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是一种新型的致病性菌,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腹泻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为了掌握武汉市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在宿主动物、腹泻病人及食品中的带菌和菌株毒力基因情况,本文于2003年进行了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宿主动物带菌情况调查。并在腹泻及肾衰患者中进行病原检索和食品监测。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检测食品中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方法。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MPCR)特异性扩增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STX、rfbE、fliC基因。结果分别在228,378,709bp处扩增出3个目的基因片段,且只有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获得扩增,其他菌种扩增均呈阴性。结论PCR方法比传统细菌检测方法更特异、快速、灵敏和简便,为食品中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呼和浩特市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呼市居民主要的消费食品进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的污染调查,从而掌握该菌对食品的污染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超市、农贸市场、酒店、食品店出售的食品共计15种307份,采用国标法进行检测.结果 349份食品中,检测出2株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检出率为0.57%.其中生畜肉检出1株,检出率1.32%;米粉、盒饭类食品检出1株,检出率3.57%;其余食品均未检出.结论 生畜肉,米粉、盒饭类食品中均检出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提示存在发生食源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病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宝鸡市食品中O157:H7大肠埃希菌的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并分析。方法按照《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用改良EC肉汤增菌,接种改良CHROMagar O157显色琼脂平板,血清和生化系列证实。结果在十二类689份食品中分离到O157:H7大肠埃希菌2株,分别为采自超市的鸡翅和农贸市场的羊肉,检出率为0.29%。结论宝鸡市食品中存在O157:H7大肠埃希菌的污染,虽然检出率较低,这可能与宝鸡市不是O157:H7大肠埃希菌的流行地区有关,但监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5.
自从1982年在美国发生了首次由大肠埃希菌O157:H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暴发以来,该菌在世界范围内曾有过多次食源性暴发。1996年在日本发生的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暴发,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目前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呈全球流行,已被认定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发现的8种传染病病原体之一。我国亦加强了大肠埃希菌O157:H7的监测,将该项指标列入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重点监测项目之一。为了解唐山市食品被本菌的污染现状,我们于2007年8月采集了40份熟肉制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分离出了1株大肠埃希菌O157:H7。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嵌合荧光法(SYBR Green I)实时网状分枝扩增(RAM)检测技术.方法将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H7靶基因递比稀释确定SYBR Green I实时RAM的灵敏度,并进一步检测临床分离的菌株.结果SYBR Green I实时网状分枝扩增技术最低能检测10个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H7,检测信号出现的时间与靶基因的浓度成正比,临床分离3株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为阳性,而非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为阴性.结论SYBR Green I实时RAM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实时、环保的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新核酸扩增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南京市饮食行业海鲜类食品受大肠埃希菌O157:H7污染的状况。方法:随机采取南京市各大宾馆的海水产品,进行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进行常规生化和血清学、毒力基因的PCR检测。结果:从一份文蛤样品中成功分离到了1株大肠埃希菌O157:H7。结论:提示我们该菌的宿主范围比较广,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防范,遏止其流行势头。  相似文献   

8.
目的 动态观察O157大肠埃希菌的分布特征,掌握贵港市O157大肠埃希菌的来源,为制定本市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的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采集腹泻病人粪便、动物粪便、苍蝇、肉类等标本,采用国标 GB/T4789.36-2008大肠埃希菌O157:H7/NM法检测O157:H7.结果 采集各类标本953份检测O157:H7,检出菌株29份,阳性率为3.04%.结论 该市在动物粪便、苍蝇、肉类中均检出了O157:H7菌,说明目前该市虽未发现人感染O157大肠埃希菌的病例,但发生人间散发流行乃至暴发的条件仍存在,需重视此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9.
