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25(OH)D]与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25(OH)D水平,根据血清25(OH)D不同水平分为充足组、不足组、缺乏组和严重缺乏组.比较4组患者血糖代谢及甲状腺功能代谢指标水平.结果 200例患者中,维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5(OH)D水平与DPN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选取13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症状和神经电图检查结果分为SDM组47例及DPN组91例,DPN组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无临床症状组(DPN1组)54例及有临床症状组(DPN2组)37例.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季节、糖尿病(DM)病程、吸烟史、SBP、DBP、BMI、25(OH)D、FPG、2 hPG、HbA1c、FC、TC、TG等指标,比较以上指标的组间差异.并对DPN发生的危险因素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住院T2DM患者中血清25(OH)D浓度平均为16.25(12.88,19.90)ng/mL,97.10%患者存在25(OH)D缺乏(76.09%)和不足(21.01%).SDM组、DPN1组、DPN2组血清25(OH)D缺乏比例分别为68.09%、77.78%、83.78%,不足比例分别为25.53%、20.37%、16.22%,充足比例分别为6.38%、1.85%、0.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是DPN发生的保护因素(OR=0.238,95%CI 0.074~0.764,P<0.05).结论(1)住院T2DM患者中普遍存在25(OH)D不足和缺乏;(2)25(OH)D可能是DPN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5(OH)D水平与DPN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选取13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症状和神经电图检查结果分为SDM组47例及DPN组91例,DPN组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无临床症状组(DPN1组)54例及有临床症状组(DPN2组)37例.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季节、糖尿病(DM)病程、吸烟史、SBP、DBP、BMI、25(OH)D、FPG、2 hPG、HbA1c、FC、TC、TG等指标,比较以上指标的组间差异.并对DPN发生的危险因素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住院T2DM患者中血清25(OH)D浓度平均为16.25(12.88,19.90)ng/mL,97.10%患者存在25(OH)D缺乏(76.09%)和不足(21.01%).SDM组、DPN1组、DPN2组血清25(OH)D缺乏比例分别为68.09%、77.78%、83.78%,不足比例分别为25.53%、20.37%、16.22%,充足比例分别为6.38%、1.85%、0.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是DPN发生的保护因素(OR=0.238,95%CI 0.074~0.764,P<0.05).结论(1)住院T2DM患者中普遍存在25(OH)D不足和缺乏;(2)25(OH)D可能是DPN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冼丽梅  林汉英 《吉林医学》2021,(6):1469-1470
目的:观察25羟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将2017年7月~2020年12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住院的另50例单纯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压水平,并分析两组患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4):46-50
目的 探讨2 型糖尿病患者(T2DM)中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T2DM 患者432 例,根据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定义蛋白尿水平,分为正常蛋白尿组(UACR<30 mg/g)、微量蛋白尿组(30 mg/g≤UACR<300 mg/g)和大量蛋白尿组(UACR≥300 mg/g),分析25(OH)D 与UACR 的关系。结果 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的25(OH)D 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呈下降趋势。Pearson 相关性研究性显示25(OH)D 水平与患者UACR、年龄、收缩压(SBP)呈显著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钙(SCa)呈显著正相关。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25(OH)D 不足组的蛋白尿发生风险较25(OH)D 正常组增加57%[OR 值1.57,95%CI(1.29~2.11),P=0.002],25(OH)D 缺乏组的蛋白尿发生风险较25(OH)D 正常组增加99%[OR 值1.99,95%CI(1.18~2.32),P=0.004];同时,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血尿酸(SUA)是T2DM 患者蛋白尿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血清25(OH)D 与T2DM 患者的蛋白尿发生相关,可能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 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大血管病变(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MVC)相关性。方法:选取 T2DM 患者176例,按照有无 MVC 分为单纯T2DM组(108例)和 T2DM合并 MVC 组(68例)。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常规生化指标、血清25(OH)D3水平;分析T2DM患者发生 MVC 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T2DM合并 MVC 组患者年龄、病程、吸烟率、LDL-C 及 hsCRP 高于单纯 T2DM组,25(OH)D3水平低于单纯 T2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年龄、吸烟史、LDL-C 为 MVC 的危险因素,25(OH)D3为保护性因素;T2DM 患者血25(OH)D3水平与年龄、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结论:血清25(OH)D3水平与 MVC 发生呈负相关,25(OH)D3水平降低可能会增加 T2DM患者 MVC 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学创新》2015,(34):35-37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方法:10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中年组(46~64岁)、青年组(≤46岁)。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分为缺乏(25-OH-Vit D<20 ng/m L)、不足(20 ng/m L≤25-OH-Vit D<30 ng/m L)、充足(25-OH-Vit D≥30 ng/m L)。