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正>男性乳腺发育是由于生理或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内分泌失调而导致的男性乳房组织异常发育、乳腺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一种临床病症,多发于青春发育期和老年期。中老年男性常患有各种疾病,并服用多种药物,故乳腺增生发生率相对较高。有学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全息经络刮痧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刮拭机体相应的全息穴区及经络腧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例.结果 显效:67%.有效25%,无效:8%,总有效率92%,无效率8%.结论 全息经络刮痧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无任何副作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药物穴位注射致周围神经损伤教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用药物作经络穴位注射治疗,疗效满意,既省药,又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但如果方法运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副作用,为了使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的治疗质量不断发展和提高,减少和避免不应有的副作用.特将近年来我们收治过的3例因药物穴位注射致神经损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用全息经络刮痧法治疗痛症的效果。方法:用刮痧的方法,对颈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分别选取相应的经络穴位和全息穴区进行治疗。结果:这三种病治疗的有效率都达100%,治愈率分别为96%、87%和88.9%。结论:全息经络刮痧法治疗痛症有显著的、立竿见影的疗效,并且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病人无痛苦,很受老百姓欢迎。  相似文献   

5.
男子乳房发育症(Gynaecomastia)又称良性乳腺增生,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紊乱。可为生理性的,如新生儿、青春发育期及部分中年人;亦见于某些病理状态,如肝功能障碍、甲状腺机能紊乱、睾丸肿瘤、肾上腺皮质肿瘤及多种慢性疾病的恢复期。而药物所致者临床也不少见,但常因忽视或误为其他原因,使病程迁延,增加病人痛苦,值得注意。常见可致药源性男子乳房发育症的药物见附表。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我小孩患有哮喘,听人说,孩子青春发育期后,哮喘会不治而愈,治不治无所谓。请问是这样吗?徐州刘××刘读者: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有部分哮喘患儿长大后,哮喘自然会好。许多哮喘患儿到青春发育期前后,  相似文献   

7.
孙慧云 《吉林医学》2009,30(2):154-155
儿童由于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弱,所以在医院里,儿童患者比较多见。由于儿童患者的思想和心理还未成熟,身体健康情况也会直接干扰其心理活动,疾病所致体内环境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大脑功能,从而产生心理障碍。对这一类儿童患者来说,躯体疾病是因,心理障碍是果。治疗除主要针对儿童身体上的疾病外,医护人员还要帮助患儿消除心理障碍和恐惧,使他们能够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只有药物和心理能同时作用,才能产生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脚穴按摩治疗落枕12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脚穴与经络相关原理,脚穴与生物全息相关原理,脚穴与“相关原理及脚穴按摩与内源性药物的相同原理的理论探讨,进一步证实脚穴疗法对落枕的治疗行之有效,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其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9.
根据脚穴与经络相关原理,脚穴与生物全息相关原理,脚穴与“根气”相关原理及脚穴按摩与内源性药物的相同原理的理论探讨,进一步证实脚穴疗法对落枕的治疗行之有效。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其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生物全息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各60例,治疗组用全息穴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应用三苯氧胺治疗.结果: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观察,两组主要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物全息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效果显著,特别是生物全息疗法,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全息经络刮痧法治疗颈椎病18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即是颈椎退行性病变 ,主要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肥厚、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引起。多为中老年人 ,由于手术危险性大 ,费用高 ,我科自 1999年 3月以来 ,对颈椎病采用全息经络刮痧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颈椎病 186例 ,男 10 4例 ,女 82例 ,年龄 40~ 82岁 ,平均61岁。诊断主要靠X线片 ,CT。主要表现是一侧肩颈痛并向肘腕部放射 ,头晕恶心 ,亦会向上放射引起头痛等症状。2 刮痧治疗方法与部位2 1 刮痧工具 :全息经络刮痧板及刮痧油。2 2 刮试部位 :全息穴区 :头部顶后斜带 (对侧 ) ,…  相似文献   

12.
壮医药线治疗乳腺增生病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的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乳腺增生性病变,是以乳腺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的疾病的总称。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结构紊乱症,壮医药线治疗乳腺增生病是通过壮医药线点灸经络穴位,调整经络气血,使阴阳平衡,气血流通,从而调整卵巢的功能改善内分泌功能,达到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李会波  杨贵玲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4):1139-1140
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乳癖”范畴,是以乳房肿块,周期性胀痛为主要特点的一种妇女多发病,可发生于青春后至绝经前的任何年龄段,发病高峰年龄为30岁~45岁。中西医在治疗乳腺增生病方面,方法颇多,疗效欠佳。我科自2000年以来,采用穴位药物离子导入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联合用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性分析浙江省湖州市第二人民医院(313000)褚美琦浙江省青春医院葛伟芳,陆其林乳腺增生病是女性常见良性肿瘤病之一,由于病变广泛,局部切除效果差,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提出药物治疗有明显效果。有报道使用雌性激素拮抗剂三苯氧胺(T...  相似文献   

