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敦煌古方"紫苏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烟熏法复制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冲剂组、紫低组、紫高组及不加处理的空白对照组.造模各组以高、低剂量紫苏煎、止咳化痰冲剂和生理盐水进行干预,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肺组织中SOD、NO含量均较正常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较正常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紫高、紫低组血清、肺组织中SOD、NO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冲剂组比较,紫高组血清、肺组织中SOD、NO均高于冲剂组(P<0.05或P<0.01);MDA含量均低于冲剂组(P<0.05或P<0.01).结论:"紫苏煎"可显著提高慢支模型大鼠的SOD活力与NO含量,降低MDA含量.提示该方不但可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损伤能力,而且可以调节和保持血管舒缩平衡,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阶段各实验组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E)及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与抑制率的改变,探索越婢加半夏汤对过敏性哮喘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卵白蛋白( OVA)、氢氧化铝凝胶混悬液腹腔注射致敏和雾化激发的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各组小鼠治疗完成后处死,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gE水平,采用WST-1法测定各组小鼠肺组织匀浆中SOD活力水平,肺组织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 中药制剂组小鼠与哮喘模型组小鼠相比,前者外周血清中IgE含量下降(P<0.05),IgE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肺组织匀浆中SOD活力与抑制率升高,SOD活力与抑制率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低过敏性哮喘小鼠血清中IgE含量及升高小鼠肺组织SOD活力与抑制率水平,提高肺组织抗氧化能力,可能为越婢加半夏汤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白藜芦醇对刀豆蛋白A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刀豆蛋白A(ConA)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onA诱导小鼠肝损伤,用白藜芦醇灌胃治疗,3d后取血,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白藜芦醇中剂量组ALT、AST活性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与联苯双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白藜芦醇大、中剂量组肝组织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白藜芦醇大、中、小剂量组血清NO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白藜芦醇中剂量组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白藜芦醇对ConA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保肝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和抑制NO的产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阶段各实验组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E)及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与抑制率的变化,探讨越婢加半夏汤对过敏性哮喘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将健康昆明种小白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和中药制剂组。采用卵白蛋白(OVA)、氢氧化铝凝胶混悬液腹腔注射致敏和雾化激发的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制剂组给予越婢加半夏溶液1 mL/100 g。地塞米松组给予腹腔注射地塞米松 1 mg /kg。正常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小鼠分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给药30 d后处死,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gE水平和肺组织SOD活力,并进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中药制剂组小鼠与哮喘模型组小鼠相比,前者外周血清中IgE含量下降(P<0.05),IgE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肺组织匀浆中SOD活力与抑制率升高,SOD活力与抑制率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低过敏性哮喘小鼠血清中IgE含量及升高小鼠肺组织SOD活力与抑制率水平,提高肺组织抗氧化能力,可能为越婢加半夏汤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柔红霉素(DNR)所致心肌损伤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EGCG高剂量组(80 mg/kg)、EGCG低剂量组(40 mg/kg)。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7 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DNR(15 mg/kg)。48 h后取血,观察各组小鼠的血清和心肌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MDA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SOD活性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EGCG高、低剂量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EGCG高、低剂量组血清SOD活性则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心肌MDA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EGCG高、低剂量组心肌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EGCG高剂量组心肌SOD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EGCG对柔红霉素诱导的小鼠心肌损伤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抗炎、平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卵白蛋白致敏方法建立小鼠的哮喘模型,以地塞米松作为阳性对照药,分别灌胃给予25 mg/kg与50 mg/kg的白藜芦醇,连续给药7d,末次给药60 min后处死小鼠,取其肺组织制成匀浆,测定小鼠肺组织中MDA、NO、PGE2含量.