分析探讨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状况。结果:老年组男性平均25-OH-Vit D水平为(20.00±5.92)ng/m L,维生素D缺乏占47.06%,不足占47.06%,充足占5.88%;女性平均25-OH-Vit D水平为(18.72±3.66)ng/m L,维生素D缺乏占64.29%,不足占35.71%;男、女患者25-OH-Vit 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男性平均25-OH-Vit D水平为(20.40±4.75)ng/m L,维生素D缺乏占45.71%,不足占54.29%;女性平均25-OH-Vit D水平为(18.88±7.25)ng/m L,维生素D缺乏占46.15%,不足占50.00%,充足占3.85%;男、女患者25-OH-Vit 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男性平均25-OH-Vit D水平为(36.26±7.74)ng/m L,维生素D缺乏占28.57%,不足占42.86%,充足占28.57%;女性平均25-OH-Vit D水平为(20.50±2.12)ng/m L,维生素D缺乏占50.00%,不足占50.00%;男、女患者25-OH-Vit 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总体上以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为主,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均是如此。补充维生素D制剂,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现状,从而更好地控制好血糖并预防其远期慢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王凯航  向菲 《重庆医学》2015,(17):2362-2364
目的 分析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维生素D水平,探讨维生素D与GDM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入选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在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常规产检的妊娠24~28周单胎孕妇,GDM 30例,血糖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OGTT)、稳态模式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β)、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以及一般临床指标,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评价25(OH)D与血糖、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等指标相关性.结果 GDM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20.33±5.26)vs(23.74±7.24)ng/mL(P<0.05)];空腹血糖升高的妊娠妇女25(OH)D水平低于空腹血糖正常者[(17.88±6.96)vs(23.02±6.71) ng/mL(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与25(OH)D独立相关(β=-0.283,P<0.05),ISOGTT与25(OH)D独立相关(β=0.245,P<0.05).结论 GDM患者体内25(OH)D水平较对照组低,25(OH)D水平和空腹血糖相关,25(OH)D缺乏可能通过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影响糖代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的关系。方法选取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根据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分为单纯T2DM组(NDR组,n=10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n=100)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n=100);另选取同时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 CON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法)定量测定血清25-( OH) D水平,记录研究对象的体质指数、血压,测定空腹血糖( FP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并将各种DMAP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CON组血清25-(OH)D水平明显高于NDR组、DR组及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DR组血清25-(OH)D水平明显高于DR组、D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DP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DMAP与体质指数、HbAlC、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均P<0.05),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r=-0.49,P<0.01),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33,P<0.05)。结论血清25-( OH) D水平是与DMAP密切相关。有效监测血清25-( OH) D水平并及时补充维生素D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及血肌酐值将21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肾衰竭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liason化学发光法测定25 (OH)D水平及血糖、血脂等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个旧地区人群中血25 (OH)D水平基线仅为(20.07 ±0.70) ng/mL;(2)血25 (OH)D含量在健康人群、DM患者、DKD肾衰竭患者中依次递减;(3)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25 (OH)D与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血三酰甘油负相关(P<0.05),与体重及血浆白蛋白正相关(P<0.05).结论 (1)个旧地区人群中血25 (OH)D水平基线较低;(2) 25 (OH)D缺乏是2型糖尿病DKD肾衰竭患者的重要特征并可能和DK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T2DM)血清维生素D?人体参数?生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分析维生素D与人体参数?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探讨维生素D在早期2型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初诊T2DM患者6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以及人体参数和生化指标;比较T2DM伴低25(OH)D组和T2DM不伴低25(OH)D组的腰围?BMI?FBS?HbA1C?血压?生化指标及PTH水平?结果:初发T2DM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在维生素D的相关性分析中,25(OH)D与BMI?TG?Apo-A1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与血压?