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对儿童颅脑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颅脑手术的患儿120例,年龄3~14岁,根据DEX使用剂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以下简称生理盐水)对照组, 每组30例,手术结束前分别以0.4、0.6、0.8 μg·kg-1·h-1DEX或生理盐水维持1 h至手术结束。观察主要结局指标为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次要结局指标为苏醒时间、拔管期呛咳发生率等。结果 中、高剂量组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17%,11% vs 64%, P<0.01);且剂量依赖性地降低拔管时呛咳发生率(P<0.01)。高剂量组苏醒时间显著延长(P<0.01)。结论 0.6 μg·kg-1·h-1右美托咪定可以显著减少儿童颅脑术后苏醒期躁动和呛咳发生率,且镇静程度更适宜。  相似文献   

2.
董楠  张继如  郑雁  凌育峰  何水清 《重庆医学》2023,(16):2439-2443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是否有利于合并高血压的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复苏。方法 选择合并高血压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11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分为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瑞芬太尼组(DPR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R组),各58例。两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麻醉维持:DPR组用微量泵输注右美托咪定0.6~1.0μg·kg-1·h-1+丙泊酚4.0~6.0mg·kg-1·h-1,PR组用微量泵输注丙泊酚5.0~10.0mg·kg-1·h-1,两组均泵入瑞芬太尼0.2~0.5mg·kg-1·h-1+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0.18mg·kg-1·h-1。观察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采用镇静-觉醒评分评价意识状态。结果 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较短,DPR组术后苏醒疼痛评分更低(P<0.05);与DPR组...  相似文献   

3.
袁莉  李国利  滕志恒  滕金亮 《重庆医学》2023,(10):1474-147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神经细胞损伤标记物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160例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乌司他丁组(U组)、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组(DU组)和对照组(N组),各40例。于麻醉诱导前15 min, D组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以0.3μg·kg-1·h-1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 U组泵注乌司他丁2 kU/kg,后以1 kU·kg-1·h-1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 DU组按照D组和U组给药方式同时给予右美托咪定和乌司他丁;N组泵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4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输液量、出血量、尿量、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于术前(T1)、术毕(T2)、术后1 d(T3)、术后3 d(T4)采集颈内静脉血用ELISA检测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达克罗宁胶浆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苏醒期的躁动, 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择期行全麻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达克罗宁组(Ⅱ组)、右美托咪定组(Ⅲ组)和右美托咪定联合达克罗宁组(Ⅳ组), 各20例, 患者均不用术前药。Ⅲ、Ⅳ组在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g·kg-1·h-1负荷剂量静脉泵注, 15min后以 0.2~0.3 μg ·kg-1·h-1的剂量持续泵入,Ⅱ、Ⅳ组达克罗宁胶浆于插管前均匀涂抹气管导管头端至15 cm处, Ⅰ、Ⅱ组泵入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 分别于术毕时(T1)、气管导管拔管时(T2)、气管导管拔除后5 min(T3)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 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前Riker镇静躁动评分、拔管后5min的Ramsay镇静评分。结果:Ⅰ组和Ⅱ组患者T2、T3时MAP均明显高于T1, HR均明显快于T1(P<0.01);Ⅲ组和Ⅳ组患者T1~T3时MAP均低于Ⅰ组(P<0.05~P<0.01), HR均明显慢于Ⅰ组(P<0.01)。4组苏醒期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无明显不同(P>0.05)。Ⅳ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Ⅰ、Ⅱ、Ⅲ组(P<0.01);Ⅱ、Ⅲ和Ⅳ组Riker镇静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Ⅰ组(P<0.01), Ⅲ组和Ⅳ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插管前输注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0.6μg·kg-1·h-1, 15min后以 0.2~0.3μg ·kg-1·h-1的剂量持续泵入, 联合达克罗宁胶浆能有效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 并能降低患者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且不延长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术期泵入右美托咪定对择期开颅手术术后拔管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00例择期开颅手术者分为A、B、C及D组,每组25例;A、B及C组于不同时期予右美托咪定治疗,D组持续泵入生理盐水,比较拔管时间及安全性。结果拔管时间A组最短,拔管时VAS评分D组最高,拔管后D组HR、SBP及DBP升高有统计学意义,各组拔管后Sp O2下降无统计学意义。D组各时间点HR、SBP及DBP均最高。同时A、B及C组拔管后并发症明显低于D组。结论术前及术中泵入右美托咪定可改善择期开颅手术术后拔管时间,提高拔管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脑氧饱和度(SctO2)的变化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及直肠腹腔镜手术年龄≥60岁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体质量指数18~25 kg/m2,随机分为两组(n=20):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方法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D组10 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并按0.3 μg·kg-1·h-1持续泵注;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应用FORE-SIGHT近红外光仪监测SctO2,收集入室时(T0)、面罩吸氧后(T1)、气腹前(T2)和气腹30 min(T3)的Sct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平均动脉压(MAP)。