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88g基础饲料中加入12g不同种类的油脂(合成油、猪油和豆油)和1%胆固醇喂养大鼠5周以诱导动物产生高脂血症,并以不加入胆固醇的豆油饲料作为正常对照。比较各组动物在实验期内的生长、血清脂质、肝脏脂质和某些内脏器官重量的改变。结果如下: (1)大鼠摄食含不同油脂的致高胆固醇血症饲料5周后,各组雄鼠的体重增加无明显的不同,雌鼠的体重增加则有显著的差别,即合成油组动物的增重显著较猪油组和对照组的为低。 (2)在各种油脂饲料中加入胆固醇都可使动物的肝重增大。猪油组和豆油组动物的肝脏有明显的脂肪肝病变。肝脂含量增加,肝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大量积存(分别约为对照组的9-10倍和2-3倍)。而合成油组动物的肝脏外观表现正常,肝脂含量、肝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则接近对照组的正常水平。 (3)在各种油脂饲料中加入胆固醇喂养大鼠,对雄鼠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影响不明显,但引起雌鼠血清胆固醇的改变和对照组比较,猪油饲料使动物的血清胆固醇含量明显增高,豆 油和合成油饲料则可维持动物的血胆固醇含量于正常水平。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则以合成油饲料组动物的为最高。 (4)在各种饲料中加入胆固醇除增大肝脏重量外,也使雌鼠的主动脉重量增高,但饲料油脂种类对其重量的影响不明显。 上述结果表明,当饲料中含有高水?  相似文献   

2.
在88克基础资料中加入12克不同油脂[合成油(MCT),猪油和豆油]和1%胆固醇饲喂大鼠5周以诱导动物产生高脂血症,并以不加入胆固醇的豆油饲料作为正常对照,比较各组动物在实验期内的生长、血清脂质、肝脏脂质和某些内脏器官重量的改变。结果如下: (1)含不同油脂的致高胆固醇血饲料,对雄鼠的体重增加无明显的不同影响,但雌鼠的体重增加出现了显著差别,即合成油组的显著较猪油组和对照组的为低。(2)在饲料中加入胆固醇饲喂大鼠可使动物的肝脏显著增大。猪油组和豆油组动物的肝脏呈现明显的脂肪肝。肝脂含量的增加主要表现为胆固醇的大量积存(约为对照组的9—10倍)和甘油三酯含量的增高(约为对照组的2~3倍)。合成油组动物肝脏的外观较正常,肝脂含量接近对照组的正常水平。显著较前两组的为低。(3)在各种油脂饲料中加入胆固醇饲喂大鼠,对雄鼠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影响不明显,但引起雌鼠血清胆固醇水平的不同改变:猪油组的显著增高,合成油组和豆油组的维持在正常水平。合成油饲料组全部动物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4)除肝重外,饲料胆固醇可使雌鼠的主动脉重量有所增加,但未见到各种饲料油的不同影响。上述结果初步表明当饲料中含有高水平胆固醇时,饲料油脂来源为含中碳链脂肪酸的甘油酯(制自石油副产品的合成油)时,可维持大鼠的体重,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肝脂、肝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于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因此,在进食较高胆固醇水平的膳食时,膳脂中若含有此种合成油,对动物的生长和维持机体的正常脂质代谢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正> 在前两次实验中曾分别观察了12%合成油饲料和12%台成油+1%胆固醇饲料对大鼠生长、血脂和肝脂等方面的影响。本实验目的是继续观察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在恢复期时,不同油脂(包括合成油、猪油和豆油)对动物体重、血脂和肝脂水平恢复的影响。实验方法(一) 饲料(甲) 致高胆固醇血症饲料:基础饲料的组成同前次实验。