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以“气不和则卧不安”为切入点,总结针刺治疗鼾症的临证思路。根据鼾症患者气滞血瘀、痰湿内阻等病理特点,结合病因病机和病位,创新性提出“气不和则卧不安”观点,认为鼾症治疗的关键在于“调气”。临证中可通过针刺直调病所之气、通调脏腑之气、调畅经络之气,使全身上下、内外气机调和,气行血畅,进而达到气和、鼾止、眠安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晖  段行武 《中国针灸》2023,(4):409-413
基于“心身医学”理论探讨针灸“调神治形”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思路。慢性荨麻疹同时存在气血功能失调和精神情志异常,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即“心身同病”,临床诊治应重视心身同治,以协同增效。针灸“调神治形”治疗慢性荨麻疹,通过调脑神、心神、脏神、气机以“调神”,调气和营、祛风止痒为则以“调形”,采用针刺配合艾灸、刺络拔罐、耳穴疗法等综合治疗,将“治神”贯穿辨治全程,医患配合,共奏气血冲和、心身安宁之效。  相似文献   

3.
全国名中医、浙江省首批国医名师陈意教授从医已有六十载,临床诊疗疾病最为重视调理气机,自谓“调气派”,主张“遣方组药,调气为先”“八法增涩,以和统之”“执中致和,务虚求衡”“天人相应,治肝拟童”等,临证处方活用理论,造诣颇深,擅治内科脾胃病、肺系病、不寐病及慢性病、疑难杂症,屡见佳效。陈老积淀诸多验方医案,文后将陈老临证“调气”常用之验方蠲寒化湿汤、疏降和胃汤作一简单介绍,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
治疗脾胃病经验浅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脾胃病范围广泛,病理变化极为复杂,但脾胃病往往以升降失常、虚实寒热互见为主证,治疗重在于“调”,即调升降、调寒热、调虚实。笔者根据20余年的临床经验,归纳总结7个主要方面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焦虑症作为情志类疾病,符合脑不调神,肝失疏泄的病机特点。总体治疗思路当以调神为主,兼调脏腑。本文从焦虑症的病机特点,结合脏腑的生理病理特征,探讨“心”“脑”与焦虑症的相关性。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临床推拿治疗本病取穴规律,进一步探讨推拿治疗焦虑症的取穴思路,以期为临床推拿治疗焦虑症选穴的合理化、标准化提供参考。推拿治疗时从“心脑同治,腹背双调”角度出发,以脏腑、经络等理论为依据,治“脑”取百会、风池、太阳、印堂、四神聪,调“心”取心俞、神门、内关;再者治“腹”取中脘、气海、关元,调“背”取肝俞、脾俞、胃俞、胆俞。这种推拿取穴思路相辅相成,发挥协同作用,达到心脑同治,腹背双调的效果,有助于较好地缓解焦虑症的各种症状。  相似文献   

6.
贺普仁教授是我国著名针灸学家、传统医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医大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贺老总结出经络病变时“气滞则病,气通则调,调则病愈,针灸治病就是调理气机”的学术观点,并于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病多气滞”的病机学说和“微通法”、“温通法”、“强通法”组成的“三通法”理论。  相似文献   

7.
根据慢性肛囊炎的临床表现及胆囊壁相的变化,笔者以气血理论为纲,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以气血同治为大法,以调气、化瘀、利胆、清热、滋阴为治则,取得了“证”与“病”的双重疗效。  相似文献   

8.
介绍国医大师孙申田基于“心身医学”视角针灸治疗郁证的临证思路与针法特色。孙教授认为郁证属于“心”“身”同病,“形”“神”失和,神为主导;病在脑,伤于神,与心肝密切相关,“脑神失用,形神不安”为主要病机。提出“调神益智,腹脑同调,心身兼治”的治疗理念。临证时选百会、宁神、情感区为头部主穴以益智安神,选取“孙氏腹针”腹一区、腹八区为腹部主穴以腹调脑,配穴因病因证加减;强调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的关键作用,重视电针,予低频刺激(2 Hz),以增强疗效;针前舒神减虑,针时守神得气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UC)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临床多从调脾胃论治,但部分患者疗效不尽如人意,且容易复发。谢胜教授认为上焦肺气郁闭,肺金肃而开宣不及,肝木郁而疏泄不及,肝肺枢机宣降失和,则脾土壅而升清不及,致脾胃枢机升降失衡,化生风火痰,表现在肠腑内生痈疡而发为UC。“脾虚湿盛”是UC的病机表象,其病机本质乃“肺气郁闭,肝肺枢机失和”。谢教授基于“以枢调枢”理论,通过调肝肺枢机以和脾胃升降枢机的方法治疗UC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曲径通幽的“反向”疗法所谓“反向”疗法当是指临床针对病因、病机、病位、病势,从其相反方向辨证施治的一组治疗方法。如内病外治,外病内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之类。此种疗法主要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脏腑学说为基础,通过经络环周起诱导,通调作...  相似文献   

11.
胶艾汤治疗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13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艾丁  李又丁 《四川中医》2002,20(10):57-58
先兆流产与习惯性流产,在妇产科临床上发生比例逐年增大。作者宗“塞流、澄源、复旧”之法,按中医妇科学“胎漏”、“滑胎”病,以胶艾汤为主方,“固冲任,调气血,保胎元”治疗,每每奏效。  相似文献   