血糖?HbA1C无明显的相关性?T2DM患者的PTH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与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初发T2DM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尤其是伴有肥胖?血脂异常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更明显?但是初发T2DM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与血压?空腹血糖?钙离子?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相关性?T2DM患者更易并发高血压的原因可能与PTH的增高有关,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25-羟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及生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探讨维生素D与T2DM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T2DM患者157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进行血清25-(OH)VD、空腹血糖(GLU)、血清钙(Ca)、血清磷(P)、连接肽(C-肽)、胰岛素(IRI)水平测定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血清25-(OH)V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U、C-肽、IR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a、P离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OH)VD与C-肽、IRI呈正相关(r=0.46、0.44,P<0.05),与GLU、Ca、P无相关性(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中25-(OH)VD水平明显缺乏,与胰岛素水平明显相关,胰岛素越低、血清25-(OH)VD越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及其与临床常用相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新发的26例T1DM患儿(T1DM组)、24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BG)、TC、TG、HDL-C、LDL-C、Ca、载脂蛋白(Apo)、脂蛋白A(Lp-A)等指标;用Bio-Rad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HbA1C;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C肽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25(OH)D3,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组TC、LDL-C、Apo-A、Apo-B、Lp-A、C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DM组TG、ALP、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DM组25(OH)D3、HDL-C、空腹C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血清25(OH)D3浓度与TG、HbA1C、空腹C肽呈负相关(P<0.05~0.01),与HDL-C呈正相关(P<0.01),与钙离子、T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维生素D与T1DM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补充维生素D可能为预防和治疗T1DM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189例,按照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单纯T2DM组104例?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85例,100例无糖尿病者为正常对照组?对每位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常规生化指标?血清25(OH)D3水平检测;根据25(OH)D3水平由高到低按三分位法将患者分为25(OH)D3高?中?低3组,比较3组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情况? 结果:单纯T2DM组和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的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 0.05);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显著降低,与单纯T2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按25(OH)D3水平由高到低进行分组的3组患者的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也逐渐升高,分别为:14.29%?25.40%和48.73%,25 (OH)D3低水平组患者的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显著高于25(OH)D3中?高水平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结论:血清25(OH)D3水平与T2DM大血管病变发生呈明显负相关,血清25(OH)D3水平降低可能增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根据眼底照相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66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52例)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44例),收集并比较各组的临床资料和血清学指标,分析DR的危险因素。结果:PDR组和NPDR组患者病程和HbA1C均长于与高于DM组(P<0.05~P<0.01),而PDR组患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亦长于与高于NPDR组(P<0.05和P<0.01);PDR组和NPDR组25-OH-VD水平均显著低于DM组(P<0.01),而PDR组患者25-OH-VD水平亦明显低于NPDR组(P<0.01);PDR组患者SBP高于DM组(P<0.05),但与NPD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病程、SBP和HbA1C与DR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25-OH-VD水平与DR呈负相关关系(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病程和HbA1C均是DR的危险因素(P<0.01和P<0.05),而25-OH-VD是DR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低血清25-OH-VD水平与DR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367例,根据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为非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n=192)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组(DPN,n=175),分析两组生化指标水平。