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探讨申克氏孢子丝菌的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方法的重复性及准确性,观察申克氏孢子丝菌对两种抗真菌药的敏感性,我们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颁布的M27-P方案中的E-test法检测申克氏孢子丝菌分别在菌丝相和酵母相时对伊曲康唑、氟康唑的MIC值。结果:25℃菌丝相时氟康唑、伊曲康唑的MIC值范围分别为:2~256μg/mL、0.012~8.0μg/mL。37℃酵母相时氟康唑、伊曲康唑的MIC值范围分别为:4~256μg/mL、0.125~32μg/mL。申克氏孢子丝菌菌丝相的MIC值较低,酵母相的MIC值较高。申克氏孢子丝菌25℃菌丝相和37℃酵母相时对伊曲康唑、氟康唑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对伊曲康唑的敏感性高于氟康唑。  相似文献   

2.
用E-test抗真菌药敏试条研究酮康唑,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对马尔尼菲青霉菌丝相的敏感性,判定MIC值。结果5种抗真菌药对PM菌丝相均具良好敏感性,尤以伊曲康唑为优。马尔尼菲青霉的药敏度为临床上选择有效物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双相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的体外药敏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比较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effei,PM)分别在25℃菌丝相和37℃酵母相时的MIC值,研究PM菌丝相和酵母相的相位改变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采用M27-p方案中的E-test法测定6株PM分别在25℃菌丝相(mycelial)和37℃酵母相(yeast)时对伊曲康唑、酮康唑、氟康唑、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等5种药物的MIC值。25℃菌丝相时伊曲康唑、酮康唑、5-氟胞嘧啶、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MIC值范围分别为:0.002-0.032цg/mL、0.016-0.19цg/mL、0.008-0.19цg/L、1.0-8.0цg/L、0.125-6.0цg/mL,仅两性霉素B出现耐药株各2株。37℃酵母相时伊曲康唑、酮康唑、5-氟胞嘧啶、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MIC值范围分别为:0.002-0.75цg/mL、0.012-0.125цg/mL、0.012-0.25цg/mL、1.5ц6.0цg/mL、0.047-2.0цg/mL,对氟康唑耐药株1株,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出现耐药株各2株。结果示伊曲康唑敏感性最强,其次是酮康唑和5-氟胞嘧啶,两笥霉素B敏感性最弱。PM在25℃菌丝相和37℃酵母相时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但菌丝相和酵母相的相位改变不影响其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左旋多巴对马尔尼菲青霉黑素合成的影响及黑素化是否影响马尔尼菲青霉对抗真菌药的敏感性。 方法 将马尔尼菲青霉临床分离株GXMU121011分别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37 ℃培养7 d,观察左旋多巴不同浓度(0.1 ~ 10.0 mmol/L)和马尔尼菲青霉不同接种密度(1.0 × 105 ~ 1.0 × 107 cfu/ml)对马尔尼菲青霉黑素生成的影响。用纸片法进行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分别测定伊曲康唑、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8株马尔尼菲青霉菌株在含左旋多巴和不含左旋多巴培养时的抑菌圈大小。 结果 左旋多巴浓度由0.1 mmol/L增加至1.0 mmol/L时,马尔尼菲青霉菌落变黑程度随之增加;左旋多巴浓度处在1.0 mmol/L或3.0 mmol/L时,菌落最黑,左旋多巴浓度继续增加时菌落黑化程度减轻,左旋多巴浓度在10.0 mmol/L时菌体出现轻微皱缩的现象。菌落颜色随着接种菌密度的逐渐升高而加深。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对含左旋多巴培养的马尔尼菲青霉抑菌圈平均直径均显著小于不含左旋多巴培养的马尔尼菲青霉(P < 0.05)。 结论 左旋多巴的浓度和接种菌落的密度影响马尔尼菲青霉黑素的生成。黑素化培养可以降低酵母相马尔尼菲青霉对伊曲康唑、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申克孢子丝菌的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E-test法和Rosco纸片法的可比性,观察申克孢子丝菌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敏感性。方法采用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颁布的M27-P方案中的E-test法检测和Rosco纸片法检测申克孢子丝菌在菌丝相时对伊曲康唑、氟康唑的MIC值。结果采用E-test法和Rosco纸片法检测20株临床分离株25℃菌丝相时,伊曲康唑的MIC值范围分别为:0.012~2.0μg/mL,14~29mm,氟康唑的MIC值范围分别为:256μg/mL,0mm。结论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E-test法和Rosco纸片法有较好的一致性和重复性。申克孢子丝菌25℃菌丝相时对伊曲康唑、氟康唑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对伊曲康唑的敏感性高于氟康唑。  相似文献   

6.
