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内经》中形而下之"道"的内涵,阐发其现实意义。方法:对《内经》中形而下之"道"进行检索、统计,以相关论述为理论依据,以"道在器中"为指导,对形而下之"道"的基本含义及引申含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检索结果显示,《内经》中关于"道"的论述共244处,形而下者63处,其中《素问》中24处,《灵枢》中39处,主要涉及息道、脉道、水道、五脏之道、营卫之道、针道、地道、液道等,道论贯穿始终,形上道、形下道互根、互存。结论:"道""器"原本是相互统一、互为依存的,"道无器不显,器无道不立",因而不能片面强调"形而上之道"而忽略"形而下之器",实现形下器与形上道综合统一,在融合创新中涅般木,是中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备课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鹏举 《吉林中医药》2010,30(10):831-832
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水冰地坼""痿厥"的含义进行了考证,提出"冰"乃"凝"之古字,"厥"乃"蹶"字之借,可补《内经》教材之不足;又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王冰、张介宾注语进行了分析,指出王冰是本于阴阳互根之理,以饮食为例来阐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义,而张介宾注语既有基于阴阳互根之理的正面阐释,又有从阴阳互制角度的反证,而《内经》教材对二人的注释多有误解。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7,(8):1629-1630
自《黄帝内经》首提"七损八益"以来,历代医家对其解释不一,各据其理。至《天下至道谈》出土后,"七损八益"的公认解释定格为房中术,但争论仍未停止,有学者从洛书九数对其展开了新的解释。"七损八益"应指房中术,这与《内经》成书时代背景有关,"七损八益"的本质是河图洛书的象数思维,多学科、多角度的阐释"七损八益",有助于把握《内经》学术体系的命脉,对推动中医理论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6,(2):432-433
"神"是中医的核心概念之一,中医对神的认识来源于《内经》,书中"神"字频频出现,其涵义纷繁众多,内涵及外延差距明显。诸多学者对《内经》中的"神"的含义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对近20余年发表的研究《内经》神的含义的文献综述后认为:(1)《内经》中"神"的含义可归纳为7种涵义:1天地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2人的生命机能和外在表现;3人的精神意识思维;4正气,水谷精微和气血等物质;5针刺感应,经络之气;6高明巧妙之意;7鬼神。其中2及3在中医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2)"读经典"在名医成长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内经》做为中医经典的核心著作,其中关于神的论述更是其指导中医诊治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今后应对《内经》相关"神"的部分进行全面深入研读,如此则有利于促进中医药学传承及创新。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构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就其思想文化渊源而言,则主要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及先秦诸子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内经》原文的认真梳理,周易思想体系的总结和古天文学科学体系的参照,把《内经》的思想文化渊源以"圜道时中"四字概括之。"圜道"描述的是运动的轨迹,"时中"描述的是运动的刻度;"圜道"是象的概括,"时中"是数的确定;二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圜道时中"思想的提出,不仅最简洁地体现了《内经》的天人合一观;统一了阴阳、五行、六气、八卦等子模型;而且可以阐释人体生理病理的气化时序规律及各种观点互异的养生理论。它更准确地表达出了易道的精髓和《内经》的时序理念。  相似文献   

6.
徐宁 《陕西中医》2009,30(9):1186-1188
目的:探讨《内经》中"正气"的含义及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文献学的方法对《内经》中11处"正气"二字连读者进行比较分析。结论:正气在《内经》有两种含义:有时指人体之气,与邪气相对峙,指人体中具有抗病、驱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有时指其来方向与时令方位一致的,但可使人感觉不适的四时之风,即正风,与实风、虚风不同。正气与真气、精气等须严格区分。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中医学发病观正气的强弱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痰饮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两汉典籍《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难经》中均无"痰"字,以"涕""沫""汁"等字代指。东汉之《伤寒杂病论》《释名》《说文解字》中亦无"痰"字,《伤寒杂病论》出现"淡饮",魏晋之《名医别录》《肘后备急方》开始出现"痰饮",与"淡饮"混用。隋代,受佛教影响,"痰"字的应用逐渐增多,唐代"痰"字取代所有相同含义的字而成为专有名词。"痰"之含义,在隋以前多指排出体外或积聚体内之黏液,亦指因痰饮所致之病证,其病位多在胸膈或心下。隋唐时期,"痰"作为专有名词,其病证、病位亦扩大,这为唐以后痰饮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探讨分析"和于术数"的含义,认为"术数"不是指养生技术,而是指《汉志》"术数略"的相关技艺和观念,涉及天文、历法、算术、地理、气象等多个方面。由此认为《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养生法存在三个层面:"道"即为"知道";"术"即调节食饮起居、精神内守、及时避时邪等具体养生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则是上承道、下启术的重要中间环节,"阴阳"代表了天道,"术数"是了解和实践阴阳之道与沟通天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文字古奥,字多通借,且往往一字多义,一词多用,加之历代注说纷纭,故理解不易。笔者查阅文献,试对"脉"字的含义及用法加以总结探讨,以期对于正确理解和引用《内经》原文及研究《内经》脉学理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胃缓新识     
胃缓一词,首载于《内经》。指出全身肌肉不坚实,或胃中有热,或味过于甘等,皆可导致胃缓,非全身肌肉不坚实一端。自《内经》以后,历代医家均未将其列入专论研讨,直至1985年版《实用中医内科学》首列其为病证名,并以“患胃缓者亦必然有胃下”为由,把胃缓病主要作为现代医学之胃下垂相对应的中医病证。1 含义与概念胃缓一词含义,其关键在一个“缓”字,缓字在《内经》中的“急”字相对,主要包含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松、舒,与紧、缩相对,如《灵枢·本脏篇》:“五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腑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另一含义是表示慢、迟,与快、速相对,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  相似文献   