术前1 d及术后24 h对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试评分,计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SctO2、PaCO2及MAP在T3时较T2时增高(P<0.05);与术前相比,C组患者术后24 h MMSE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SctO2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可以降低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脊髓疾病术中唤醒时间和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37例神经外科脊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右美托咪定维持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维持组。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治疗组术中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 μg/kg·h,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唤醒前5 min(T1)、自主呼吸恢复(T2),唤醒即刻(T3),和唤醒后5 min(T4),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脑电双频指数变化,并比较两组唤醒时间、唤醒质量及唤醒时躁动情况。结果 两组唤醒即刻,唤醒后5 min,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唤醒前5 min(P<0.05),治疗组唤醒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唤醒即刻躁动情况、唤醒期间脑电双频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不延迟术中唤醒时间,且唤醒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躁动发生率减少,用于脊柱脊髓手术术中唤醒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对开颅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开颅手术患者,ASAⅠ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10 min内输完。术中D组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C组则输入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手术结束时,两组均停药。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插管时(T2)、切皮时(T3)、苏醒时(T4)、拔管时(T5)、出手术室(T6)HR、SBP和DBP;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期患者呼吸恢复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术后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T1-T6时D组HR明显减慢,SBP、DBP明显降低(P<0.05);T1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10 min内输完。术中D组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C组则输入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手术结束时,两组均停药。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插管时(T2)、切皮时(T3)、苏醒时(T4)、拔管时(T5)、出手术室(T6)HR、SBP和DBP;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期患者呼吸恢复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术后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T1-T6时D组HR明显减慢,SBP、DBP明显降低(P<0.05);T1T5时C组SBP、DBP明显高于T0时(P<0.05)。术中D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Ramsay镇静评分D组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期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可有效维持开颅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药用量,且不延长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逆转七氟烷对发育期大鼠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prague-Dawley(SD)大鼠60只,雌雄不拘,日龄7d,体重15~20g,将大鼠随机分入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七氟烷组和右美托咪定+七氟烷组。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七氟烷组大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10μL,放入密闭箱内吸入混合气体(体积分数为0.3的氧气+体积分数为0.7的氮气);右美托咪定、右美托咪定+七氟烷组大鼠腹腔内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L(25μg/kg,以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μL),放入另一密闭箱内,持续吸入混合气体+体积分数为0.02的七氟烷4h。结束后4h,每组各取6只幼鼠处死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活化型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的表达水平。各组余下的9只大鼠饲养至42d,采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测定其学习记忆功能。结果七氟烷组的活化型caspase-3表达水平(0.1373±0.2000)显著高于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0.0694±0.0900,P<0.01),右美托咪定+七氟烷组的活化型caspase-3表达水平(0.0958±0.1300)较七氟烷组显著降低(P<0.05)。七氟烷组的p-p38MAPK表达水平(0.0319±0.2100)显著高于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0.0242±0.1600,P<0.05),右美托咪定+七氟烷组的p-p38MAPK表达水平(0.0210±0.1400)显著低于七氟烷组(P<0.05)。实验第45、46天,七氟烷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长于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同时间(P值均<0.05),而右美托咪定+七氟烷组大鼠均显著短于七氟烷组同时间(P值均<0.05)。七氟烷组的穿越平台次数为(1.33±0.46)次,显著少于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的(3.44±0.51)次(P<0.01);右美托咪定+七氟烷组为(1.89±0.86)次,显著多于七氟烷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减轻七氟烷对幼鼠发育期的神经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有关。  相似文献   

10.
