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本院1994~2005年经手术证实为早期胃癌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8例早期胃癌患者术前胃镜均确诊为胃癌,其分布在胃窦60例(46.9%),病理示管状腺癌64例(50.0%),56例(43.8%)粘膜下癌,其中4例(7.1%)伴淋巴转移。病灶周围组织示萎缩性胃癌56例(43.8%),肠上皮化生52例(40.6%),中、重度不典型增生52例(40.6%),Hp阳性116例(90.6%)。结论早期胃癌Ⅱ型病变多见,胃窦是好发部位,粘膜下癌与粘膜内癌发生淋巴转移的几率无差异,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确诊的重要手段,癌前病变及Hp与早期胃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EGC)内窥镜下表现及病理特点,提高EGC的诊断率。方法总结2002年8月至2006年10月经手术证实的EGC36例临床资料。结果36例术前均由胃镜确诊为EGC,病灶分布以胃窦部和胃角部为主,占72.2%(26/36)。病理示低分化腺癌14例,占38.9%,管状腺癌11例,占30.6%。病灶周围组织示萎缩性胃炎19例,占52.8%,中重度不典型增生17例,占47.2%,幽门螺旋杆菌阳性33例,占91.7%。结论EGCII型病变多见,胃窦部为好发部位,胃镜检查加黏膜多点活检为其主要确诊手段,黏膜内癌与黏膜下癌发生淋巴转移的几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Hp感染与EGC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2000年10月-2008年10月60例患者经手术证实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早期胃癌的患者术前经胃镜检查均为胃癌,其中胃窦部40例,胃体20例。病理类型均为管状腺癌。其中黏膜内癌20例,黏膜下癌40例。95%患者Hp检查阳性。结论:早期胃癌好发于胃窦和胃体,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的主要检查手段。癌前病变和Hp检查阳性的患者与早期胃癌关系密切,我们应该通过胃镜和Hp检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根据胃癌的病理特点及术中所见选择合适的外科手术方式完全切除病灶,配合合适的放疗和标准化、规则化的化疗。降低早期胃癌的死亡率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娄静静 《浙江医学》2023,(4):420-423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阴性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表现及组织学特点。方法 选取舟山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6例Hp阴性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癌组织内镜分型及病变部位、组织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情况。结果 Hp阴性早期胃癌好发部位为胃窦部(55例,57.29%),该部位内镜下分型以凹陷型多见(26例,27.08%);Hp阴性早期胃癌组织分型以腺癌多见(87例,90.63%),该类型内镜下分型以凹陷型常见(42例,43.75%);Hp阴性早期胃癌分化程度以低分化型最多(83例,86.46%),该分化程度内镜下分型以表浅凹陷型(20例,20.83%)和凹陷型(39例,40.63%)较多;Hp阴性早期胃癌浸润深度以黏膜内癌(60例,62.50%)较多,该浸润深度内镜下分型以凹陷型(27例,28.31%)较多。结论 Hp阴性早期胃癌好发部位为胃窦部,组织分型以腺癌多见,分化程度以低分化型最多,浸润深度以黏膜内癌较多,内镜下分型均以凹陷型和表浅凹陷型多见。  相似文献   

5.
王海鹰 《吉林医学》2011,(5):954-955
目的:提高早期胃癌诊断,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方法:总结64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染色胃镜检查显著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黏膜内癌26例仅1例淋巴结转移,黏膜下癌38例,5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13.16%。随访时间5年,黏膜内癌患者5年生存者25例(96.15%),黏膜下层患者5年生存者34例(89.47%)。结论:染色胃镜检查法是早期胃癌确诊的重要手段;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方式治疗早期胃癌。  相似文献   

6.
