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血府逐瘀汤对D-氨基半乳糖氨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小翚  李钢  李常青 《陕西中医》2006,27(1):106-108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对D-氨基半乳糖氨(D-GalN)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NIH小鼠50只,随机分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齐墩果酸片治疗组;血府逐瘀汤高、低剂量组和齐墩果酸片组小鼠分别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4d,末次给药1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D-GalN800mg/Kg,24小时后采血,检测血清AL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血清ALT活性和MDA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小鼠血清SOD的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与齐墩果酸片组比较,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ALT、SOD活性和MDA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血府逐瘀汤对D-GalN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保肝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对D-氨基半乳糖(Gal N)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肝脏抗氧化活力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灵芝多糖50 mg/kg剂量组、灵芝多糖100 mg/kg剂量组、灵芝多糖200 mg/kg剂量组及联苯双脂100 mg/kg剂量(阳性对照)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试验末期,腹腔注射Gal N(800 mg/kg)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6h后摘眼球取血及肝脏,比色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以及肝脏过氧化脂质(LPO)、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100、200 mg/kg灵芝多糖及100 mg/kg联苯双脂显著降低Gal 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及TBIL含量,提高血清ALB水平,显著降低肝组织LPO和MDA含量,升高GSH水平和SOD,CAT,GSH-Px活性。结论:灵芝多糖对Gal N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傣雅解护肝方对D-氨基半乳糖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经傣雅解护肝方预防性灌胃给药7天后,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造模,24小时后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显微镜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傣雅解护肝方各剂量组能明显抑制D-氨基半乳糖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ALT、AST的升高(P〈O.05或P〈0.01);减轻D-氨基半乳糖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傣雅解护肝方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药肝脾调补方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药理学机制.方法 采用卡介苗(BCG)+脂多糖(LPS)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通过肝脾调补方高、中、低剂量灌胃,观察肝脾调补方对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 肝脾调补方可明显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TNF-α水平;减少肝组织匀浆的MDA含量,升高肝匀浆SOD、GSH-Px含量.结论 肝脾调补方对BCG+LPS尾静脉注射造成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汤对D-氨基半乳糖胺(D-GalN)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NIH小鼠60只,随机分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解毒化瘀汤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齐墩果酸片治疗组;解毒化瘀汤高、低剂量组和齐墩果酸片组小鼠分别灌胃给药,1次/d,连续4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D-GalN 800 mg/Kg,24 h后采血,检测血清AL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解毒化瘀汤高剂量组血清ALT活性和MDA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小鼠血清SOD的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与齐墩果酸片组比较,解毒化瘀汤高剂量组ALT,SOD活性和MDA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解毒化瘀汤高剂量组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汤对D-GalN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保肝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又名新疆软紫草、新藏假紫草,属紫草科Boragin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药典》收录的3种紫草科植物之一。紫草的有效成分主要为2大类[1,2]:一类是脂溶性很强的萘醌类色素,包括紫草素(shiko-nin),乙酰紫草素(acetyl shikonin),β-羟基异戊酰紫草素(β-hydroxyisovaleryl shikonin),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β,β′-d imethylacryl shikonin),去氧紫草素(deoxy shikonin)等。另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降脂宁肝胶囊对D-氨基半乳糖(D—Gal)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NIH小鼠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降脂宁肝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用药组小鼠分剐灌胃给药,而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20mE/(kg&#183;d),连续6d。于末次药1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10%D—Gal生理盐水溶液(1000mg/kg),24h后采血和取肝组织,检测血清ALT、AST及肝脏MDA水平,并观察其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降脂宁肝胶囊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显著降低血清ALT、AsT及肝脏MDA水平(P〈0.05,P〈0.01或P〈0.001),明显地改善肝脏的病理变化,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降脂宁肝胶囊对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有显著的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8.