12.
百病生于气,久病入络,气病和络病理论揭示了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一般机制,“气络辨证”是中医慢性疾病分期诊疗的重要理论方法。糖尿病的发病和进展包括脾瘅期、消渴期、消渴络病期3个主要阶段,不同患病阶段气病类型各有不同,脾瘅期以气郁、气盛为主,消渴期以气耗为主,由于气耗络损,最终进展到消渴络病期。临床实践中以气络辨证指导的糖尿病分期治疗,始终把握“调气泄浊通络”基本治则,在消渴络病期还需结合微观辨证权衡使用“通荣并调”之法。基于气络辨证对糖尿病病机演变的认识,奠定了中医治未病在糖尿病早期逆转、进展期截断和变证预防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糖尿病的分期治疗提供了新的病证结合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理、法、方、术”四个方面对“通督启神”针法进行系统总结。五脏功能调达是脑府得以充盈的根本,而督脉作为沟通“脑”与“五脏”联系的桥梁在治疗神志病中起到关键作用。基于脑神-督脉-五脏神之间的密切关联 ,以通调督脉、调理五脏为手段,“启神”为目的,将“治神”理念贯彻神志病诊察、治疗、调养全过程。“督脉”经气顺畅,“五脏”功能调和,髓海得养,神机得启。通过对李志刚教授治疗神志病的学术思想再探讨,为针刺治疗神志病提供理论参考,以餮同道。  相似文献   

14.
孙琴爱  祝木星 《中医康复》2023,14(12):56-59
腰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骨筋肉并重”是防治慢性筋骨病的重要理论,基于“骨筋肉并重”相关理论分析腰肌筋膜 炎的病因为“骨错缝”、“筋出槽”、“肉不坚”,内在病机为气滞血瘀,其核心是骨筋肉失衡和肝脾肾亏虚,推拿治以松肌理筋正骨 以及补肾调肝健脾,获效良好。附验案一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5.
介绍卓立甬教授运用调中治法论治内伤杂病的临床经验。卓立甬教授在临证中重视顾护脾胃,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以及李东垣补土派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以脾胃为核心,以“阳道实,阴道虚”为动力的脾胃虚实气化内循环思想,以调中治法调五脏杂病。临证可见:损其肾者,当填其精;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肝者,宜缓其中;损其肺者,须益其气;顾护脾胃,带瘤生存。  相似文献   

16.
经筋是以筋为基础构建的筋病远端诊疗体系,其中“筋”更多的是具备特殊手感的结构,而不是某一个沿固定路线走行的单一解剖结构。“以知为数”是以对患者筋骨结构的整体诊查所感知的结果作为筋病治疗的标准,且这一理念应贯穿筋病诊治的全过程,“以痛为输”是对“以知为数”的验证与践行。在“以知为数”的指导下通过“知标本”“调阴阳”将挛急和弛纵的筋恢复正常状态,治疗筋病及其引发的其他疾病。以“以知为数”为核心的经筋诊疗体系能够完善概念模糊的“经筋理论”,形成系统的筋病治疗思维,为临床筋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介绍刘启泉主任中医师“通调五脏安脾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经验。刘启泉立足于中医整体观念,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临证经验,提出“通调五脏安脾胃”。CAG病位在胃,关乎五脏,郁、瘀、虚是最常见的发病要素。治疗中在主方主药的基础上,依据五脏相关之理,疏肝达肺、理气通滞;通心脉、调情志、解郁散瘀;补脾益肾、培根固本,旨在通调五脏以安脾胃。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CHD)是目前全球多见的慢性病之一,而合并焦虑这一关键危险因素又使得其不良预后事件发生率高居不下,属“双心疾病”范畴,因其共病病理机制的复杂性,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所在。西医常规的抗焦虑及心血管药物治疗存在精神依赖性、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使患者依从性不高。CHD合并焦虑症属中医学“胸痹”“郁证”等范畴,本团队以络病理论为根本,其核心理论“承制调平”理论为指导,心藏神理论、情志病理论为关键,总结出陕西省名中医赵明君“畅络调神”治疗双心疾病的学术思想,并对该思想指导下的双心疾病之CHD合并焦虑症的病机与治则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络不畅、神不安”的核心病机,络虚瘀滞、心神失养;络气郁滞、肝魂不宁的基础病机,以“畅络调神”为核心治法,总结出以益气畅络、调心安神为法,益气通络调心方处之;流气畅络、调肝定魂为法,畅络调肝定魂方处之,以期为CHD合并焦虑症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增加,但目前仍缺乏对于恶性结节的早期干预措施,中医药将其纳入“治未病”理念中“既病防变”范畴,多从痰瘀互结于肺认识其发生发展,但对于其发于细微,单发多发不定等方面仍缺乏论述。现从气机升降失调导致的玄府络脉并病入手,探讨肺结节的主要病机,并基于花宝金教授的调气解毒学说提出调气扶正、开玄通络、逐痰祛瘀以解细微之邪的论治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月经周期是女性生殖生理过程中阴阳消长、气血盈亏规律性变化的体现.介绍王晖月经周期四调法,该法遵宗《黄帝内经》“谨守病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之旨,针对妇人月经周期的病机病理,即势调、养调、疏调、平调四法,谨察阴阳,西为中用,分期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