居住地域间HBs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新生进行HBsAg的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HBV感染,以便及时治疗,防止HBV在校园内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BsAg阳性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HBV标志物及HBV—DNA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36例HBV感染者血清标本,根据HBV标志物不同模式进行分组。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及前S1抗原,FQPCR法检测HBV—DNA。结果HBsAg(+)+HBeAg(+)+HBcAb(+)、HBsAg(+)+HBeAg(+)、HBsAg(+)+HBeAb(+)+HBcAb(+)、HBsAg(+)+HBeAb(+)、HB-sAg(+)+HBcAb(+)、HBsAg(+)六组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3.67%、68.75%、65.92%、29.41%、74.71%、11.76%;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4.94%、75.00%、67.71%、35.29%、78.16%、21.43%.HBeAg阳性患者中,PreSl抗原、HBV—DNA阳性率分别为89.47%、91.58%;HBeAg阴性患者中,PreSl抗原、HBV—DNA阳性率分别为64.22%、66.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s1抗原与HBV—DNA具有高度相关性,可作为HBV病毒存在、复制、传染的标志物。HBV标志物和PreSl抗原及HBV—DNA联合检测,才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乙型肝炎提供更准确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比较了PCR法检测血清HBVDNA与ELISA法检测HBsAg、HBeAg的结果。用血清加热-PCR法检测HBV549bp特异DNA片段,用ELISA法检测HBsAg和NBeAg。133份食品从业人员体检血清样品中.57份HBsAg(-),其中未检出HBVDNA;60份HBsAg(+)、HBeAg(-),其中检出8份HBVDNA(+),HBVDNA检出率为13.3%;16份HBsAg(+)、HBeAg(+),其中检出15份HBVDNA(+),HBVDNA检出率为93.8%。PCR法检测HBVDNA能更直接地反映HBV传染性。结果初步提示正常人体检中.仅凭HBsAg(+)、HDeAg(-)确定其无传染性是不够充分的。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模式主要体现为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和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但也存在许多不典型的模式。笔者主要分析了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HBV-M及HBV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PHC)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173例PHC患者,根据病史、家族史及血清HB—VM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73例PHC患者中既往有HBV感染者130例(75.1%),家族中有HBV感染或肝癌者122例,其中父母一方有HBV感染38例(31.1%),兄弟姐妹中有81例(66.4%),夫妻中只有3例(2.5%)同时有HBV感染。173例PHC患者中HBsAg阳性124例(71.7%);其中HBsAg、HBeAb、HBcAb三项阳性(小三阳)70例(40.5%)。结论PHC的发生与HBV感染关系密切,其中以“小三阳”组合者发病率最高,由此提醒对乙肝“小三阳”者需要重视,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HBV感染,对于降低肝癌发病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母亲血清HBV-DNA含量与新生儿脐血HBV—DNA水平与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失败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PER方法分别检测116位母亲血清及其所生婴儿脐血的HBV—DNA含量。所有新生儿均于出生后给予乙肝疫苗全程接种,至1岁时检测HBsAg。结果A组母亲(HBV—DNA〈10^5.0 copies/ml)其婴儿HBsAg阳性率为15.6%,B组母亲(HBV~DNA 10^5.1-10^7.0 copies/ml)其婴儿HBsAg阳性率为23.9%,C组母亲(HBV—DNA〉10^7.1 copies/ml)其婴儿HBsAg阳性率为34.2%,显示不同HBV—DNA含量的母亲所生婴儿的HBV感染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孕妇HBV—DNA高含量是导致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乙型肝炎病毒(HBV)呈全球性分布,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HBV感染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被HBV感染时的年龄越小,变成HBsAg的携带者几率越高。在以往的统计中,我国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高达10%左右,农村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