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苦参素联合三甲益肝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三甲益肝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6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3组,苦参素组14例,三甲冲剂组30例,联合治疗组21例,分别采用苦参素、三甲益肝冲剂及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苦参素组、三甲冲剂组及联合治疗组血清HA、IV-C、PCⅢ水平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联合治疗组较三甲冲剂组和苦参素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苦参素及三甲益肝冲剂有保肝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苦参素和三甲益肝冲剂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三甲益肝冲剂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三甲益肝冲剂 (SJYGG)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SJYGG预防组 (A组 )、模型组 (B组 )和SJYGG治疗组 (C组 )。各组均以二甲基亚硝胺 (DMN)腹腔注射 (每周连续 3d ,每天 1次 )共 4周 ,诱导肝纤维化模型。A组造模同时给予SJYGG(每日 6 .8g·kg-1)灌胃 ,共 8周。C和B两组造模 4周后 ,分别给予SJYGG(每日 6 .8g·kg-1)和生理盐水灌胃 ,共 4周。 8周后留取肝标本 ,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 (1)A组 :肝索排列基本整齐 ,有少量出血 ,汇管区稍扩大 ,未见胶原纤维增生。B组 :肝组织大片出血坏死 ,有假小叶形成。C组 :肝索排列紊乱 ,有出血坏死 ,汇管区扩大 ,有纤维间隔伸向肝小叶。 (2 )Masson染色胶原定量分析 :B组明显高于A、C两组 (P <0 .0 1) ,A组低于C组 (P <0 .0 5 )。结论 在DMN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中 ,SJYGG具有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 ,且预防效果优于治疗。 相似文献
3.
三甲益肝冲剂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8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三甲益肝冲剂对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04年1月-2006年12月诊断为抗结核药物性肝炎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予三甲益肝冲剂治疗,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治疗,疗效进行χ^2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核药物性肝炎大多发生于强化期内,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乏力、纳差黄疸、腹胀肝区疼痛及肝大,三甲益肝冲剂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三甲益肝冲剂治疗1周内可明显改善药物性肝炎表现及恢复肝功能作用,对于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有较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三甲益肝冲剂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三甲益肝冲剂(Sanjia-yigan granule,S-JG)对肝纤维化的预防机制和效果。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丹参组、S-JG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0只。模型组、复方丹参组、S-JG组均以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模型组造模同时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复方丹参组造模同时给予复方丹参口服液灌胃,S-JG组造模同时给予S-JG灌胃;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并用自来水灌胃,共4周。4周后取肝组织标本,行HE和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结果(1)肝脏病理学改变:模型组可见较粗的纤维间隔;复方丹参组、S-JG组可见稍细的纤维间隔。(2)Masson染色胶原纤维面积比较:模型组胶原面积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复方丹参组和S-JG组胶原面积均较模型组减轻(P<0.05);(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模型组CTGF强阳性表达,S-JG组和复方丹参组组表达少于模型组。结论三甲益肝冲剂抗纤维化作用与其抑制肝组织中CT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乔汉臣教授等采用传统中药,经药物精选、剂型改革,研制出三甲益肝冲剂。通过大量动物试验和临床观察,证明该冲剂可减轻四氯化碳诱导动物的肝纤维化;明显降低二硝基亚硝胺碳诱导肝纤维化动物的肝星形细胞活化,减小肝脏纤维化间隔,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2并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物的表达;临床研究观察到有明显降低肝纤维化标志物,改善肝功能,缩小肿大的脾脏和增宽的门脉内径,从而显示出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该项研究填补了省内肝纤维化研究的空白,发表论文7篇,已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三甲益肝冲剂和螺内酯对大鼠肝纤维化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三甲益肝冲剂(S-JG)联合螺内酯对肝纤维化的预防机制和效果。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A组),螺内酯组(B组),S-JG组(C组),S-JG联合螺内酯组(D组)和正常对照组(E组)各10只。A、B、C、D各组均以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A组造模同时给予生理盐水灌胃,B组和C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螺内酯和S-JG灌胃;D组造模同时给予S-JG和螺内酯灌胃;E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用自来水灌胃,共4周。4周后取肝组织标本,行HE和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结果(1)肝脏病理学改变:A组可见较粗的纤维间隔向肝小叶伸展;B、C组可见稍细的纤维间隔;D组可见更细的纤维间隔从汇管区向肝小叶伸展。