在88克基础饲料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由石油副产品尿素蜡中提炼出辛酸(8:0)和癸酸(10:0),酯化后作为日常食用油的可能性。 (1)用含12%不同油酯(合成油,豆汕,不同比例配合的合成油与豆油,和奇数碳脂肪酸的合成油等)的饲料,分别饲养断乳大鼠12周,每组16只大鼠,雌雄各半,观察其生长、脏体比、血脂与肝脂水平、肝脂与体脂的脂肪酸组成、和体脂碘价的改变。 (2)用12%合成油饲料喂养大鼠的12周内,动物生长良好,未见必需脂肪酸缺乏的典型症状。在饲养期的前8周内,各组动物的体重增长近似,在后4周内,凡掺有含偶数碳脂肪酸的合成油饲料组动物,其体重增加值皆显著较少。 (3)合成油饲料和豆油饲料比较,对大鼠血清胆固醇水平无影响,但显著使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 (4)合成油饲料不影响动物的体成分(水份、蛋白质、脂肪),其体脂含量较豆油饲料组的略低(0.05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由石油副产品尿素蜡中提炼出辛酸(8:0)和癸酸(10:0),酯化后作为日常食用油的可能性。(1)用含12%不同油酯(合成油、豆油、不同比例配合的合成油与豆油、奇数碳脂肪酸的合成油等)的饲料,分别饲养断乳大鼠12周,每组16只大鼠,雌雄各半,观察其生长,脏体比,血酯与肝酯水平,肝酯与体酯的脂肪酸组成,和体酯碘价的改变。(2)用12%合成油饲料喂养大鼠的12周内,动物生长良好,未见EFA缺乏的典型症状。在饲养期的前8周内,各组动物的体重增长近似,在后4周内,凡掺有合成油的各饲料组动物,其体重增加值皆显著较少。(3)合成油饲料和豆油饲料比较,对大鼠血清胆固醇水平无影响,但显著使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4)合成油饲料不影响动物的体成分(水分、蛋白质、脂肪),其体脂含量较豆油饲料组的略低(0.005相似文献   

6.
魔芋精粉与几种常用膳食纤维降血脂效果比较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吴杰  彭恕生 《营养学报》1993,15(2):130-136
用含胆固醇1%、胆盐0.25%、猪油5%的高脂饲料喂饲健康雄性大鼠,诱发高脂血症的同时分别加入5%的魔芋精粉、果胶、褐藻胶及琼脂,观察此四种膳食纤维对大鼠生长、血清脂质含量、肝脏脂质含量及肝脏组织病理的不同影响,并通过测定粪中酸性固醇的排泄量来观察它们对胆汁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四种膳食纤维均能有效地降低进食高脂膳食大鼠的空腹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对空腹血甘油三酯水平无影响;2)魔芋精粉能较其余三种膳食纤维更有效地降低肝脏组织脂质含量,包括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亦显示魔芋精粉减轻肝脂变效果最佳;3)四种膳食纤维均能增加粪中胆汁酸尤其是鹅脱氧胆酸的排泄量,推测这可能是它们降低机体脂质的机理之一;4)四种膳食纤维在5%摄入水平对大鼠摄食及生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观察了猪油与豆油对大鼠血脂水平和主动脉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分为猪油组、豆油组和对照组。观察结果表明:饲以高脂膳食20天后,高脂组大鼠血清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猪油组显著高于豆油组。此后40天,各组动物血清胆固醇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至60天时,在扫描电镜下可见高脂组大鼠主动脉发生病变,主要内皮细胞肿胀变形,排列紊乱,偶可见微血栓形成。猪组病变重于豆油组。  相似文献   

8.