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M27-A微量稀释法对近平滑念珠菌作了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氟康唑3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对61株近平滑念珠菌的平均MIC值分别为:3.20μg/mL、0.42μg/mL、2.33μg/mL。体外特比萘芬对近平滑念珠菌敏感性高于伊曲康唑和氟康唑。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液基微量稀释法测定酮康唑、联苯苄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咪康唑、特比萘芬、环比酮胺7种抗真菌药物对马拉色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方法液基微量稀释法,制备微量药敏板,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中,真菌生长情况。结果7种药物的M IC范围为酮康唑<0.125μg/m l,联苯苄唑0.5~2μg/m l,伊曲康唑<0.125~0.25μg/m l,氟康唑8~32μg/m l,咪康唑8~32μg/m l,特比萘芬0.5~4μg/m l,环比酮胺16~32μg/m l,对照二甲基亚砜>64μg/m l。结论7种药物抑菌效力从高到低依次为酮康唑、伊曲康唑、联苯苄唑、特比萘芬、咪康唑、氟康唑、环吡酮胺,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4种抗真菌药物对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PM)感染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①体外药敏试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方案中的E—test法测定9株临床分离PM的酵母相对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②治疗方法:根据病情予两性霉素B、氟康唑、酮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联合用药或单独给药。结果:①体外药敏试验:伊曲康唑、酮康唑的MIC值范围分别是0.002-0.064μg/mL、0.012-0.250μg/mL,无耐药株。氟康唑耐药株1株,敏感株8株.MIC值范围是1.500~32.000μg/mL。两性霉素B的耐药株4株(44.4%),MIC值范围是0.047~2.000μg/mL。②临床疗效:6例患者(其中2例合并艾滋病)接受两性霉素B、氟康唑及伊曲康唑联合用药,共4~12周,好转率达66.67%。好转后口服氟康唑及伊曲康唑0.5~1年。3例患者予口服酮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好转率达33.33%。结论:受试菌株对唑类抗真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较差。但对病情严重的播散性PM病患者如尽早给予两性霉素B、氟康唑及伊曲康唑联合治疗,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病情较轻的患者,可给予口服伊曲康唑或酮康唑0.5~1年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体外真菌药敏结果和不同抗真菌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将酵母相马尔尼菲篮状菌调成菌悬液并转移至药敏培养基中混匀,然后将混匀的酵母菌悬浮液接种到ATBTMFUNGUS 3酵母样真菌敏感性检测试纸条上孵育,可以通过肉眼判读杯状凹中酵母菌的生长情况,获得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氟胞嘧啶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同时临床观察不同抗真菌药物治疗的疗效。结果84株马尔尼菲篮状菌均显示两性霉素B MIC<0.5 mg/L,伊曲康唑MIC<0.125 mg/L,伏立康唑MIC<0.06 mg/L。73株(86.90%)马尔尼菲篮状菌显示氟康唑MIC≥1 mg/L。69株(82.14%)马尔尼菲篮状菌显示氟胞嘧啶MIC≥4 mg/L。药敏结果显示马尔尼菲篮状菌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MIC均处于低水平,而对氟康唑和氟胞嘧啶MIC均处于高水平。84例患者中有7例未接受抗真菌治疗者均死亡,77例患者接受了抗真菌治疗,其中74例治疗好转,治疗好转率96.10%。两性霉素B治疗组好转率96.88%,伏立康唑治疗组好转率92.