(2)Masson染色胶原纤维面积比较:A、B、C、D组胶原面积比E组显著增加(P<0.01),应用药物组胶原面积较A组均减轻(P<0.01),以联合用药组最明显,B组与C组比较P>0.05,余组间比较P<0.01;(3)-αSMA、MMP-2和TIMP-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A组均为强阳性表达,B组和C组表达少于A组,D组表达很少,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S-JG和螺内酯可能通过部分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从而抑制MMP-2和TIMP-1的表达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两者效果相似,但联合用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三甲益肝颗粒(SJG)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18只)和SJG组(17只)均采用40%CCl4花生油溶液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每周2次;对照组(15只)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从实验开始之日起,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SJG组每天给予SJG灌胃。分别于6周末、8周末收获大鼠肝组织做Masson染色,检测胶原纤维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胶原纤维所占面积多于对照组(P〈0.01),SJG组胶原纤维所占面积少于模型组(P〈0.01)。正常对照组大鼠肝组织α-SMA仅在汇管区的小叶间动脉、静脉血管壁处表达,模型组α-SMA的表达多于正常对照组(P〈0.01),SJG组α-SMA的表达较模型组减少(P〈0.01),8周α-SMA的表达虽比6周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JG可能抑制肝星形细胞的活化,抑制胶原纤维的沉积,从而有效地减轻肝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10.
益肝消癥散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肝消癥散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初步探讨其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最佳治疗证型.方法选用符合入选条件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5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服用益肝消癥散,辅以常规护肝西药;对照组20例,除不用益肝消癥散外,余与治疗组同.2组均以3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及反映临床疗效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30例,临床有效率80%;对照组20例,临床有效率5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降低肝纤维化指标疗效,以湿热中阻、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证较其余两型为优.结论益肝消癥散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有较好治疗效果,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有阻逆作用,较佳治疗证型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与瘀血阻络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三甲益肝冲剂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中的保肝和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CHB患者200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及护肝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三甲益肝冲剂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Ⅳ-C)]、肝功能指标及HBV-DNA的变化情况,观察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6个月治疗,观察组患者疲乏感减轻(72.0%比53.0%)、食欲增加(83.0%比65.0%)、腹胀减轻(80.0%比58.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球蛋白比例、总胆红素(TBIL)复常,谷丙转氨酶(ALT)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AST、白蛋白/球蛋白比例、TBIL复常,ALT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清HA、LN、PⅢP、Ⅳ-C有较大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血清HA、LN、PⅢP、Ⅳ-C有较大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CHB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肝纤维化,应用恩替卡韦联合三甲益肝冲剂治疗能改善肝功能,疗效好于单用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清胃泌素的变化特点,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血清胃泌素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确诊的肝炎肝硬化患者165例[男113例,女52例,平均年龄(51.9±11.4)岁]及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4.9± 11.9岁)]作为研究对象.肝炎肝硬化组分为Child-PughA级(54例)、B级(60例)、C(51例).抽取外周静脉血3 ml、行14C-尿素呼气试验和电子胃镜检查(结果由两名以上专业人员诊断).根据胃镜下活检病理和14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是否Hp感染.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胃泌素浓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胃泌素含量.以肝炎肝硬化患者胃泌素水平为因变量,Hp感染情况、性别、年龄、病毒载量、总胆红素、肌酐、白蛋白、血氨、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溃疡情况、静脉曲张情况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65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Hp感染率48.5%(80/165);Child-Pugh A、B、C级Hp感染率分别为40.7% (22/54)、50.0%(30/60)、54.9% (28/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5).30例对照组Hp感染率20.0%(6/30),显著低于肝炎肝硬化组(P=0.004).肝炎肝硬化组血清胃泌素的浓度为(772.9±368.3)pg/ml,高于对照组(260.3±117.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炎肝硬化Hp感染者血清胃泌素平均浓度(957.2±318.5)pg/ml显著高于未感染者(595.1±324.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组比较,Child A、B、C各亚组Hp感染者比未感染者的血清胃泌素浓度均亦显著升高[(781.3±233.8)pg/ml vs.(398.0±159.3)pg/ml,(884.2±235.9)pg/ml vs.(617.6±301.8)pg/ml,(1 205.9±316.5)pg/ml vs.