结果:DPN组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HOMA-IR、水平较NDPN组明显升高(P<0.05);而血清25(OH)D水平、骨密度较NDPN组明显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Hb A1C与DPN呈正相关,HOMA-IR、25(OH)D与DPN呈负相关(r=-0.302,P=0.000)。年龄、糖尿病病程、25(OH)D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清25(OH)D的缺乏可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风险增加,随年龄、病程、Hb A1C、HOMA-IR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NP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家族性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T2DM)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中血清25(OH)D3的检测意义。方法:183例有T2DM家族史的T2DM伴DR(DR1组)、有T2DM家族史的T2DM不伴DR(DR0组)79例、156例健康人群(NC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其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C肽等指标,用ELISA 法测定3组人群25(OH)D3水平,将25(OH)D3水平按通用参考标准和可供参考标准分组,比较各组人群中不同水平25(OH)D3所占的比例以及将2种标准进行比较,同时在DR1组中行25(OH)D3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3组人群中维生素D不足/缺乏的比例较高,占90%以上,且与NC组相比,DR1组维生素D不足/缺乏的比例更高[NC组25(OH)D3浓度为(23.03±1.77) ng/ml,DR1组为(22.90±1.51) ng/ml,DR0组为(23.01±1.75) ng/ml];通过比较参考标准和通用标准中3组人群的比例发现并无统计学意义(?字2=5.052、0.904,P=0.282、0.342)。DR1组25(OH)D3相关分析显示其与T2DM病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正相关(r=0.162、0.164、0.189、0.175;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进入模型的变量仅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回归系数为0.887,P=0.010)。结论:昆明地区人群中维生素D水平普遍较低,3组人群采用参考标准和通用标准划分25(OH)D3水平无差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甘肃兰州城关区中老年人群基线血清25(OH)D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和血糖控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开展的“REACTION”研究兰州地区40~75岁居民的资料并于2014年开始随访,对2次调查资料完整的5044例对象进行研究。根据25(OH)D四分位水平将基线人群分为Q1、Q2、Q3、Q4组,比较不同糖代谢状态下各组的糖尿病发病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及其相关性。结果(1)基线25(OH)D水平与空腹血糖(FPG)、OGTT-2h后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无相关性(P>0.05);(2)平均随访3.4±0.6年后发现,无论在正常糖耐量人群中还是在糖调节受损患者中,与Q1组相比,Q2、Q3、Q4组的糖尿病前期亦或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均未见显著降低(P>0.05);(3)T2DM患者随访后血糖控制达标率高于随访前(63.4% vs 60.6%),且随访后的HbA1c、FPG、2h-PG水平较随访前明显下降,但与Q1组比较,无论是血糖控制达标率还是HbA1c、FPG、 2h-PG水平,Q2、Q3、Q4组随访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尚未发现基线25(OH)D水平的高低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及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 羟维生素D[25(OH)D] 水平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716 例T2DM 患者,检测血清25(OH)D 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肝肾功能、血钙及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根据颈动脉IMT 分为IMT 增厚组(IMT>0.9 mm)和IMT 正常组(IMT ≤ 0.9 mm)两组,比较两组间血清25(OH)D 水平及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IMT 增厚组血清25(OH)D 水平低于IMT 正常组;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 与年龄、收缩压、糖尿病病程、hs-CRP、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bA1c 及腰臀比呈正相关(P <0.05),与25(OH)D、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P <0.05);血清25(OH)D 与颈动脉IMT、HbA1c、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甲状旁腺素及空腹血糖呈负相关(P <0.05),与空腹C 肽呈正相关(P <0.05)。结论 T2DM 患者血清25(OH)D 水平缺乏可能与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20.
刘茜  王炜  周婉  叶山东 《安徽医学》2020,41(5):510-514
目的 分析新诊断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体质指数(BMI)、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新诊断男性T2DM患者84例作为T2DM组,选择同期在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男性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25(OH) D3、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等指标,并于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或馒头餐试验后30、60和120 min采集静脉血检测血糖和胰岛素。结果 T2DM组血清25(OH) D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MI水平增高,25(OH) D3水平降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呈下降趋势(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上升趋势(P<0.05)。T2DM组行馒头餐或OGTT试验后不同时间的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的推移各数值均有上升趋势,组别和时间因素对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变化有交互作用(P<0.05)。25(OH) D3与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HOMA-IR、HOMA-β呈负相关(P<0.05)。结论 低水平25(OH) D3可能与导致T2DM发病的IR及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