补肾促排卵颗粒剂对高雄激素所致抑孕小鼠促排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汴兴  于喜乐 《中医研究》2012,25(10):64-67
目的:通过补肾促排卵颗粒剂对高雄激素所致的抑孕小鼠促排卵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昆明种20日龄小鼠,正常对照组16只,颈背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余为80只造模组,颈背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0.06 mL.将造模成功后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构椽酸氯米芬胶囊组和补肾促排卵颗粒剂大、中、小剂量组,相应灌胃等容积生理盐水、枸椽酸氯米芬胶囊混悬液(16.67 μg/g)及补肾促排卵颗粒剂大(8.33 g/kg)、中(4.11 g/kg)、小(2.08 g/kg)剂量.结果:给予补肾促排卵颗粒剂后血清中的雌激素及其受体、卵巢组织形态学、卵巢及子宫指数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补肾促排卵颗粒剂大、中剂量组为明显并可以提高治疗组小鼠血清中的E2水平,使卵巢、子宫增重,并增加卵丘及卵泡、黄体的数量,使间质腺体发达,促进卵泡的发育.结论:补肾促排卵颗粒剂促排卵的机制可能是因其能改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升高E2水平,使卵巢、子宫增重,并增加卵丘及卵泡、黄体的数量,使间质腺体发达,促进卵泡的发育.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调节性腺轴的功能,发挥其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益气方(以下简称QSYF)对ConA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清热祛湿益气方低、中、高剂量组5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双蒸水20 μL/g灌胃,QSYF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QSYF药液5.0,10.0,15.0 g/kg灌胃,连用7 d.末次灌胃1 h,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动物均尾静脉注射ConA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并于6 h后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TBiL,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并解剖出小鼠肝脏、脾脏,计算脏器指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模型对照组血清ALT、TBiL、TNF-α水平及肝脏、脾脏指数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QSYF各剂量组均可降低ALT、TBiL、TNF-α和脏器指数,并随剂量增大效果增强.结论:清热祛湿益气方通过抑制TNF-α水平,从而对Con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护肝宝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制作大鼠急性肝细胞坏死模型,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大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LT)及丙氨酸转氨酶(AST)的含量,用比色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并通过光镜从肝脏形态学的改变,客观评价护肝宝对化学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结果:护肝宝能明显抑制由D-氨基半乳糖所致急性肝细胞坏死大鼠血清中ALT及AST含量的升高,提高血清中SOD和GSH-PX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改善肝脏组织病理。结论:护肝宝对D-氨基半乳糖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龙胆泻肝丸肾损害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胆泻肝丸来源于著名古方龙胆泻肝汤,由于该药具有显著的泻火清肝作用,多年来在临床内科、皮科、耳鼻喉科等各科广泛使用,并是我国出口东南亚的主要中成药.然而近年来国内出现多例因服用龙胆泻肝丸导致肾损害的临床报道[1],引起医务界及全社会的极大反响.为了临床安全用药起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自2003年3月1日起对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严格按处方药管理.笔者收集了有关文献,就龙胆泻肝丸所致肾损害的问题做以下报告.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清肝活血方防治酒精性肝病(ALD)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醇、吡唑、玉米油混合液连续灌胃14周形成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分清肝活血方低、高剂量组,以小柴胡7中剂为对照,观察其肝内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影响。结果:清肝活血方可明显降低升高的ALT、AST、GGT、AKP、LDH,同时升高白蛋白;降低甘油三酯,升高胆固醇;明显升高肝内SOD、GSH水平,抑制MDA的生成。结论:清肝活血方对酒精性肝病有明显防治作用,而抗脂质过氧化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朱青  程明 《江西中医药》2005,36(9):55-56