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以本院行胃癌根治术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按麻醉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和右美托咪定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舒芬太尼、依托咪酯和罗库溴铵诱导麻醉,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诱导前15 min静脉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分析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在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及拔管后1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均明显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免疫功能分子CD4和CD8及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拉姆齐评分(Ramsay评分)明显升高、舒芬太尼泵入量明显减少(P<0.05)。因此,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需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1.
小剂量瑞芬太尼预防全麻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拔管前小剂量瑞芬太尼对预防全麻气管拔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非心脏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20例。二组患者麻醉的诱导和维持方式相同。麻醉维持采用吸入异氟醚,静脉微量泵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0.4μg.kg-1.m in-1,术毕C组停用瑞芬太尼,R组持续泵注0.1μg.kg-1.m in-1瑞芬太尼。分别记录三组患者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1 m in、3 m in、5 m in等各时段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拔管后1 m in,3 m in,5 m in潮气量、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C组拔管前后血压和心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R组拔管前后血压和心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拔管时及拔管后1 m in、3 m in、5 m in等时段R组SBP、DBP、HR变化与C组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拔管后两组患者VT、RR、Sp0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拔管前小剂量静脉泵入瑞芬太尼能有效减轻拔管时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喉显微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抑制喉显微外科手术中心血管反应的效果及对术后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激光声带息肉切除手术60例,随机分为0.1μg.kg-1.min-1瑞芬太尼组、0.2μg.kg-1.min-1瑞芬太尼组和异氟醚组,每组20例。3组麻醉诱导用药均为咪唑安定、瑞芬太尼、异丙酚及氯化琥珀胆碱。麻醉维持:0.1μg.kg-1.min-1瑞芬太尼组:瑞芬太尼0.1μg.kg-1.min-1,体积分数0.7%异氟醚;0.2μg.kg-1.min-1瑞芬太尼组:瑞芬太尼0.2μg.kg-1.min-1,体积分数0.7%异氟醚;异氟醚组:体积分数1.5%~2.5%异氟醚。3组均吸入氧化亚氮(氧化亚氮与氧气流量比为1.5 1,氧流量1.0 L.min-1),静脉泵入氯化琥珀胆碱50~80μg.kg-1.min-1维持肌肉松弛。患者入室10 min时(T0)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作为基础值,分别于气管插管时(T1)、固定支撑喉镜时(T2)、固定支撑喉镜3 min(T3)、固定支撑喉镜5 min(T4)、去除支撑喉镜时(T5)及拔管后3 min(T6)记录上述各项指标。记录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恢复室观察时间。结果3组患者SBP、DBP在T1均低于T0(P<0.05);0.1μg.kg-1.min-1瑞芬太尼组SBP、DBP及HR在T4明显高于T0、T1、T2及T3(P<0.05);0.2μg.kg-1.min-1瑞芬太尼组SBP、DBP及HR在T4明显低于0.1μg.kg-1.min-1瑞芬太尼组和异氟醚组(P<0.05)。异氟醚组SBP、DBP及HR在T2、T3及T4高于T0及T1(P<0.05);异氟醚组SBP、DBP及HR在T2、T3、T4高于0.1μg.kg-1.min-1瑞芬太尼组和0.2μg.kg-1.min-1瑞芬太尼组(P<0.05);0.1μg.kg-1.min-1瑞芬太尼组和0.2μg.kg-1.min-1瑞芬太尼组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在恢复室观察时间均短于异氟醚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及固定支撑喉镜时的心血管反应,患者术后清醒迅速;瑞芬太尼0.2μg.kg-1.min-1的维持量抑制心血管副反应的效果更佳,且不延长清醒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食管癌患者全麻拔管时的应激反应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4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依住院号的奇偶数分为0.9%生理盐水(NS组,尾数为奇数)和右美托咪定(DEX组,尾数为偶数)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分别静脉推注生理盐水或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入室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1、5、10min(T3、T4、T5)时的SBP、DBP、HR变化及拔管期间患者呛咳和躁动的情况。