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将73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A组)38例,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50/500μg,每日2次),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8μg,每日1次);对照组(B组)仅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50/500μg,每日2次),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及6分钟步行试验(6MWT)改善情况。结果 A组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及6MWT改善情况均优于B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吸入剂与沙美特罗替卡松联用优于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可使COPD得到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4例确诊为稳定期的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8例:联合组(A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噻托溴铵组(B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C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比较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I、3个月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MWD)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三组COPD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联合治疗组其改善作用更为显著(P〈0.05)。【结论】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使用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吸入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COPD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6MWD)与呼吸困难评分(MRC)。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6MWD明显长于对照组,MR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COPD有助于进一步缓解病情,控制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与运动能力,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噻托溴铵组(A组,20例)、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组(B组,20例)和联合治疗组(C组,20例)。A、B、C组患者均在给予吸氧、祛痰、静脉应用抗生素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应用吸入噻托溴铵、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以及联合吸入2种药物治疗。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3组均于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 3组治疗前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3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C组与A、B 2组比较,各指标均显著提高(P〈0.05)。C组临床有效率95.0%,与A组75.5%、B组8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较单独使用噻托溴铵或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AECOPD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有更加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6 min步行试验距离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明显提高,其中观察组各指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促、喘息、咳嗽及哮鸣音等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和噻托溴铵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临床症状较快缓解,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中重度COP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分别给予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和单纯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6 min步行试验(6MWT)、CAT问卷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FEV1/FVC、Pa O2、Pa O2、6 min步行试验(6 MWT)和CAT问卷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中重度COPD患者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30例。对照组行噻托溴铵治疗,试验组行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肺功能(FEV1、FVC、FEV1/FVC)水平、血气分析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及预后情况,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观察组加用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气道炎症反应、肺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C...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思力华)和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方法 45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噻托溴铵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测定肺功能。结果治疗后第14 d,与噻托溴铵组及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和用力肺活量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 3种药物联合治疗,对COPD患者具有更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125-4127
目的记录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50/500ug)松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效果,为拟定临床诊疗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将前来我院诊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50/500ug)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治疗8w。治疗后,将临床疗效、肺功能水平、药物副作用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水平以及药物副作用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50/500ug)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可以有效控制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肺功能水平,药物副作用较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12.
肺动脉口狭窄时肺动脉血流速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用连续多普勒技术对经手术证实的13例肺动脉口狭窄(肺狭)和37例心内分流患者的肺动脉血流峰速度Vpa.max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肺狭与心内分流患者Vpa.max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部位和同一部位、不同大小的间隔缺损对Vpa.max的影响。结果表明:肺狭患者的Vpa.max显著高于间隔缺损患者的Vpa.max,前者一般>200cm/s,后者一般≤200cm/s,但是,高位室缺和巨大间隔缺损患者的Vpa.max亦可>200cm/s,如果结合二维心脏超声情况,它将有助于肺动脉口狭窄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在康复治疗专业的教学中引入肺康复理念,并贯穿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康复的教学和实习中,包括肺康复的概念、评价方法、训练方法、干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15.
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PE患者均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结果Ⅰ型12例,其中4例位于左肺动脉,3例位于右肺动脉,5例左、右肺动脉及肺叶肺动脉皆有;Ⅱ型2例,其中右下叶肺动脉1例,左上叶肺动脉1例;Ⅲ型3例,其中右下叶肺动脉1例,左上叶肺动脉1例,2个以上肺叶肺动脉1例;Ⅳ型3例,均位于双下肺肺段、亚段肺动脉。左、右肺动脉、叶肺动脉、段肺动脉、亚段肺动脉栓塞率分别为77.78%、66.67%、60.00%、12.50%。结论CTPA对肺动脉栓塞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肺部感染患者致病菌种分布特点、细菌耐药情况。方法:86例肺结核并肺部感染患者,确定其菌种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①86例肺结核并肺部感染患者共获菌株109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85株(77.89%);革兰氏阳性菌7株(7.14%);真菌17株(15.60%)。②检出的病原菌除真菌外全部进行药敏试验。青霉素的耐药情况最严重,耐药率为88.4%,其次分别为红霉素(85.87%)、氨苄青霉素(73.91%)、头孢拉定(72.83%)、氟哌酸(67.39%)、丁胺卡拉(63.04%)、头孢唑啉(31.52%)、庆大霉素(31.52%),复方新诺明(29.34%)、头孢噻肟(26.09%)。结论:重视基础病,及时作出明确的细菌学检测,有针对性地应用敏感的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是提高肺结核并肺部感染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适合于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肺康复治疗方法,对其有效性、可行性、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4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2组均行抗感染、化痰、平喘及对症支持治疗,康复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行肺康复治疗(包括健康教育、运动康复)。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运动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肺功能指标包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VC占预计值百分率、FEV1占预计值百分率及最大呼吸量(MVV);运动能力指标为6 min步行距离(6MWD);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SGRQ)进行评价。结果康复组完成试验18例;对照组完成试验19例。2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6MWD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SGRQ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急性加重期COPD采用肺康复治疗可获得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采用BORG呼吸困难指数掌握运动强度的急性加重期COPD肺康复方案安全可行。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