龙胆泻肝丸是中医传统名方,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当归、柴胡、甘草等组成.主要适应证是:由肝胆实火引起的头晕目眩、目赤口苦、胁痛、耳聋、耳肿,肝脾湿热下注所致小便淋浊、阴肿阴痒等.龙胆泻肝丸配方严谨,泻肝而不伤肝,利湿而不伤阴,其配伍相辅相成,疗效为医家和患者所称道.但近年来国内出现多例服用龙胆泻肝丸导致肾损害的临床报道,引起医务界及患者的极大关注.本文试就龙胆泻肝丸的肾损害病例特点及肾毒性原因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冲剂对创伤骨折所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或小鼠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于术后不同时期处死动物,测定三组的肾指数、肾中柠檬酸、DNA、RNA含量及^3H-TdR ^3H-UR参入率。结果:创伤骨折引起大鼠肾指数明显下降,^3H-TdR 参入受抑制,DNA含量降低,^3H-UR参入率和RNA含量升高;应用益气活血冲剂可以改善这些变化、促进DNA和RNA的合成。结论:创伤骨折后应用益气活血冲剂可以改善创伤引起的肾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中药活血利湿方对酒精性肾损害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活血利湿方(HLP)对酒精灌胃大鼠肾损害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乙醇灌胃造模,HLP灌胃处理,分别于第4,8,12周末检测大鼠血尿素氮、肌酐水平,以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结果: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HLP组大鼠血尿素氮、肌酐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和P0.01);肾小球系膜增殖、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变性、肾小管扩张等病理改变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中药活血利湿方对大鼠酒精性肾损害具有良好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柴胡、黄芩为研究对象,观察两者以不同剂量比例配伍后对扑热息痛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500mdk扑热息痛灌胃造模,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胱甘肽(GSH)及肝匀浆中的GSH含量为指标,观察柴胡、黄芩及其配伍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柴胡、黄芩及其不同比例配伍均能明显降低血清中ALT、AST含量,升高GSH含量。结论:柴胡、黄芩及其配伍对扑热息痛所致肝损伤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以柴胡:黄芩(1:2)配伍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头痛的病机复杂,在内伤头痛发病中,肝与头痛关联尤为密切,足厥阴肝经在经络循行上与头脑密切相连;肝之"风"性易上侵入头脑而致头痛;肝失疏泄,肝气上逆脑窍,脑神扰乱,而致头痛发生;肝血不藏,脑窍失养,而致头痛。治疗上从以下几方面调治肝来治疗头痛:1)疏肝理气法; 2)疏肝通络法; 3)疏利肝胆法; 4)清肝泻火法; 5)平肝潜阳法; 6)镇肝熄风法; 7)温肝降逆法; 8)滋养肝血法; 9)柔肝滋肾法。  相似文献   

18.
肾病合剂拆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肾病合剂对大鼠阿霉素肾病有显著治疗作用.其中,健脾利湿拆方提高血浆蛋白、消除水肿、改善体质的作用明显,疏利少阳拆方减少尿蛋白丢失的作用突出,各拆方间在上述诸方面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鼠离体肾灌流体系中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马兜铃酸(AA)肾损伤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离体肾灌流模型,按5 mL.min-1恒速灌流,空白组给予正常灌流液,马兜铃酸组给予7 mg.(50 mL)-1,灌流给药10 min后,不同时间点收集灌流液和尿液,分别检测钾、钠、氯离子浓度,计算离子清除率,ELISA方法检测尿液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结果:马兜铃酸组钾、钠离子清除率在给药后0.5h明显下降,分别从给药前的(99.54±14.55)%和(27.93±6.66)%下降至(33.16±9.59)%和(9.70±2.62)%,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给药灌流后即刻明显升高,从给药前(7.42±0.12)ng.L-1升高至(8.18±0.47)ng.L-1,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评价马兜铃酸致急性肾小管损伤方面优于传统指标离子清除率,是一个早期且敏感的肾小管损伤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六味地黄汤及拆方对大鼠巨噬细胞ADCC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六味地黄汤能明显促进正常大鼠MφADCC活性,并能有效防止阴虚大鼠MφADCC活性的下降。“三补”方与此相仿,“三泻”方作用不明显,但二者有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