不同食用油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肖锦腾  周德勤 《营养学报》1990,12(3):305-312
本实验采用Wistar雄性大鼠,体重250±20g,喂给四种食用油,即豆油、花生油、猪油和菜籽油。观察对血脂水平、心血管组织形态、脂肪酸组成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猪油影响最大,豆油最小。猪油组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明显高于豆油组(P<0.05)。血小板数和聚集率,猪油组分别为149×10~9/L(14.9万)和30.2%,豆油组力223×10~9/L (22.3万)和21.8%。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猪油组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血清、心肌和肝脏中分别为44.8%、56.1%和33.5%,豆油组分别为33.6%、55.2%和25.9%。多不饱和脂肪酸,猪油组较低,豆油组合量高。主动脉电镜观察结果,猪油组血管内皮细胞排列紊乱和肿胀最重,且每只动物均有发生。豆油组轻,每种奋发生1例。花生油影响次之。菜籽油对动物体重增长影响最大,而且心肌中C22∶1酸含量甚高,为27.2%。  相似文献   

9.
唐茂云  张文敏 《营养学报》1994,16(3):239-246
大鼠分别喂饲猪油、花生油、茶油、豆油、麻油及牛油高胆固醇饲料1~3个月,发现:1.麻油及牛油组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远低于诸油及花生油组(P<0.05),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最高(P<0.05)。茶油及豆油组TC与LDL-C居中。甘油三酯以豆油组最高,茶油组最低(P<0,05)。2.各组红细胞膜、心肌线粒体及肝微粒体磷脂脂肪酸与饲料脂肪酸水平呈正相关。RBC膜及心肌线粒体磷脂中,猪油及牛油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茶油组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麻油及花生油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较高。3.茶油组血清、肝及脑丙二醛(MDA)水平最低,其余各组均较高。豆油组的肝MDA最高。4.血清、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花生油及豆油组较低。5.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索F_(1a)(6-K-PGF_(1a))比值以麻油组最低、豆油组较高。6.茶油组的生物膜流动性较大,而猪油及牛油组较小。  相似文献   

10.
高水平维生素E对大鼠血脂、肝脂及肝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成年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雌雄各半。1组为基础饲料对照组,2组为高脂饲料对照组,3、4、5组分别以维生素E30、60、120mg/d灌胃,同时喂饲高脂饲料。实验8周后停止灌胃并改饲基础饲料5周至实验结束。 研究表明:1.高水平维生素E(60和120mg/d)对高脂饲料诱导的大鼠肝实质细胞中性脂肪蓄积及肝脏(体内)脂质过氧化的增加均有明显抑制作用。2.高水平维生素E(30、60和120mg/d)无明显降低大鼠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增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大鼠血清维生素E与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相关。提示维生素E可能并无抑制高脂血症的作用。3.喂饲高脂饲料时雌鼠血清胆固醇的反应比雄鼠敏感,维生素E灌胃时雌鼠血清维生素E的反应比雄鼠敏感,提示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张亚非  吴凤兰 《卫生研究》1996,25(2):120-122
采用幼年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基础饲料,猪油饲料(10%猪油和1.5%胆固醇)和玉米油饲料(10%玉米油和1.5%胆固醇)。9周后,玉米油组和猪油组的大鼠形成高脂高胆固醇血症,第10周处死动物,取血测定全血硒(S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6GSH-Px),血清维生素E(VE)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由猪油和玉米油诱导的高血脂大鼠血Se水平低于基础饲料组的大鼠,基础组、猪油组和玉米油组的血Se值分别为0.096、0.081和0.080mg/L,而且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血Se趋于下降,但各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基础组和猪油组大鼠的GSH-Px活性分别为20.04和21.01mmol/(min.L),而玉米油组最低,仅为11.08mmol/(min.L),玉米油组与基础组和猪油组之间呈极显著差异(P<0.01)。血清LPO含量在各组之间未观察到显著性差异(基础组17.58,猪油组17.44,玉米油组17.73μmol/L)。但值得注意的是玉米油组的GSH-Px/LPO比值为0.63,明显低于基础组(1.13)和猪油组(1.19),说明玉米油组大鼠体内抗氧化能力减弱。猪油组血清VE浓?  相似文献   

12.