对27例早期胃癌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显示:贵门部10例、胃窦10例、胃体小弯7例;黏膜内癌13例、黏膜下癌14例;高分化管状腺癌17例、黏液腺癌2例、印戒细胞癌6例;乳头状腺癌2例;其中渍疡恶变4例、乳头状腺瘤恶变2例。所有病例癌周均形成散在淋巴小结且有淋巴间质反应;27例癌周均有腺上皮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或胃腺囊形成伴肠上皮化生;无癌转移的淋巴结呈反应性增生。50岁以上男性占44.44%.术前胃镜难于确定诊断占81.48%(22/27),胃镜刷片与活检病理诊断率为96.15%。早期胃癌最重要、最突出的症状是疼痛加重,持续时间延长,一般药物治疗无效。笔者强调,胃镜下病变不典型时要做刷片与不同方位多点取材活检病理诊断相结合的方法,要重视癌前病变与随访;并认为,癌周有淋巴小结形成及淋巴间质反应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是早期胃癌预后好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陈安平 《华夏医学》2002,15(1):28-29
目的:探讨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方法。方法:对12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26例胃癌中,早期胃癌5例(3.97%),进展期胃癌121例(96.03%),40岁以下4例(3.2%),50-60岁81例(64.3%),男性高于女性,癌灶痊于贲门部16例(12.7%),胃体部29例(23.0%),胃窦部81例(64.3%),多数患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结论:对40岁以上有症状者应常规行胃镜检查,以可疑病灶及有癌前病变者应常规行病理活检,并定期复查胃镜。  相似文献   

8.
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观察了192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其中粘膜内癌103例,粘膜下癌89例,结果显示,早期胃癌多位于胃窦部(42.71%),以凹陷型为主(67.19%),且多为髓样癌(53.13%),组织类型以分化型管状腺癌及印戒细胞癌为主,分别为41.67%和25.52%,浸润型占比例较低(9.90%),但易引起胃壁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本组早期胃癌胃壁淋巴管浸润率为30.73%,淋巴结转移率为12.50,女  相似文献   

9.
老年早期胃癌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老年早期胃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本院南楼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老年早期胃癌52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及其对预后影响。结果:57.7%老年早期胃癌无症状,大体类型Ⅱc居多,多灶癌占9.6%(5/52),老年早期胃癌以中高分化腺癌为主,黏膜内癌无淋巴结转移,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15%(3/20),5例复发死亡患者多为黏膜下癌、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差。老年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98.1%,10年生存率96.1%,15年生存率92.3%,20年生存率90.3%,内镜治疗对黏膜内癌有较好疗效。结论:影响老年早期胃癌生存的关键因素是淋巴结转移、肿瘤侵及黏膜下层和组织分化差,如术后20年内不发生复发或转移,便进入生存率安全阶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讨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方法:分析自1995年-1998年积水潭医院经胃镜检查及外科手术治疗,切除标本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的病例71例,所有病例Hp感染的检测采用快速尿素酶法和病理染色法(Warthin-starry)相结合。两种方法均为阳性即定为阳性,成为阳性组,其余为阴性组。结果:71例胃癌病人,Hp阳性组平均年龄为68.1岁,阴性组为51例,两组平均年龄的差异有显性(P<0.05)。71例胃癌,Hp阳性28例(40%),Hp阴性43例(60%),按肿瘤生长部位Hp阳性组分别为胃窦19例(67.9%),胃体3例(10.7%)、贲门6例(21.4%);Hp阴性组胃窦,胃体和贲门分别为22例(51.1%)、7例(16.3%)、14例(32.6%),胃窦部位胃癌H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贲门部位(P<0.05)。按肿瘤病理分类阳性。阴性组均以腺癌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2例(78.6%);36例(83.7%),差异无显性。