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致伤原因较多,如下楼梯时扭伤、骑自行车摔倒、运动损伤、交通伤等。合并或不合并其他损伤的后踝骨折占全部踝关节骨折的10%~12%。后踝骨折多为较高能量损伤引起,肢体肿胀明显,处理不及时、不恰当会造成踝关节不稳定,增加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以往较小的骨折多采取石膏外固定术,后踝骨折块大于胫骨远端关节面25%和(或)距骨有后脱位倾向的,多采取切开复位或间接复位普通螺钉内固定,螺钉自后踝至前踝及自前踝至后踝固定均有报道。但螺钉固定稳定性差,常需石膏保护或延长术后进行功能锻炼及负重的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后踝固定对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3年2月—2015年1月整群选取该院6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 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采用后外侧入路后踝固定术)及对照组32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比较两组功能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功能优良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P<0.05).结论 采用后外侧入路后踝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功能优良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踝关节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患者的回顾性分析,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0年6月,42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合并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患者资料,男27例,女15例,年龄21岁-68岁,平均42.3岁,扭伤17例,摔伤13例,交通伤12例,左踝26例,右踝16例,应用Lauge-Hansen和Danis-Weber分类法进行分类,旋后外旋型Ⅲ度17例,Ⅳ度14例,旋前外旋型Ⅳ度11例;B型31例,C型11例。30例急诊手术,12例择期手术。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0.8个月(12-51个月),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2.4周(10-16周)。依据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优24例,良12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手术方式应依据骨折类型来制定。  相似文献   

4.
5.
6.
黄志明  熊涛  王时东  罗进 《西部医学》2010,22(6):1025-1026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35例Pilon骨折,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35例Pilon骨折患者按Rüedi-Allgower分类:Ⅱ型11例,Ⅲ24例。结果 35例均获得随访6-18个月。疗效按照苟氏标准,优15例,良12例,可6例,差2例。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时机,良好的复位与内固定技术、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Pilon骨折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韦冰丹  蒋卫平  刘剑伟 《广西医学》2010,32(9):1116-1117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对Pilon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5例胫骨Pilon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Rüedi-Allgwer分型:Ⅰ型14例,Ⅱ型35例,Ⅲ型26例。结果 75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68个月,平均39个月。10例复位不理想,9例发生感染,8例骨不愈合。踝关节功能Mazur评定:优36例,良17例,可12例,差10例。结论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复位重建胫骨关节面、有效维持复位是治疗Pilon骨折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周亮 《中外医疗》2016,(12):69-70
目的:探讨后踝固定手术治疗法应用于踝关节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整群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5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7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和石膏固定,观察组给予后踝固定。对两组骨折优良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踝固定术可有效缩短踝关节骨折患者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跟骨关节内骨折约占全部跟骨骨折的85%~90%,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跟骨关节内骨折治1疗难度大,效果不尽人意,可带来30%-70%的足部功能障碍。近年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但其中一些措施或步骤仍存在争议。1999年6月~2003年11月对1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后踝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和切开复位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后踝骨折101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56例闭合复位和空心钉内固定,对照组为45例切开复位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的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踝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2,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踝关节稳定,行走能力,跑步能力和X线测量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术后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和并发症,踝关节功能的疼痛,活动范围和总分明显短于或者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闭合性复位和空心钉治疗后踝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踝关节功能影响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与分析切开或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该研究方便选取自2010年5月—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后踝骨折行切开或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次研究中有2例患者延迟愈合,余下56例全部为Ⅰ期愈合。