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可以选择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不推荐选择氟康唑和氟胞嘧啶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氟康唑对孢子丝菌病的临床疗效,检测孢子丝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体外敏感性,探讨孢子丝菌病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对60例孢子丝菌病患者给予氟康唑片口服治疗[成人首次100mg,以后50mg,儿童3~5mg/(kg.d)],30例患者给予10%碘化钾溶液10mL口服治疗,并采用E-test法检测其中10株孢子丝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氟康唑组有效率为95.00%,碘化钾组为86.67%。采用E-test法检测10株孢子丝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MIC值,范围分别为>256μg/mL,0.012~8.0μg/mL。结论氟康唑对孢子丝菌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申克氏孢子丝菌对对氟康唑的体外敏感性较低。E-test法可以作为一种孢子丝菌的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马尔尼菲青霉(PM)广西野生银星竹鼠寄生株与临床人分离株对伏立康唑和几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M27-A2和M38-A方案中的微量稀释法,测定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 及氟康唑对14株广西野生银星竹鼠PM寄生株与25株临床人PM分离株25 ℃菌丝相及37 ℃酵母相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比较PM寄生株与临床人PM分离株MIC的差异性,用配对t检验比较同一株菌在两种不同温度相下的MIC差异性。结果 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氟康唑对PM寄生株菌丝相的MIC分别为:0.0313 ~ 0.1250、0.1250 ~ 1.0000、0.0313 ~ 0.5000、0.2500 ~ 4.0000、2.0000 ~ 8.0000 mg/L;对PM寄生株酵母相的MIC分别为:0.0078 ~ 0.2500、0.0313 ~ 0.5000、0.0313 ~ 1.0000、0.2500 ~ 2.0000、1.0000 ~ 8.0000 mg/L;对PM临床人分离株菌丝相的MIC分别为:0.0313 ~ 0.2500、0.0625 ~ 1.0000、0.0313 ~ 1.0000、0.2500 ~ 4.0000、2.0000 ~ 32.0000 mg/L;对PM临床人分离株酵母相的MIC分别为:0.0039 ~ 0.2500、0.0313 ~ 0.5000、0.0313 ~ 2.0000、0.1250 ~ 2.0000、2.0000 ~ 16.0000 mg/L。5种抗真菌药物对广西野生银星竹鼠PM寄生株与临床人PM分离株菌丝相和酵母相均敏感。同一温度下伏立康唑对两种不同来源PM的MIC最低,其他药物的MIC依次为伊曲康唑、特比萘芬 < 两性霉素B < 氟康唑。同一药物在同一温度下对广西野生银星竹鼠PM寄生株与PM临床分离株的MIC无明显差异;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特比萘芬对同一菌株在菌丝相和酵母相下的MIC存在差异。结论 PM对伏立康唑的敏感性最高;来自于广西野生银星竹鼠的PM寄生株与临床人PM分离株对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及氟康唑的MIC类似;菌相的改变可影响PM对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特比萘芬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马尔尼菲青霉菌酵母相生化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马尔尼菲青霉菌野生株和人感染株酵母相生化及药敏特性。方法:14株野生菌株和16株人感染株马尔尼菲青霉菌酵母相分别进行生化和抗真菌药药敏检测,分析其生化反应特点。结果:全部菌株均能同化葡萄糖、海藻糖、赤藓醇、麦芽糖和纤维二糖,均不能利用硝酸盐且尿素酶试验均阴性,野生株和人感染株生化反应总体无差异(P>0.05)。抗真菌药的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氟康唑、酮康唑和两性霉素B。人感染株对两性霉素B敏感性低于野生株(t=191.5,P<0.05)。结论:马尔尼菲青霉菌野生株和人感染株生化表型基本相同;在临床治疗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时,应根据抗真菌药敏测试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血培养法从HIV阳性患者血液标本检测马尔尼菲青霉菌。