分化型胃癌Hp阳性组明显高于低分型胃癌(P<0.05)。Hp阴性组2型之间无显性差异。结论:胃癌病人的Hp的感染率较高,达40%,非贲门癌的(主要是胃窦部位)的分伦型腺癌与Hp感染有较密切的关系,年龄越高的Hp感染病人胃癌发生的危害性越大,而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EGC)的镜下表现及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 总结2005年6月至2009年9月间经胃镜检查结合活检诊断的3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结果 病灶分布以胃窦部和胃角部为主,约占65.6%(21/32).病灶直径<0.5 cm者3例,0.5~1.0 cm者15例,>1.0 cm者14例.Ⅰ型(隆起型)4例;Ⅱ型(表面型)23例,其中Ⅱa型8例,Ⅱb型4例,Ⅱc型11例;Ⅲ型(溃疡型)5例.1次检查确诊29例,2次或2次以上检查确诊3例;Hp阳性30例,约占93.75%.病理检查示低分化腺癌10例,管状腺癌7例,黏液细胞癌6例,乳头状腺癌8例,印戒细胞癌1例;其中黏膜内癌19例均无转移,黏膜下癌13例中有3例伴胃大弯侧淋巴结转移.结论 EGC早期诊断和手术对提高疗效十分重要,胃镜检查结合活检诊断可靠,内镜手术治疗应注意适应证选择,严格的随访及内镜复查是及时发现肿瘤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N0早期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61例pN0早期胃癌患者手术后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pN0早期胃癌868颗HE染色阴性淋巴结细胞角蛋白CK8及CK18的联合抗原(CAM5.2)的表达情况,评估61例pN0早期胃癌的淋巴结微转移率;分析pN0早期胃癌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61例pN0早期胃癌有10例(16.4%)发现淋巴结微转移,868颗HE染色阴性淋巴结共有15颗(1.73%)发现微转移灶。黏膜下癌淋巴结微转移率高于黏膜内癌(P〈0.05),脉管侵犯组淋巴结微转移率高于无侵犯组(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及癌灶大小、部位、大体分型、分化程度问淋巴结微转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是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有效手段,评估早期胃癌的淋巴结微转移状态有助于早期胃癌的准确分期、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3.
青年胃癌临床及病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胃癌发病的临床及病理结果的特症。方法:选择1988年1月~2004年12月来我院进行胃镜检查并确诊为胃癌的年龄≤35岁青年患者。结果:25年来我院胃镜检出青年胃癌患者为42例,占总检出率的8.0%(42/523),青年男性患者16例,占总检出率3.1%(26/523),青年女性患者26例,占总检出率4.9%(26/523)。青年女性胃窦癌(30.1%)、胃体癌(23.8%)的发生率高于青年男性(21.4%,11.9%);青年胃癌患者均已上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青年患者胃癌组织学以低分化腺癌及未分化癌多见,且女性患者(61.5%)高于男性患者(31.2%)。结论:胃癌的发生部位、组织学分类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与幽门螺杆菌L型(Hp—L)感染的关系。方法:取186例胃癌患者胃窦和胃体黏膜组织常规切片后经革兰氏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镜检Hp—L型细菌。结果:Hp—L型检出率为56.45%(105/186),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出率分别为60.22%(112/186)和58.60%(109/186),差异无显著性(x^2=0.1,P〉0.05),男女患者阳性率依次为69.16%(74/107)和39.24%(31/79),前者明显高于后者(x^2=16.55,P〈0.01)。30岁以下、30岁~、40岁~、50岁~患者Hp—L型阳性率分别为33.33%(4/12)、41.38%(12/29)、52.73%(29/55)、66.67%(60/90),差异有显著性(x^2=9.39,P〈0.05)。Hp—L型阳性率在肠型胃癌患者中为75.42%(89/118),明显高于弥漫型患者为23.53%(x^2=47.26,P〈0.01);胃窦部胃癌患者(64.71%)高于贲门部患者(41.79%)。结论:GC患者Hp—L型感染率较高,且男性高于女性。Hp—L型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且主要作用于胃窦部。是引起肠型胃癌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5.