(816.6±334.9)pg/ml,P均<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Hp感染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最大,白蛋白水平与胃泌素水平呈负相关.肝炎肝硬化并发消化性溃疡50例,占30.3%.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与无溃疡者相比,其外周血胃泌素浓度显著升高[(909.4±340.8)pg/ml vs.(713.5±365.4)pg/ml,P=0.002].结论 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清胃泌素升高,Hp感染可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血清胃泌素升高可能是肝炎肝硬化患者易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析恩替卡韦联合茵芪肝复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3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茵芪肝复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LSM(肝硬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85%,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LSM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TBIL、HA、LN、PC-Ⅲ、IV-C水平、LSM均显著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HA、LN、PC-Ⅲ、IV-C水平、LSM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茵芪肝复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控制肝脏纤维化,降低肝脏硬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和乙型肝炎性肝硬化(HBC)患者色氨酸(Trp)代谢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CHB 81例和HBC 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40例健康者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D)对各组受试者血浆中Trp及代谢产物犬尿氨酸(Kyn)、5-羟色胺(5-HT)水平进行测定,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病毒复制数,分析3组间血清学指标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HB组、HBC组受试者血浆中Trp和5-HT水平明显降低(P<0.01);HBC组受试者血浆中Kyn/Trp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HBC组Kyn/Trp与A/G呈负相关(r=-0.686,P<0.01),CHB组Kyn/Trp与Log DNA呈正相关(r=0.784,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yn/Trp为CHB和HBC的危险因素.结论 检测血浆中Trp及其代谢产物可作为辅助指标评估乙型肝炎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43例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组),41例为乙型肝炎后患者,38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瘦素水平、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浓度.结果:女性瘦素水平高于男性(P<0.01);乙肝组和肝硬化组患者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乙肝组和肝硬化组血清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和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可能跟病毒感染、肝功能损害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表达水平及与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相关性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5例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1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瘦素水平;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HA、PCⅢ、C1V、LN。结果:(1)血清瘦素水平在慢乙肝、肝硬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2)在对照组、慢乙肝组及肝硬化组中女性瘦素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1)。(3)血清瘦素与PCⅢ、LN、CⅣ、HA呈正相关(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随病情加重趋于升高;女性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存在性别差异;测定血清瘦素并分析其与PCⅢ、LN、CⅣ、HA的相关性.可对肝纤维化程度做出较合理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肝汤联合双环醇片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1例肝郁脾虚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双环醇组(联合组)41例、双环醇组40例。中药组口服中药煎剂,每次200ml,每日上、下午各服1次;双环醇组给予每日口服双环醇片75mg,疗程均为24周,停药观察12周。比较各组血清ALT、AST和GGT的变化。结果治疗第24周末,两组ALT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联合组AST、GGT复常率高于双环醇组,P〈0.05。停药后第12周,:联合组ALT、AST、GGT持续复常率均高于双环醇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双环醇片联合中药益肝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较单独使用双环醇片具有更好的保肝、降酶作用,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肝、胆、脾超声波检查指标与肝脏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探讨代偿性肝炎后肝硬化超声波筛检诊断组合。方法 统计248例慢性肝炎病人超声波检查资料及肝组织病理学诊断。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组织纤维化状态与肝包膜光滑度、门静脉内径无相关性;不同肝组织纤维化状态的肝实质回声均匀度、血管走行、胆囊壁状态及脾大程度有统计学差别:上述4个指标正常时.其肝硬化阴性预告值高达96.3%,评分≥5可筛检出90%代偿性肝硬化,7诊断代偿性肝硬化的准确率85.9%、特异性度高达95.2%。但灵敏度低至37.5%。结论 代偿性肝硬化超声波肝实质回声、血管走行、胆囊壁状态及脾大等指标与其他肝纤维化状态有显著差别,其评分系统可作为慢性肝炎病人筛检代偿性肝硬化的灵敏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