结果 NS组T3、T4、T5的SBP、DBP、HR明显高于T2(P<0.05),而DEX组无差异(P>0.05);NS组T3、T4、T5时SBP、DBP、HR明显高于DEX组(P<0.01);拔管期间,DEX组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NS组(P<0.01)、呛咳评分和躁动评分显著低于NS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食管癌患者拔管期,能明显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与呛咳和躁动,产生良好的遗忘作用,且不延长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48 h累积液体平衡量(cumulative fluid balance postoperative 48h,FB 48 h)与术后胰瘘(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POPF)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外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连续收治的237例PD术后患者,收集并整理其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POPF将患者分为胰瘘组(POPF)和非胰瘘组(Non-POPF),采用单自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POPF的危险因素,采用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去除混杂因素,最终确定POPF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根据FB 48 h将患者分为液体负平衡组(FB 48 h ≤ 0 mL·kg-1·h-1)、少量液体正平衡组(0 mL·kg-1·h-1 < FB 48 h ≤ 0.5 mL·kg-1·h-1)、中等量液体正平衡组(0.5 mL·kg-1·h-1 < FB 48 h ≤ 1 mL·kg-1·h-1)和大量液体正平衡组(FB 48 h>1 mL·kg-1·h-1)等4个亚组,分析FB 48 h与POPF之间的关系。结果 30例(12.7%)患者发生了POPF,其中B级POPF 24例(10.1%),C级POPF 6例(2.5%)。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男性)(OR=23.917,95% CI:3.775~151.526,P=0.001)、高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R=1.313,95% CI:1.059~1.628,P=0.013)、罹患糖尿病(OR=9.120,95% CI:2.262~36.771,P=0.002)、入院时低白蛋白浓度(OR=0.876,95% CI:0.783~0.981,P=0.022)、术前高胆红素浓度(OR=1.008,95% CI:1.002~1.013,P=0.005)和FB 48 h(OR=4.870,95% CI:1.906~12.443,P=0.001)为POPF的独立危险因素。大量液体正平衡组患者C级POPF发生率显著高于少量液体正平衡组(P=0.002)和中等量液体正平衡组(P=0.002)。结论 PD术后FB 48 h是POPF的独立危险因素,FB 48 h>1 mL·kg-1·h-1时,C级POPF发生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5.
龚清安  李熳 《重庆医学》2015,(29):4083-4085
目的:研究右旋美托咪定对胸腰椎骨折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0.5μg右美托咪定组以及1.0μg右美托咪定组。分析右美托咪定剂量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苏醒过程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的SBP、DBP及HR水平在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μg右美托咪定组及1.0μg右美托咪定组在T2时的SBP及DBP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T0时的水平,HR水平显著低于 T0时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的SBP、DBP及 HR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μg右美托咪定组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及0.5μg右美托咪定组,OAA/S评分与躁动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及0.5μg右美托咪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剂量与SBP、DBP及 HR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呈正相关,与OAA/S评分及躁动评分呈负相关。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在胸腰椎骨折手术的全麻过程中,选择剂量为0.5μg能够较好地稳定患者在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其苏醒过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芬太尼清醒镇静用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拟行ERCP检查的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丙泊酚组,每组30例。2组患者ERCP检查前静脉注射山莨菪碱10.0 mg和芬太尼1.0μg.kg-1,右美托咪啶组患者15 min内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5μg.kg-1,以右美托咪啶0.5~1.0μg.kg-1.h-1持续微泵输注至手术结束;丙泊酚组患者2 min内静脉注射丙泊酚1.0 mg.kg-1,以丙泊酚4.0~6.0 mg.kg-1.h-1持续微泵输注至手术结束。记录麻醉前(T0)、进镜前(T1)、进镜时(T2)、进镜后20 min(T3)和检查结束后10 min(T4)患者的血压、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对插管的难易程度、患者的合作程度进行评分,次日评估患者对检查的满意程度。