吕其明  陈春晓  沈哲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0):1171-1172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7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7例早期胃癌占同期胃癌总数比例10.83%,其中40~79岁110例(94.0%),男性80例(68.4%),有吸烟史52例(44.4%),胃窦和胃角是好发部位。病变位于胃窦部59例(50.4%),胃角部32例(27.4%),病理分型Ⅱc型最多,为78例(66.7%),腺癌最多108例(92.3%)。淋巴结转移率19.7%(23例),黏膜下癌37.7%,黏膜内癌4.7%;7例脉管癌栓患者有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105例外科治疗,12例内镜下治疗,术后恢复均好。结论早期胃癌临床诊断率仍较低,好发于40~79岁、吸烟的男性,内镜下治疗早期胃癌有广阔发展前景,肿瘤直径≥20 mm、低分化、黏膜下浸润伴脉管侵犯的早期胃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6.
28例早期胃癌病例的内镜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晓沙  马玲 《当代医学》2009,15(12):118-118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胃镜及临床特点,以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总结湖南省吉首市肿瘤医院2000~2007年经胃镜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早期胃癌患者术前胃镜确诊为胃癌,具体分布在胃窦占19例,贲门2例,胃体3例,胃角4例。镜下分类为:隆起型(Ⅰ型)4例,表面型(Ⅱ型)5例,溃疡型(Ⅱc、Ⅲ、Ⅱa+Ⅱc、Ⅱc+Ⅲ等)19例。结论早期胃癌凹陷型病变易发现.胃窦是好发部位,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确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舌鳞癌组织学分型及分级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对经病理检查并拍X线片确诊为舌鳞状细胞癌患者171例,术后再次行病理检查。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分型、分级与转移的关系。结果:171例舌鳞癌分化I级25例,淋巴转移的7例(28%);分化II级45例,淋巴转移的29例(64%);分化III级101例,淋巴转移的83例(83%),远处转移的8例。结论:舌鳞癌的颈淋巴转移与其病理组织学分型关系密切,分化程度较高者转移少;恶性程度高的病例扩散转移迅速。  相似文献   

18.
张宪  王继红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7):130-130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23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诊断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年龄56.2岁,上腹部不适为最常见症状(56.8%),其次伴有上腹部胀满,食纳差、消瘦、黑便等(43.2%),胃镜检查为胃癌11例(48%),本组术后5年存活率占87%。结论:早期胃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目前惟一有效的方法,手术范围和淋巴清扫与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早期胃癌外科治疗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在早期胃癌中,淋巴结阳性患者较淋巴结阴性患者的复发率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38.5%vs6.3%,P〈0.05)。本组有9例早期胃癌术后出现复发转移,复发率11.7%,其中血源性转移2例,淋巴结转移4例,残胃、吻合口复发及盆腹腔种植各1例。早期胃癌术后平均复发时间43.3个月。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术后复发平均生存时间23.8个月,显著长于其他复发方式的术后复发平均生存时间(5.6个月)。结论淋巴结转移是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早期胃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优于其他复发方式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在反流性食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有典型反流症状的患者并经胃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53例作为病例组,无典型反流症状的患者并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2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取食管下端黏膜及胃窦黏膜各3块,并分别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Hp检查和Hp培养,食管及胃窦黏膜Hp菌株应用PCR方法行cagA基因、vacA基因检测.结果病例组、对照组中食管黏膜的Hp阳性率分别为14/53(26.4%)、8/25(32%),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窦黏膜的Hp阳性率分别为20/53(37.8%)、16/25(6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例组中胃窦黏膜Hp的cagA+检出率(6/20,30%)明显低于对照组(10/16,62.5%)(P<0.05),而vacA+检出率分别为6/20(30%)、7/16(43.8%),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程度食管炎中食管黏膜Hp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窦黏膜Hp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cagA+及vacA+的Hp菌株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cagA+菌株多见于程度轻的食管炎.结论食管黏膜中检测到的Hp可能来源于胃窦黏膜的Hp,胃窦Hp感染、尤其是cagA+的Hp感染可能在RE的发生中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