术后患者愈合时间为3个月~0.5年,平均愈合时间为(4.6±0.4)个月,治疗后对患者进行12~4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26.4±5.2)个月,在末次随访中依照AOFAS评分标准,24例患者评分为优;28例为良;5例为可,1例为差,该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9.7%。其中,有11例患者行走或是在负重时存在踝关节疼痛现象,给予服用止痛药和增强康复训练治疗。结论对后踝骨折患者予以良好的复位及稳固的内固定有助于踝关节的康复,有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方法使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32例38侧跟骨关节内骨折。结果38侧骨折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4月。所有患者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发生。按Maryland足部评分:优21侧(55.3%)、良14侧(36.8.%)、良14侧(36.8.%)、可3侧(7.9%),优良率达92.1%。结论手术时间应选择急诊或伤后10~14d;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用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骨折治疗的关键是尽可能恢复跟距关节面的相适应性和跟骨的正常解剖形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不稳定型骨盆环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从2005年4月~2009年11同,共手术治疗38例,其中后拄合并后壁骨折8例,横形合并后壁骨折12例,“T”形骨折10例,双拄骨折5例,前拄合并后半横形骨折3例。手术采用Kocher-Langenbeck(K-L)入路8例,髂腹股沟入路12例,延长髂股入路5例,双入路(髂腹股沟+K-L入路)13例。结果解剖复位26例(63.3%)满意复位10例(32.7%)不满意复住2例(45%)。临床和X线优良率分别为705%和71.8%其中解剖和非解剖复位组的临床优良率分别为839%和364%(Χ^2=22.89,P〈0.01),并发症:坐骨神经不全性牵伸损伤1例(1.0%);深部感杂2例(2.0%)。结论复位质量与疗效密切相关。骨折切开复位不同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环骨折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治疗效。  相似文献   

14.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15例共20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受伤后1~8天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其中部分患者植入自体或异体骨。结果患者术后疗效评定为优、良共17足,优良率为85.00%,1例发生腓肠神经损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胫骨平台骨折55例,其中空心加压螺钉固定15例,单侧钢板固定33例,双钢板固定6例,辅以外固定架固定6例,行自体骨植骨24例,异体骨6例,人工骨4例。术后平均随访15.2个月,结果按膝关节评定标准评估术后疗效,优良46例,可6例,差3例。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盆Til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骨盆Tilt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患者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8.0±3.4月。均骨性愈合,无下肢不等长,骨盆畸形基本纠正。按Majeed疗效评定标准,优26例,良6例,一般1例,差1例,优良率94.1%。结论通过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盆Tilt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疗效,能有效预防远、近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距下关节移位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31例(36足)跟骨骨患者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31例术后随访9~28月,平均16月。采用Maryland足评分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优21足,良10足,可4足,差1足,优良率86.1%。术后并发症:3例皮瓣坏死,通过清创换药延期愈合;4例慢性疼痛;1例创伤性关节炎,内植物取出时行距下关节融合。结论:跟骨骨折应用外侧切口入路,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采用钢板内固定,必要时植骨,争取最佳解剖复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的72例(85处)掌、指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2个月,平均8.6个月。X线检查示骨折愈合时间为6~13周,平均8周,无一例发生骨不连。关节功能按TAFS的评分标准评定,优良75处,差10处。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感染率低,患指的屈伸功能能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跟骨骨折采用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2月本院人住的跟骨骨折患者32例,共36足。按照Sanders法将所有患足分成标准Ⅱ型11足、标准Ⅲ型17足、标准Ⅳ型8足。对32例患者的跟骨骨折均采用跟骨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在手术后6~24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电话随访,并按照Maryland评分系统对患者的足部功能进行评估。其中,足部功能评价为优2l足,评价为良12足,评价为可3足,优良率可达91.67%。不良反应:2例患足出现手术切口的渗出,但经过换药等操作后自愈;1例患足发生腓肠神经的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结论:对跟骨骨折采用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术后足部功能恢复的优良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技巧及疗效.方法:应用4.0 mm空心拉力螺钉治疗后踝骨折29例,包括旋后外旋型Ⅳ度12例,旋前外旋型Ⅳ度17例,术前行CT扫描并进行骨三维重建,术中首先复位固定外踝和内踝,C型臂X线透视踝关节,根据术中情况采用闭合或直视下复位后踝,垂直骨折线打入导针,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后踝骨折.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2个月(6~24个月)随访,后踝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推荐的踝足评分系统评分:优23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9.7%.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是治疗后踝骨折较为满意的内固定方式,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