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浮膝指同侧股骨干合并胫骨干骨折后,整段膝关节漂浮的一种高能量的损伤,骨折多由车祸或强大暴力引起,处理比较困难.我院自1999年11月~2004年2月共收治16例此类损伤患者,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用自制分叉交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15例16个股骨,14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2月,下肢功能及关节功能良好。认为分叉交锁髓内钉扩大了髓内钉手术指证,可用于股骨干粉碎骨折、多发性骨折及陈旧性骨折不愈合。  相似文献   

3.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及股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评价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及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8月至2004年2月共采用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36例,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12例。结果随访时间平均为1年零3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6.5-11个月,平均为8.5个月。采用Jonher—wruh评分标准,本组优43例,良4例,1例患者膝关节活动屈曲最后仅25度;所有病例无感染、周围神经损伤、髓内钉断裂、锁钉断裂及再骨折等发生。结论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患者卧床时间短,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锁式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及胫骨干骨折手术操作、适应证、手术疗效及优缺点。方法:搜集2006年2月至2010年8月股骨干及胫骨干骨折56例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所有病例均术后随访9~18个月,平均12个月,均骨愈合,愈合时间5~13个月,平均6个月。结论:自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及胫骨干骨折只要病例选择正确,疗效与传统交锁髓内钉相同,同时较传统交锁髓内钉大大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获嘉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胫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开放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观察组接受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膝关节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利于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胫骨不稳定骨折的交锁髓内钉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在胫骨不稳定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996年2月-2001年2月对28例胫骨不稳定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男22例,女6例,年龄20-60岁,闭合性骨折21例,开放性骨折7例,开放性骨折采用非扩髓髓内钉,闭合性骨折采用扩髓髓内钉。结果:28例均获得随访,按Johner-Wruh评分标准,21例闭合性骨折中,优17例,良3例,中1例;7例开放性骨折中,优3例,良2例,差2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闭合骨折14周(10-20周),开放性骨折21周(12-58周)。21例闭合性骨折术后无1例感染,7例开放性骨折2例迟发性感染。28例病人术后均无继发性骨筋膜室综合症、钉体或锁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不稳定骨折有创伤小,固定坚强、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治疗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闭合的胫骨不稳定骨折,但对开放性胫骨骨折,因有感染危险,应谨慎应用。  相似文献   

7.
用自制分叉交锁髓内钉治疗骨干骨折15例16个股骨,14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2月,下肢功能及关节功能良好。认为分叉交锁髓内钉扩大了髓内钉手术指证,可用于股骨干粉碎骨折、多发性骨折及陈旧性骨折不愈合。  相似文献   

8.
逆行股骨交锁髓内钉复位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祖强 《中原医刊》2006,33(5):22-23
目的通过股骨交锁髓内钉对复杂股骨髁间骨折内固定后的临床观察和研究,探讨其在股骨髁部等骨折的治疗中的优点和缺陷,寻找股骨髁部复杂骨折的最佳内固定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7月~2004年8月运用股骨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的时间为术后46~73d,平均55.8d,随访5~21个月,平均10个月,依照Lysholm评分系统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作评分,全部为优。结论逆行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相对简便、损伤小、内固定可靠,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但也有其缺点,选用时应气扬长避短,选择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力型股骨带锁髓内钉适时动力化的临床应用。方法:统计2003年8月~2006年8月期间采用静力型股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40例,其中改动力化固定18例。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4~26月)。结果:40例患者中,22例均于20周内出现通过骨折线的环形骨痂早期愈合,18例患者于12~20周出现早期骨折延迟愈合征象时予以静力型带锁髓内钉动力化(去除一侧锁钉),16例在动力化固定后8~20周骨折愈合,3例骨折不愈合。结论:静力型股骨交锁髓内钉在适当时候的动力化对促进股骨骨折的愈合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1月~2005年1月笔者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5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1例,男35例,女16例。年龄20~86岁,交通伤38例,高处坠落伤9例,其他意外伤4例。新鲜骨折45例,陈旧性骨折6例。45例新鲜骨折中闭合性骨折31例;开放性骨折14例,按照Gustilo分型,Ⅰ度8例,Ⅱ度6例。  相似文献   

11.
2000年3月-2004年12月,我们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自1999年至2003年以来,我院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3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院股骨干骨折76例随机分成钢板内固定组(对照组)和髓内钉内固定组(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组给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疗程均为2月。结果治疗2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干骨折方面安全有效,具有局部损伤面积小、切口小、稳定固定、愈合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颈关节囊外部分至转子下方5em区域内的骨折,是髋部常见的一种损伤,多见于老年人。对于转子周围骨折,以往的保守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目前手术内固定及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治疗理念已被广泛接受。我院2002年2月至2005年2月采用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Poroximal femoral nail,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于探讨交锁钉应用的手术适应症、交流术中操作技巧以及术后病人康复治疗方法。方法本文总结2005年2月-2010年7月此类手术138例,其中股骨骨折96例,胫骨骨折42例,术中复位后应用髓内钉固定,手术时间2h左右。结果术中拍X光片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交锁髓内钉位置佳。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2-12月,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髓内钉折断。  相似文献   

16.
马恒 《中外医疗》2016,(1):84-85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 给予对照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给予观察组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提升了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7.
罗胡生  李国峰 《吉林医学》2005,26(2):221-222
胫骨多段骨折多系高能量损伤.伴有广泛的软组织损伤。骨折粉碎严重。治疗的关键在于获得骨折固定的同时尽量保留骨折端软组织的血运,减少再损伤。我院自1997年6月~2003年7月采用胫骨交锁髓内钉共治疗此类患者2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院采用静态文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26例新鲜的股骨干骨折,骨折在伤后平均6.5天内采用Grosse-Kempf静态交锁髓内钉固定,骨折愈合平均时间是19周,无一例出现打的弯曲、断裂和骨折不愈合。交锁髓内针治疗股骨骨折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新技术。1临床资料1995年4月到1996年7月期间收治26例股骨干骨折,男20例,女6例,平均年龄324岁,均为外伤所致;26例均是闭合性骨折,其中13例是粉碎性,10例是斜形或螺旋形,3例是横断形。2手术方法我院采用Zimmer公司生产的Grosse-Kempf髓内针,患者取侧卧位,患肢在上,手术方法基本同一般股骨干骨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临床应用失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2002年2月对87例(92侧胫骨)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男62例,女25例.开放性骨折7例,闭合性骨折80例,伴有腓骨骨折68例,骨折距上、下胫腓联合7 cm内,作相应内固处理.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1个月,出现并发症9例,其中胫骨上段后侧劈裂1例,骨折远近端骨质劈裂1例,远端锁钉放置失败2例,脂肪栓塞综合征1例,伤口感染1例,腓总神经损伤1例,肢体短缩1例,远端锁钉退出1例.结论 术者只要熟悉人体解剖结构,正确应用带锁髓内钉器械,完全可以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股骨、胫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交锁髓内钉是其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交锁髓内钉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等优点。1997年10月—2002年6月我院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骨折8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也出现了锁钉断裂、深部感染、骨延迟愈合、骨不连、小腿外旋、下肢不等长畸形等并发症。现对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适应症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