方法从两个不同部位分别无菌抽取患者血液于2个BD需氧血培养瓶中,用BD924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仪器阳性报警后,若涂片见到真菌孢子或菌丝,初代培养用沙氏琼脂培养基及血平板35℃培养。对于丝状菌落适时转种2块沙氏琼脂培养基,分别进行35℃和25℃培养。每日观察菌落及菌体形态变化情况,用乳酸酚棉蓝染色法观察菌体形态。结果从63例HIV阳性患者送检的血培养中检测出6株马尔尼菲青霉菌。结论采用血培养法可以从HIV患者的血液标本中检测出马尔尼菲青霉菌,细菌室应提高检测能力,及时准确检测出马尔尼菲青霉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鼠感染两种不同来源的马尔尼菲青霉菌(PM)后脾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用分离自广西银星竹鼠的野生PM菌株(A组)和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临床PM菌株(B组)的菌悬液经腹腔注射感染健康小鼠,并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作为阴性对照。接种10周后处死(中途死亡的小鼠随时解剖)小鼠,解剖、观察内脏感染情况,选取小鼠脾脏行组织病理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HE)及过碘酸锡夫染色(PAS),观察其基本病理变化。结果A、B组PM感染的小鼠脾脏均可见炎性灶状病变、脓肿或肉芽肿形成;PAS染色可见真菌孢子;比较第10周解剖的小鼠与中途死亡小鼠脾脏病理变化,前者脏器组织中病变及真菌数量明显减少,部分消失,C组小鼠无死亡,内脏未见肉眼病变。结论野生PM和临床分离PM均能使具有正常免疫功能小鼠的脾脏感染,且部分小鼠感染PM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可以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马尔尼菲青霉菌经皮肤损伤途径感染小鼠致病力情况。方法将马尔尼菲青霉菌野生株和人感染株孢子悬液分别注入鼠尾皮内,观察接种后发病情况,于第15,50 d分批处死、解剖。结果马尔尼菲青霉菌导致小鼠皮肤感染发病率为100%,而85%小鼠皮损可自行消退痊愈,15%小鼠出现皮肤播散性感染;组织病理示:皮损处细胞性炎症反应在皮损中显著。从发病时间和早期病变严重程度比较,野生株致病力显著强于人感染株(P<0.05);但是从后期病变严重程度和自行痊愈率比较,野生株和人感染株致病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马尔尼菲青霉菌可以经皮肤损伤引起小鼠致病,其引起机体剧烈细胞免疫应答反应是致病力重要因素之一;野生株和人感染株感染早期致病力有差异,预后无差异。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以浓度梯级倍增的氟康唑诱导不同来源阿萨希毛孢子菌(T.asahii)获得耐药子代,并观察它们的耐药稳定性。 方法 保存的11株T.asahii中筛选出的氟康唑MIC值较低的临床分离株CBS2479及环境分离株CBS8904,在含氟康唑浓度梯级倍增的PDA固体培养基中分别传代培养,每次转种前均用E-test法测定氟康唑对其MIC值,直至其 > 256 μg/ml;选用氟康唑MIC值 > 256 μg/ml的耐药菌株CBS2479R/CBS8904R分别在不含氟康唑的PDA培养基中连续传代培养,并监测每代菌株MIC值,观察其耐药稳定性。 结果 氟康唑MIC值分别为0.25 μg/ml及1.5 μg/ml的T.asahii CBS2479/CBS8904均被成功地诱导为氟康唑MIC值 > 256 μg/ml的耐药子代菌株CBS2479R/CBS8904R;将其在不含氟康唑PDA培养基中连续传代18 d,CBS2479R氟康唑MIC值未见下降;CBS8904R氟康唑MIC值逐渐下降,至第18天时降为64 μg/ml。 结论 氟康唑在体外能诱导不同来源的T.asahii均对其产生耐药性,不同来源的T.asahii其耐药子代的稳定性不同。 【关键词】 阿萨希毛孢子菌; 氟康唑; 抗药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外阴阴道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联合制霉菌素作用的敏感性,探讨两种药物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方法参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M27方案(1997)推荐的棋盘微量稀释法,检测22株分离自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的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制霉菌素以及两药物联合的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联合用药时,氟康唑MIC值的几何均数从7.5114μg/mL显著降低到2.4162μg/mL,制霉菌素MIC值的几何均数从2.0640μg/mL显著降低到0.6297μg/mL,27.3%(6/22)受试菌表现为协同作用方式,72.7%(16/22)的受试菌株表现为相加作用方式,无受试菌株(0/22)表现为无关作用方式,未发现有拮抗作用。