2000~2005年海盐县肠出血性O157:H7大肠埃希菌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海盐县肠出血性O157:H7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流行情况。方法:采取肠道门诊病人肛拭样和动物宿主粪便,采用免疫磁珠分离和大肠杆菌O157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以及特定培养基分离鉴定技术检测O157:H7大肠埃希菌。结果:从1例腹泻患者的大便中检了了1株O157:H7大肠埃希菌,不产生类志贺毒素;从动物粪便中检出7株O157大肠埃希菌。结论:海盐地区人群中感染率较低,且为非产毒株;猪、鸡是我地区O157:H7大肠埃希菌的主要贮存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10.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O157:H7)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危害严重的肠道致病菌。自1982年美国首次暴发O157:H7感染性腹泻以来,世界各地陆续有疫情出现。1999年我国许多地区发生O157:H7感染性腹泻暴发,O157:H7感染性腹泻已成为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002年以前云南省虽未发现O157:H7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病例,但从市售蔬菜、猪、鸡、鱼内脏及牛粪中都曾经分离到OO157:H7,为了解云南省人、动物O157:H7带菌状况,动态观察O157:H7,大肠埃希菌的分布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的防制对策提供依据,于每年8~10月份开展O157:H7监测,现将2004—2007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我区食品受大肠埃希菌O157:H7污染的状况。方法:随机采取我区某菜场的肉禽蛋及其制品,进行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结果:从一份鸡翅尖样品中分离到一株大肠埃希菌O157:H7。结论:提示我们该菌的宿主范围比较广,须引起重视,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快速、敏感、低成本的食品标本处理方法。方法 在牛肉馅中接种不同浓度的大肠埃希菌O157:H7,经离心、过滤,去除PCR抑制剂。浓缩菌株,用煮沸法和酶/冻融法裂解菌株,制备模板DNA。通过PCR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志贺毒素基因以评价该处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 在未增菌条件下,PCR最低能检测到103CFU/g牛肉馅,增菌6h,最低能检测1CFU/g牛肉馅,整个检测过程只需要12h。结论 所采用的标本处理方法是一种灵敏、省时、低成本的方法,能显著地提高PCR检测食品标本中的大肠埃希菌O157:H7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的分布特征,临床特点及家畜、家禽的带菌状况和外环境污染程度,方法 用现患调查方法,描述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情况,分析引起流行的原因,用O157特异性筛查方法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应用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学技术进行病人,家畜、家禽的病原学分离,培养,毒素因子测定。结果 睢县是河南省首先发现的疫区,从3月17日至7月6日共发生病人35例,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32例,死亡28例,病死率87.50%,60岁以上发病占91%;从家畜,家禽分离出107株O157:H7菌株,从腹泻病人中分离出48株;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学技术鉴定67株具有毒素基因;显示有5个毒素因子组合型。结论 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性腹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家畜、家禽的高速 菌率可通过污染水,食物传染给人,亦可通过蝇和日常生活接触感染,睢县疫情是一起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引起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爆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在河南省6类食品中的分布特征、污染状况及季节分布. [方法] 依据河南省自然地理概况分5个采样区域,按夏冬季在销售环节随机取样.选择性增菌培养后,用O157胶体金试剂筛查,免疫磁珠富集后分离病原菌,应用全自动生化鉴定系统和血清学的方法进行鉴定. [结果] 1 463份食品中共检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共28株,检出率1.9%,其中鲜肉和生食蔬菜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3%和3.2%.夏季检出率(2.5%)明显高于冬季检出率(1.1%). [结论]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在食品中污染较为严重,其检出率的高低与O157∶H7感染性腹泻的流行强度呈正相关.应加强畜禽屠宰、蔬菜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督监测,预防O157食源性暴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中国2005~200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分离疑似O157大肠埃希菌进行鉴定,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监测食品中大肠埃希菌O157的分布及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运用API20E生化试剂条进行初步鉴定,使用血清分型和PCR方法确定菌株,并检测毒力基因。