甲鱼蛋粉调节大鼠血清胆固醇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甲鱼蛋粉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胆固醇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 5 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体重和血清胆固醇水平随机分成 5组 ,每组 10只 ,分别接受正常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加甲鱼蛋粉灌胃 (低、中、高剂量分别为 0 75、1 5 0、3 0 0 kgBW)处理 ,实验周期为 2 4周 ,实验期末 ,收集大鼠粪便 ,股动脉取血 ,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检测粪便胆固醇、粪甾醇、粪甾烯 ,循环酶法测定总胆汁酸的含量。结果 与高脂饲料组相比 ,中剂量和高剂量的甲鱼蛋粉均能显著降低 (P <0 0 5 )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TC ,且剂量为 1 5 0g kgBW时能显著降低血清LDL水平 ;两剂量组均显著增加粪便胆固醇、粪甾醇和粪甾烯以及胆汁酸的排出。结论 甲鱼蛋粉是通过增加粪便固醇类以及胆汁酸的排出来达到降低模型大鼠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脂饲料诱导肥胖及肥胖抵抗大鼠的瘦素、胰岛素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脂饲料肥胖诱导大鼠的瘦素、胰岛素水平与肥胖抵抗的关系。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肥胖诱导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喂以高脂饲料和基础饲料8周,观察体脂含量的变化,第8周末根据体重增加量筛选出膳食诱导肥胖(DIO)组大鼠和膳食诱导肥胖抵抗(DIO-R)组大鼠,采用酶法测定血脂4项,酶联免疫法测定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高脂饲料喂养导致肥胖组和肥胖抵抗组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也使肥胖组大鼠体重显著高于肥胖抵抗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肥胖抵抗组大鼠体重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没有差异。结论:高脂饲料诱导肥胖抵抗大鼠不易产生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但伴有一定程度的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4.
大豆蛋白降低大鼠血浆胆固醇机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初步探讨大豆蛋白在大鼠体内降低血胆固醇的可能机理.方法 Wistar雌性大鼠,经14天诱发高血胆固醇模型后,以2×2析因设计,分别喂饲含有20%酪蛋白或大豆分离蛋白和正常钙(0.59%)或高钙浓度(1.12%)的纯合成高脂饲料21天.实验结束前,测血浆总胆固醇浓度,收集3天粪便,测定脂肪、钙、磷、镁的消化率及粪胆汁酸排出量.结果同酪蛋白组相比,其它各组动物的血浆胆固醇浓度及钙和磷的消化率显著下降(P<0.05).大豆蛋白组动物的脂肪消化率低于其它各组动物,而大豆蛋白高钙组动物的粪胆汁酸排出量高于其它各组动物.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大豆蛋白在大鼠体内降血胆固醇机理可能与大豆蛋白本身的非磷酸化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等能量摄食条件下不同膳食脂肪供能比对大鼠血糖和血脂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区组法分为低脂饲料、普通饲料、中脂饲料和高脂饲料组4组,等能量饲喂脂肪供能比分别为5%、15%、25%、40%的饲料10周。每周测大鼠体重和体长,第0、5和10周取尾血测空腹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水平,第10周末取肾周及附睾周脂肪称重,计算体脂比。结果实验第5、10周,大鼠体重、Lee's指数、体脂比、血清胰岛素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0周,高脂组血糖与低脂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高脂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脂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第10周,高脂组血糖与0周相比升高(P0.05),高脂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0周相比降低(P0.01)。结论在等能量摄食、正常生长条件下,高脂肪供能比饲料不会引起大鼠肥胖,但可能会导致大鼠糖脂水平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六组雄性大鼠,每组15只,用三种含蛋白质的质、量不同的饲料喂养,即含正常蛋白质(17.87%)饲料组,低蛋白饲料(8.85%)组,低蛋白饲料中加0.5g蛋氨酸组。每种饲料组动物又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动物皮下注射镉浓度为30μg/0.1ml的氯化镉,剂量为0.3mg镉/kg体重/日,每周注射六次,共注射13周。对照组注射同量0.8%氯化钠。实验期间每周记录体重,每月检查血象,测血糖。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清胆固醇、血清蛋白、肝匀浆蛋白质、黄嘌呤氧化酶、琥  相似文献   

17.