结果麻醉前2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和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组患者T1、T2、T3和T4时HR均显著低于T0时(P<0.05),各时间点SBP和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患者T1、T2、T3和T4时SBP、DBP和HR均显著低于T0时(P<0.05)。2组患者各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患者T1时SBP和T1、T2、T3、T4时DBP均显著低于右美托咪啶组(P<0.05),但2组T2、T3和T4时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T1、T2、T3和T4时患者HR显著高于右美托咪啶组(P<0.05)。右美托咪啶组操作难易程度和患者合作程度评分显著高于丙泊酚组(P<0.05)。2组患者对检查的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芬太尼清醒镇静用于ERCP检查安全可行,能满足检查所需镇静要求,并可获得患者较好的合作;但部分患者发生HR减慢,需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陶佳  顾小萍  李浩 《现代医学》2012,40(2):182-185
目的:观察术前静脉预注射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小剂量组(L组)、中剂量组(M组)和大剂量组(H组),每组20例.C组患者于诱导前静脉输注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L、M和H组患者分别输注右美托咪定0.2、0.4和0.8μg·kg-1.分别于输注右美托咪定前(T0)、输注右美托咪定10min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min(T3)、气腹后10min(T4)、气管拔管即刻(T5)记录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结果:与T0时比较,TI时M组和H组HR均降低,H组SBP、DBP升高(P<0.05);与T1时比较,T2时C组和L组SBP、DBP和HR降低,T3~T5时SBP、DBP和HR升高(P<0.05);与M组比较,T1~T5时H组SBP、DBP升高(P<0.05).结论: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剂量0.4μg·kg-1,可有效地维持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CO2气腹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Supreme喉罩全身麻醉在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优势。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ASAⅠ-Ⅱ级、年龄65-75岁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Supreme喉罩组(S组n=30)和右美托咪定联合Supreme喉罩组(D组n=30),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喉罩置入即刻(T2)、切皮时(T3)及喉罩拔除即刻(T4)各时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计算患者全身麻醉药物总用量、苏醒及拔除喉罩时间;观察术中返流误吸,苏醒期躁动、呛咳、寒战情况及术后声嘶、咽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术后1、2、6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0)相比,S组MAP、HR在T1时点显著降低(P〈0.05),T3时点显著增高(P〈0.05),T2、T4时点略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MAP在T1、T2、T3、T4时点变化不显著,HR在T1、T2、T3时点显著下降(P〈0.05)。与D组相比,S组MAP在T1时点显著降低(P〈0.05),在T3时点显著增高(P〈0.05),在T2、T4时点略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在T2、T3时点显著增高(P〈0.05),HR在T1、T4时点变化不显著(P〉0.05)。与S组相比,D组全身麻醉药用量明显减少(P〈0.05),苏醒时间和拔除喉罩时间明显缩短(P〈0.05),苏醒期躁动、呛咳、寒战、术后咽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中返流误吸及术后声嘶发生。D组术后1 h、2 h VAS评分明显小于S组(P〈0.05),术后6 h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Supreme喉罩用于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全身麻醉,具备血流动力学平稳,全身麻醉药用量少,苏醒和拔除喉罩时间短及术后不良反应少、舒适度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结束前给予右旋美托咪定对老年人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定组(D组)、对照组(C组)各20例。两组患者术中全麻诱导和维持相同,手术结束前10minD组患者于10min内静脉泵注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C组患者以相同速率静脉泵注相同容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术毕(T1)、术后15min(T2)、拔管时(T3)、出恢复室时(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拔管时间以及Ramsay评分、VAS评分、躁动评分。结果 D组拔管时血压,心率略升,较手术结束时无明显差异,其他各时间段内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T2、T3、T4较T1血压、心率升高明显(P〈0.05)。两组T2、T3、T4各个时间段血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T3、T4SpO2,T1、T2、T3PETCO2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T2、T3、T4Ramsay评分、躁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人苏醒拔管期予镇静的同时保持孩子可以被唤醒,兼有镇痛作用,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无呼吸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