11.
《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经,为学习中医必读之书。但《内经》中有很多的字,看来极普通,然容易发生误解,必须详细辨别,才能了解它的真正意义。现举以下一些字说明之:1.[不]不字有几种读音与含义。《素问·四气调神论》:“恶气不发”,《太素》作“恶气发”,无不字。王  相似文献   

12.
孙欣  谷峰 《吉林中医药》2011,31(4):277-278
"水"是最常用的汉字之一,《内经》之"水"字含义众多,做为重要的医学术语,在中医学阴阳五行、藏象学说、津液理论等概念的建立、理论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对《内经》原文中所出现之"水"的整理与分析,将其内涵概括为自然之水、人体水液、哲学之水、疾病之水四类,并分别进行注解,以加深对《内经》中相关概念及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素问·遗篇·刺法论》有"染易"一词,其中"染易"之"易"字,历代《内经》注家多缺解,因该篇属《素问》之《遗篇》,乃由宋·刘温舒所补入,故历代注家多未载而无注。至清·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问世,始渐有注释。但高士宗之注释属随文串解,"易"字之义不明。经过参阅历代医籍及相关文史书籍考证后认为,"染易"之"易"字系"传染、传染病"之义,并例举了"易"字与其他有"传染"之义的相关字,如:延、转、换、传、注(疰)、染、移等,组成"延易、转易、换易、传易、注(疰)易、染易、移易"等名称,表示传染或传染病。另外,易,通"痬",乃古今字,亦表传染之义,一并给予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4.
以分类统计方法、分别辨析《内经》,分别辨析《内经》中“喘”字在生理、病理和医理中的含义,阐明其有呼吸、呼吸急促、咏甚、脉急等义。掌握其一字多多义的用字特点,对临床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皆鬲偏枯"一词出自《素问·大奇论》。历代注家解释不一,主要是对"鬲"字强解难懂。通过考察《诸病源候论》等书,认为"鬲"字为"为"字之讹。"皆鬲偏枯"当为"皆为偏枯"。"皮(骨盾)"一词,见于《素问·长刺节论》。历代《内经》注家或解释为"皮腯",或解释为"皮(骨舌)",亦有认为是"皮髓"者,其分歧的关键主要是对"(骨盾)"字的注释不一。通过考证并参阅历代医家的相关注释及《汉语大字典》的解释后认为,"(骨盾)"字当读腾,音teng。"皮(骨盾)",指脐下皮肉坚(肥)厚之处。《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消环"一词,历代《内经》注家或尊王冰之注认为是"消散环周",或认为是"消渴"病证而环转自愈等,莫衷一是。经参阅《甲乙》、《脉经》、《千金》及《太素》等典籍校勘考证后认为,"消环"当为"消渴","环"乃"渴"字之误。  相似文献   

16.
银赟 《国医论坛》2016,(2):58-59
目的:探究《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等相关内容的含义,以便更好地理解《内经》原文。方法:查阅相关文献,一是从《内经》的原文出发,研究经文的原意;二是结合《内经》的上下文,理解经文的本意;三是结合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发挥经文的引申意义。结果:"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当理解为在春季,肝脏容易出现拘紧、拘急、不舒展的病理状态,此时,应该赶紧食用甘味的食物来恢复它的柔软、舒展之生理特性,或者食用甘味的食物来预防它出现这种病理状态。仿此,可以很好地理解相关原文。结论:《内经》对疾病的饮食调养十分重视,其方法符合"因时制宜"的思想,体现了《内经》重视治未病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首先反思现今关于病因学研究的不足,继则基于中医学的气本体论及《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相关论述,分析中医学正邪本为一气的正邪观,提出"一气中和"的常病观,厘清并确定内邪、外邪、内伤、外感等实质意义与异同,进而指出现今学术界对四者分类的临证弊端与不足,提出"邪"之质实为已偏之气,"病"之本实为本气之偏,"致病"之实在于致气之偏,"治病"之道在于由偏而至中和之态的本体性认识,重新构建具有"感而后应"特点的中医学邪气致病理论,并阐述"内外合邪"的致病与治病观。  相似文献   

18.
"七损八益"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但书中未详述其理。直到20世纪70年代《天下至道谈》出土,其公认的解释才为房中养生之术。历代医家为通晓真意,以解释"七""八"为突破口,分别从"脏腑""男女生理""生命过程"等方面对"七损八益"的含义进行了多角度的阐释,丰富了《内经》理论,也为后世认识和挖掘养生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出自《内经》,意为邪气伤人应伴随正气虚弱。"邪凑"与"正虚"二者之间有三重关系,且互为因果,其中正虚又可再分。以上两种理论在指导临床虚实辨证和补泻原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学经典、做临床,《内经》中"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理论基础对中医辨证论治妇科疾病有一定指导作用。笔者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0.
中医经典《内经》《伤寒论》等详略论述"消渴"病机,启迪后世思学运用。"消渴"病变涉及阴阳气血津液,病位在脾、肝、肾;脾肾两虚为本,痰、浊、瘀、水等病理产物为标。机体的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可从阴阳升降、三焦、脏腑等气化角度去统观认识。《内经》为中医之圭臬,其理精义奥,医哲互通,而重述理法。《汤液醪醴论》曰"微动四极",其提要钩玄。通过对圣贤哲学及中医经典浅析,"微"者为天地自然大道之显隐,"微动"是"致中和"之具体运用,"四极"为四方之极,指有天地人之范畴,对应有阴阳内外的时空属性。"微动四极"中医之理有助调阴阳升降气化、气血津液运行、三焦脏腑和畅等作用。古今对消渴(2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皆有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