张亚非  周羽并 《营养学报》1996,18(3):274-279
采用幼年SD雄性大鼠30只,体重150±20g,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只:(1)基础饲料组:普通大鼠饲料;(2)猪油组:基础饲料中加入10%猪油和1.5%胆固醇;(3)玉米油组:在基础饲料中加入10%玉米油和1.5%胆固醇,饲养9周,比较玉米油和猪油对大鼠血脂血糖和脑脂褐质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油组TC和LDL-C水平较猪油组低,虽然两组均高于基础饲料组。玉米油组的HDL-C比猪油升高不显著,但HDL-C/TC(%)增加,同时LDL-C/HDL-C比值下降。基础饲料组,猪油组和玉米油组的大鼠平均血清TG分别为1.28,1.21和1.45(mmol/L),各组之间的差别不显著。高脂饲料组动物的空腹血糖(SG)较基础饲料组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不同饲料大鼠的脑脂褐质(LPF)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基础饲料组大鼠的LPF平均值12.9U/g蛋白质,而玉米油组和猪油组均明显升高,分别为28.3和28.8U/g蛋白质。在以血脂各项指标为自常量,大脑LPF含量为因变量的相关分析中发现,LPF与TC和LDL-C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1和0.547,P<0.01.  相似文献   

18.
大豆活性肽粉对喂饲高脂饲料大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探讨高血脂症的预防措施。将 4组Wistar雄性大鼠喂饲 4周高血脂饲料诱导高血脂 ,一组大鼠喂正常饲料作为对照 ,喂高脂饲料动物有 3组分别给予 5 .10g/kg体重、1.70g/kg体重和 0 .85g/kg体重剂量的大豆活性肽粉。在实验结束时检测动物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喂饲高剂量大豆活性肽粉的动物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明显下降 ,两项指标分别下降 2 6.0 %和 2 4.4%。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没有明显变化。大豆活性肽粉对喂饲高脂饲料的大鼠血脂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食用油对大鼠机体脂类与过氧化脂类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陈裕明  周韫珍 《营养学报》1993,15(3):293-298
本文报告了茶油、菜油、色拉油、豆油和猪油对大鼠机体脂类水平和脂类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及两者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茶油和豆油有良好的阻止血脂升高的作用。血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活性在4种植物油组相近(80.26~94.03nmol/ml.h),猪油组最低(57.07nmol/ml.h)。饲猪油者肝及主动脉中脂类含量偏高。血清及心、肝、肾组织中过氧化脂类(LPO)含量以猪油组最高,茶油组较低。此外,豆油有升高组织中LPO含量的作用,而菜油和色拉油相反。实验后,饲以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油脂者,其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升高,饲豆油和猪油者降低。实验末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LPO与脂类(TC、T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心,脑中此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补充牛磺酸对正常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不同牛磺酸水平对正常大鼠血脂的影响 ,将 40只断乳SD大鼠用基础饲料喂养一周后 ,按体重和血浆总胆固醇均衡的原则分为 4组 ,对照组进食正常饲料 ,其余 3组分别在基础饲料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水平 (6、1.35和 3g kg饲料 )的牛磺酸 ;实验 5周后 ,观察牛磺酸对大鼠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不同剂量的牛磺酸均可显著影响大鼠血浆脂质水平 ;6g kg牛磺酸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效果最明显 ,13.5g kg牛磺酸可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载脂蛋白 B水平 ,促进粪胆汁酸排泄 ;30g kg牛磺酸对降低大鼠肝脏总胆固醇、升高血清载脂蛋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