15.
背景:乳腺增生疼痛并非是真正的乳房疾病,而是女性达到一定年龄,因激素失调所致。许多女性在经前期可以出现轻度的乳腺痛,并不需要治疗,如果疼痛的程度和发作次数均增加,发展到中至重度的疼痛,则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积极有效地防治该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与设计:本研究根据循证医学原则,采取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试验的设计方法,根据乳腺增生病中、西医病因以及发病机制、预后转归等特点,进行辨证,采用中医外治药散结止痛膏治疗,以安慰剂为对照,以缓解疼痛为主要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在进行设计时考虑到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倚因素,并采用相应措施加以防范。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将采取相关应对措施。讨论:散结止痛膏治疗乳腺增生病疼痛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保留传统用药的基础上,发挥中医外治法的优势。本研究根据乳腺增生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和乳房疼痛、肿胀、结块的临床特点,结合长期临床实践经验,提出温经活血、理气止痛、散结消肿的治疗原则,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通过皮肤渗透吸收和对经络腧穴的刺激作用,改善乳房血运,以止痛为主,散结为辅,减轻症状,并反射性调节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女性不同生理期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0例女职工体检,按照年龄分为青春发育期、育龄期、妊娠晚期、哺乳期、绝经后老年期5组,分别为79例、158例、49例、35例、79例。探头频率9~14 MHz,每受检人员均以乳头为中心,左侧乳房在位于1点处,右侧乳房在位于11点处测量皮下脂肪与腺体厚度;测乳头、乳晕交换处的导管内径,观察分析不同生理期声像图表现,记录存档。结果通过本研究发现,青春发育期的乳腺为导管Ⅰ型较多,约占37.9%;育龄期不均型较多,占44.9%;妊娠晚期和哺乳期以导管Ⅱ型为主,比例分别为44.8%、71.4%;绝经老年期的乳腺则是不均型和紊乱型为主,比例分别为34.2%和35.6%;并统计出乳腺各生理期腺体厚度和导管内径的变化以及正常值范围。结论本项研究认为在乳腺普查中,不论仰卧位或侧卧位均能较为准确的测量皮下脂肪及腺体厚度、导管内径,为今后的乳腺普查,奠定了基础,快捷方便,缩短时间,减少程序。  相似文献   

17.
全息适应与全息互感田道正姜瑞兰林秀英潘吉惠由于对针麻原理和经络实质的研究,发现了不少经络敏感人,在他们身上可再现古代经络图,而且印证了经络感传现象、针感得气、气至病所等中医经络学说基本理论。许多科学实验仪器也证实了这一点,为探讨经络实质提供了不少客观...  相似文献   

18.
穴位注射疗法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学说认为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运行气血于全身各部。穴位是分布于经络上的气血聚集点,穴位通过经络与机体某个部位或脏腑、组织、器官保持内在的联系,穴位注射药物,一方面通过针和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气血,平衡机体阴阳,另一方面使药物沿着经络系统迅速直达病所,充分发挥药效,因此达到了经—穴与药效协同作用,充分发挥了二者的共同治疗作用,达到治病目的。同时,因穴位注射后,药物在穴内存留时间较长,故可加强和延续穴位的治疗效能。1 穴位选择11 辨证取穴 即按照传统针刺法的取穴原则选穴成方。亦即在中医学整…  相似文献   

19.
背景:乳腺增生疼痛并非是真正的乳房疾病,而是女性达到一定年龄,因激素失调所致.许多女性在经前期可以出现轻度的乳腺痛,并不需要治疗,如果疼痛的程度和发作次数均增加,发展到中至重度的疼痛,则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积极有效地防治该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与设计:本研究根据循证医学原则,采取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试验的设计方法,根据乳腺增生病中、西医病因以及发病机制、预后转归等特点,进行辨证,采用中医外治药散结止痛膏治疗,以安慰剂为对照,以缓解疼痛为主要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在进行设计时考虑到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倚因素,并采用相应措施加以防范.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将采取相关应对措施.讨论:散结止痛膏治疗乳腺增生病疼痛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保留传统用药的基础上,发挥中医外治法的优势.本研究根据乳腺增生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和乳房疼痛、肿胀、结块的临床特点,结合长期临床实践经验,提出温经活血、理气止痛、散结消肿的治疗原则,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通过皮肤渗透吸收和对经络腧穴的刺激作用,改善乳房血运,以止痛为主,散结为辅,减轻症状,并反射性调节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20.
全息医学原理再探田道正,姜瑞兰,林秀英,潘吉惠拙文《全息医学原理初探》[1]发表后.引起了有关专家教授的关注,从而更激发了笔者对此问题作进一步研讨的兴趣,拟偏重于针灸学研究进展方面对全息医学原理再作探索。一、经络系统与全息论对经络实质研究的现代成果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