结果 白藜芦醇各剂量组MDA、NO含量较模型组含量显著降低(P<0.05);白藜芦醇各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PGE2含量较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藜芦醇能有效降低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中MDA和NO的含量,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氧化硫(SO2)对小鼠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5个染毒剂量组。对照组吸入清洁空气,染毒剂量组吸入SO2浓度分别为20 mg.m-3、40 mg.m-3、60 mg.m-3、80 mg.m-3与100 mg.m-3,连续染毒60 d,每天2 h,染毒结束后处死所有小鼠,测定其肺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20 mg.m-3剂量组肺组织SOD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其余剂量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20 mg.m-3剂量组小鼠肺组织MD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其余剂量组MD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吸入一定浓度(>40 mg.m-3)SO2可导致小鼠肺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氧化代谢产物增多,引起肺组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吸入低浓度氢气对小鼠哮喘和睡眠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  方法  在哮喘实验中,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氢气治疗组,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建立哮喘模型后,氢气治疗组每天吸入24~26 mL/L氢气,连续7 d,正常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在相同条件下吸入空气;ELISA法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13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质量浓度;比色法检测肺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在睡眠实验中,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氢气治疗1 d、3 d、5 d组和地西泮组,观察吸入24~26 mL/L氢气对各组小鼠腹腔注射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以及阈下剂量所致小鼠睡眠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  哮喘实验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模型组小鼠BALF中IL-4、IL-13质量浓度均增加(P<0.05),IFN-γ质量浓度降低(P<0.001);肺组织中MDA含量增加(P<0.01),GSH含量降低(P<0.05),SOD活性轻度降低(P>0.05)。与哮喘模型组相比,氢气治疗组小鼠BALF中IL-4和IL-13质量浓度均降低、INF-γ质量浓度增加(P<0.05),而肺组织中MDA含量略降低(P>0.05),GSH含量和SOD活性增加(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氢气治疗可以减轻哮喘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在睡眠实验中,腹腔注射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氢气治疗组小鼠睡眠潜伏期均缩短(P<0.05)、睡眠时间延长(P<0.001);同时各氢气治疗组小鼠睡眠潜伏期均长于地西泮组(P<0.001),睡眠时间短于地西泮组(P<0.001)。腹腔注射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氢气吸入1 d和5 d睡眠发生率增加(P<0.01),与地西泮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氢气吸入3 d睡眠发生率轻度增加(P>0.05),其睡眠发生率低于地西泮组(P<0.05)。  结论  吸入低浓度氢气可以缓解OVA诱导的小鼠哮喘,其机制可能与氢气的抗氧化与抗炎作用有关。此外,吸入低浓度氢气对小鼠睡眠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杏龙平喘方对哮喘小鼠白细胞介素-5(IL-5)和氧自由基物质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和雾化激发的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然后用杏龙平喘方对哮喘小鼠进行干预。干预完成后,对外周血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进行计数,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及肺组织中IL-5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杏龙平喘方干预组小鼠与哮喘模型组小鼠相比,前者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目下降(P﹤0.01);前者肺组织及血清中IL-5浓度明显低于后者(均 P﹤0.01);前者肺组织中SOD和GPx活性增高, SOD活力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前者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降低哮喘小鼠肺组织和血清中IL-5浓度,提高肺组织抗氧化能力,可能是杏龙平喘方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对心动过缓大鼠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内关治疗组(电针治疗组),电针列缺对照组(电针对照组)4组。以盐酸普萘洛尔悬液灌胃制备心动过缓大鼠模型,电针治疗组针刺大鼠双侧内关穴,电针对照组针刺大鼠双侧列缺穴。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心肌组织中的SOD、M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率明显减慢,Q-T间期明显延长,心肌组织中SOD含量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电针内关及电针列缺穴治疗后,大鼠心率明显增快,Q-T间期明显缩短,心肌组织中SOD含量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电针治疗组与电针对照组比较,前者显著优于后者(P<0.05)。结论电针内关穴可通过调节心肌组织中SOD、MDA的含量,减轻氧自由基对心肌组织的损害,从而发挥对心律失常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5.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6.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