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正确使用、清洗、保养和消毒灭菌腔镜器械的能力。方法以四川省手术室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四川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教材》的内容为培训课程指南,应用多媒体专题讲座、情景模拟、实物操作演示、护理查房提问等培训方法,对手术室工作1~5年的护士进行腔镜器械的正确使用、清洗、保养和消毒灭菌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结果培训3个月后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能力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系统、规范的腔镜器械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有助于低年资护士腔镜手术配合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制专科视频在耳鼻喉科低年资护士专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耳鼻喉科工作一年内的护士22名作为观察组(包括新调入和轮转护士),采用自制专科视频辅助传统教学培训;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护士2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培训,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培训后的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护士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专科视频辅助传统培训是有效的专科教学创新,可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专科理论和专科技能,提高护理专科认同感和综合教学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NICU低年资护士专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NICU工作的低年资护士32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培训模式)和实验组(PDCA循环模式),比较在两种不同培训模式下,低年资护士相关知识能力提升水平,科室护理质量情况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士的相关知识能力提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实验组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进行低年资护士专科培训,能有效提升低年资护士的护理能力,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心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胃肠外科、颅脑脊柱外科等5个科室为试点科室,对科内入职3年以内的18名护士进行问题引导式培训,观察培训前后护士岗位能力情况。[结果]实施问题引导式培训1年后,18名低年资护士在SBAR交班、护理风险评估准确性、处理问题能力、协调配合能力、沟通交流能力5个方面均有较大幅度提升。[结论]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对低年资护士实施问题引导式培训,能激发护士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从而迅速提升护士的临床岗位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导师制在手术室腔镜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12月28名手术室轮转护士和教学基地培训学员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传帮带模式;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32名手术室轮转护士和教学基地培训学员作为观察组,在原有带教基础上由手术室腔镜专科组长制订培训构架并实施,每个亚专科设立1名导师,培训周期为6个月,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培训模式。考核方式为导师考评和学员自评,每半月记录学员考评表总分。结果:观察组在理论与操作成绩、腔镜医师满意度评分、学员教学满意度评分方面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严谨、规范、实用的手术室腔镜专科护士培训构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对促进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腔镜下微创手术已成为临床各专业重要的诊疗手段。由于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仪器种类繁多而精密,低年资护士难以在短时间内熟悉器械名称及用途、掌握手术配合技术。有研究表明.工作年限≤5年的低年资护士发生护理缺陷高达54%,属“高危人群”。为了使低年资护士较快地掌握泌尿外科的腔镜手术配合,医院手术室推行泌尿腔镜幻灯片图册教育,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11.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4)
目的探讨系统化培训在提高基层医院低年资护士心电图运用能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急诊、ICU、内科病区低年资护士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心电图知识的培训,实验组采用系统性、多元化的培训方法进行心电图知识培训,比较2组培训结束后30例护士心电图运用能力综合测评和护士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满意度测评。结果实验组心电图基本知识、心电图机操作能力、心电图识别能力、心电图描记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满意度为100.0%(15/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11/15)(P0.05)。结论系统化培训能显著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心电图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13.
《天津护理》2016,(4)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培训模式对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工作5年以下低年资注册护士1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名,对照组选择理论授课、操作培训、统一考核常规封闭式集中培训,观察组选择自由选择培训课程、统一考核、竞赛制末位淘汰的新型开放式培训。5个月后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得分和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应急能力得分从(46.18±2.87)分提高到(60.74±2.48)分,观察组从(46.98±2.85)分提高到(71.32±2.64)分,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培训满意度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放式培训的培训满意度更高,显著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4.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6)
目的:探讨循环科低年资护士专科能力有效提升的途径,以期为提升护士业务能力,提高护理质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循环科40名新分配的护士给予专科能力评估,采用专家型护士培养和管理的方法实施岗位规范化培训。结果:经培训干预,40名低年资护士在基础知识与技能、专科知识与技能、应急与沟通能力、护理程序实施能力、管理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循环科低年资护士实施专家型护士培养和管理,可以明显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能力,更加符合专科化的发展需要,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培训低年资护士的专业技能和专科理论知识,提高整体素质。方法 2004年8月-2005年8月对32位低年资护士进行操作技能、仪器知识及处理、专科理论和并发症的观察等系统的培训。结果 培训前后护士的操作技能、专科理论知识、仪器的使用和并发症的观察能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培训低年资护士的专科技能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和潜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11)
目的探讨核心能力培训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风险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手术室低年资护理人员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风险管理,研究组在常规风险管理中实施核心能力培训。观察2组低年资护理人员管理后技能操作、应急抢救、安全管理、消毒隔离、专科理论等各项考核成绩,统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室低年资护理人员在核心能力培训风险管理后技能操作、应急抢救、安全管理、消毒隔离及专科理论各项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15.00%(6/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低年资护理人员风险管理中应用核心能力培训,可提高各项考核成绩和技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情景模拟训练在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应用情景模拟训练培训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的效果。方法对18个临床科室108名毕业3年内的护士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后对护士的急救技术操作、急救仪器的使用、急救相关知识进行考核,并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护士训练前后的急救能力。结果训练后护士的急救技术操作、急救仪器的使用、急救相关知识成绩均较训练前有较大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训练后护士的急救能力也有较大提高,与培训前相比,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情景模拟训练能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急救能力,是一种较理想的低年资护士在职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培训低年资护士的专业技能和专科理论知识,提高整体素质.方法 2004年8月~2005年8月对32位低年资护士进行操作技能、仪器知识及处理、专科理论和并发症的观察等系统的培训.结果培训前后护士的操作技能、专科理论知识、仪器的使用和并发症的观察能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培训低年资护士的专科技能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和潜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情景模拟在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银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3(1):118-119
护士应急能力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能敏锐地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分析、判断,用熟练的技能技巧,沉着果断地配合抢救和护理的能力。护士的应急能力对保证护理安全有着重要作用。作者对苏州市3所综合性三级医院作了调查,结果在临床一线护士中工作1~3年的占40%~54%。因此,如何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保证护理安全,已成为护理管理者的重要课题。苏州大学附属二院通过情景模拟训练对91名工作3年内的护士进行应急能力的培养,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