结果(1)通过API20E生化初步鉴定共获得154株疑似O157大肠埃希菌。(2)通过血清学方法和特异基因的检测,共确定89株大肠埃希菌O157,其中42株是O157:H7(47%),其余的菌株为O157:NM和O157:hund(未确定型)。(3)毒力基因的检测:42株O157:H7和6株O157:NM携带eaeA+hlyA基因;共29株菌携带stx基因,主要分布在不发酵山梨醇O157:H7菌株中。(4)监测的生羊肉、生牛肉、生猪肉、生鸡肉、蔬菜沙拉等食品中均检出了携带stx基因的O157:H7。结论鉴定结果显示中国部分监测食品中均分离到有一定程度致病力的大肠埃希菌O157。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肠出血性大肠埃杀菌O157:H7在河南省6类食品中的分布特征、污染状况及季节分布。方法:依据河南省自然地理概况分5个采样区域,按夏冬季在销售环节随机取样。选择性增菌培养后,用O157胶体金试剂筛查,免疫磁珠富集后分离病原菌,应用全自动生化鉴定系统和血清学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1463份食品中共检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共28株,检出率1.9%,其中鲜肉和生食蔬菜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3%和3.2%。夏季检出率(2.5%)明显高于冬季检出率(1.1%)。结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在食品中污染较为严重,其检出率的高低与O157:H7感染性腹泻的流行强度呈正相关。应加强畜禽屠宰、蔬菜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督监测,预防O157食源性暴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初步调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地区不同乡镇大肠埃希菌O157∶H7宿主动物带菌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0年11月采集长沙市岳麓区境内散养的鸡、鸭、猪、牛等家畜家禽粪便标本33份,按国标常规培养法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份标本中共检出阳性标本4份,总阳性率为12.1% (4/33),其中散养的鸡的粪便中大肠埃希菌O157∶H7阳性检出率为13.6% (3/22);在4份散养的鸭子粪便中,检出1份阳性.结论 长沙市岳麓地区已存在大肠埃希菌O157∶ H7感染,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调查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在河南省6类食品中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了解季节因素对于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分布的影响,以预防和控制食品污染保证食品安全。依据河南省自然地理概况,分5个采样区域,按夏季和冬季在销售环节随机抽取样品,选择性增菌培养后,用O157胶体金试剂筛查,免疫磁珠富集后分离病原菌,应用bioMerieux VITEK32 AMS system,GNI^ 和血清学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463份食品中共检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 28株,检出率为1.9%,其中鲜肉和生食蔬菜检出率最高,为3.3%和3.2%,酸奶中未检出。夏季检出率(2.5%)明显高于冬季检出率(1.1%)。结果提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在食品中的污染程度较为严重,其检出率的高低与O157:H7感染性腹泻的流行强度呈正相关。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加强畜禽屠宰、蔬菜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督和监测,预防食源性疾病的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2006年-2014年在上海地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O157进行分子分型研究。方法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的联合应用,对来自中国上海地区的16株大肠埃希菌O157分离株和4株标准株进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 PFGE方法可将20株菌株分为12种型别,分辨力为0.921 1。其中14株O157:H7菌株处于同一聚类,其与6株O157:H?菌株为不相关菌株。MLST方法可将20株菌株分为6种ST型,分辨力为0.726 3。7个管家基因的核苷酸多态性范围为0.000 784~0.009 449。其中14株O157:H7菌株分为ST2966型和ST11型,属于同一克隆群。6株O157:H?分离株分为4种ST型,包括3种新的ST型,且与本研究中的O157:H7菌株间的管家基因型别相差至少6个。结论上海地区从动物和患者粪便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O157:H7分离株间的遗传谱系接近,与本实验研究中的大肠埃希菌O157:H?菌株间亲缘关系较远。需加强对上海地区大肠埃希菌O157的病原学监测,并进一步比较2种分型技术对大肠埃希菌O157的分型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进口冷冻肉制品O157:H7大肠埃杀菌进行检测。方法:用Binax试剂进行筛选。结果:从174份进口冷冻肉制品中检出4株O157:H7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2.3%,结论:该分离株发酵山梨醇,不具溶血素和志贺样毒素基因,但仍具毒力,41℃增菌培养能抑制杂菌,可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