测定不同浓度下药物单独和联合作用的一株菌的菌落形成单位(cfu/mL),联合用药组合较单独用药有显著减少。结论氟康唑与制霉菌素联合应用可增强体外抗白念珠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生隐球菌对立福康唑和氟康唑的体外敏感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临床和环境中分离所得的新生隐球菌对立福康唑和氟康唑的体外敏感性。方法 采用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M27-A方案推荐的酵母菌微量稀释法,检测77株来自临床和环境中分离所得新生隐球菌对立福康唑和氟康唑的MIC值。结果 氟康唑、立福康唑的MIC范围分别为2.0~128μg/mL、0.008~0.5μg/mL,前者MIC50、MIC90几何均数值分别为4μg/mL、8μg/mL,后者几何均数值分别为0.125μg/mL、0.25μg/mL。其中,对氟康唑敏感菌株占81.8%(63/77),中度敏感或剂量依赖性敏感菌株占16.9%(13/77),耐药菌株占1.3%(1/77)。中度敏感和耐药的14株菌中,临床分离株占85.7%,尽管在临床菌株与环境分离株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仍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结论 虽然部分新生隐球菌对氟康唑出现中度敏感或耐药,但立福康唑对其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有望成为治疗隐球菌病药物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不同来源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的致病力情况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实验组小鼠分为R组和H组,分别经呼吸道吸入接种分离自广西野生银星竹鼠的PM菌株(竹鼠寄生株)及广西地区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iosis marneffei,PSM)患者血液的PM菌株(人感染株)活菌悬液,7天后处死并解剖,肉眼观察肺脏感染情况;取左肺下叶组织行真菌培养并比较阳性率差异;取左肺上叶组织行病理切片观察了解其病理改变;取右肺组织匀浆接种PDA平板培养基25℃培养48h后计数菌落,比较二者肺组织菌载量,同时分析安慰剂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小鼠(R组和H组)感染PM后发病率100%;两种不同来源的PM感染小鼠后肺脏肉眼观察无明显差异;感染不同来源PM的小鼠肺组织菌载量无差异;不同来源PM感染的小鼠肺脏病理改变无明显差异;安慰剂组小鼠有轻微病理改变;空白对照组小鼠无病理改变。结论两种不同来源的PM菌株经呼吸道吸入感染途径均可引起小鼠肺部致病;竹鼠寄生株PM与人感染株PM对小鼠的致病力无差异。  相似文献   

20.
八角茴香挥发油抗念珠菌活性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八角茴香挥发油体外抗念珠菌活性及与氟康唑在联合抑菌实验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参照NCCLSM27-A方案中的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八角茴香挥发油对130株临床分离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FC),并以氟康唑作为质控药物;同时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对18株念珠菌进行了八角茴香挥发油与氟康唑的体外联合抑菌实验。结果 八角茴香挥发油对临床分离念珠菌的MIC及MFC分别为白念珠菌1517.16μg/mL与2248.55μg/mL、光滑念珠菌1169.24μg/mL与2338.49μg/mL、近平滑念珠菌1320.03μg/mL与1741.79μg/mL、热带念珠菌1203.50μg/mL与2407.01μg/mL、克柔念珠菌1516.32μg/mL与2144.40μg/mL及季也蒙念珠菌1072.64μg/mL与2144.40μg/mL。八角茴香挥发油与氟康唑联用对氟康唑敏感株及耐药株均表现出较好的协同相加作用,而且未发现有拮抗作用,两组间分数抑菌浓度指数(FICI)差异无显著性(P=0.67)。结论 八角茴香挥发油对临床常见致病性念珠菌有程度相似的抗菌作用;八角茴香挥发油与氟康唑联用对念珠菌主要表现为协同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